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题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题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题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题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 章末练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八章 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温度的估计正确的选项是   A. 家用普通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25                  B. 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3             &#

2、160;       D. 兴化地区夏天最高气温约502.以下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将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B.用热风吹刚洗过的头发C.用地膜覆盖播种后的农田D.将新颖的蔬菜放在冰箱的保鲜室内3.关于热现象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炎热夏天,人们翻开电风扇降低了室内的温度,所以会感觉凉快B.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窑里温度不至于太低,菜不至于冻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被 的水烫伤比 的水蒸气烫伤更厉害4.夏天,加在饮料里

3、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A. 升华                                     B. 凝华     &

4、#160;                               C. 熔化                

5、60;                    D. 凝固5.以下物态变化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翻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 春暖花开,河里的冰消失了,这是熔化现象C.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

6、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6.演出的舞台上,经常可看到施放的白色雾气,仿佛流动的白云,它是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   A. 迅速液化成二氧化碳B. 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变成二氧化碳C. 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D. 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而形成白雾7.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

7、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下图,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以下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A. 熔化                           

8、          B. 液化                                     C. 

9、汽化                                     D. 凝华8.以下物态变化中,在吸、放热的条件上与凝华要求一样的是       

10、A. 熔化、汽化                       B. 液化、熔化                      

11、0;C. 凝固、液化                       D. 凝固、汽化9.以下中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清晨的雾消失了汽化B.冬天地面草丛中出现的霜凝固C.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升华10.如图中,能正确描绘液体凝固成非晶体的图象是   A. &#

12、160;          B.            C.            D. 11.寒冷的冬季,我们坐空调车会发现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关于“哈气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哈气出如今挡

13、风玻璃外壁                             B. “哈气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 “哈气的出现是汽化现象              

14、;                  D. “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12.2019烟台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

15、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二、填空题 1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共存的温度是_,假如冰化成水,其体积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普通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 如下图,a、b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a:_;b:_15.如图,是对甲和乙加热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那么甲、乙_同种物

16、质.选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因为它们具有一样的_.如图中的不同可能是因为_不同造成的.16.清晨,花草、树叶上常持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它们会渐渐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外界_ , 温度_;同种晶体有一样的熔点和_ 18.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图象,由图可判断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19.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_;b_。本实验中应该用_较大

17、/较小的冰块。20.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 _有亲密的关系霜的形成属于 _,露的形成属于 _ 21.图中的温度计是测量_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分度值是_,温度计的读数是_。22.课本中的“人工造雪实验中,烧瓶中放少量的碘,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看到的现象是_,这种现象叫做_,在这一过程中需要_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展,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1这种晶体的名称是_,其熔点是_; 2加热6分钟物体处于_态; 312分钟时是否吸热_是、否; 4加热了

18、8分钟温度升高了_ 24.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加热时间/min01“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

19、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3456789101112石蜡的温度/4041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

20、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42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

21、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44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464748495152545659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水的温度/92939495969798999999999999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到达53时,其状态

22、是_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4在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法的目的是_。 25.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测,水中参加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以下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分钟开场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温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从图象中可得盐

23、水的凝固点为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测,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了填“高或“低.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平安.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盐可以_填“进步或“降低雪的熔点. 4假如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四、综合题 26.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将0.5kg的冰放入试管。: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请答复以下问题:1每隔一样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记录冰的_,图乙是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知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冰熔化过快,你的解决方案是_只写一条。 27.阅读下面的短文,答复以下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互相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