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草稿_第1页
QC/T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草稿_第2页
QC/T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草稿_第3页
QC/T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草稿_第4页
QC/T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草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T 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蓄电池安全测试项目:一、过放电: 1.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单体电池以1I2(A)电流放电直至 单体电池电压0V后继续强制放电30min,试验后观察1h。 1.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二、过充电: 2.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以1I1(A)电流恒流充电直任一单 体电池电压达到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的2倍或者过充量 达到初始容量的100%停止充电,试验后观察1h。 2.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三、短路:贝尔电池短路试验机 3.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将单体蓄电池经外部短路10

2、min,外 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试验后观察1h。 3.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四、跌落:贝尔跌落试验机 4.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单体蓄电池端子向下从1.5m高度处 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试验后观察1h。 4.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五、加热:贝尔热冲击试验箱 5.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将单体蓄电池放入温度箱,温度箱 按照5/min的速率升温至130±2,并保持此温度30min。试验后 观察1h。 5.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六、挤压:贝尔电池挤压试验机 6.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按下列条件进行试

3、验: A.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极板方向施压(参考图1所示); B.挤压板形状:半径75mm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的高度大于被挤压电池 的尺寸; C.挤压程度:电压0V或挤压力达到100KN(以最先达到为准),保持10min。 试验后观察1h。 6.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七、针刺:贝尔电池针刺试验机 7.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用5mm 8mm的耐高温钢针(针 尖的角度为60度,针的表面光洁、无锈蚀、氧化层及油污)、以20 3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钢针停留在蓄电池 中)。试验后观察1h。 7.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八、海水浸泡: 8

4、.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将单体蓄电池浸入3.5%NaCl溶液(重 量百分比,模拟常温下的海水成分)中2h,或直到所有可见的反应停止。 水深必须足以完全没过单体蓄电池。 8.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九、温度冲击:贝尔高低温试验箱 9.01.试验条件:单体蓄电池按规定充电,单体蓄电池在室温下稳定后放入温 度箱中,温度箱温度按照下表1进行调节,温度冲击循环次数5次,试 验后观察1h。温度()时间增量(min)累计时间(min)2500-406060-409015025602108590300851104102570480 表1 9.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5、QCT 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蓄电池模块安全测试项目:一、过放电: 1.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蓄电池模块以1I1(A)电流放电直 至蓄电池电压0V后继续强制放电30min,试验后观察1h。 1.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二、过充电: 2.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以1I1(A)电流恒流充电直任一单 体电池电压达到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的2倍或者过充量 达到初始容量的100%的初始容量时停止充电,试验后观察1h。 2.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三、短路:贝尔大电池短路试验机 3.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将蓄电池经外

6、部短路10min,外部线 路电阻应小于5m。试验后观察1h。 3.03.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四、加热:贝尔热循环试验箱 4.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将蓄电池放入温度箱,温度箱按照 5/min的速率升温至130±2,并保持此温度30min。试验后观察 1h。 4.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五、挤压:贝尔动力电池挤压试验机 5.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 A.挤压方向:与蓄电池模块在整车布局上最容易受到挤压的方向相同。 如果最容易受到挤压的方向不可获得,则垂直或平行于单体蓄电池排 列方向施压(参考图2所示); B.挤压板形状:

7、半径75mm的半圆柱体,半圆柱体的高度大于被挤压电池 的尺寸,但不超过1m。 C.挤压程度:蓄电池模块变形量达30%或挤压力达到蓄电池模块重量的 1000倍和500KN中较大值,保持10min。试验后观察1h。 5.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六、针刺:贝尔动力针刺试验机 6.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用6mm 10mm的耐高温钢针(针 尖的角度为60度,针的表面光洁、无锈蚀、氧化层及油污)、以20 3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直至贯穿3个单体蓄电池 (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参考图3所示)。试验后观察1h。 6.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 七、海水浸

8、泡: 7.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将蓄电池模块浸入3.5%NaCl溶液(重 量百分比,模拟常温下的海水成分)中2h,或直到所有可见的反应停止。 水深必须足以完全没过单体蓄电池。 7.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八、温度冲击:贝尔温度冲击试验箱 8.01.试验条件:蓄电池模块按规定充电,将蓄电池模块在室温下稳定后放入 温度箱中,温度箱温度按照下表2进行调节,温度冲击循环次数5次, 试验后观察1h。温度()时间增量(min)累计时间(min)2500-406060-409015025602108590300851104102570480 表2 8.02.试验结果: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6.01.试验要求:蓄电池按照规定充电。将蓄电池模块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线性扫频振动试验。A.放电电流1/3I1(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