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及流转方式初探 摘要文章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农民增收的客观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管理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内在促进农地流转的实践中出现了转包、互换、转让、租赁、反租倒包、联合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和拍卖等数种类型。土地流转方式各有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实践中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好评,都要积极加以推广和倡导,在实施过程中予以规范和完善。关键词土地流转;必然性;类型;反租倒包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
2、2010)10-0081-03A Study in the Inevitability of Rural Land Transfer and Its PatternsWang Anchun(Shangrao Normal College, Shangrao, Jiangxi 334001)Abstract: Defects in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require rural land transfer. Rural lan
3、d transfer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farmers income growth and land management under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 Currently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land transfer, such as subcontract, exchange, assign, lease, anti-Rent, joint ventures, land-stock cooperative and auction, which have emerg
4、ed in practic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 The land transfer methods, affected and constrained by various factor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practice, so we should not impose its uniformity. As long as they comply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deeply welcomed and
5、 praised by the farmers, then they must be actively promoted and advocated, to be standardized and impro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Key words: land transfer; inevitability; patternsanti-rent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在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有少数农户即使土地半抛荒和抛荒也不愿意流转。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才
6、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基于此,笔者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做了些探讨。为加快土地流转,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此形势下,结合目前国内农地流转实践,笔者对土地流转类型及其特点也提了些不成熟的看法,
7、以供大家讨论。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必然性(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要求农村土地流转1978年实行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中家庭经营的效率, 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一举解决了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吃饭问题。然而, 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以及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家庭承包责任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主要是:土地零散分割、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小而全”家庭经营结构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土地流转在搞活土地、劳力资源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效果显著。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实现,家庭承包责任制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二)
8、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农村土地流转与世界多数国家相比,我国耕地数量不足,质量差。农业是一个受自然界影响最大的弱质产业,在自然禀赋的绝对约束下,农业很难有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农业经济,农村劳动力除了务农没有其它出路。随着农村经济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与非农产业相比较低,大量农民不愿从事农业劳动。这样,在市场作用下,实现合理的土地流转、配置就成为必然。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副重要推动剂,而鼓励土地进行合理流动,使那些不善于和不愿经营土地的并且已经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民,自主、自由地转出土地,
9、 善于和愿意经营土地的农民或其它投资主体自主地吸纳土地进行种植,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三)土地流转是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是政府的重要任务,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农民积极性方面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平均分包土地的格局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收入的难度增大。在现实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形势下,土地的流转日益成为紧迫的选择。实行土地流转, 第一产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一些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可增加
10、收入。并且,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村出现大量闲置土地。通过土地的流转,可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土地集约化经营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量和经营效益。这样,选择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既能增加收入,在家承包了别人土地的务农人员收入也有所增加,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四)集体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管理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资本、劳力、生产资料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如此,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也不应例外。土地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使用权(经营权)作为特殊的生产要
11、素进入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商品化经营,这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通过市场需求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部分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走向城镇,到城市务工或改为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出现了土地闲置荒芜等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实行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土地资源有效配置,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抛荒和闲置等问题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资源的合理流动,只有赋予农民对手中的土地拥有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和出租以及抵押等权利,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才能使土地由闲置状态转为使用状态
12、,实现土地资源与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益。二、目前农地流转的类型及其特点为加快土地流转,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目前国内在促进农地流转的实践,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一)转包指原承包方将承包地使用权转包给第三方,而原承包方向原发包方履行承包合同的义务不变。转包分三种情况:一是有偿转包,第三方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向承包方履行约定义务,但不支付土地应负担的税费;二是无偿转包,原承包方由于不愿或无力耕种土地,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以无偿方
13、式转包给他人,第三方不需支付经济补偿,原承包方仍要缴纳承包土地应负担的税费;三是倒贴转包,由于来自纯农业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原承包方不愿耕种土地,但在政府强制推行不准“抛荒”的规定下,同时为了避免撂荒遭受社会舆论的遣责,不仅不收转包费,而且向接受土地的第三方倒贴一些钱或实物,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二)互换指单个或一部分土地承包者为了解决生产作业区相对分散,不便管理的问题,主动或在集体指导下,将自己承包的土地与本集体中其他承包者的土地,以对等或约定差额数量相交换,以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互换因有利于扩大耕作田块规模和调整种植结构而受到重视,因此也得到了土地承包法的肯定而大面积推广。
14、(三)转让指原承包方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让给第三方,同时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直接履行合同的方式。转让的合同变更了承包人,终结了原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原承包方与承包土地除转让费外无其它经济利益关系,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税费负担全部转让给第三方。但是原承包方转让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权而仍保留土地的承包权,仍享有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因而可以解除离土的后顾之忧。与转包的情况类似,转让也分为有偿、无偿和倒贴三种。(四)租赁指在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第三方通过向原承包方或村集体支付租金从而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让渡方式。这种方式无需经发包人许可,但出租合同需向发包人备案。租赁分两
15、种情况:一是种养大户或其他类型的经营实体向村集体承租机动地或村集体统管的“四荒”;二是经村集体同意,单位或个人同有关农户协商将其土地承租。承租的时间一般较长,在承租期内,承租方一次性或分年买断土地经营权。对于农户来讲,有偿持续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并不会产生失去土地之感,从而免去了后顾之忧。(五)反租倒包在保留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乡(镇)、村集体或企业把农户土地反租过来,对其重新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改善土地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其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后,再以收取租金的方式倒包给原承包农户、种养专业户或其他经济实体。反租倒包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但
16、倒包的租金一般较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较高,非专业大户经营困难较大。(六)联合经营指农户之间,农户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农户与其它经济组织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联合起来,以互惠互利为目的,根据一定的协议而达成合作的一种经营方式。在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各家各户的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力等生产要素分布和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表现出各自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构成为农业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在土地家庭承包、各家各户分割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分离或结合不当,各家各户的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潜在的生产力无法变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各种联合经营的形式,当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力
17、等某一个重大经营要素出现短腿时,通过整体合作,或局部合作,或单独小项目的合作,才能改变生产诸要素分布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所造成的生产要素分离或结合不当的情形,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达到赢利最大化目标。(七)土地股份合作它是以土地为中心的股份合作制, 是土地使用者主体农民,将分散的土地入股,土地使用权由农民手中转移到集体,由集体统一发包给有经营意愿的农户,形成规模经营,或由集体统一开发和使用,所得收益按股份分配,实现全体村民对集体土地的收益权。(八)拍卖指集体将农民不愿承包的、长期得不到利用的 “四荒地”(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和部分耕作不便的耕地经营权,拍卖给经营者从事农业生产
18、开发。拍卖的对象中以“四荒地”为主,拍卖时间一般很长,但拍卖金很低,拍卖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土地资源有效、合理、充分的开发利用。拍卖的意义在于使土地资源的配置由行政力量变成市场力量,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土地流转方式各有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实践中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好评,都要积极加以推广和倡导,在实施过程中予以规范和完善。各地应当广泛吸取其它地区的农地制度创新和变革的成功经验,允许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反租倒包等形式都可以采用。蔬菜大棚等农业产业化搞的好的地方,可以适用反租倒包形式;二、三产业发达、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可以适用转让或土地股份合作制;招商引资搞得好的地方,可以适用异地承包。当然,在条件成熟时,也可通过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加以引导协调,由低层次的流转方式向高层次的流转方式发展。三、结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与慢慢成熟,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面临新时代的难题。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2025年河北省气象部门招聘应届毕业生(第三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攀枝花2025年攀枝花市盐边县事业单位新一轮引才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外国文学经典》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原理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学院《农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工业大学《数据分析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级英语阅读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原理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乡村空心化的风险探究文献综述3000字】
- 烟草公司正式员工劳动合同
- DL-T2528-2022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MOOC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
- 山西开放大学2024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测试1-4答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房屋建筑勘察设计投标方案
-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一般护理-第一节病情观察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与日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