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_第1页
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_第2页
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_第3页
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_第4页
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章片剂胶囊GMP指南及GMP认证要点和示例 片剂和胶囊剂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剂型,但均为固体口服制剂,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本章将此两个剂型一起阐述。191 生产特殊要求 1911 固体制剂的设备、工艺须经验证,以确保含量均一性。 1912 合理布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和差错。 1913 原辅料晶型、粒度、工艺条件及设备型号、性能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其工艺条件的确定应强调有效性和重现性。任何影响质量的重要变更,均须通过验证,必要时须作产品贮存稳定性考察。 1914 此两种剂型属非无菌制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卫生标准。192 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192

2、1 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19-1。 1922 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19-2。193 生产管理要点 1931 称量和预处理 19311 从质量部门批准的供货单位进购原辅材料。原辅料须检验合格由质量部门放行后,方可使用。原辅料生产商的变更应通过小样试验,必要时须通过验证。 19312 物料应经缓冲区脱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后才能进人备料室。原辅料配料室的环境和空气洁净度与生产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19313 原辅料使用前应目检、核对毛重并过筛。液体原料必要时应过滤,除去异物。 19314 由计量部门专人对称量用的衡器定期校验,做好校验记录,并

3、在已校验的衡器上贴上合格证,称量衡器使用前应由操作人员进行校正。 19315 过筛前核对品名、规格、批号和重量等。过筛后的原辅料应在盛器内外贴有标签,写明品名、代号、批号、规格、重量、日期和操作者等,作好相关记录。 19316 过筛和粉碎设备应有吸尘装置,含尘空气经处理后排放。 19317 滤网、筛网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其磨损和破裂情况,发现问题要追查原 图19-1 片剂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因并及时更换。过筛后的原辅料应粉碎至规定细度。 1932 配料 19321 配料前应按领料单先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生产厂、包装情况。 19322 处方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者及

4、复核者均应在记录上签名。 19323 配好的料装在清洁的容器里,容器内、外都应有标签,写明物料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1933 制粒 19331 使用的容器、设备和工具应洁净,无异物。 图19-2 胶囊剂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19332 制粒时,必须按规定将原辅料混合均匀,加人粘合剂,对主药含量小或有毒剧药物的品种应按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均匀度符合规定,一个批号分几次制粒时,颗粒的松紧要一致。 19333 采用高速湿法混合颗粒机制粒时,按工艺要求设定干混、湿混时间以及搅拌桨和制粒刀的速度与加人粘合剂的量。当混合制粒结束时,彻底将混合器的内壁、搅拌桨和盖子上的

5、物料擦刮干净,以减少损失,消除交叉污染的风险。 19334 对粘合剂的品种、温度、浓度、数量、流化喷雾法制粒的喷雾、颗粒翻腾状态以及干压制粒的压力等技术条件,必须按品种特点制订必要的技术参数,严格控制操作。 19335 流化法制粒时应注意防爆。 1934 干燥 19341 按品种制订参数以控制干燥盘中的湿粒厚度、数量,干燥过程中应按规定翻料,并记录。 19342 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颗粒融熔、变质,并定时记录温度。 19343 采用流化床干燥时所用的空气应净化除尘,排出的气体要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操作中随时注意流化室温度,颗粒流动情况,应不断检查有无结料现象。更换品种时必须洗净或更换滤袋。

6、 19344 应定期检查干燥温度的均匀性。 1935 整粒与混合 19351 整粒机必须装有除尘装置。特殊品种如抗癌药、激素类药物的操作室应与邻室保持相对负压,操作人员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排除的粉尘应集中处理。 19352 整粒机的落料漏斗应装有金属探测器,除去意外进人颗粒中的金属屑。 19353 宜采用型混合机或多向运动混合机进行总混,每混合一次为一个批号。 19354 混合机内的装量一般不宜超过该机总容积的三分之二。 19355 混合好的颗粒装在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内、外均应有标签,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日期和操作者等,及时送中间站。 1936 中间站 必要时,可按工艺要求设中间站,其环

7、境区域为300 000级。中间站的职责范围包括: 19361 制订各工序半成品的入站、移交、验收、贮存及发放制度,各工序容器保管、发放制度; 19362 中间站必须有专人负责验收、保管半成品。按品种、规格、批号明显标志,加盖分区存放。并按作业计划向各工序发放,做好记录; 19363 统一管理车间半成品的各种周转容器及盛具,各工具使用后的容器及盛具退回中间站后要检查,清洗并烘干后才能再使用。 1937 压片 19371 压片室与外室保持相对负压,粉尘由吸尘装置排除。 19372 压片工段应设冲模室,由专人负责冲模的核对、检测、维修、保管和发放。建立冲模使用档案和冲模清洁保养管理制度,保证冲模质量

8、,提高冲模使用率。 19373 冲模使用前后均应检查品名、规格、光洁度,检查有无凹槽、卷皮、缺角、爆冲和磨损,发现问题应追查原因并及时更换。为防止片重和厚度差异,必须控制冲头长度。 19374 宜采用刻字冲头,使用前必须核对品名、规格,冲头应字迹清晰、表面光洁。 19375 压片前应试压,并检查片重、硬度、厚度、崩解度、脆碎度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要求,增测含量、溶出度或均匀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开车,开车后应定时(最长不超过30min)抽样检查平均片重。 19376 压片机的加料宜采用密闭加料装置,减少粉尘飞扬。压片机应有吸尘装置,除去粉尘。 19377 压制好的半成品放在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容

9、器内,外都应有标签,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操作者和日期,然后送中间站。 19378 压片过程中取出供测试或其他目的之药片不应放回成品中。 1938 胶囊剂灌装 19381 生产作业场所与外室保持相对负压,粉尘由吸尘装置排除。室内应根据工艺要求控制温度和湿度。 19382 在灌装前核对颗粒的品名、规格、批号、重量,并检查颗粒的外观质量和空胶壳规格、颜色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 19383 灌装前应试车,并检查胶囊的装量、崩解度。符合要求后才能正常开车,开车后应定时抽样检查装量。 19384 已灌装的胶囊,筛去附在胶囊表面的细粉,拣去瘪头等不合格品,并用干净的不脱落纤维的织物将胶囊表面的细粉揩净

10、。盛于清洁的容器内,标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等。 1939 包衣 19391 包装操作室与外室保持相对负压,粉尘由吸尘装置排除。 19392 使用有机溶剂的包衣室和配制室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禁止使用明火。 19393 包衣锅内干燥用空气应经过滤,所含微粒应符合规定要求。 19394 包衣用的糖浆须用纯化水配制、煮沸、滤除杂质。食用色素须用纯化水溶解、过滤,再加人糖浆中搅匀,并做好包衣液的配制记录。薄膜包衣材料可根据规定配制。 19395 薄膜包衣时,根据工艺要求计算薄膜包衣的重量,包衣材料的浓度。核对品名、规格、包衣颜色。 19396 将适量的溶剂或纯化水加人大小适宜的容器中,并加人薄膜

11、包衣材料,以一定速度搅拌使液面形成旋涡带动整个容器液体。包衣时其材料应充分溶解均匀。 19397 包薄膜衣时,应控制进风温度、出风温度、锅体转速、压缩空气的压力,使包衣片快速干燥、不粘连而细腻。 19398 包薄膜衣过程中,随时取样检查包衣片质量和控制包衣片增重量。 19399 装有包制好的半成品的盛器内、外应有标签,写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日期和操作者等。按规定时间干燥后送中间站。 19310 包装 193101 包装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1号令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在使用前应经预处理: 玻璃瓶用饮用水洗干净,最后用纯化水冲洗并经高温干燥灭菌,清洁贮存,贮

12、存时间不得超过3d,超过规定时间应重洗; 塑料瓶、袋、铝塑材料等的外包装应严密,内部清洁干燥。必要时采取适当方法清洁消毒; 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材料应与药品不起作用,并采取适当方法清洁消毒,清毒后干燥密闭保存。 193102 旋转式分装机和铝塑包装机上部都应有吸尘装置,排除粉尘。 193103 数片用具应专人检查、清洗、保管和发放。 193104 对包装标签的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等必须复核校对。包装结束后,应准确统计标签的实用数、损坏数及剩余数,与领用数相符。剩余标签和报废标签按规定处理。 193105 包装全过程应随时检查包装质量。要求贴签端正、批号正确、封口纸平整严密、泡罩和铝箔热压熔

13、合均匀、装箱数量准确及外箱文字内容清晰正确。 19311清场 现场生产在换批号和更换品种、规格时,每一生产工序需进行彻底清场。清场合格后应挂标示牌。清场合格证应纳人批生产记录。 19312生产记录 各工段应即时填写本工段的生产记录,并由车间质量管理员按批及时汇总,审核后交质量管理部门放入批档案,以便进行批成品质量审核及评估,符合要求者出具成品合格证书,放行出厂。194质量控制要点 片剂、胶囊剂生产的质量控制要点如表19-1。 表19-1 片剂、胶囊剂质量控制要点工序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项目 频次 粉碎原辅料 异物 每批 粉碎过筛 细度、异物 每批 配料投料 品种、数量 1 次/班 制粒颗粒 粘合

14、剂浓度、温度 1 次批、班 筛网 含量、水分 烘干烘箱 温度、时间、清洁度 随时/ 班 沸腾床 温度、滤袋完好、清洁度 随时班 压片片子 平均片重 定时班 片重差异 34次班 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 1 次以上班 外观 随时班 含量、均匀度、溶出度(指规定品种)每批 灌装硬胶囊 温度、湿度 随时班 装量差异 34次班 崩解时限 1次以上班 外观 随时班 含量、均匀度 每批 包衣包衣 外观 随时班 崩解时限 定时班 洗瓶纯化水 中国药典全项 l次月 瓶子 清洁度 随时班 干燥 随时班 包装在包装品 装量、封口、瓶签、填充物 随时班 装盒 数量、说明书、标签 随时班 标签 内容、数量、使用记录 每

15、批 装箱 数量、装箱单、印刷内容 每箱 195 验证工作要点 片剂和胶囊剂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工艺进行系统验证。验证的项目和主要内容见表19-2。 表19-2 片剂、胶囊剂验证工作要点类别序号名称 主要验证内容 设 1 高速混合制粒机搅拌浆、制粒刀转速,电流强度,粒度分布调整 备 2 沸腾干燥器 进风温度、风量调整、袋滤器效果、干燥均匀性、干燥效率 3 干燥箱 温度、热分布均匀性,风量及送排风 4 型混合器 转速、电流、混合均匀性 5 高速压片机 压力、转速、充填量及压力调整、片重及片差变化、硬度、厚度、脆碎度检查 6 高效包衣机 喷雾压力与粒度、进排风温度及风量、真空度、转速

16、7 胶囊充填机 填充量差异及可调性、转速、真空度 8 铝塑泡罩包装机吸泡及热封温度、热材压力、运行速度 9 空调系统 尘埃粒子、微生物、温湿度、换气次数、送风量、滤器压差 10 制水系统 贮罐及用水点水质(化学项目、电导率、微生物)水流量、压力 工 1 设备、容器清洗残留量 艺 2 产品工艺 对制粒、干燥、总混、压片、包衣工序制订验证项目和指标,头、中、尾取样 3 混合器混合工艺不同产品的装量、混合时间 参考示例 参考 1平面布置图 片剂生产平面布置图见图19-3和图19-4图19-3 片剂生产平面布置示意图(一层)图19-4 片剂生产平面布置示意图(二层)参考 2 记录样张目录片剂、胶囊剂生

17、产记录样张目录见表19-3。 表19-3 片剂、胶囊剂生产记录样张目录->点击此处下载此19个附表(为word文档,大小为:100KB)序号附表号 名称 序号 附表号 名称 1 附表19-01 片刑批生严记录 11 附表19-11 胶囊填充生产记录 2 附表19-02 片剂生产前处理记录 12 附表19-12 胶囊制造记录汇总 3 附表19-03 片剂工艺处方记录 13 附表19-13 片剂制造包装记录 4 附表19-04 片剂制粒配浆记录 14 附表19-14 铝塑成型包装汇总 5 附表19-05 片剂颗粒制造记录 15 附表19-15 铝塑外包装汇总 6 附表19-06 片剂颗粒工序

18、清场检查记录 16 附表19-16 包装工序清场检查记录 7 附表19-07 片剂压片制造记录 17 附表19-17 中间站流通记录 8 附表19-08 压片(胶囊)工序清场检查记录18 附表19-18 片剂生产过程中间控制记录9 附表19-09 片剂包衣制造记录 19 附表19-19 包装工序过程控制记录 10 附表19-10 片剂包衣工艺质量检查记录 参考 3 主要标准操作规程(SOP)目录片剂、胶囊剂生产主要SOP目录见表19-4。 表19-4 片剂、胶囊剂生产主要SOP目录序号名称 序号名称 1 进出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及卫生管理操作规程 22 原辅料外包装的清洁、拆除操作规程2 进出一

19、般生产区人员更衣程序及卫生管理操作规程 23 原辅料粉碎操作规程 3 工作服、鞋清洗、更换管理操作规程 24 筛粉操作规程 4 状态标志的管理操作规程 25 配料操作规程 5 批号系统编制与管理操作规程 26 混合制粒操作规程 6 物料平衡管理操作规程 27 沸腾干燥操作规程 7 异常情况处理规程 28 烘箱干燥操作规程 8 不合格品管理与处理规程 29 整粒操作规程 9 中间控制操作规程 30 颗粒总混操作规程 10 记录填写规范管理规程 31 淀粉浆配制操作规程 11 清洁工具的清洁与管理规程 32 HPMC液配制操作规程 12 容器及设备的清洁与管理规程 33 压片操作规程 13 清洁剂

20、、消毒剂的配制与使用规程 34 胶囊充填操作规程 14 地漏的清洁消毒规程 35 包衣操作规程 15 进风、回风装置清洁与管理规程 36 薄膜包衣操作规程 16 洁净区的清洁卫生与使用规程 37 糖浆配制操作程序 17 清场管理规程 38 明胶糖浆配制操作规程 18 成品零头管理规程 39 包糖浆配制操作规程 19 工段间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交接、贮存与发放规程40 HPMC包衣液配制操作规程 20 废标签管理与销毁规程 41 包装操作规程 21 生产区、仓库的废弃物处理规程 42 包装工序清场操作规程 参考 4 验证示例示例 1 设备清洗验证 1 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品种要认真按

21、清洁规程对设备、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生产设备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这些物质包括活性成分、辅料、清洁剂、润滑剂、微生物及环境污染物等。为评价该设备清洁规程的效果,需进行清洁验证。 本验证方案主要适用子XXXX的清洗验证。 2 目的 设备清洗验证是采用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设备按清洁规程清洁后,设备上残留的污染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本设备清洁规程的可行和可靠,从而消除了换品种设备清洗不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生产药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3 设备清洁规程(SOP略) 4 验证指标 41 化学指标:按照3个十分

22、之一因素,前一品种残留量少于其日剂量0001。根据食品法规的习惯要求,污染不超过 IX 10-5(即 1Oppm)可见的残留量痕迹。由此,通过测算指标定为 100g/25cm2 42 微生物指标:菌落数550个棉签(300 000级洁净区)。 5 取样部位 接触物料最多部位及最不易清洁的部位(如高速混合制粒机:内侧壁、顶盖内壁、搅拌桨、制粒刀)。 6 取样及样品处理 用棉签擦拭法取样。用含有乙醇(水、生理盐水)的脱脂棉签擦拭25cm2区域面积,做微生物检查应先对镊子、棉签进行消毒灭菌,用镊子取棉签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用4个棉签共擦拭取样100cm2;做化学检查在每个取样部位取3个样,计算平均

23、值。 微生物检测,将取样后4个棉签放于无菌生理盐水20ml中,用超声波洗涤Zmin,取洗涤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用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取棉签洗涤水01ml均匀涂布在每个培养皿的培养基上,各接种10个培养。,3037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数。将每个培养皿菌落总数相加,每个棉签菌落数(菌落数总和×总体积)4。 化学检测,将棉签用乙醇(水)稀释溶解、过滤,配制定量浓度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 7 分析方法的确定(此法对某具体产品制定) 71 寻找最大吸收波长。称取一定量清洁前产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水)适量溶解,稀释至刻度,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

24、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72 作直线,进行回归分析:配一系列不同浓度溶液,分别测定吸收度,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收度为纵坐标,作直线,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0.99)。 73 检验方法回收率试验。称取一定量清洁前产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醇(水)溶解并稀至刻度,取1ml移至上述15的取样部位,待干后,按以上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和测试,计算回收率,重复做3次。 8 验证实施 在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该设备清洁规程清洗后,按以上规定的取样部位和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检测。 9 验证结论 从检测数据看,化学项目100g/25cm2,符合限度指标,微生物项目 50CFU棉签,符合限度指标。 本设备执行此清洁规程清洗

25、,可以避免前一产品对后一产品的污染,保证药品质量,通过本验证,予以确认,同意按此清洁规程进行设备清洗。 xx部确认: 日期: xx部确认: 日期: xx部确认: 日期: 总工程师(经理)批准: 日期:10 验证小组成员(表19-5) 表19-5 验证小组成员姓名部门职务 示例 2 旋转式压片机验证1 验证项目名称 旋转式压片机设备验证。2 验证目的 通过对旋转式压片机设备的安装、性能的确认,作出该设备能适应工艺的评估。3 设备验证31 预确认(表 19-6) 对照设备说明书,考查该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否适合生产工艺、维修保养、清洗等要求。 表19-6 预确认内容要求序号 确认内容 要求 方法 结果1 装配质量 1.1 整机装配情况 符合设计图样及技术要求,符合相关标 按图样及技术要求检查装配质量和机 准,无敲毛碰伤等现象 器外观 2 产品包装 2.1 包装箱 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包装方法:包装箱按图样及标准检查 上标志、内容清晰完整,无破损现象 3 箱内物品 物品齐全 按装箱单检查 32 安装确认(表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