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 古诗两首 主备 甘小超 审核 蔡益民教学目标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

2、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学生齐读课题)二、合作探究,读通诗句,了解诗意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小组内学习课文2、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

3、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全班交流3、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4、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三、归纳整理,诵读全诗,感悟诗情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4、。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写望天门山。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

5、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读通诗句。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三、合作探究与展示熟读成诵,体验情境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

6、样的美丽无比。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班班通的朗读资料反复诵读体验。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教学反思: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主备 甘小超 审核 蔡益民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 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接成自然段的。教学时间3课时

7、。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挂图、课文挂图或班班通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指导预习,布置自主学习(一)启发谈话。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出示中国地图)你能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吗?(学生指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西沙群岛资料。听完学生汇报后,师小结。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

8、西沙群岛。(二)读书的时候要读准字音,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三)学生自读课文。(四)检查预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词。fù ráo fáng shào fng huá富饶 海防 前 哨 丰 富 划 过 来cì jián qù j liào刺 儿 拣 不 完 有 趣 堆 积 肥 料 yì y bì jing社 会 主 义 事 业 必将2.汇报学研案第3小题。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一)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什

9、么内容。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1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第2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第3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第4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第5段:讲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第6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第7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教师板书要点。)(二)课文的七个自然段,是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学生结合板书回答。)课文的七个自然段,从三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位置。第二方面:(第26自然段)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第三方面:(第7自然段)

10、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三、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课文共几个自然段,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二、指名学生按三段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第一段(一)默读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二)齐读第1自然段。四、学习课文第二段(一)指名学生朗读第26自然段。(二)默读第2自然段、出示读书要求,小组内思考: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瑰丽”的意思。3.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第2自然段讲西沙

11、群岛海面的景色,共有三句话。第一、二两句讲海水有各种色彩:深蓝、淡青、绿的、杏黄,相互交错。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瑰丽:非常美丽。第三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海底地形高低不平。这三句话,前两句讲结果,后一句讲原因是因果关系。4.归纳整理,小结学法。(三)学习第3、4、5自然段。(根据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法学习)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里有些什么?海滩上有些什么?海岛上又有些什么?1.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三句话分别介绍了珊瑚、海参、大龙虾。从课文中各找一个词、准确地描绘它们的样子。(在书上画下来。)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蠕动 大龙虾威武2.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第4

1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共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先讲鱼多(成群结队),然后讲鱼的品种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最后讲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先层意思是总述,分述,总结的关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部分的意思。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是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3.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什么?各用一个词准确地描绘它的样子。(在书上画下来。)贝壳千奇百怪。海龟庞大。4.第6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几句话是怎么连起来的?第6自然讲西沙群岛上的鸟

13、类。共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几句话的思路是从总述到分述,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具体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鸟的天下”是什么意思?“鸟的天下”是用夸张的手法,说鸟特别多,整个西沙群岛被鸟占据着。查字典讲讲“栖息”的意思。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五、学习课文第三段分别朗读第一和第7自然段,理解“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南大门”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第7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相呼应。因为西沙群岛在祖国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它比作祖国的“南大门”。岛上的军民日夜守卫着西沙群岛,不让敌人侵犯,保卫

14、着祖国的安全。六、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填空:(班班通)(全体学生做) 西沙群岛( ),( ),是个( )的地方。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背诵第四自然段(一)背诵前先复习,第4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内容?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第4自然段讲的是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讲鱼成群结队。第二句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举例讲了四种鱼:彩条鱼全身布满红缨鱼头上长着扇子鱼周身像插着气鼓鱼圆溜溜、长满刺、像皮球第三句讲鱼多得数不清。第四句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引导学生,总结学法。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四句(总起)(分述)(总结)(二

15、)自己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师引读练习背诵。(四)指名学生背诵。四、指导字形,交流学研案第一课时的4小题。绕右上角不要多写一点。刺左边不要写作“束”。拣右边不要写作“东”。注意区别“拣”和“捡”。两个字都有用手拾起的意思,但“拣”有挑选的意思,“捡”只是拾起的意思。必不要先写“心”,再写一撇。第四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主备人 甘小超 审核人 蔡益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4、指

16、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课前准备1、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1小节。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

17、难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一、导入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小组合作,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自由读课文第一

18、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 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 四、完成学研案课堂目标达成。 五、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特点,从而激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找出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多读多悟,体会意境。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感悟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再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知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

19、,学生认读。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一小节。(板书:林海)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兴安岭美在哪里。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三、学习第二小节1、(出示春天景物图片)这一小节主要描写了这些景物。它们是按顺序列出的。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些景物什么样?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1)读这一句,想想:春天的树长得什么样?(2)出示句子,比较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3)指导朗读这句话。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样?学生自学汇报。5、看图想像春天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

20、。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四、学习第三小节1、大声朗读这段话,像学习春天的一段一样,按顺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画下来,对照图画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再次朗读,思考这些怎么样,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学生自学汇报。4、练习朗读。五、以自学为主,学习第五、六小节。1、观看班班通影像资料,激发兴趣:2、学生自学:(1)体会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2)再读这两段话,把你的感情读出来。3、秋天。重点理解秋天“飞舞”的落叶和丰硕的“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感情朗读。4、冬天。重点体会“刮”的准确,并感情朗读。六、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特点。七、

21、齐读最后一小节。八、学习拓展:两者任选一道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板书设计:23美丽的小兴安岭春 树木嫩绿春水涨满夏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秋落叶飞舞野果成熟巨大的宝库冬积雪覆盖野兽进洞教学反思: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主备 蔡益民 审核 甘小超教学目标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教学重点指导朗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前准备香港的影像资料。课时安排: 1

22、课时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1997年我们中国有一件特别振奋人心的大事,一件人们期盼已久的大事,到底是件什么事呢?请看录象香港回归实况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先后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租借香港,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这个失散了百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么,香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香港,了解香港。板书:香港1. 说说你想了解香港什么?2. 那这篇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呢?二、 初读课文,小组内,根据要求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

23、面来介绍香港的?读后指名回答。板书: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三、 学习词语,积累运用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很多美丽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词语: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物美价廉佳肴一应俱全大饱口福旅游胜地举世闻名夜幕降临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五洲四海璀璨无比1. 读一读2. 查词典,对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词典理解。提问2-3个学生,你喜欢哪个词,描写什么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个词?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二、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学习: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各段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小组内合作交流。3、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

24、去香港游览。1)从第一片自然段中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2)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香港的市场是一个“万国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3)激发朗读,欣赏图片,加深印象。4)学生当小导游介绍“美食天堂”的香港。(引: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5)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看图交流。6)学生介绍“香港还是一个旅游胜地”。7)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8)当小导游带大家参观香港的夜景。(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

25、海洋)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小结全文,升华感情:1、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海洋公园美丽的夜景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主

26、备 蔡益民 审核 甘小超教学目标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教学课时: 4 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生生交际。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拓展延伸。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