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全)_第1页
机械制图教案(全)_第2页
机械制图教案(全)_第3页
机械制图教案(全)_第4页
机械制图教案(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页眉内容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制图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回法。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材分析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板书设计一、什么是机械图样?本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1、斜度2、锥度(1)、斜度的概念(1)、锥度的概念(2)、斜度的标注(2)、锥度的标注(3)、斜度的画法(3)、锥度的画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 提问学生。重温:中分 线的画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

2、课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课堂 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1、卜节课上课之前务必准备好绘图工具。2、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交,否则须进行课后必要的辅导。【新课导入】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 工程谛言”之 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 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须掌握的。【新课教学】 一、机械图样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谛言”之 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

3、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须掌握的。二、斜度与锥度1 .斜度(1)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 1而写成1: n的形式。(见下图)第1节课严 格要求学生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里一的斜向时被的方向一致r7 T斜度的简(a)斜度的概念及标注(b)斜度符号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单计算,强由上硒T知:_卜二、忆初中的数调其格式斜度=tan a = BC:

4、 AC= 1: n学知识)(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教师示范2.锥度(GB/T15754-1995)学生模仿(教师演练锥度的计(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 1: n使用方法,算稍复杂, 请学生要的形式,(见上图可知:)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细心计算(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 a=1: n(3)作图方法与步骤:A、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B、从。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 N;C、在左端面上取。阵0.5单位长度,得点MD、连接MN即得率t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E、过A点作AC/ MN即完成作图。

5、V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学生动手思考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课堂拓展】椭圆的作图方法作图,要求 独立学生完 成)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制图基本标准和规定、绘制五角星教学目标1、图纸幅面及格式2、图框格式3、比例4、图线的画法及应用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字体和比例难点比例、图线的画法及应用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一、图纸幅向及格式 二、比例 三、字体四、图线的画法及应用课外作业r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举生产实【新课导入

6、】际中的例 子说明图 样的重要图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人们表达设计思想、进行 技术交流、组织生产与施工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谛言”。性国家标准对工程图样有详细规定,绘图时必须严格遵守。【讲授新课】出示A4纸及A0图 纸,加深学一、纸幅间及格式(GB/T 14689-2008)1 .图纸幅向:_生的感性 认识图纸幅面共有五种,尺寸及规格分别是什么?(提问)(表1-1列出了 GB/T14689-2008中规定的各种图纸幅向尺寸,绘图什么时候 横放,什么 时候竖时应优先采用,必要时可延长边长,加长量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2.图框格式(GB/T14689-1993)放?图样可以

7、横放,也可以竖放,其图框格式有两种形式。留有装订边标题栏的的图样,图框格式如图1所示;无装订边的图样,图框格式如图 1-2所样式可以 简单化一 些,如第示。图框线用粗实线绘制,图框尺寸见表1-1。3.标题栏(GB/T 10609.1-2008 )180页的图6 49标题栏必须放置在图框右下角(图1-5)。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与看 图方向一致。举例分析WV二、比例(GB/T14690-1993)(举例说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图形的比例。明,并提问 学生。)(1)绘制图样时应尽可能米用1:1的比例,如果头物太大或太小,则可用1: 2、1: 5或2: 1、5: 1中所规定的缩小或

8、放大的比例回图。(2)图形无论缩小或放大,在标注尺寸时必须标注机件的实际尺寸。(3)绘制同一实物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 并填写在标题栏中的“比例” 一栏。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在该视图的上(教师板书, 提问学生。)方另行标注。页脚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板书,提问)教学内谷、字体(GB/T 14691-1993)1.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1)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2)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 , 2.5 , 3.5 , 5, 7, 10, 14, 20mm?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3)

9、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 3.5mm字宽一般为h/根号2。(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四、图线(GB/T 4457.4-2002)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1 .线型及图形尺寸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 1-7)(老师结 合表1-3 逐一详细 讲解)其中 重点介绍 粗实线、虚 线、细点画 线、细实线。ffl 1-8械型应用示例页眉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10、教学方法页脚内容画法说明3.图线画法绘图时严格执行表1-2中的规定(1)同一衽困祥中.阿搦阳线 的宽度应基率一致(1)电线、点蟆城fil宏时,由 使苒小线段相交*1-4图帙的提定面法教师同时 要检查留 意一下学 生的绘图 工具是否 齐全及准 备是否妥(3)的立线相交处要班生间隙 或疑段出界(4)曲烦利切的切点处,应而 成一*坡祖【课堂小结】1、图纸幅面及格式2、图框格式3、比例4、字体5、图线的画法及应用【布置作业】1、字体的书写练习2、图线的画法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画图rL_ni-a蛾型应用示例页眉内容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绘制工字钢一尺寸标注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尺

11、寸标注方法的基本规律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尺寸标注方法难点尺寸标注方法教具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么事-、基本规则二、标注尺寸的要素1、尺寸界线2、尺寸线3、尺寸数字三、常见的尺寸注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线型的画法及应用【导入新课】图样中的图形仅能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其各部分大小和相对位置 关系必须由尺寸来确定。所以,尺寸也是图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 造、检验机件的直接依据。【示范项目】尺寸标法-、基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 与图形的大 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教师讲解(2)图样中(包括技术

12、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 mm (毫米)为 单位时,不需标注的单位的符号或名称。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 明相应的同单位的符号或名称。(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 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二、标注尺寸的要素一个标注完整的尺寸应标注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尺寸根据图例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尺寸线表示尺寸的方向,而尺寸界线则表示尺寸示范讲解的范围,如图1-9所示。1、尺寸界线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尺寸界线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 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替代(见图1-

13、9)。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超出尺寸线3-4 mmo必要时才允许倾斜,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页脚内容页眉内容页脚内容边讲解边提问2.尺寸线尺寸线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标注线性尺寸时, 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当有几条相 互平行的尺寸线时, 要小尺寸在内, 大尺寸在外, 以保持尺寸清晰。 同理,图样上各尺寸线间或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也应尽量避免相交。3.尺寸数字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尺寸数字不得被任何图线所通过,无法 避免时必须将所遇图线断开,线性尺寸的

14、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 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常见的尺寸注法1、圆的尺寸注法标注圆的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表示这个尺寸的 值是直径值,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2、圆弧的尺寸注法(1)圆弧的半径 标注圆弧的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2)圆弧的长度 标注弧长时, 应在尺寸数字左方加注符号。 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当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 引出。3、球的尺寸注法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或"R'tW口注符号“S”。4.角度的尺寸注法(1)标注

15、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 一般注写在尺寸线 的中断处。(2)标注角度时,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 心是该角的顶点。5、小尺寸的尺寸注法 【课堂小结】1fc0V一、基本规则二、标注尺寸的要素1、尺寸界线2、尺寸线3、尺寸数字 三、常见的尺寸注法【拓展练习】根据标注实 例边讲边问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项目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一绘制工字W图形教学目标1、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2、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圆弧连接的画法难点圆弧连接的画法教具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项目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一绘制工字W图形 一、

16、圆弧连接的概念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3、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导入新课F1赛车道的弯位都是圆弧连接的新课讲授圆弧连接:一、概念45 圆弧连接:圆弧连接是指0一圆弧光滑地连接两已知线 Jy 段(直线段或圆弧)的作图方 欣飞/ 法。圆弧连接示例如右图所1*11(教师在黑 板上演示,厂、-BC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如-2下:i .用圆弧连接两直线用半径为只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 AB和BG如图1-22 所小。作图步骤:(1) 求圆心 分别作与两已知直线 AB

17、 BC相距为R的平 行线,得交点O,即圆心。,-、 _tF jr-ru r-f -r-.ztr -r-. r讲练结合, 边讲边练。同时要求学 生练习)(2) 出以入 口点 O分灯加AB及BC1TW我, 和K2,即为切点。(3)画连接弧 以O为圆心,只为半径,自点 圆弧,即完成作图。侍坐居K1K1至K2画2,用圆弧连接直线和圆弧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已知直线 AB和圆弧(半径R)的作 图方法如图123所示。,一作图步骤:(1) 求圆心 作与已知直线期相距为R的平行线;再以已 知圆弧(半径为R)的圆心。为圆心,R+R(外切时)或R-R(内 切时)为半径画弧,此弧与所作平行线的交点 0,即为连接弧 (

18、半径只)的圆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在 黑板上演 示,同时要 求学生练习)(2)求切点 自点。向AB作垂线,得垂足K;冉作两圆心 连线00(外切时)或两圆心连线的延长线(内切时),与已知圆 弧(半径R)相交十点K, 则K、&即为切点。(3)回连接弧 以0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i至K圆圆 弧,即完成作图。3.用圆弧连接两圆弧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Ri、R2)的作图方 法如图1 24所小。作图步骤:(1) 求圆心分别以01、02为圆心,R1+所口 R2+R夕卜 切时)、或R-R1和R-R2 (内切时)、或R1-R和R2+R的、外切 时)为半径画弧,得交点0,即为连接弧

19、(半径R)的圆心。(2) 求切点 作两圆心连线010 020£其延长线,与 两已知圆弧(半径Ri、R2)分别交十点K1、K2,则K1、K2即为 切点。(3) 回连接弧 以0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1至K2 画圆弧,即完成作图。课堂小结一、圆弧连接的概念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2、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3、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项目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任务2绘制工字刚图形教学目标通过完成本任务,掌握平行线、相切圆、斜度、角度线和垂直线的画 法,掌握分规的使用方法,理解锥度的概念和绘图方法。(不要求绘制图框 和标题栏)课

20、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掌握工字刚图形的绘图方法难点工字刚图形的绘图方法教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项目一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f作图7A 2L-J行 任务2绘制工字刚图形 宁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复习提问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导入新课现已知一工字钢的尺寸,请你运用对应的绘图仪器及工具绘制出 如图1-25所示的工字钢图形。新课讲授教师边演示,学生边练习。作图方法:I I1)作对称线和已知直线:根据100mm和68mnR寸,作两条长68mm相距 名100mm勺水平实线,过中点画一条细点 会画线作为对称线,再以细点画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作两条相距5mm勺平

21、行实线,如图1-26所示。n 2)作1:6斜度线(图1-27)(1)在AB上取AN=6个单位长。t(2)过A在中心线上取AM=# 1-26去比钢图形的绘V连MN即为1:6斜度线。(4)自B点根据尺寸16mnffi 7.6mm乍K点。(5)过点K作MN的平彳T线DC,即为所求斜线。3)作R6.5mng接圆弧(1)定圆心:分别作直线 DC EF的平行线,距离R=6.5mm 得交点P,即为连接弧白圆心。如图1-28所示。(2)找连接点(切点):自点P向DC及EF分别作垂线,垂足1和2即为连接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图1-27工字钢图形的绘制图1-28工字钢图形的绘制(3)画连接弧:以P为圆心,P

22、1或P2为半径,作圆弧12把DC EF连接起来,这个圆弧即为所求连接弧,如图 1-29所示。4)作R3.3mnffl弧连接(1)定圆心:过B点作AB的垂线,再用平行线法分别以3.3mm为距离作Ig垂线和DC的平行线,得交点P,该点即为连接弧的圆心。(2)找连接点(切点)。(3)画连接弧,如图1-30所示。5)整理图形:擦去多余线条,将图形整理清晰,6)检查:按照相同的方法作出另三处的斜度线和圆弧连接,并整理加深图线完成全图(课后完成)。课堂小结工字钢的作图方法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项目一复习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前面学习的内容课 型复习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

23、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准备】 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导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对制图的基本知识已经有一个了解,下面我们来巩固复习一下【示范项目】项目一小结一、图纸的幅间及格式二、比例三、字体四、图线利用挂图分强调尺五、尺寸标注析图纸的基寸标注1、尺寸的组成本知识的迂忌一个完整的尺寸应标注出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事项数字。2、基本规则_3、常见的尺寸注法(举例说六、几何作图明,并提问1、等分线段法学生。)强调图2、正多边形的作法(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线的应3、椭圆的做法(教师板书,用及画4、斜度的做法提问学生。)法5、锥度的做法6、圆弧连接的做法(1)圆弧匕直线间的

24、圆弧连接强调作(2)直线与直线间的圆弧连接图方法(3)圆弧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内切、外切)七、课堂小结八、课堂练习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项目一单元测验教学目标1、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 型考试教学时数1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项目一试卷讲评教学目标1、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 型考试教学时数1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后记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项目二 绘制简单零件2-1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25、1、投影的基本概念2、正投影法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投影的基本概念难点正投影法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一、投影的基本概念投影面、投射线二、正投影法课外作业r教学后记页眉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页脚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教学方法【新课导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用物体的投影来表达物体形状的 方法。由于物体的形状不同,表达目的不同,因此,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也不同。要求学生思考:要形成投影,需要具有哪些要素。【示范项目】 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一、投影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灯光或阳光照射物体时,在地面 或墙上就会产生影子,这就是投

26、影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投影的概念,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图21所示,将一块三角板放在电灯与地面之间现三角板的影 子。若把灯光的光束看成是从一个点发出的,这个点称为投射中心,用 S表示;地面所代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用 H表示;从投射中心发出的 光线称为投射线,过空间点 A的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就是点 A在投 影面H上的投影。这种在投影面上表示空间物体的基本方法,称为投影图2-1投影的基本概念二、正投影法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1 .中心投影法所有的投射线都从一点(即投射中心)出发,投影法,如上图2-1 所示。灯光照射三角板,在地面上就会出在投影面上得出物体轮廓图形的方法称为

27、中心中心投影法。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透 视图。但是,由于作图复杂,度量性差,因此,在机械图样很少采用。2 .平行投影法如果投射中心在无穷远处,这时所有的投射线相互平行,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3、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夹角,平行投影法又可以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的特征是什 么,这是掌 握和理解正 投影法的关 键。)正投影法两类。正投影能完整、真实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便, 是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在以后各章节中,如无特殊说明,投影均指正投影。【课堂小结】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正投影法的优点。【练习项目】提问: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投影法是什么?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

28、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教学目标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难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一、三视图的形成1、三投影面体系2、三视图的形成 二、二视图的对应美系1、位置关系2、投影关系3、方位关系三、识读三视图的方法课外作业教学后记页眉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新课导入】从图2-2中可以看出来,如果不附加其他条件,物体的一个投影是 /、确定它的结构和形状的。为了确定物体的形状,通常采用将物体向两 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垂直

29、的投影面进行投影的方法来解决。【示范项目】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为例子说1、三投影面体系的概念:(如图23所示)各个投影面的名称、轴的名明一个角度小足以称,投影的名称等。(识记并理解)说明一个(1)正投影面V、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 W通过多媒体物体的全貌。(2) OX轴、OYtt OZW展小二视图 的形成,加2、二视图的形成(方法如图24所示):强学生对三(1)为什么要展开?(2) V而不动,H面绕X轴向下旋转90 >WH绕Z轴向右旋转90°。(3) 经旋转后,H、Wai与V卸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24b所不。个投影是不能确定它的结构这样的

30、二间投影称为三视图。(4) V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W甬上的投影称为左视图,H面上的 投影称为俯视图。3、在实际绘制三视图时,图24C中表示三个投影面的边框和投影轴均不必绘出。各视图间的位置一般是固定/、变的, 也不写视图的名称。(结 丁合模型详细分析)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位置关系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止卜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视图的理 解。页脚内容图2-4三视图的形成2、投影关系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用多媒体示范,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正确理解投影关系。主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左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俯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

31、宽度。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等长)主、左视图高平齐(等高)俯、左视图宽相等(等宽)3、方位关系主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左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俯视图能反映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三、识读三视图的方法1、初步认识视图,从反映形状特征的图形读起2、按投影关系想象形体3、综合起来想象整个形体【课堂小结】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练习项目】三视图的对应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3点的投影教学目标1、掌握点的投影2、掌握点的三视图的作图3、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点的三视图的作图难点点的三视图的作图教具多媒

32、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板书设计一、点的二闻投影二、点的二间投影规律三、点的投影与坐标课外作业教学后记页眉内容页脚内容页眉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页脚内容教师强调三、点的投影与坐标1、点的表示方法:为方便起见,可以把投影面当作坐标面,把投影轴当作坐标轴,这时点O即为坐标原点。点A到W面的距离用 义表示,点A到V面的距离用表示,点A到H面的距离用Za表示,如图210所示。水平投影a由点A的x、y两坐标确定。正面投影a'由点A的x、z、两坐标确定。侧面投影a”由点A的V、z两坐标确定。2、根据点的两面投影,可以求出点的第三面投影,如图 2-11所示。b,空间两点的相肘位置E 2 - 9【课堂

33、小结】点的三面投影【练习项目】P13、P14b11教师通过作图来说明点的投影规律举例说明,提问学生。页眉内容教学方法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3直线的投影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的投影规律2、掌握直线三视图的作图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直线的投影规律难点直线的投影规律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板书设计一、直线直线二间投影的回法 二、直线的投影特性 三、直线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投影向平行线2、投影面垂直线3、一般位置直线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点的直观图作法是怎样的?提问学生【新课导入】两点确定一

34、条直线,只要做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投影,再将两点的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即得到直线的三面投影。【示范项目】直线的投影根据直线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不同,直线可分为三种:投影面 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和一般位置线。三投影面体 系应该再向 学生介绍一 下一、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积聚性(直线与投影面的关系是什么?)(2) 真实性(直线平等投影面)教师用一支 长笔作为直 线比划示范 给学生看,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3)收缩性(直线与投影面倾斜)二、直线的三面投影1 .投影面平行线(1)定义: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平行线可分为水平线、正平线、侧平

35、线三种其中,只平行于H面的直线为水平线;只平行于 V面的直线为正平线;只平行于W而的直线为侧平线。(出示教学模型,分析)(2)例图分析:表2-1列出了三种投影面平行线立体图、投影图、及其投影特性。(3)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结合表2-1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小结】1、直线的投影教师通过作 图来说明直线的投影规律。页脚内容页眉内容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3平闻的投影教学目标1、掌握平闻的二闻投影2、掌握平面的投影特性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平间的投影规律难点平向的投影规律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板书设计一、直线直线二间投影的回法

36、二、直线的投影特性 三、直线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一般位置直线2、投影面平等线3、投影面垂直线课外作业教学后记页脚内容页眉内容页脚内容反过来,要 求学生考虑 一下如何从 视图判断平 面的类型。(2)水平面(/H)的投影特性(根据表2-3来分析总结)水平投影反映实形 正面投影有积聚性,且平行OX轴 侧面投影有积聚性,且平行OY轴(3) 正平面和侧平面的投影特性,提问学生(根据表 2-3来分析总结)物体到视图,视图到物体,一来一回,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得到有效提(4)投影面平行面的判别:因为三个投影面是彼此互相垂直的,所 以和一个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必然垂直于其余两个投影面。根据平面的 投影

37、特性,可知它的一个投影反映实形,其他两个投影都积聚成直线。2、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垂直面。(1)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征(2)投影面垂直面的判别3、一股位置投影面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投影特性:类似形,面积缩小,不反应实形【课堂小结】平面的投影特性及识别【练习项目】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4绘制棱柱棱锥三视图教学目标1、掌握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及在其表面上求点的投影的 方法。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棱柱、棱锥的投影特征、视图画法难点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板

38、书设计一、基本几何体二、六棱柱的视图1、六棱柱特点分析2、三视图回图步骤3、求表面上点的投影三、棱锥1、四棱锥特点分析2、三视图回图步骤3、求表面上点的投影课外作业教学后记页眉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页脚内容【复习提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螺栓是由哪些几何体所组成的?提问学生【新课导入】机器上的零件,由于其作用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形状, 不管它们的形状如何复杂, 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几何体组合 起来的。【示范项目】基本体的视图一、基本几何体基本几何体是由一定数量的表面围成的 实体。常见的基本几何体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圆环等。根据这些几何体的

39、表面 几何性质, 基本几何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大类。平面立体:表面都是平面所形体,如棱柱、棱锥等。曲面立体:表面是曲面和平面或者全部是曲面的形体,如圆柱、圆锥、球体、圆环等。二、六棱柱的视图用实物演示并提问总结1、六棱柱,顶面和底面是互相平行的正六边形, 六个侧面都是相同 的长方形并与底、顶面垂直。特点:顶、底面为水平面,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前后棱面为正平面, 正面投影反应实形。四棱面为铅垂面,水平投影集聚为直线。图3-24六棱柱的三视图页眉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2、六棱柱三视图的画图方法一般先从反映形状特征的视图画起;然后,按视图间投影关系完成其他两面视图。页脚内容先画出三个视图

40、的对称线作为基准线,然后画出六棱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画。3、求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画图步骤:柱的俯视图;根据“长对正”和棱柱的高度画主视图,并根据“高平齐”画左视图的高度线(3)根据“宽相等”完成左视图。已知六棱柱左前棱面上 M点的正面投影m',求其余的两个投影m 和 m 。分析实例解由于图示棱柱的表面都处在特殊位置,所以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均可用平面投影的积聚性来作图。三、棱锥1、棱锥的三视图分析图3-26a所示为一四棱锥,底面为一正方形,四个侧面均为等提问学生So图3-26b为四棱锥的三视图0x腰三角形,所有棱线都交于一点,即锥顶图3-2fi四棱锥的三视图页眉内容特点分析:四棱锥的底闻为

41、水平闻,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左右棱面为正 垂面,止而投影集聚为直线,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为类似形。前后楼面为侧垂面,侧面投影集聚为直线,其它两面投影为类似形。1、棱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先画出三个视图的基准线,然后画出四棱锥的俯视图。(2)根据“长对正”和棱锥的图度回主视图的锥顶和底闻,并 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画左视图的锥顶和底面。(3)连棱线,完成全图。2、求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已知四棱锥前侧回上M点的止向投影m,求其余的两面投影m和m。解凡属于特殊位置表面上的点,可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求得; 而属于一般位置表面上的点,可通过在该面上作辅助线的方法求得。【课堂小结】通过对棱柱和棱锥的分析可知

42、,回平向立体的三视图,实际上就是 回出组成平向立体的各表面的投影。回图时,首先确定物体对投影面的 相对位置;然后分析立体表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一一是平行于投影面, 还是垂直于投影面,或是倾斜于投影面;最后根据平面的投影特点弄清各视图的形状,并按照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逐步画出三视图。在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的作图方法是:若立体表面是特 殊位置面,可利用积聚性这一投影特点;若表面是一般位置面,则要先作助线,然后在此辅助线上取点。教师示范, 学生跟着 画。讲解实例并 进行课堂练 习。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授课日期周次/星期节 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题绘制简单零件2-4绘制圆柱圆锥三视图教学目标1、掌握圆柱、

43、圆锥的视图分析、视图画法及它们表面上点的位置判断和投 影的方法。课 型新课教学时数2教材分析重点圆柱投影轮廓线分析、视图画法;圆锥的三视图画法。难点圆锥的最大轮廓线在其他视图上的投影分析。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板书设计、圆柱1、圆柱的形成2、三视图分析3、三视图作图步骤 4、表面点的投影 二、圆锥 三、圆四、基本体的尺寸标注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复习提问】求五棱锥上一般点与特殊位置点的投影的技巧与方法。【新课导入】上次课已介绍了平面立体视图回法,平面立体有明显的棱 线,轮廓线明显,画图简单,本次课介绍曲面立体的视图画法,要注意 素线与轮廓线的结合,学会三

44、视图的表达,为今后用视图表达较复杂的 几何体形状、识读机械零件图打下良好的基础。【示范项目】基本体的视图'、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体表面是由圆柱面和上、卜底平闻 (圆形)围成的,曲圆柱面可 以看作是一条与轴线平行的直母线绕轴线旋转而成。圆柱面上任意一条 平行于轴线的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在投影图中处于轮廓位置的素 线,称为轮廓素线。2、圆柱曲的二视图分析圆柱面和两底闻垂直,圆柱轴线为铅垂线。圆柱面垂直于水平向, 所以圆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于圆周上。圆柱的正面投影为一矩形,矩形 的两竖线分别是圆柱的左右素线。圆柱的侧面投影为一矩形,矩形的两 竖线分别是圆柱的前后素线。3、圆柱的三视图作图

45、步骤作图步骤:r(i)先画出圆的中心线,然后画出积聚的圆。(2)以中心线和轴线为基准,根据投影的对应关系画出其余两 个投影图,即两个全等矩形。(3)完成全图。4、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提问学生用实物演示并提问总结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二、圆锥1、圆锥的形成圆锥体的表面由圆锥间和圆形底间围成,加圆锥面则口看作是由直 母线绕与它斜交的轴线旋转而成。教师示范,2、圆锥的视图分析学生跟着 画。圆锥的水平面的水平投影反应实形。圆锥的止面投影为二角形,二 角形的两腰是圆锥的最左右素线。圆锥的侧面投影是三角形,三角形的 两腰是圆锥的最前后素线。3、圆锥三视图的作图步骤(1)先回出中心线,然后回出圆锥底圆,回出主视图、左视图的底部。(2)根据圆锥的高回出顶点。(3)连轮廓线,完成全图。4、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三、球1、球的形成分析实例, 并进行练球的表面,可以看作是以一个圆为母线,绕其自身的直径 (即习。轴线)旋转而成。2kJ-2、球的三视图分析及作图步骤(1)画出各视图圆的中心线。1回出三个与球体等直径的圆。3、求球表面上点的投影四、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任何物体都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在视图上标注基本几看表3-5引何体的尺寸时,应将三个方向的尺寸标注齐全,既不能少,也不能重复导并提问学和多余。从表3-5可以看出,在三视图中,尺寸应尽量注在反映基本形体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