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控制工艺流程分析1 1.1 电热器的发展1 1.2 三相电热器控制工艺分析 1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2.1 系统硬件组成32.2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32.3 系统接线图设计4第三章 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53.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53.2 控制程序设计思路6第四章 监控系统设计84.1 PLC与上位监控软件通讯84.2 上位监控系统组态设计8第五章 梯形图10课程设计心得11参考文献12附录13第1章 控制工艺流程分析1.1 电热器的发展 电加热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自从发现电源通过导线可以发生热效应之后,世界上就许多发明家从事于各种电热电器的研究与制造。电热
2、的发展及普及应用也与其它行业一样,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从先进的国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国;从城市逐步发展到农村;由集体使用发展到家庭、再到个人;产品由低档发展到高档。十九世纪处于萌芽阶段的电热电器大都是拙劣的,最早出现是用于生活的电热电器,1893年电慰斗的雏型首在美国出现并使用,接着到1909年出现电灶的使用,那是在炉灶中放置电加热器,也就是说加热从柴禾转移到电气,即从电能转变为热能。但是真正电热电器工业的急速发展,却是在用作电热元件的镍铬合金的发明之后。1910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用镍铬合金电热丝制作的电慰斗,这就从根本上改善了电慰斗结构,使用慰斗迅速得到普及。到1925年在日本出现在锅中安装电
3、热元件的产品,成为现代电饭锅的原形。在这阶段工业上也出现实验室用电炉,熔胶炉、暖气器等电热产品。1910年至1925年是电热电器历史上的大发展阶段,在家庭和工业方面,电热电器各种品种的出现和普及应用都得到了急速的发展,而尤以家庭方面为甚。所以镍铬合金的发明是奠定了电热电器工业发展的基础。1.2 三相电热器控制工艺分析 电加热器是一种消耗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对需加热物料进行加热。在工作中低温流体介质通过管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其输入口,沿着电加热容器内部特定换热流道,运用流体热力学原理设计的路径,带走电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高温热能量,使被加热介质温度升高,电加热器出口得到工艺要求的高温介质
4、。电加热器内部控制系统依据输出口的温度传感器信号自动调节电加热器输出功率,使输出口的介质温度均匀;当发热元件超温时,发热元件的独立的过热保护装置立即切断加热电源,避免加热物料超温引起结焦、变质、碳化,严重时导致发热元件烧坏,有效延长电加热器使用寿命。三相电的最大用途是驱动电热器。如果是单相或者两项交流电构不成稳定的具有固定旋转方向的旋转磁场,四相、五相甚至更多的相当然好,但费用昂贵不经济,那就只有选三相交流电了。三相电的产生是因为其能为电电热器带来较好的性能。三相并不是产生旋转磁场的最小相数,两个在空间上垂直,在相位上差90度的交流线圈同样可以产生旋转磁场,但这会造成电机极距下线圈无法均布,从
5、而不但降低了电机容量,还会产生主磁场的严重崎变。三相供电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为各国广泛采用。在发电方面,相同尺寸的三相发电机比单相发电机的功率大,在三相负载相同的情况下,有利于电热器的工作;在传输方面,三相系统比单相系统节省传输线,三相变压器比单相变压器经济三相电应是工厂用的三相动力线,是三根火线,火线之间的电压是380V,而每根火线与零线是220V,也就是我们用的市电。三根火线相位不同,相差120度。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硬件组成图2-1 PLC的基本组成PLC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缩写为I/O,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外部设备接口、扩展接口
6、等)、外部设备编程器及电源模块组成,见图1。PLC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通过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连接,外部则根据实际控制对象配置相应设备与控制装置构成PLC控制系统。 2.2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表 2-1输入点输出点COS=X0BZ=Y0PB1=X1MC1=Y1PB2=X2MC2=Y2PB3=X3PL1=Y3PB4=X4PL2=Y4PB5=X5PL3=Y5THRY=X6PL4=Y6 2.3 系统接线图设计图2-2PLC系统接线图第三章 控制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 3.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图3-1 三相电热器控制流程图 3.2 控制程序设计思路1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图3-2 控
7、制电路图2COS切在1的位置。 (1) 按住PB5,风扇运转MCl、PLl动作,电热器导电MC2、PL2动作,PL4熄灭。 (2) 放开PB5,风扇停止运转,电热器断电PL4动作。 (3) 此时按PBl、PB2、PB4均无作用。3COS切在2的位置。 (1) 按PBl,风扇运转MCl、PLl闪烁,PL4熄灭。5秒后PLl闪烁5次,PLl亮,此时方可按PB2,电热器导电MC2、PL2动作。 (2) 按PB4时电热器断电,15秒后PLl闪烁15次,风扇停止运转,PL4亮。 (3) 此时按PB5没有作用。4热继电器(THRY)动作时,风扇停止运转,电热器断电,PL4亮,BZ响,PL3闪烁ON05s,
8、OFF05s 5热继电器先复位,警报同前BZ响、PL3闪烁,按PB3,Bz停响,PL3熄灭。6先按PB3时,Bz停响,PL3亮;热继电器复位,PL3熄灭。第四章 监控系统设计 4.1 PLC与上位监控软件通讯上位机是指:人可以直接发出操控命令的计算机,一般是PC,屏幕上显示各种信号变化(液压,水位,温度等)。下位机是直接控制设备获取设备状况的的计算机,一般是PLC/单片机之类的。上位机发出的命令首先给下位机,下位机再根据此命令解释成相应时序信号直接控制相应设备。下位机不时读取设备状态数据(一般模拟量),转化成数字信号反馈给上位机。简言之如此,真实情况千差万别不离其宗。上下位机都需要编程,都有专
9、门的开发系统。 在概念上,控制者和提供服务者是上位机,被控制者和被服务者是下位机,也可以理解为主机和从机的关系,但上位机和下位机是可以转换的,两机如何通讯,一般取决于下位机。TCP/IP一般是支持的。但是下位机一般具有更可靠的独有通讯协议,购买下位机时,会带一大堆手册光盘,告诉你如何使用特有协议通讯。里面会举大量例子。一般对编程人员而言一看也就那么回事,使用一些新的API罢了。多语言支持功能模块,一般同时支持数种高级语言为上位机编程。通常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讯可以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 可以有RS232的串口通讯, 或者采用RS485串行通讯, 当用计算机和PLC通讯的时候不但可以采用传统的D形式的
10、串行通讯, 还可以采用更适合工业控制的双线的PROFIBUS-DP通讯, 采用封装好的程序开发工具就可以实现PLC和上位机的通讯。 当然可以自己编写驱动类的接口协议控制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讯。 4.2 上位监控系统组态设计在使用工控软件中,我们经常提到组态一词,组态英文是“Configuration”,其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简单的讲,组态就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与硬件生产相对照,组态与组装类似。如要组装一台电脑,事先提供了各种型号的主板、机箱、电源、CPU、显示器、硬盘、光驱等,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这些部件拼凑成自己需要的电脑。当然软件中的组态要比硬件的组装有更
11、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它一般要比硬件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个 “部件” 都很灵活,因为软部件都有内部属性,通过改变属性可以改变其规格(如大小、性状、颜色等)。在组态概念出现之前,要实现某一任务,都是通过编写程序(如使用BASIC , C , FORTRAN等)来实现的。编写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容易犯错误,不能保证工期。组态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过去需要几个月的工作,通过组态几天就可以完成。组态软件是有专业性的。一种组态软件只能适合某种领域的应用。组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工业计算机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统)组态,PLC(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组态。人机界面生成软件就叫工控组态软
12、件。其实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人们只是不这么叫而已。如AutoCAD,PhotoShop,办公软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软件提供的工具来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数据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执行程序。组态形成的数据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才能识别。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工业控制中形成的组态结果是用在实时监控的。组态工具的解释引擎,要根据这些组态结果实时运行。从表面上看,组态工具的运行程序就是执行自己特定的任务。虽然说组态就是不需要编写程序就能完成特定的应用。但是为了提供一些灵活性,组态软件也提供了编程手段,一般都是内置编译系统,提供类BASIC语言,有的甚至支持VB。 在当今
13、工控领域,一些常用的大型组态软件主要有:WinCC,iFix,Intouch,组态王,力控,易控等。第五章 梯形图课程设计心得经过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亲身体会到做PLC程序设计的艰辛和努力,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也有许多从未遇到的难题,但是我们坚持并努力的克服了,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更多知识,这都是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学习到的宝贵经验,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继续运用好这种精神,让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有乐趣也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新知识。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收集知识找寻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时一筹莫展,有时无从下手,但是一旦找到了灵感,找到了方法,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只是以
14、前从来没想到而已,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试着尝试换一种方式,用崭新的思维重新思考下,或许就有了更大的收获。最后,衷心的感谢老师在百忙中辅导我们的课程设计,没有老师的指导我们是无法完成的,感谢老师。参考文献1 张伟林.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周美兰.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3 洪志育. 例说PLC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4 吕卫阳. PLC工程应用实例分析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5 连建华. PLC应用技术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附录0 LDI X00634 AN
15、D M10472 OUT Y0001 ANI X00035 OR M10273 LDI M12 OUT M536 OUT Y00274 AND M23 AND X00537 LD X00475 OR T34 OUT M10238 OR M176 ORI M1065 AND M539 AND M10477 AND Y0016 OUT M10140 OUT M10578 OUT Y0037 LD X00141 LD M10579 LD Y0028 OR Y00142 OUT T2 K15080 OUT Y0049 ANI X00645 OUT M181 LD T310 AND X00046 LD M382 AND M411 OUT M10347 AND M483 ORI M412 LD M10348 OR X00684 AND M313 ANI M549 OUT M385 OUT Y00514 ANI T250 LDI M386 LDI Y00115 OR M10151 OR M487 ANI Y00216 OUT Y00152 ANI X00388 OUT Y00617 LD M10353 OUT M489 END18 ANI Y00254 LD M319 OU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副食品加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试题考核试卷
- 药品仓储库区划与管理考核试卷
- 斯蒂里设计师专业体系构建
- 《供应链管理》课件
- 渔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运维安全保密措施
- 粮食加工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 糖果食品安全监管考核试卷
- 小组介绍课件
- 粮食产业与制糖业的联动发展考核试卷
- 北京2025年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上半年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试题第18章平行四边形综合测试卷(含详解)
- 2025智慧病区建设及评价规范
- 湖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渣浆泵培训课件
- 智能座舱试题解析及答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
- 静脉输血法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
- 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八大特种作业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