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关于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关于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关于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当代文学论文:关于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新媒介;文学创作;经典文学;网络文学 论文摘要:以电视、电影、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对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新媒介以其自身的图像化、迅捷化、商业化的特性冲击消解了经典文学,但是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杌和生长点。 媒介是文学生产、传播、交流、消费的纽带,是整个文学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载体。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回首历史。人类社会已走过了口说文化、文字文化阶段,现正跨入媒介文化时代。从媒介传播的角度看,口说文化时代人们以口耳相传的语词为

2、主要交往媒介:文字文化时代以各种纸质印刷品是传媒的主要载体。当今的媒介文化发生了视觉化、形象化的转型。这里所说的新媒介,指的是随着近代数字语言和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影视、网络媒介。媒介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基本物化形态、文本形式及与此关联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活动特点等。  一、新媒介的特点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图像化特征突出。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把电视的“马赛克”图像看成是“印刷时代”的对立面。他在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认为人体的延伸是指“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同时他更强调这种延

3、伸对人、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任何一种感觉的延伸都改变着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即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 新媒介传递信息快捷并且容量极大。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断言,“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致于能拥抱地球。就我们这个行星而言,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电子的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即使事件一件接着一件也不存在任何延迟的效果”。因此,电子媒介使大家更加相互依赖,重新塑造成一个“地球村”。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fNicholasNegroponte)在兴起的媒介革命对文学艺术生产的影

4、响给予高度积极的评价。 与此同时新媒介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也决定了其商业化和市场化特征。现代传媒的勃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变革的必然。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其意义在于指出这种文化的创造目的和创造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相似,是一种标准化、复制性、大批量的生产,为的是创造消费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是其运作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的表现方式往往是与工业形态的生产运作模式及商业原则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媒体可根据受众的需求影响生产者。市场经济下的媒体行为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经营,进而导致了文化的经济化与产业化结果。 二、新媒介对文学的消解 新媒介的图

5、像化迅捷化、市场化的特点,动摇了传统经典文学的地位。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希利斯-米勒曾言:“其他文艺形式会取代文学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目前就正在逐步取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文学已经明显今不如昔,至少在美国是这样,欧洲基本上也是如此。尽管人们仍然需要读很多书,但也需要去看电影、看电视以及登录因特网。”131他甚至直言不讳地宣称:“如果德里达是对的(而且我相信他是对的),那么,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米勒的“文学总结论”曾经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童庆炳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社会科学辑刊)

6、2002年第1期)和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入口(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金惠敏的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赖大仁的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等文章就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讨论。客观来看新媒介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对文学乃至文艺的生产有一定的解构性。 首先,新媒介视觉的冲击消解了传统文学的想象力。视觉文化是“看”的文化,它追求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不是隐含意义的解读。比如文学名著的电影、电视改编,图文图书的畅销,不少文学刊物刊发的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等等。人们的审美意识不再限于高品位的审美追求,而是泛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7、和各个领域。崇高退出了审美的舞台,英雄主义成为过时的神话,经典艺术作品被宣判为过时的东西,取而代之的却是插科打诨的闹剧和打情骂俏的小品。这样就大大地限制和阻碍了作家、读者本身的想象力的培养和发挥,其最终结果就是文学生产的萎缩。文学生产应该是最富于想象的事业,想象力的受阻和受挫。一定意义上讲是不利于文学生产的发展的。 其次,新媒介任意复制消解了传统文学的经典性。大众传媒的发展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极为快捷的工具和载体,从广播、电影、录音、录像、电视,到因特网、微电子技术、卫星传送技术、光储存技术、数码成像技术。不仅为大众文化的广泛快速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而且使大众文化产品实现大批量

8、、产业化、规模化的复制、拷贝与流通成为可能。新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可任意复制性导致经典文学的瓦解。经典文学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就在于其很强的个性和先锋风格。在于其创造性创作过程和结果,但是电子媒介的可任意复制性却导致独特的文化产品变成了可供多次重复的消费品,个性化的生产变成了大量复制化生产。 最后,新媒介的商业化操作使文学创作庸俗化。影像、电子媒介从它诞生起,就扎根在市场的土壤上商业操作的结果固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负效应,它挤占着文学的生存空间,文学的超功利性被纯粹功利性所代替,提升精神品位被迎合受众所取代,追求审美愉悦被追求物质利益所置换。 正是文学的市场化和媒介化

9、的共同作用,文坛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现象图书的消费式工业化生产。我们在见证世纪末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媒介或说媒介系统已经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中的人和其他系统对它的依赖关系日益凸现。 三、新媒介对文学创作的重构 新媒介的开放性为作家的创作和文学生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网络媒体的普及运用,引起世界传播方式的革命。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以其直接性、平等性、开放性、及时性为各民族作家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与对话提供了现代化的最佳平台。在这种环境里,作家的话语权逐渐被网络消解,创作不再是少数文学精英垄断的市场,文学回归民间。在网络世界里逐步演绎成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运动文学

10、活动从创作到批评全方位地贴近大众。盛英认为“到了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技术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学传播在台前幕后的绝对权威。使文学传播成了一种物质层面的作者和读者之问的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传播者很难因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而对文学活动进行过滤,文学传播的内部由传播媒介的根本变化最终使传播者进行了自我解构文学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网络媒介和影视媒介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思想很快得以表达,喜怒哀乐都可以任意表达,作为文学替代品的影视文化也可以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需要。 新媒介使作家与读者互为主体成为现实。文学的作者和受众、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与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新媒介使读者自由、平等地进入创作过程之中,直接对文本进行修改、补充并迅速地反馈给创作者。新媒介在文学生产中呈现出多维性和主体化的特点。有益于各种艺术形式的交融和创新。传播媒介的变化,给传统文学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生长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