高一语文必修4之《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4之《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4之《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必修4之?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1. 词又称为_,另有“诗余之称,一般分为_、_、_三种。*2.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_,山东济南人,_词派的代表词人。主要作品有_、_,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答复问题。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 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1将息:2次第:*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十四个叠字的使用,

2、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5. 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道“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而在这里,却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6.“满地黄花堆积与“憔悴损是否矛盾?为什么?*7. 作者选取了哪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的?就你感受最深的方面谈谈个人看法。*8. 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五言绝句?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歌颂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李清照怎样的态度?阅读?临江仙?,答复问题。临江仙并序李清照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热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庭院深

3、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清楚,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9. “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引用_人名的_里的句子。*10.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词人闭门幽居的生活,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为_词,形容_;后一个“深字为_词,加重语气,强调深。*11.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12.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元宵在北宋是万民同乐的灯节;试灯,乃北宋官民预赏灯节之俗,词人在?永遇乐?中曾回忆当年赏灯的热闹情景,请默写出有关词句。*13. 李清照本

4、对“试灯“踏雪这两件事都很感兴趣,可如今,却认为“无意思“没心情,为什么?阅读?如梦令?,答复问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4. “不消在词中的意义是什么?*15. “绿肥红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之。1. 曲子词 小令 中调 长调2. 易安居士 婉约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

5、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1调养,保养2光景,状况。4. 看似平平淡淡,实那么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叠字的使用,不但把作者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5. “浓睡不消残酒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而此刻,酒性照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

6、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两相比照,一个“淡字,说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6. 不矛盾。“满地黄花堆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花满地。“憔悴损指自己困扰。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7. 淡酒急风借酒浇愁,而大风刺骨,意绪全无,愁云更浓重;北雁丈夫故去,锦书不再,雁叫声声心欲碎;黄花花开花落,无人共摘,难堪彻骨孤独;梧桐细雨化用,以声衬情,顿挫凄绝。8. 借歌颂项羽视死如归的精神,谴责苟且偷生、屈膝投降的宋朝官员。9. 欧阳修 ?蝶恋花?10. 形容 庭院之深 动11. 用了今昔比照的手法。李清照与赵明诚曾有过一段“感月吟风、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多少事,表示很多,记也记

7、不清了。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表现了词人对今非昔比、家破人亡的无限感喟。12.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侧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13. 此处与上片的怕见春光遥相照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李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头城,北望中原,今那么大势已去,恢复无望,而金兵日炽,残酷的现实使得她哪里还有心情去预赏花灯,踏雪寻诗呢?14. “不消外表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