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时课件_第1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时课件_第2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时课件_第3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时课件_第4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第一课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1.1.辨音识字:辨音识字:德德馨馨( (xnxn) ) 苔苔( (titi) )痕痕 案案牍牍( (dd) ) 鸿儒鸿儒( (hn rhn r) ) 西西蜀蜀( (shsh) ) 何何陋陋( (lulu) )调调素琴素琴( (tiotio) )本文韵脚:名本文韵脚:名inging,灵,灵inging,馨,馨inin, 青青inging,丁,丁inging,经,经inging,形,形ing

2、ing,亭,亭inging押的是押的是ing ing 和和inin韵韵速读全文并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速读全文并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有仙则有仙则名名:有龙则有龙则灵灵: 斯斯是陋室:是陋室: 惟惟吾吾德馨德馨:苔痕苔痕上上阶绿:阶绿:草色草色入入帘青:帘青:出名出名灵验,神奇灵验,神奇这这惟惟:只:只馨馨:品德高尚:品德高尚长到,蔓到长到,蔓到映入映入无无丝竹丝竹之之乱乱耳:耳: 无无案牍案牍之之劳形劳形:奏乐奏乐的的声音。声音。官府公文官府公文使使劳累劳累 形体,身体形体,身体大儒,博学的人大儒,博学的人没什么学问的人没什么学问的人扰乱,使扰乱,使乱乱 可以可以

3、调调素琴,素琴, 阅阅金经金经:弹奏弹奏 佛经佛经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1.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有仙则名名 遂以遂以名名楼楼 卷卷有爷卷卷有爷名名 是:斯是:斯是是陋室陋室 是是吾剑之所从坠吾剑之所从坠( (出名出名) )( (命名命名) )( (名字名字) )( (判断动词判断动词) )( (这儿这儿) )之:无丝竹之:无丝竹之之乱耳,无案牍乱耳,无案牍之之劳形劳形 孔子云:何陋孔子云:何陋之之有有 马马之之千里者千里者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4、 )( (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 )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2)苔痕上阶绿,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草色入帘青。(3)(3)谈笑有鸿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往来无白丁。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找出课文中对偶句(4)(4)调素琴,调素琴, 阅金经。阅金经。(5)(5)无丝竹之乱耳,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6)(6)南阳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西蜀子云亭。全文翻译全文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

5、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里是简陋的这里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的人。可以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

6、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有什么简陋的呢?”1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2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中心句是哪句?山山 水水类比类比山山 仙仙水水 龙龙陋室陋室 德馨德馨( (中心中心) )3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4 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陋室不陋景景环境优美环境优美人人交友高雅交友高雅事事生活闲适生活闲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正面

7、正面实写实写反面反面虚写虚写高高雅雅脱脱俗俗不不慕慕富富贵贵5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6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作用? 7 7、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并与篇首的画龙点睛,总结全文,并与篇首的“惟吾惟吾德馨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作者甘居陋室,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以以“诸葛庐诸葛庐”“”“子云亭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示陋室不陋。设喻引题设喻引题山山仙仙水水龙龙类比类比陋室陋室德馨德馨陋室不陋陋室不陋环境优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