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病情观察及护理_第1页
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病情观察及护理_第2页
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病情观察及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病情观察及护理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或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的梅毒为先天性梅毒。近年来胎传梅毒病例有增多趋势,如对本病的早期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极易误诊。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7例,现将早期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0例,女7例,早产儿13例,胎龄最低33周,平均(35.94±2.16)周,小于胎龄儿(SGA)3例,其余为适于胎龄儿。

2、17例患儿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两项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11例因早产、出生时窒息及皮疹,出生当天入院;6例因皮疹、腹胀、黄疸、贫血、水肿或尿检查异常等,于出生后327 d入院。出生时有窒息史13例(青紫窒息7例、苍白窒息6例),羊水异常11例,有不同程度胎粪污染9例,羊水量增多与减少各1例。患儿父亲年龄2538岁,平均(30.76±4.01)岁。其中打工者12例,农民3例,个体经营者2例。母亲年龄2231岁,平均(27.71±2.78)岁。其中打工者7例,家庭主妇4例,农民2例,待业2例,个体经营者2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母

3、亲生育史,第1胎第1产4例,人工流产9例,死胎2例,健康2例。入院时提供梅毒史仅1例,其余均在患儿确诊后才提供有非婚性接触史或梅毒病史。1.2临床特点入院时体温33358例;38.61例;呼吸60/min 14例;低血糖(血糖2.2 mmol/L)5例;出现形态各异的皮肤损害14例;肝肿大12例,肋下26 cm,质地中等;脾肿大5例,肋下16 cm;黄疸6例,血清总胆红素为167.58220.42 mol/L;贫血8例,血红蛋白为100140 g/L,其中2例血小板60×109/L;鼻粘膜损害3例;背部及下腹部皮肤有针尖样出血点2例,上下肢皮肤大片瘀斑1例;还有1例表现为面部、背部及

4、四肢皮肤凹陷性水肿,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X线摄片示四肢长骨骨膜增生及干骺端损害13例。此外,血检验CMV-PCR阳性2例,血TOX-IgM阳性1例,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1例。1.3治疗与转归2例患儿确诊后,携药自动出院,其余15例经青霉素治疗和适当的护理后,大部分临床症状好转,表现在皮肤损害愈合,皮疹消失,黄疸、水肿减退,腹胀缓解,贫血纠正,逐渐耐受喂养。住院714 d,平均9.27 d。8例患儿按时来院随诊,3例出院3个月RPR转阴,4例6个月RPR转阴,1例RPR转阴后再出现阳性反应,给予复治。肝脾肿大及骨干骺端损害于半年左右逐渐恢复正常。2临床观察和护理2.1皮肤损害是先天性梅毒最

5、具特征性的表现,本组中有14例出现皮肤损害。损害形态有环形、斑片状脓疱疹,斑丘疹,溃疡,糜烂,亦有的表现为烫伤或剥脱性皮炎样改变。以四肢末端为甚,亦可见头面部、颈部、腋下、臀部,并可遍及全身,手掌与足底可出现大片脱皮、大疱。一般治疗后23 d皮疹逐渐干燥、隐退、结痂。患儿置于辐射床或暖箱中以便于皮肤护理。皮肤损害较严重,创面较深者敷以烫伤湿润膏(辐射床上的患儿慎用,以免灼伤皮肤),也可用百多帮软膏外搽,防止继发感染。不可强行撕去翘裂皮肤,以免加重皮肤损伤。皮肤干燥后可用中性皂水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水肿患儿每2 h翻身1次,防止局部受压过久致皮肤损伤。2.2肝脾肿大及黄疸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肝功

6、能损害,应动态观察。喂养困难者,予静脉补液及胃管喂养,以保证营养供应。定时监测血清胆红素的变化,间接胆红素高于正常时,可予以光疗。2.3贫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儿除观察出血现象外,还须按医嘱予Vit K1静脉注射,必要时输血。贫血严重者可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应严密观察,可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4本组中骨骼损害13例,主要为骨膜炎及骨软骨炎,有2例出现双上肢假性瘫痪。护理时动作要轻,以减轻患儿疼痛。2.5梅毒性鼻粘膜损害常引起鼻腔脓血性分泌物,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应根据需要定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抽吸分泌物最好在喂奶前进行,以利于患儿吸吮。2.6为防止交叉传染,患儿置于单间房,使用一次性物品,弃物前

7、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 h。患儿分泌物、体液、血液应严格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置。接触患儿时戴手套,操作结束后泡手消毒及流水洗手,皮肤破损者避免接触患儿。出院时,床单位用1?100施康号消毒液擦拭,再用紫外线照射1 h。本组病例未发生医院感染。2.7为避免误诊,对于不明原因的早产、宫内窘迫及小于胎龄儿,如出现以四肢末端为主的皮疹、脱皮、贫血、肝脾肿大、黄疸,应常规抽血送RPR作筛选检验,RPR阳性者再作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摄四肢长骨片既可辅助梅毒的诊断,也可以了解骨骼破坏程度。本组病例中2例入院1周左右确诊,1例梅毒性肾炎患儿入院后3 d明确诊断,其余病例均在入院后24 h确诊。3出院指导由于梅毒患儿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十分重要。劝导父母作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再次怀孕前要进行驱梅疗法,患有二期梅毒的母亲在妊娠末1个月进行驱梅治疗,可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从90%降低到2%1。定期到医院随诊,一般第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包括临床及血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