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_第1页
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_第2页
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_第3页
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_第4页
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4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知识梳理】一、物质的组成1从宏观上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区别元素种类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所列

2、已知元素有112种,其中稳定的约有80种,其余的都是不稳定的,或称为放射性元素。从宏观上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2从微观上说,物质一般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原子团:SO、NO、CO、OH、NH等。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区别和联系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CH2)n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分子式

3、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对象原子单质同类有机物主要是有机物实例12C、13C、14C1H、2H、3H白磷、红磷金刚石、石墨氧气、臭氧甲烷、乙烷甲醇、乙醇氯乙烷、1氯丙烷正丁烷、异丁烷1丁醇、2丁醇甲酸甲酯、乙酸顺1,3丁二烯、反1,3丁二烯化学性质相似可能相似可能差别较大相似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树状分类氧化物、酸、碱、盐的常见分类定义分类实例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含氧酸无氧酸强酸弱酸一元酸多元酸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挥发性

4、酸难挥发酸稳定性酸不稳定性酸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强碱弱碱两性氢氧化物一元碱多元碱可溶性碱不溶性碱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2物质的交叉分类(连线)钠盐 二元酸氯化钠 氯化物 硫酸 强酸无氧酸盐 弱酸含氧酸盐 稳定性酸碳酸钠 稳定性酸盐 碳酸 不稳定性酸强酸强碱盐 难挥发性酸请再举两组例子: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本质物质分子间隔等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新的分子生成原子重新组合,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有新的分子生成,物质的组成、结

5、构发生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形态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形态变化,还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实例蒸馏、盐析、吸附、升华、金属导电、胶体凝聚、渗析等干馏、电解、水解、同素异形体转变、蛋白质变性、钝化、电解质溶液导电等两者关系化学变化中必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即可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等。(2)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热稳定性等。【方法应用】例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化、裂化B渗析

6、、盐析C分馏、干馏D水解、电解提示: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渗析、盐析和分馏,属于化学变化的是:风化、裂化、干馏、水解和电解。答案:C例2已知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1H、2H(3H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少,不考虑),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3种B6种C9种D12种提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氧原子可以是氧的三种同位素中的一种,氢原子可以全部是1H、全部是2H或者1H、2H各有一个,因此自然界的水一共有3×39种。答案:C例3下列物质中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由

7、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C分子式相同的物质组合成的物质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组成的物质提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和红磷的混合物只含有磷一种元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必定只含有一种成分,属于纯净物;分子式相同的物质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例如甲酸甲酯和乙酸,它们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组成的物质不能肯定属于纯净物。答案:B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跟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D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跟水反应

8、生成对应的酸提示: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不是一回事。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但有一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如NO、CO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有一部分高价金属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如Mn2O7、CrO3,其对应水化物为HMnO4、H2CrO4,属于酸性氧化物。此外Al2O3等金属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都有对应的水化物,多数酸性氧化物可以直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但也有个别的酸性氧化物如SiO2,不能和水直接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而有些非金属氧化物虽然能够和水反应生成酸,如NO2跟水反应生成硝酸:3NO2H

9、2O2HNO3NO,NO2与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一致,不是硝酸的酸酐。答案:C例5“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下列化合物属于混盐的是 ( )AKAl(SO4)2BCaOCl2CBiONO2DK3Fe(CN)6提示:按照混盐的定义,混盐中应含有多种酸根离子。本题选项中只有CaOCl2含有两种酸根Cl、ClO。答案:B(二)物质结构【课标要求】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

10、质的递变规律。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知识梳理】1原子结构(R)绝对质量相对质量电荷质子(Z)1.6726×1027kg1.0071中子(N)1.6738×1027kg1.0080电子(e)9.11×1031kg1/1836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e)阳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Rm:Zem)阴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Rn:Zen)2元素、同位素及其原子量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

11、同一元素的原子间的互称原子量由同位素原子量和原子百分组成求出的平均值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举例H、C、O、ClH(H)、D(H)、T(H)H(H)、D(H)、T(H)12C、13C、14C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依次为:电子层数1234567符 号KLMNOPQ每层最多电子数2n2个(n为电子层数)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4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条件活泼金属的金属原

12、子与活泼非金属原子一般在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相互作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形成物质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共价化合物或单质常见物质类别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强碱、大多数的盐(请注意铵盐由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阴阳离子后再形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酸根之间为离子键)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某些盐、大多数有机物举例NaCl、MgBr2、KOH、NH4ClHH、HCl、NN、OCO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5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本质共用电子对不偏移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某个原子形成条件相同原子之间不同原子之间,两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差异越大、键的

13、极性越强举例HH、ClCl、NNHCl、OCO、CN6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概念存在于分子间的较弱的相互作用存在于某些特殊的分子(如:HF、H2O、NH3)之间的较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子组成相似、结构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作用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熔、沸点比较举例F2Cl2Br2I2CF4CCl4CBr4CI4H2OH2SHFHCl【方法应用】例1两种不同的微粒,具有相同的的质子数,它们不可能是 ( )A同一种原子B同一种元素C不同的分子D不同的离子提示:具有相同的的质子数的微粒,可能有下列情

14、况: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如:1H、2H;35Cl、37Cl;12C、14C原子和分子,如:He和H2、S和O2原子和离子,如:Cl和Cl、Na和Na分子和离子,如:C2H4和S2不同的离子,如:Na和NH、Cl和HS不同的分子,如:N2和CO、H2O和NH3答案:A例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BPCl3CPCl5DN2提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时为稳定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稳定结构均为8电子,如:H原子是2电子也为稳定结构。8电子结构的基本形式如下:C、SiN、PO、SF、Cl、Br、I8电子结构特点有4个共价键得3个电子或有3个共价键得2个电子或有2

15、个共价键得1个电子或有1个共价键基本结构C、C、N3、NH、N、N、O2、O、OHO、OF、F答案:BD例3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非极性键B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极性键C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D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提示: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NaOH;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C2H6;答案:D例4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微粒,其转化关系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A、B、C、D都是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且C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核,它们可能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A_、B_、C_、D_;(

16、2)已知肼(H2NNH2)和甲胺(CH3NH2)都是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分析肼和甲胺的结构特点并从中受到启发。某无机分子中有4核、18电子,其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其分子式为_;某烃分子中有18个电子,其结构简式为_。提示:常见的10电子和18电子的微粒如下:电子总数原子、分子阳离子阴离子10Ne、HF、H2O、NH3、CH4Na、Mg2、Al3、NH、H3OF、O2、N3、OH、NH18Ar、HCl、H2S、PH3、SiH4、F2、H2O2、CH3OH、C2H6、N2H4、CH3FK、Ca2S2、Cl、HS答案:(1)NH、OH、NH3、H2O; (2)H2O2、CH3CH3专题二

17、 化学用语和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4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一)化学用语【知识梳理】一、物质的表示方式1符号(1)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每种元素符号都包含了三种含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学要求掌握7个主族元素、零族元素和几种常见的过渡元素(如:Fe、Cr、Mn、Ni、Cu、Zn、Ag、Pt、Au、W等)的元素符号和名称。根据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可以判断该元

18、素的单质通常状况下的状态,如氢、氧元素的单质为气态,碳、硅元素的单质为固态非金属,溴元素的单质为液态非金属,铜、铁元素的单质为金属(汞除外)。(2)核组成符号(原子表示方式)表示某种原子核内质子数和原子核的质量数,通常写做X,X表示元素符号,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例如:H、Cl。(3)离子符号和价标符号、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明所带电荷电量和电性的式子。如:Na、Mg2、Al3、Cl、S2、OH、SO。(4)价标符号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明正负价和价数。如:、。2图式(1)结构示意图 用写有“”和核电荷数的圆圈表示原子核,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要求掌握

19、120号元素的原子、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离子结构示意图 如:(2)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原子的电子式 Na· Mg:(·Mg·) 阳离子的电子式 就是其离子符号(铵离子除外)Na Mg2铵离子电子式为阴离子的电子式 阴离子要用“ ”,并在其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量。如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NaCl和HCl为例)3化学式、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1)概念与实例定义实例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CO2、H2、Na2O2、NaCl、MgCl2实验式用

20、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各元素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的式子过氧化钠NaO、乙烯CH2苯CH、乙炔CH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只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才有分子式CO2、H2、C2H4、C6H6、C2H2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将元素符号相互连接,表示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的式子。乙酸结构简式只表示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简化结构式乙酸CH3COOH或(2)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区别分子式是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是化学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分子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构成。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元素组成;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

21、个数比。4化合价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1)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离子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目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在共价化合物中,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的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单质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律看作零价。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非金属元素跟氢或金属化合时显负价,与氧化合时显正价。在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1价,跟金属化合时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可能不同。(2)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

22、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化合价的应用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根据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求出得失电子数。二、反应的表示方式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 2反应的表示方式概念实例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H2O22H2O热化学方程式标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系数可以为小数。2H2(g)O2(g)2H2O(g)H483.6kJ/mol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

23、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AgClAgClBa22OH2HSOBaSO42H2O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情况的式子。NaOHNaOHCH3COOHCH3COOH电极反应式表示原电池或电解池中电极反应的式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Zn原电池(稀硫酸)正极(Cu):2H2eH2负极(Zn):Zn2eZn2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微粒数)之比。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焓变(H)与反应热当H为“”或H0,为放热反应;当H为“”或H0,为吸热反应。对于相同物质的反

24、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改变,对应的H也将改变。例如:H2(g)I2(g)2HI(g);H51.8 kJ/mol,H2(g)I2(g)HI(g);H25.9 kJ/mol。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方程式,由于其所给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恒定的,若是给定物质状态,无论多少物质反应对于该反应来说,则H是恒定的。【方法应用】例1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提示:N2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存在3对共用电子,应写成:;NH的电子式的书写不同于一般的阳离子,应为;H2O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答案:D例2某元素氧化物的式量为M1,其硫酸盐的式量为M2,则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下列关系中的

25、( )ABCD提示:本题关键在于能否灵活运用化合价法则书写化学式。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和硫酸盐中的硫酸根化合价都为2,设该元素R化合价为n,此时有两种情况:(1)n为奇数。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n,硫酸盐的化学式R2(SO4)n。M12RnO2R16n2RM116nM22Rn(SO4)2R96n2RM296nM116nM296n 80nM2M1 (2)n为偶数。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硫酸盐的化学式。M1R(O)R8nRM18nM2R(SO4)R48nRM248nM18nM248n 40nM2M1 答案:AC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OHCOH

26、2O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3S22Fe2S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D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3Fe24HNO3Fe32H2ONO提示:A从Ca(HCO3)2组成可知,Ca2与HCO无法完全转变成CaCO3沉淀,即最终溶液中有CO过剩。此外,离子方程式中CaCO3不能拆开。本题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2OHCaCO3CO2H2OBH2S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C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CO3最终应生成Ca(HCO3)2。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1)凡是难溶的或难电离的或气体或氧化物一律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只有易

27、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才拆写成离子;(2)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气体、气体与气体及固体与浓H2SO4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反应式。如:Cu与H2SO4(浓)、NaCl(固)与浓H2SO4的反应均不写成离子方程式。(3)注意反应物的组成、滴加顺序及加入的量的多少。以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当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物中有HCO、CO过剩,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物中只有CO过剩,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量不同,产物就不同。离子方程式书写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如:Fe2O3与氢碘酸: Fe2O36H2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

28、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相等的原则如: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将HI误认为是弱酸(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环境下制得强碱(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如:在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BaSO4H2O正确:Ba22OH2HSOBaSO42H2O(6)“”“”“”“”符号运用不当,如:Al33H2OAl(OH)33H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

29、,故不能标注“”答案:D例4在运送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N2H4)和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氮气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这个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提示:从宏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因此,根据反应物中所含有的元素,可以判断产物中含有的元素;反过来,根据产物中所含有的元素,也可以判断反应物中含有的元素。从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可以判断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反过来,根据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可以判

30、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利用以上的原则,判断未知的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根据已知的物质判断未知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未知物的化学式以及化学计量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N2H22H2O2N24H2O产物无污染(或不污染环境、不污染大气等)例5将PbCO3在一定压力下受热分解,发现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在各个温度段取样进行分析,测知Pb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写出各温度段剩余固体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提示:本题的解题信息巧妙地隐含在化学图像之中,应在抓住有关物质性质的基础上,审清图像中各坐标表示的量的含义和图线中各特殊点、线的意义,由表及里,综合思考,得出结论。仔细观察图像,可以发现

31、,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中出现五次与X轴平行的现象,说明PbCO3从547K685K共经历了四次反应,即PbCO3ABCD。固体生成物中Pb在各温度段不断增大的原因,根据碳酸盐的性质可以断定,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CO2。(1)设起始时PbCO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图示表明,温度低于547 K时,PbCO3尚未分解,Pb不变。当温度在547 K559 K时,PbCO3部分分解为PbO和CO2。设分解的PbCO3物质的量为x,由图示数据可得,解之,x0.373 mol。此时PbO与Pb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73 mol(1 mol0.373 mol)35,剩余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3PbO&

32、#183;5PbCO3。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得其他温度段剩余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别为PbO·PbCO3、2PbO·PbCO3和PbO。答案:3PbO·5PbCO3 PbO·PbCO3 2PbO·PbCO3 PbO。专题一 物质结构知识点高考考试大纲对应教科书内容原子结构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化学2 第一章 第二节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化学2 第一章 第一、三节一、知识整理物质结构

33、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三个部分,它是探索和研究从微观(核外电子排布、稳定结构、化学键的形成)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到宏观物质的晶体结构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知识体系参见表1。注:*号为选学内容,考试说明中不作要求(以下均相同)。二、重点知识解析1原子结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Z)不同中子数(N)的不同种原子互称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Z)的一类原子(包括离子)的总称。(3)相对原子质量:a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以质量的作为标准,某种同位素的一个原子跟它相比较所得数值(相对量),就是

34、该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各种天然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2化学键(1)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微粒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的引力(阴、阳离子或共用电子对与原子核之间)和静电的斥力。(2)分类:a离子键:活泼金属(A、A)与活泼非金属(A、A)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b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或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化学键。其中包含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电子对是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共用。(3

35、)表示方式:a电子式:b结构(或结构简)式:c球棍(或比例)模型:*d键线式:*e原子实:3分子的物理性质结构相同、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4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规律(1)核外电子总数为10个电子的粒子:Ne、HF、H2O、NH3、CH4、Na、Mg2、Al3、H3O、N3、O2、F、OH、等。(2)核外电子总数为18个电子的粒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K、Ca2、P3、S2、Cl、HS等。(3)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离子有:Na、H3O或F、OH、。三、典型例题解析【例1】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

36、列论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总小于质子的总质量【知识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能力层次】了解【答案】A【思路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对最基本的概念原子量的认识。常见的错误是对原子量与质量数混淆不清。原子量全称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量,不是某一个原子的原子量,因此选项B看上去似乎是正确的,但实际是错误的。任一原子的质量不可能是碳原子质量与此原子质子与中子数之和的乘积,而且碳原子有多种同位素,选项C中的w是没有被指定的数值,只从这一点来看,选项C也不能成立。题目没有指明是哪种原子核,无法确知此核

37、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相对多少,故选项D也不能成立。故正确选项为A。【例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光气(COCl2)B二氯化铍C四氟化氙D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知识的综合【能力层次】灵活判断【答案】A、D【思路解析】试题考查对成键原子最外电子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辩证认识。从化学式推断其分子结构,是一道逆向思维考查试题。本题通过分析化合物结构,从而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发展辩证思维能力。原子间相互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时,都有一种倾向,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中学所见的以8电子结构为主,但这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所有的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

38、构。实际上中学学过的化合物中除了8电子稳定结构外,还有两类:一类是有氢元素参加的,其形成的化合物中氢原子形成2电子(与氦原子结构相同)稳定结构。另一类如五氯化磷、三氟化硼等分子,由于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和其他元素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分别是5、3,因此形成10电子、6电子等非8电子结构。首先确定分子结构,光气分子结构是碳酸分子中两个羟基被氯原子取代;再判断是否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在光气分子中碳、氧和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每个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每个原子均呈8电子结构。在二氯化铍分子(注意:是共价化合物)的结构中,铍原子分别与2个氯原子之间形成1个共价键,因此

39、氯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而铍原子仅4电子结构,但铍和氯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在四氟化氙分子的结构中,氙原子分别与4个氟原子之间形成1个共价键,因此氟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而氙原子为12电子结构,但氟和氙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例3】请写出10个化学式,使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8个电子。【知识点】微粒的电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层次】推理判断【答案】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C2H6、CH3F、CH3OH、(CH3NH2)【思路解析】与该知识内容相关的还有含有10电子、18电子结构的微粒,它是从电子总数讨论类似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

40、10电子微粒的考查已有10多年了,从书本上学习、高考中考查,大约有17种以上(不妨练习写写)。而18电子的微粒也应重视,本题仅从分子方面讨论。首先可在稀有气体元素中找出氩原子含有18电子,而稀有气体分子由单原子组成,因此Ar是第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依据Ar在周期表的位置可以找其前一种元素的氢化物HCl;再依据元素周期律规律找到H2S、PH3、SiH4。其次,可从含18个电子的双原子分子中寻找,氟元素的原子含有9个电子,其分子F2恰好也是18个电子;再依据元素周期律规律找到H2O2、N2H4(中学教材中尚未涉及)、C2H6。很明显,上述分子数还不足10个,若从3原子分子中寻找,碳原子不成立,其他方面规律性也差。再从已有的分子分析,在上述后4种分子中皆为双原子或双原子团,它们一半的电子总数恰好是9个,相互组合可以组成18个电子的分子。因此又可找到CH3F、CH3OH、CH3NH2(中学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