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分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1页
2022《分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2页
2022《分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3页
2022《分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4页
2022《分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培

2、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激疑引入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二)点明课题师:今

3、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基础,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二、探究新知(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合作要求:(1)举例说明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

4、;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3)得出结论。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反馈的形式,经历猜测、举例验证、尝试举反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始终是知识建构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2独立尝试。(1)出示:(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3

5、)计算3.小组交流。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4.全班反馈第一题:=×5×(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可约分)=3×=第二题:=×12+×1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可约分)=10+3=135.小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得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三、练习巩固1请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1)××3 87×

6、;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第3小题,思考87与的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做可以进行约分呢?(2)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每头奶牛每天产奶t,那么42头奶牛每天产奶t。求这些奶牛100天产奶的数量,可以列出的算式为:。2出示:(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题,动笔前先思考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2)第一题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家都没有异议;第二题到底如何?两种方法都试试看,比较得出结论,其实用乘法分配律并不简单。(3)第二题的数怎么改一下用乘法分配律就比较简单了呢?(4)做了这两题,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学生先观察后计算,有利于学生细心观察,养成

7、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感悟,并不是任何计算都是用乘法分配律简便。针对封闭的计算题采用了开放式教学,为计算练习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3.开放练习: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15× ×+× (+)×开放式习题的设计,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弄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你还有哪些疑问?五、随堂作业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12、1

8、3、14题。分数乘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算理和法则。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对计算法则的掌握,以及在计算中能约分的要约分。教学难点:学生对算理掌握。教学过程:一、引探准备:1、 4个7连加是多少?怎样计算?2、还可以怎样计算也得28呢?3、如何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4、学生小结整数乘法的意义。二、引探过程: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乘法中分数乘以整数这部分知识。2、出示例1: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3、学生读题,分析。4、问:你想怎样计算?这两种方法都行吗?为什么?(板书)/ /×5、学生小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分&#

9、215;整)是什么?(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6、/×3如何计算?(学生讨论)/×/+/+/+/×/(千米)7、问:×/是怎么来的?8、谁能说说分数乘以整数是怎么算的?9、小结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10、练习:说出/×5和/×6的意义并计算。11、指书比较/×6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12、小结:分数乘以整数时怎么算简便?三、引探总结:/×6 /× /×四、引探实践:你认为今天那些知识最让你感兴趣?分数乘法教学设计3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

10、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单元难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1、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11、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2)计算:二.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1、利用教学分数乘法。(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2)表示几

12、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3)9,那么3,所以3_9。同学们想想看,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练

13、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5、教学例2(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三、作业练习二第1、2、4题。分数乘法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14、六年级上册第2930页例2、练一练,第3233页练习五第69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具:长方形纸、彩笔、水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例2出示例2的图,

15、然后出示条件: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是红花,是绿花。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然后出示问题红花有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2)绿花有多少朵?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10÷5×2=4(朵)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是多

16、少也可以用10×来计算。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计算10×可以先约分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小组讨论:10朵的,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计算10×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三、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2、做练一练的第2题。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3、做练习五第6题。4、做练习五第8题。提问:求月季和杜鹃各多少

17、棵时,为什么乘的分数不一样?5、做练习五第9题。比较三道算式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四、总结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五、作业完成练习五第7题。分数乘法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教学策略: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

18、意义与计算方法。教学预案:一、导入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二、探索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生报,师板书。(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4、组织交流。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

19、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学生说明理由。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2)先约分,再相乘。三、归纳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2、组织交流。四、巩固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2、练习八第一题:看图在书上分别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明想法。追问:能不能写 1/76?为什么?体会到要根据图意来列式。3、练一练第二题:学生

20、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组织评价,提醒学生要注意书写格式。4、练习八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在书上,再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体会到“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追问: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5、练习八第4、5题:(教学方法同第3题)6、机动补充:(1) 直接说出得数2/74= 9/55= 1/77 =207/20 = 7/6030= 1/25=(2)小光写一个大字用3/4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写16个大字要用多少分钟?(3)一辆汽车每分行驶7/6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五、课堂作业:练习八第2题。课前思

21、考: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的第一教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以做绸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这节课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中时感悟运算的意义。课前思考:首次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除了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法靠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的意义与算法。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高教导设计的教学预案中可以看出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例1的第2小问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2、。我想在教学时也可以大胆尝试,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后要马上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同桌之间交流,再请个别学生全班交流。交流时主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计算过程,并通过这一题的计算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教学中要把握:通过例1的学习,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实现原有运算概念的迁移: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算式和整数乘法算式一样,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求3个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通过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从而获得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

23、填数: 3/10+3/10+3/10=+/10=×/10,要让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说明:练习八中的第5题暂时还不能练习,因为我们将第二单元的内容要放在第四单元后进行教学,所以本题要改为其他练习。分数乘法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

24、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1/6+2/6+ 3/6= 3/10+3/10 +3/10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10 +3/10 +3/10= (333)/10= 3×3/10 3/10×3=3/10×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教师板书: 3/10+3/10 +3/10 =3/10 ×3=9/10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2/9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1读题,说说 2/9块是什么意思?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三、交

25、流、质疑(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方法1: 2/9+2/9 +2/9=2/9×3 = 6/9=2/3(块)方法2:2/9×3= 2/9+2/9+2/9=(222)/9= 6/9=2/3 (块)(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教师板书: 2/9+ 2/9+ 2/9=2/9 ×3(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加法表示3个2/9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四)2/9 ×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表示3个2/9 的和是多少?分数乘法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

26、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1)6+6+6=6×3二、新授:1、出示题卡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

27、,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3、全班进行交流。15+15+15=1+1+15=353×15=15+15+15=3×15=35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三、涂一涂,算一算(1)2个3/7的和是多少?(2)3个5/16的和是多少?四、练习巩固1、5个3/8是多少?2、4个2/17是多少?3、6个3/25是多少?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学生审题后,涂一涂

28、,再列式计算。37×2=3×2757全班交流5/16×3=5×3/16=15/16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板书设计: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例题:意义:法则:教学反思:分数乘法教学设计8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例4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3、通过对算理

29、、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看图说分数1、(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2、如果取这的,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3、如果再取这的,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图验证)讲课一开始采用了看图说分数的方式引入,既是对分数意义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提供了形的依托。二、明确算理,探究算法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

30、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2、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4、进行交流反馈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

31、×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5、得出结果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始的图形,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6、猜想计算方法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除了有之前所学分数的意义作为基础之外,学生还在前一课时明确了整数乘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在本堂课中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要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就可以了。(二)探究几分之几乘几分之几的算理算法1、尝试猜想请你试着用这个方法解决第二个

32、问题:求公顷的,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根据我们刚才的想法,结果应该是?(公顷)。这个猜想正确吗?能不能想办法来进行验证?在老师提供的练习纸中画一画、算一算,并和同桌进行交流,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打开课本第4页看一看。2、探究验证。学生自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完成的学生可以完成例3做一做第2题进一步验证)3、验证反馈(1)请几个采用不同验证方法的学生进行一一展示。(预计方法:A、画图(图形或线段);B、转化成小数再进行计算;C、利用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2)请已经完成例3做一做2的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结果及得到的想法。4、得出结论看来咱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数乘分数如何计算?在同学讨论回答后

33、得出结论: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在本节课的设置上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举例、验证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使学生既获得了探索的体验,又掌握了基础知识。(三)简化计算过程根据我们所得的结论,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出示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千米/分。(1)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2)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1、读题,独立列式并解答。2、反馈:(1)题(1)展示不同的计算过程:A、先计算再约分;B、先约分再计算。(

34、2)题(2)明确整数与分数相乘,可以在计算时直接将整数和分母约分,结合学生的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3)对比体会得出结论:在计算时,先仔细观察数的特征,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会比较简单。3、练习:例4做一做1。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至关重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对比体会到在分数乘法中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单,对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很有帮助。】三、练习巩固1、基础练习(1)先看数再计算(练习一6、7两题)反馈校对、纠错。在反馈时通过对比、纠错让学生明白先观察数的特征,可以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这样能又对又快地得到结果。预计错题,估计错例:由于4和的分子相同,学生有可能会将整数4与分

35、子4相约分,在计算时,结果错算成。应该使学生明确:整数与分数相乘,可将整数与分母约分(也就是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进行计算。将练习一的6、7两题并在一起,并将题目的考查形式改成先看数再计算,有助于学生形成计算的审题习惯。让学生发现通过观察可以感知数的特征并进行约分,这样可以让计算变得更加简单,正确率也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第6题不以改错的方式出现,而直接以计算题的方式出现,是出于不强加错的思考,来自于学生的错例,学生更易于记在心上。(2)完成例3、例4做一做剩下的题反馈校对、纠错。在校对答案后,可以进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法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2、练习提升在里填

36、“”“”或“”。想一想,哪些式子,你不计算就可以直接填出来?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哪些式子可以不计算就直接得出结果。(1)题1、题3主要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的意义来理解;(2)题2、题4主要是对分数计算方法的巩固。计算的练习往往比较枯燥,这时题目的设计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本题的设计让学生们在练习反馈中既对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了回顾,又将整数乘分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对比,还对计算方法进行了巩固和应用,对学生的思维的拓展也是大有益处的。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没错,“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更

37、多的数学知识。在对本节课的小结中,对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回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4题至第7题分数乘法教学设计9一、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分数乘法"这个主题。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38、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学情分析:六年级

39、的学生已经掌握整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对于分数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体现和理解数学的理念。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需要学习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二、单元目标解读根据第三学段提出的"计算和运用"目标和本单元的特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2、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同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

40、题。3、理解和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三、主题单元教学构想:(一)注意三个原则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二)设计思路本单元教学内容计划用15课时。第一部分:分数乘法(7课时)1、通过直观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会正确进行计算。2、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第二部分:解决问题(5课时)1、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第三部分:倒数的认识(1课时)1、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找出算式的特点。2、特别理解&q

41、uot;互为倒数"的含义第四部分:整理和复习(2课时)1、以知识整理措施形式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2、安排练习。四、教学反思"分数乘法"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不仅分数除法是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本单元后我的感受是:1、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应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2、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3、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

42、。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01、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的例1,第9页的例2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正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重难点、关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2/11+2/11+2/11过程要求(1)写出计算过程。(2)说一说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想一想,能不能把2/11+2/11+2/11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根据题意,电脑课件呈现示意图。(2)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2/11+2/11+2/11=2

43、+2+2/11=6/112/11×3=6/11(3)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师:2/11×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讨论后反馈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书: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A、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B、教师整理并板书: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2、教学例2计算:3/8×6(1)学生独立计算。(2)交流计算方法和步骤。(3)比较计算过程,看一看哪一种更为简单(3)归纳: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计算过程和结果。(2)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计

44、算的?怎样想的?一般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如:6/7×10×7=60(kg)2、课本练习二第1、2题四、课后作业设计一、计算7/8×73/4×81/9×31/2×45/6×55/18×327×2/33/816×三、列式计算1、3个5/8是多少?2、2/3的6倍是多少?3、5/14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4、5/6与24的积是多少?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第11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3、4题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掌握

45、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师:怎样列式?(板书1/5×4)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师:我们解决了4小

46、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1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

47、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学生自己涂色。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

48、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板书)。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11、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两种算式意义,正确运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根据算式各自的特征,选择使用、灵活计算。3、能根据乘法分配律适用条件,恒等变形算式,提高计算的转化能力!4、通过计算,培养仔细看题、留意特点、反映迅速等良好习惯!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两种算式意义,正确运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1、能根据算式各自的特征,选择使用、灵活计算。2、能根据乘法分配律适用条件,恒等变形计算式,提高计算的转化能力!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引入1、我们昨天学

49、了,请写出依据(字母表达式)2、看着这个字母表达式,你想说点什么?1、学生一起回答省略部分2、学生各自在自己草稿本上写出字母表达式3、让学生充分表达!以忆引练,为接下来的练习做知识铺垫准备!二、开展练习分别出示:1、基础题(1)选择题(2)填空题(3)用简便方法计算1、口答选择题2、笔写填空题3、比赛方式完成简便计算1、通过选择和填空两种题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意义及其算式结构。2、训练准确简便计算能力,也是巩固新课掌握的计算方法小结:正确使用乘法分配律,留意算式结构,小心相同因数混乱。2、提高题(计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么算)。1、先标出你认为能够简便计算的题2、动笔计算,并验证

50、自己的观察养学生观察力、细心力、分析力、和计算灵活性。小结:一看、二想、三算3、拓展题(能快速算出下面各题吗?)。用作选做题:做你会计算的题训练学生拆数、拼凑、约感能力,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需要小结:变看似不能简便计算为能够简便计算三、全课总结1、涵盖小结内容2、分享个性错误(如写错数字、计算错),避免同学犯与自己相同的错误。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910页的例4、例5,练习三的第1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带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带分数乘法的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能够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进行分数连乘的计算。教学过

51、程:一、复习1.把下面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让学生先说一说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然后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2.计算下面各题。12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计算一道题,鼓励学生能口算的尽量口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复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二、新课1.教学例4(带分数乘法)。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题意。(1)教学带分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教师:第一问要求什么?(黑板的长是多少米。)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应该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教师提问:1 能不能直接计算?(不能。如果有学生说出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应该肯定是正确的,但要说明,在一般情况下,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麻烦。所以我

52、们要学习普遍适用的简便算法。)接着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不能把带分数的乘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呢?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分数乘法?(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果学生一时想不出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引导:在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中,只提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而带分数除了有分子和分母,还有整数部分。如果把带分数化成只有分子和分母的分数,我们就可以用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计算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带分数转化成只有分子和分母的分数呢?(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也就是要把1 变成假分数 ,然后再和2相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2= 2= = (米)(1)教学带分数乘以带分数的方法。教师:第二问是求什么?(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应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不必让学生回答,只要求思考。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