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中药 针灸 推拿 中医诊断 中医基础(选择题)_第1页
方剂 中药 针灸 推拿 中医诊断 中医基础(选择题)_第2页
方剂 中药 针灸 推拿 中医诊断 中医基础(选择题)_第3页
方剂 中药 针灸 推拿 中医诊断 中医基础(选择题)_第4页
方剂 中药 针灸 推拿 中医诊断 中医基础(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剂】1、下列不属于大承气汤配伍特点的是 :CA 、寒因寒用 B、急下存阴 C、辛开苦降 D、釜底抽薪2、“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 BA 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C 因地制宜 D治标3、四神丸与吴茱萸汤共有的药物是 :CA 、肉豆蔻 B、补骨脂 C、吴茱萸 D、五味子4、具有发汗解表 , 又能宣肺平喘的药是:BA .杏仁 B.麻黄C .葶苈子 D.桂枝5、苏子降气汤中肉桂的作用是 :CA 、温中散寒 B、温肾纳气 C、回阳救逆 D、温经止痛6、小青龙汤中桂枝与白芍的用量比例是 :DA 、 2:1 B、 1:2 C、 3:1 D、 1:17、具有发汗解表 , 又能行气宽中的药是:

2、BA .生姜 B .紫苏C .桂枝 D.荆芥8、六味地黄丸中体现“三泻”的药物是 :CA 、熟地、 山茱萸、 牡丹皮 B、茯苓、 泽泻、山茱萸C 、茯苓、 泽 泻、 牡丹皮 D、熟地、 山药、 山茱萸9、山药属于补虚药类,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请问山药可以同时补哪些脏腑 :A A 、肺 脾 肾 B、肝 脾 肾 C、肝 脾 肺 D、心 脾 肾 10、哪一项不是黄柏的功效 :DA .清热泻火 B.清热燥湿C .泻火解毒 D.止血安胎【针灸】1、五输穴中所注为 :CA 、井 B、荥 C、输 D、合2、特定穴中郗穴常用来治疗 :BA 、痛症 B、急症 C、血症 D、阳痿3、“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B

3、A反治 B 正治C 治标 D标本兼顾4、脐上 4寸,前正中线旁开两寸是 :BA 、中脘 B、梁丘 C、阴郗 D、梁门5、关于人中穴,叙述错误的是 :DA 、此穴位为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B 、针刺或用指甲以及其他尖锐物品临时代针C 、刺激该穴位可用于治疗昏迷、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全耳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 血压等急性病症。D 、该穴位可治疗心痛、胸闷、心动过或过缓等心疾6、题缪希雍所撰炮制专著的名称为:BA 、修事指南 B 、炮炙大法C 、雷公炮炙论 D、证类本草7、徐疾补泻中的补法操作是 :AA 、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B 、进针快,少捻转,出针慢C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D 、进针快,多捻

4、转,出针慢8、 “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谁归纳总结的:BA 、雷 敩 B、缪希雍C 、李时珍 D、张仲岩9、指出灸法的作用哪个不是正确的 :BA 、温经散寒 B、补气活血 C、扶阳固脱 D、防病保健10、针灸学当中古代针法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些经典的针法至今仍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请问,介绍了飞经走气法的是下列哪本著作? CA 黄帝内经 B难经 C金针赋 D针灸大成【推拿】1、下列哪一本书将正骨推拿手法归纳总结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AA 、 医宗金鉴 B、 肘后救卒方 C、 内经 D、 黄帝岐伯按摩2、踩跷法是指用双足节律性踩踏施术部位,临床应用广泛。请问下列哪项不是踩跷法的

5、 适用部位(C A 腰骶部 B 肩胛部 C 腹部 D 下肢后侧3、复合类手法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手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构成一种新的手法。 请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复合类手法 :DA 、按揉法 B、推摩法 C、扫散法 D、按捏法4、推拿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BA 、治未病 B、补益气血 C、补虚泻实 D、调整阴阳5、 随着推拿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 逐渐形成了很多推拿分支, 如成人推拿、 小儿推拿等, 那么请问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为何时(D A 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两汉时期 D明清时期6、点法不包括 :AA 、掌指关节点法 B、拇指端点法 C、屈拇指点法 D、屈食指点法7、请问目前可见的最早记载

6、推拿手法的书籍是 :BA 、 黄帝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汉书艺文志 D、 山海经请问“一旦临症,肌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出于那部古医籍(B A 肘后备急方 B 医宗金鉴 C 仙授理续断秘方 D 黄帝歧伯按摩8、下列关于一指禅推法操作错误的是 :AA 、紧移慢推 B、沉肩 C、指实掌虚 D、悬腕【中医基础】1、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声为 :C”A 、哭 B、歌 C、呻 D、呼2、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从五行之间的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CA. 木疏土 B.木克土C . 木乘土 D. 土侮木3、下列哪句话体现了阴阳的消长平衡 :CA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

7、亢者胜之以阳。 (类经附翼医易 B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C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D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灵枢论疾诊尺 3、下列哪项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 :AA 、滋水涵木 B、培土制水 C、抑木扶土 D、佐金平木4、五行学说的运用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的一个重要成就,那么五行中“土”的特性是:C A. 炎上 B 、润下C. 稼穑 D、曲直5、学习五行学说要理解五行生克关系,那么请问五行中“木”的“母”行是:CA. 木 B. 火C. 水 D. 金6、下列哪种邪气纯属外邪,无内邪之说 :CA 、风 B、寒 C、暑 D、湿7

8、、下列哪项不是古代文献中对“瘟疫”的别称 :BA 、疫毒 B、瘟毒 C、毒气 D、戾气8、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与人的情志关系密切,那么“五志相生”中的“怒”所胜的 志是:BA. 恐 B. 思C. 惊 D.悲9、 人体各个脏器的形态和功能都有所不同, 那么请问具有 “实而不能满” 生理特点的是: BA. 五脏 B. 六腑C. 奇恒之腑 D.脏腑10、 中医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密切相连,请问称“君主之官”的脏是:BA. 肝 B. 心C. 脾 D. 肺11、肺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肺的哪一项功能:CA. 主呼吸之气 B. 主一身之气C. 主宣发与肃降 D. 朝百脉12、下列哪项不属于“治病求本”治疗

9、原则的范畴 :DA 、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虚则补之 D、调整阴阳13、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那么大出血导致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C A. 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C. 血能载气14、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下列哪两者的关系A. 气与血 B. 气与津液C. 津液与血 D.津液与汗15、万物皆为气所化,气在人体中同样有各种重要作用,那么下列不属于气的固摄作用的是: A. 控制血液 B.防止出汗过多C. 固摄内脏的位臵 D.固摄精带【中医诊断】1、下列哪项不是“证名” :BA 、痰热壅肺 B、烂喉丹痧 C、肝阳化风 D、膀胱湿热2、 素问热论中左颊候 :BA 、心 B、肝

10、C、肺 D、脾3、据常用寸、口、尺三部分候脏腑来看,左寸侯(B A 肝、胆、隔 B 心、掸中 C 肺、胸中 D 脾胃4、联结心搏动和肺呼吸的中心环节是:CA. 经气 B. 气血 C. 宗气 D. 营气5、医生对病人诊脉时采用“五十动”法,即不少于 50次跳的时间,那每次诊脉每手不 少于(A A 1 B 2 C 3 D 46、下列那种情况不见裂纹舌 :AA 、阳气不足 B、阴液亏虚 C、血虚不润 D、邪热炽盛7、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属 :AA 、少气 B、短气 C、喘气 D、太息8、万物皆为气所化,气在人体中同样有各种重要作用,那么下列不属于气的固摄作用的是: A. 控制血液

11、 B.防止出汗过多C. 固摄内脏的位臵 D. 固摄精带9、二十八脉中称为“软脉”的是 :AA 、濡脉 B、虚脉 C、散脉 D、弱脉1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下列哪两者的关系:C/A. 气与血B. 气与津液C. 津液与血D. 津液与汗11、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中不易见到的症状是 :DA 、胃脘灼痛 B、口咽干燥 C、大便秘结 D、消谷善饥12、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那么大出血导致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CA. 气能生血B. 气能摄血C. 血能载气D. 血为气母【中药】1、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的“四气” :DA 、寒 B、热 C、温 D、燥2、四神丸与吴茱萸汤共有的药物是:CA、肉豆

12、蔻 B、补骨脂 C 、吴茱萸 D、五味子3、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的“七情” :BA 、单行 B、相佐 C、相使 D、相杀4、麻黄根的功效为 :BA 、发汗 B、止汗 C、利水 D、平喘5、下列哪一组药是辛凉解表药 :AA .蝉蜕升麻蔓荆子 B.银花菊花薄荷C .桑叶苍耳子浮萍 D.柴胡淡豆豉白芷6、下列哪位药收载于本经 :CA 、三七 B、丁香 C、干姜 D、肉桂7、知母的作用是:DA .清热泻火 , 除烦止渴 B.清热泻火 , 凉血解毒C .清热泻火 , 燥湿解毒 D . 清热泻火 , 滋阴润燥8、下列哪位药不是根部入药 :DA 、青木香 B、地榆 C、乌药 D、川芎具有发表散寒 , 又能温肺

13、化饮的药是A .杏仁 B.紫苏C .麻黄 D . 细辛9、具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是 :AA .连翘 B.紫苏C .桂枝 D.生姜10、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药 :AA 、羊蹄 B、地龙 C、白僵蚕 D、土鳖虫11、治胃火牙痛应首选:DA .生地 B.玄参C .知母 D.石膏12、栀子的功效是:BA .清热泻火 , 除烦止渴 , 燥湿解毒 B .泻火除烦 , 清热利湿 , 凉血解毒 C .清热泻火 , 燥湿解毒 , 消肿止痛 D .利水渗湿 , 清热解毒 , 除烦止呕 13、具有清热燥湿、泻肝火功效的药物是:BA .夏枯草 B .龙胆草C.黄芩 D.黄柏14、金银花、野菊花、连翘、蒲公英、地丁的共同

14、功效是:DA .清热利湿 B.清热燥湿C .凉血消斑 D .清热解毒15、具有清退虚热共同功效的一组药物是:A A黄柏地骨皮知母 B地骨皮黄连生地 C白薇胡黄连石膏 D银柴胡玄参栀子 【第一环节风险题】 (红色简单绿色中等蓝色难) 1、根据人类学家的考证,人类最直接的祖先汇总有一种是生活在距今约 1400 多万年的 拉玛古猿。经过了十分漫长的发展时期,直到距今几百万年古猿才进化成为能够制造工 具的猿人,在我国境内陆续发现了了哪些古代人类生活的遗址:ABCDE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丁村人 E、山顶洞人 2、在下列药物中,可以治疗乳汁不下作用药物的是(ABDE) A、穿山甲 B

15、、王不留行 C、鳖甲 D、木通 E、路路通 3、1968 年,在河北满城西汉墓穴里发现了九根针具。在黄帝内经中针具发展为所谓 的“九针” ,即九种不同形状,用于不同用途的针具,以下哪项不属于九针?BD A、圆针 B、锋利针 C、大针 D、方针 E、毫针 4、治疗鼻渊可以用(ABCD) A、细辛 B、白芷 C、苍耳子 D、辛夷 E、蔓荆子 5、 黄帝内经开始正式记载人体解剖。2000 多年前的中国医人,开创了解剖尸体的先 例,以下内经中的哪些篇章是记述解剖学的专注?ABCD A、 肠胃篇 B、 经筋篇 C、 骨度篇 D、 脉度篇 E、 生气通天论篇 6、循行在腹面的经脉有(ABCD) A、任脉

16、B、肾经 C、胃经 D、肝经 E、心包经 7、中医讲下列是七冲门范畴的是(ACDE) A、吸门 B、气门 C、户门 D、贲门 E、魄门 8、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志变化。如果人在精神上受 到过度刺激,喜怒忧思过于强烈,会有害于人的五脏。以下七情过度与五脏对应正确的 是:ABD A、喜伤心 B、怒伤肝 C、悲伤脾 D、忧伤肺 E、惊伤肾 9、暑邪具有升散、耗气伤津的性质,故伤人常见表现为(ABC) A、口渴喜饮 B、气短 C、乏力 D、疼痛 E、目干涩 10、我国医学发展到金元时代,已有良好的基础,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金元医家学说 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在北方

17、,彼此之间开展了热烈的争论,有力的推动了医 学的发展。在这种学术氛围之下,培养了四位著名的医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 朱丹溪,后世称他们为“金元四大家” ,下列对“金元四大家”描述错误的是 ABC A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居士, “寒凉派”创始人 B、张子和,号戴人, “补土派”创始人 C、李东垣,字从正,名杲, “攻邪派”创始人 D、李东垣一生的著书有内外伤辩惑论 脾胃论 兰室秘藏 医学发明等,而其 中脾胃论即为他的学术思想的代表作。 E、朱丹溪,名震亭,字彦修, “滋阴派”创始人 11、吴又可。名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震泽(今江苏省吴江县)人。一生从事中 医传染病学研究,著有温疫论

18、一书。阐发了传染病病因学说,为温病学派重要代表 人物之一。其一生以医为业,是明末具有创新精神的著名医家。以下哪项不是吴又可认 为瘟疫病的病因?ABCD A、风 B、寒 C、暑 D、湿 E、戾气 12、属于五行相生关系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是(BCDE) A、泻南补北法 B、滋水涵木法 C、金水相生法 D、培土生金法 E、益火补土法 13、物中,以未成熟果实入药的是(CD) A、吴茱萸 B、川楝子 C、青皮 D、枳实 E、珂子 14、一词,最早出于素问 ,以后的伤寒论 、 难经 、 诸病源候论 、 备急千金要 方等皆有记载。清代中期以后,温病学派日趋壮大。以下医家中,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的有:ABCE A、叶天士 B、薛雪 C、吴鞠通 D、吴又可 E、王孟英 15、入药的药物是(BCD A、蒲 B、禹余粮 C、礞石 D、花蕊石 E、石决明 16 脉诊是中医诊断病症个推断预后的一项很有特色的手段,古人曾对中医的四诊作了生 动而深刻的概括,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DE A、望而知之谓之圣 E、按而知之谓之巧 17、主治病症是 ACDE A、感冒发热 B、咽喉肿痛 C、肝郁气滞 D、脏器下垂 E、胸胁胀痛 B、闻而知之谓之神 C、问而知之谓之工 D、切而知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