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s,as the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e on groundwater. In addition,productionand urban water consump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growth rate soon, the original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in the years running loa
2、d can not meet the need. This state of affair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residents of a normal lif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upply tension, in addition to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ust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constr
3、uction of new water supply facilities.Accord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and the stone tone weinan town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topography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for the water works to design. The craft of the w
4、ater works is as follows:.CoagulantRaw waterMechanical mixing Pond Mechanical flocculation pond, rapid filterChlorination(Jointly built)filter tank clear water reservoirtwo water pumping station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fully consider all of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structure of t
5、he complex situation.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original design information, waterpurification, design of water main structures.Key words:Storage;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tank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Ordinary quick filter第 1 页目录摘要0Abstract1第一章 设计说明书51.1总论51.1.1 主要设计条件51.1.2 有关技
6、术要求51.1.3 设计内容51.1.4 自然条件6总体和方案制定71.2.1 水源选择一般原则71.2.2 净水厂厂址选择和方案确定81.21.3 工程方案内容81.3.1 设计原则81.3.2 工程项目规模及内容9第二章 取水构筑物设计102.1 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102.2 取水构筑物形式的设计11第三章 净水构筑物的设计123.1 配水井123.2 混凝剂的选择及药库123.2.1 混凝剂的选择123.2.2 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133.2.3 加药间及药库143.3 混合设备设计153.5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193.5.1 工艺选型193.5.2 设计计算203.5.3 进出设计213
7、.5.4 排泥设置233.5.5 沉淀池高度233.6 普快滤池的设计243.6.1 滤池的选用及适用条件243.6.2 平面计算27第 2 页3.6.33.6.4滤池高度28. 30配3.7. 413.7.13.7.2氯原理41加氯量的计算413.7.3 加氯机的选择413.7.4 加氯间及氯库设计423.7.6 氯库433.8 清水池433.8.1 平面计算433.8.2 管道系统443.8.3 清水池布置46第四章 送水构筑物设计474.1 水泵设计474.1.1 水泵扬程的确定474.1.2 选泵要点474.1.3 机组基础设计484.2 管路设计计算504.2.1 吸水管设计504.
8、2.2 压水管设计524.3 泵轴标高高度的确定544.4 泵房高度设计544.4.1 选择起重机544.4.2 泵房高度554.4.3 水泵安装高度554.5 附属设备564.5.1 真空设备564.5. 2 排水设备584.5.3 计量设备584.5.4 通风设备584.5.5 吸水井设计58第五章 净水厂总体布置605.1 净水厂的流程及平面布置605.2 水厂管线60第 3 页5.3 附属物61第六章 构筑物高程计算636.1 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636.2 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66设计总结67参考文献68致谢69第 4 页第一章 设计说明书1.1 总论中主要的净水厂之一。净水厂占地
9、 22400.0 平方米第二水厂是渭南市供水(约合 35 亩),总投资估算为 7100.0 万元。1.1.1 主要设计条件1、净水厂规模 16 万 m3d (考虑 5-10 年的人口增长及工业需求)。2、水源:原水取自渭河。原水水质见后附。3、厂址:位于渭河南岸,厂区南面,厂地填土时应考虑放坡衔接,进厂道路也顺坡铺设。4、水压:出厂总水压线高程为 60m。5、出厂水质:除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外,滤池出水浊度小于 l 度的时段占全年 95个日历天以上,小于 3 度者应占全年 100日历天数,PH值为 7.08.5。1.1.2 有关技术要求l、总体方案应包括广生产自用水回收工艺(其中对该
10、厂排泥水回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提出污泥处置方法)。2、本次方案按 18 万 m3d 规模进行一次设计。3、本次设计范围原则以厂区围墙为界。二泵房出水管向南进入镇区。1.1.3 设计内容在净水厂规模、厂址、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己确定的前提下,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净水厂工艺流程,生产自用水回收工艺,总体布置,物、构筑物设计。第 5 页1.1.4 自然条件1供水范围根据要求,水厂在正常情,供水半径在 25km 以内。2气象条件渭南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 38.7、最低-8.2,最热月月平均最高 32.0、最低 10.5。24h 最大降雨量 280.5mm,多年平均 1533.3mm, 常
11、年主导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年平均风速为 2.6ms,基本风压 0.70KN m2。3工程地质状况水厂厂址地势较为平坦,岸区地质条件良好,要求较低。水位较低,施工时防水水厂源水水质资料汇总第 6 页序号项 目监测结果CJ3020-93标准02.602.1203.603.1204.61挥发酚类mg/L0.0030.0030.0040.002<0.0020.0042化物mg/L<0.001<0.001<0.001<0.002<0.0020.053氯化物mg/L572.3510.85.47<2504铅mg/L0.0060.0010.0160.0110.009
12、0.075砷mg/L0.0010.0090.0020.0030.0010.056铜mg/L<0.020.038<0.02<0.02<0.021.07PH 值6.96.97.67.87.346.5-8.58氯仿ug/L<0.10.1<0.10.10.31.2 总体和方案制定1.2.1 水源选择一般原则水源选择遵循的一般原则有:(1)水源选择前,必须进行水勘察。第 7 页9四氯化碳ug/L<0.1<0.10.1<0.1<0.110锰mg/L0.059<0.02<0.020.1<0.020.111铁mg/L0.61.22.
13、51.61.00.512mg/L0.24<0.05<0.0010.00010.00010.00113硒mg/L0.0010.0020.003<0.001<0.0010.0114镉mg/L<0.001<0.0010.016<0.001<0.0010.0115锌mg/L<0.01<0.01<0.010.0160.0611.016氟化物mg/L0.220.160.1140.2940.2231.017硝酸盐氮mg/L0.840.680.0580.9311.122018氨氮mg/L1.160.5561.018硫酸盐mg/L853.3910
14、.97.21<25019耗氧量mg/L1.441.285.041.761.28620阴离洗涤剂mg/L<0.1<0.10.10.0760.1140.321六价铬mg/L<0.005<0.005<0.0050.0120.0380.05(2)水源选用应通过技术比较确定,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水量充沛可靠;原水水质符合要求;符合卫生要求的水,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维护方便;具有施工条件。和(3)用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容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4) 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
15、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 90%-97%。(5) 确定水源、取水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6)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1.2.2 净水厂厂址选择和方案确定1. 水厂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水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通过技术比较确定。给布局合理;不受洪水威胁;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便于设立卫生防护地带;少拆迁、不占良田;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2.水处理方案的选择经综合比较,本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原水配水井静态混合器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普通快滤池
16、清水池二泵房出水。1.3 工程方案内容1.3.1 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设计原则有:1.以批准的城镇总体和给水专业为主要依据,水源选择、净水厂位置、输配水管线路等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专项的要求。2.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水的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正确处理各种用水的关系,符合建设节水型城镇的要求。第 8 页3.给水工程设计应贯彻节约用地原则,合理利用土地符合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建设用地指标应4.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采用 510 年,远期设计年限采用 1020 年。5.给水工程中构筑物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管道及
17、设备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按材质和更新周期经技术比较确定。6.以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和供水水质,降低能耗、药耗、水耗,节约能源和,优化运行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增加效益为主旨,在不断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7.给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要求,以及原有给水工程设施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后综合考虑确定。比较8.生活用水的给,其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其水质标准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要求,的工业用水给1.3.2 工程项目规模及内容1.
18、工程规模设计水量:一期工程设计供水量:18 万 m3/d。出水水质: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厂出厂水压 60m。2. 工程内容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净水厂工艺流程,生产自用水回收工艺,总体布置, 物、构筑物设计。参照给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各取水构筑物、取水泵联络管道、输水管道按最高日平均时设计,水厂处理构筑物按最高日平均时设计,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并能够适应用水量变化。泵房第 9 页第二章 取水构筑物设计2.1 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的要求,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用水地点,以节省投资和经常运行费用。在取水位置的具体选择时,还应考虑以
19、下因素。1、水质因素(1)在泥沙量较多的河流,应根据河道中泥沙的移动规律和特性,避开河流中含沙量较多的地段。(2)在含沙量沿水深有变化的情适宜的取水高程。,应根据不同深度的含沙量分布,选择(3)取水口择在水流畅通和靠近主流地段,避开河流中的回流区和区,以减少水中悬浮物、杂草、泥沙等进入取水口。2、河床及地形取水河段形态特征和岸边条件是选择取水口位置的重要因素取水口位置应根据河道水文特征和河床演变规律,选在比较稳定的河段,并能适应河床的演变。3、上下游构筑物的影响在选择取水构筑物位置时,应对取水河段邻近的人工和天然析,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4、污水排出口物进行分生活用水水源在污水排出口上游 10
20、0应建立卫生防护带。5、冰凌因素下游 1000 米以外的地方,并取水口应设在不受冰凌直接冲击的河段,并应使冰凌顺畅地在其附近顺流而下。6、工程地质条件(1) 取水构筑物应尽量选在地质构造稳定,承载能力高的地基上。(2) 取水构筑物不宜设在断层、流沙层、滑坡、风化严重的岩层和岩溶发育地段。第 10 页(3)在有影响的地区,取水构筑物不宜设在过坡的岸边和山脚下,以及其它易崩塌的地区。7、施工条件取水口应考虑选在对施工有利的地段,尽量做到交通地,较小的土石方和水下工程量。方便,有足够的施需考虑施工技术,施工工具,动力设备等条件。2.2 取水构筑物形式的设计影响取水构筑物形式的因素有:河流水位变幅、河
21、床及岸坡的地形条件、河流含沙量、取水规模及、航运要求、冰情条件。根据设计条件采用固定式取水构筑物,集水井与泵房合建,底板水平布置, 采用卧式泵。集水井与泵房合建特点:设备布置紧凑,总 面积较小;吸水管路短,运行安全,维护方便。适用条件:河岸坡度较陡,岸边水流较深,且地质条件好以及水位变幅和流速较大的河流;取水量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取水构筑物。底板水平布置,集水井与泵房布置在同一高程上,水泵可设于低水位下,启动方便。本设计采用集水井与泵房合建式,底板水平布置(采用卧式泵)。采用固定式双向进水斗槽:取水口上层水流下层水流图 2-1第 11 页第三章 净水构筑物的设计3.1 配水井水力停留时间 T=5
22、.0min配水井体积 V=QT=438m3平面:(5+10)*0.5*6+5*5=70 取 h=6.3m,超高 0.6m,则井深 6.9m。图 3-13.2 混凝剂的选择及药库3.2.1 混凝剂的选择本设计选用 PAC 作为混凝剂,根据原水水质,参考某地水厂,最大投药量取 a=30.0mg/l,最小投药量取 a=13.0mg/l 平均取 21.5mg/l。当 a=30.0mg/l 时T=aQ/1000=30.0/1000×180000=5400.0kg/d当 a=21.5mg/l 时T=aQ/100021.5/1000×180000=3870kg/d第 12 页3.2.2
23、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1. 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有湿投和干投,本设计采用湿投方法。2. 混凝剂调制方法混凝剂采用湿投时,其调制方法有水力、机械搅拌方法。本设计采用机械搅拌法调制混凝剂。3. 溶液池容积W1=aQ/(417bn)式中Q:处理水量(m3/h); a:混凝剂最大投量(mg/L),取 30.0; B:溶液浓度(),一般 520,取 15;N:调制次数,一般不宜超过 3 次,取 2 次。W1=30.0×180000/(417×1 5×2 )18(m3)溶液池采用钢混结构,单池为 L×B×H=3×2×3.6(m)。高度中包括超高
24、 0.3m,沉渣高度 0.3m;·单池实际有效容积:W1=3×2×3=18m3。池旁设工作台,宽 1.0m,池底坡度为 0.02m。底部设置 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惊醒防腐处理。沿地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 DN80mm 一条,4.溶解池容积分设放水阀门,按 1h 放满考虑。W2=(0.20.3)W1溶解池容积(m3)W2=0.3W10.3×185.4(m3)。W2:式中溶解设计:L×B×H= 2.0×2 .0×2.3,超高 0.3m,底部沉渣高 0.3m。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2.
25、0×2 .0×1.4=5.6m3。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惊醒防腐处理,池底设 0.02 坡度,设 DN100mm 排渣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给水管管径 DN80mm,按 10min放满溶解池考虑,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5. 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桨为平桨板,中心固定式。6. 投加方式混凝剂的湿投分为重力投加和式中的计量泵投加。投加两种类型,本设计选用投加方第 13 页7.计量泵选择计量设备有孔口计量、浮杯计量、定量投药箱和转子流量计。本设计采用耐酸泵与转子流量计配合投加。计量泵每小时投加药量q= W1/12q:计量泵投加药量(m3/h); W1:
26、溶解池容积(m3);q=18/12=1.5m3/h耐酸泵型号 25F-25 选用两台,一用一备。25F-25 型耐酸泵参数:流量为 1.98 3.96 m3 / h 、扬程为 26.8 24.4m、转数为 2960 转/分、配套电机功率 1.5KW。式中3.2.3 加药间及药库1. 加药间和药库设计原则(1) 加药间应设在加注点附近,一般靠近一级泵房或絮凝池,并和药剂仓库毗邻。(2) 加药间、药库的地坪和墙壁一般采用素混凝土,不作防腐处理,但对腐蚀性强的凝聚剂应采用相应的防腐措施。室内地坪标高略高于室外。地坪有1%3%的坡度,并坡向集水坑,以排除冲洗地坪的废水。(3)高度在 4m 以上,应有可
27、供工具出入的大门。(4)在大、中型水厂多数采用单轨和手动或电动葫芦。(5)产生臭味或粉尘的凝聚剂,要时应安装通风设备。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内配制溶液,需(6)水管用镀锌,加药管用管或橡皮管,排渣管用管或陶土管。(7)药管线一般在 2 条以上,放在有盖板的地沟内,地沟设排水管以免积水.(8)凝聚剂固定储存量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15-30 天用量计算,周转储存量条件确定。固体凝聚剂堆放高度可采用 1.5-2.0m,按当地药剂供应情况和有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按凝聚剂储存量和堆放高度确定有要考虑汽车的方便,通道宽度为 3-4m 左右。2.加药间和药库设计加药间各种管线布置在管沟内:给水管采
28、用镀锌、加药管采用管、排渣第 14 页管为管。加药间内设两处冲洗地坪用水龙头 DN25mm。为便于冲洗水集流, 地坪坡度0.005,并坡向集水坑。药库药剂按最大投加量的 20d 用量储存。PAC 所占体积:aT=×Q ×20201000其中T30 :20 天 PAC 用量(t)a :PAC 投加量(mg/L) 取 30 Q:处理水量(m3/d)那么,= 30 ×180000 ×20 =104tT2010000.5×0.4×0.15m。袋装的 PAC,每袋 25kg,设堆放高度为 1.5m, N =104t / 25 =4160袋NV=
29、 4160 ×0.5 ×0.4 ×0.15 =104m2有效堆积面积A =H (1- e)1.5 ×(1- 0.2)考虑到药剂的、搬运和磅秤所占面积,不同药品间留有间隔等,这部分面积按药品占有面积的 130%计,则药库所需面积:104×1.3= 135.2m2,设计中取 140 m2。药库平面:14m×10m。库内设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型号为 DX0.5。3.3 混合设备设计在混合阶段,水中杂质颗粒较小,要求混合速度快,剧烈搅拌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造成颗粒的剧烈碰撞,而是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扩散于水中,以利于混凝剂快速水解和聚合颗粒脱
30、稳,并借助于布朗运动进行异向絮凝。由于混凝剂在水中化学反应,颗粒脱稳和异向絮凝速度都相当快。因此混合要快速剧烈, 在 1030s 至多不超过 2min 中完成。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它通过分流、交流、涡流散中混合作用进行混合。该混合器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占地小,维修方便,混和充分,效果好,不增加动能消耗。第 15 页静态混合器的水头损失一般小于 0.5m,根据水头损失计算公式Q2h =0.1184nd 4 4式中h- 水头损失 (m);( m3 / d )Q处理水量d- 管道直径 (m)N- 混合单元 (个)m3 / s ,当设计中取 d=1.0 m,Q=1.04h 为 0.4 m 时
31、,需 0.20 个混合单元,当 h=0.5 m 时,需 0.25 个混合单元,选 DN1000 内装 1 个混合单元的静态管径的 1/3混合器。加药点设于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个混合单元,投药管处,且投药多处开孔,使药液均匀分布。考虑反应池的进水设计,设置了一个静态混合器。3.4往复式隔板絮凝池投加混凝剂并经充分混合后的原水流的作用下使粒相互接触碰撞,以形成更大的絮粒的过程称作絮凝。完成絮凝的过程的构筑物为絮凝池,习惯上也成作反应池。3.4.1 设计要点(1)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设计参数的采用,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2)絮凝计应使颗粒有充分接触碰撞的机率,又不致使
32、已形成的较大絮粒破碎,因此在絮凝过程中速度梯度 G 或絮凝流速应逐渐由大到小。(3) 絮凝池要有足够的絮凝时间。根据絮凝形式的不同,絮凝时间也有区别,一般宜在 1030min 之间,低浊、低温水宜采用较大值。(4) 絮凝池的平均梯度 G 一般在 30 60s-1 之间,GT 值达104 105 ,以保证絮凝过程的充分和完整。(5) 絮凝池尽量与沉淀池合并建造,避免用灌渠连接。如果需要用灌渠连接时,灌的流速应小于 0.15m/s,并避免灌渠流速突然升高或水头跌落。(6) 为避免已形成絮粒的破碎,絮凝池的出水穿孔墙的过孔流速宜小于0.10m/s。(7)应避免絮粒在絮凝沉淀,如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泥措
33、施。第 16 页3.4.21.往复式隔板絮凝计计算已知条件设计水量 Q=0.75×10-4 m3 / h采用数据2.廊道内采用 6 档: v1 =0.5m / s, v2 =0.4m / s, v3 =0.35m / sv4 =0.3m / s, v5 =0.25m / s, v6 =0.2m / s絮凝时间 T=20 min池内平均水深 H1 =3.4m超高 H2 =0.3m3. 计算总容积W = QT = 7500 ×20 =2500m3n=260平均面积60分两池,每W2500F' =367.65m2nH12 ×3.4池子的宽度 B:采用 13.50
34、m按沉淀池子长度(隔板间净距离之和):第 17 页L' = 367.65 =27.23m13.50隔板间距按廊道内不同流速分为 6 档:Q7500a =0.69m13600nv H3600 ×2 ×0.5 ×31 1取a1 =0.7m,则实际流速=0.496m / s 。按上法计算得:v'1取a =0.9m,v' =0.386m / s22取a =1.0m, v' =0.347m / s33取a =1.15m, v' =0.302m / s44取a =1.40m, v' =0.24855取a =1.75m, v
35、9; =0.198m / s66每一种间隔采取 4 条,则廊道总数为 24 条,水流转弯次数为 23 次,则池子的长度(隔板间净距离之和):l ' =4(a +a +a +a +a +a )123456=4 ×(0.7 +0.9 +1.0 +1.15 +1.40 +1.75)=27.6m隔板厚度按 0.2m 计,则池子总长:L =27.6m +0.2 ×23m =32.2m按廊道内不同流速分 6 段,分别计算水头损失,第一段:a1H10.7 ×3.4水利半径:R =0.32m1a +H0.7 +2 ×3.4111y槽壁粗糙系数 n=0.013,流
36、速系数C =R1nnny1 =2.5 n - 0.13 - 0.75 R1 ( n - 0.10)=2.5 0.013 - 0.13 - 0.75 0.3(20.013 - 0.10)=0.15Ry10.320 15故 C1 = 1 =63.2n0.013第一段廊道长度 l1 =4B =4×13.5 =54第一段水流转弯次数 s1 =4第 18 页则絮凝池第一段水头损失为v2v2h1 = Sn 0 +1 l12gC 2R1 10.10620.4962=3×4 ×+2 ×63.22 ×0.279.81=0.111各段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见表GT 值计
37、算(t= 20o ):G =20s-1GT=20×20×60=24000(在104 105 之间)h0.05池底坡度: i =0.16 0 0L32.23.5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3.5.1 工艺选型根据本设计水质、水量情况,净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的要求,结合反应池结构形式等因素,本设计采用平流沉淀池两座。其优点为造价较低;出水水质较好,排泥方便,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第 19 页1000 ×0.0560 ×1.029 ×10-4 ×20h60T段数SnlnRnV0VnCnhn14540.320.1060.49
38、663.20.01924540.40.0810.386670.01134540.440.0730.347680.00844540.490.0630.30269.10.00654540.580.0520.24870.90.0046340.50.70.0410.19872.90.002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大中型水厂。平流沉淀池长度仅取决于停留时间和水平流速,而与处理规模无关,当水量增大时,仅需增加即可。因此水量的造价指标随着处理规模的增大而明显减小,所以平流沉淀池比较适用于本水量大的设计。3.5.2 设计计算本设计为平流沉淀池两座。设计水量 Q =7500 m3/h 设 2 池单池流量:Q=1/2
39、×7500=3750m3/h=1.04m3/s1、沉淀池有效容积V=QT式中Q:同上; T:沉淀时间,取 1.5h;V=3750×1.5=5625m32、沉淀池长度L=3600VT式中V:水平流速,一般采用 0.010.025m/s,设计中取 0.02m/s,; L=3600×0.0 20×1.5=108m.3、沉淀度B=V/LH式中H:池有效水深,取 4m;B=5625/(108×4)=13.02m设计中取 13.50m。H 为沉淀池有效水深 4m,超高为 0.3m,则4.3m。采用轨迹为 6.00m 的机械吸泥机,每,每格净宽为 6.60m
40、,4.核算:(考虑到池内设有导流墙)长宽比:L/B=108/13.5=8>4长深比:L/H=108/4.3>10,满足要求。两部,考虑到走道宽度及隔墙v2Rg弗劳德数:Fr =-(3-18)第 20 页R = 其中:水力半径(3-19)过水断面面积 =BH =13.5×4.3=58.05m2湿周 =B+2H =13.5 +2 ×4.3 =22.1v20.022 ×22.1=1.55 ×10 ,满足 10-5 。-510-4那么, Fr =Rg58.05 ×9.813.5.3 进出1. 进水部分设计沉淀池的进口布置要做到在进水断面上水
41、流的均匀分布,并避免已形成絮体的破碎,本设计采用穿孔墙布置,其穿孔流速小于 0.150.20m/s。采用穿孔墙进水方式,孔眼总面积 A:设计A = Qv1(3-20)式中v1 :过孔流速,取 0.2m/sQ:每计水量(m3/s)A =1.04 =5.2m20.2孔眼个数 n0:An =100m(3-21)0wo式中wo :每个孔眼面积(m2)n0 =5.2÷(0.15×0. 10)=347 个0.15m×0.1m,孔口个数为 347 个。每格孔口的v2h1 = × 1 进口水头损失为2g式中h1 :进口水头损失(m);第 21 页 :局部阻力系数,设计中
42、取 2;0.22h1 =2 × 2 ×9.8 =0.004m则:可以看出,计算得出的进水部分水头损失非常小,为了安全,此处取 0.5m。2.出水部分设计沉淀池的出水采用薄壁溢流堰,L =式中L:溢流堰总厂;断念采用矩形。溢流堰的总长为q:沉溢流堰的堰上负荷,设计中取 300 m3/(m·d)L=1250×24/300=100m出水堰采用指形堰,共 5 条,双侧集水,汇入出水总渠。出水堰的堰口标高能通过螺栓上下调节,以适应水位变化。出水渠起端水深Qh2 =1.73×3gb2式中h2 :出水渠起端水深(m);b:宽度(m);设计中取 b=0.8m,
43、则1.04h2 =1.73 ×3=0.95m9.8 ×0.82出水渠总深设为 1.10m,跌水高度 0.15m。渠内水流速度v2=Q/bh2式中v2 :内的水流速度(m/s);Q1.04则:v =1.37m / s2bh0.8 ×0.952沉淀池的出水管管径定为 DN1000mm,此时管道内的流速为4Qv =3D 2式中第 22 页v3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m/s);D:出水管的管径(m);= 4 ×1.04=1.32mv33.14 ×123.沉淀池的放空管0.7BLh0 5d =t式中d:放空管管径(m); t:放空时间(s),设计中取 2h
44、;0.7 ×13.5 ×108 ×30.5d =0.495m2 ×3600设计中放空管取管径为 DN500mm。3.5.4 排泥设置2 个排泥槽,排泥槽宽 1.5m,排沉淀池底部外侧设排泥槽,每组沉淀泥槽深 1.5m,采用 HX8-14 型行车式虹吸泥机,驱动功率为 0.37×2kw,行车速度为 1.0m/min。3.5.5 沉淀池高度总高度H= h3 +h4 +h式中H:沉淀池总高度(m); h3:沉淀池超高(m);一般采用 0.30.5m; h4:沉淀池排泥槽高度(m);设计中取 h3=0.3m,h4=1.5mH=0.3+1.5+4=5.8
45、m。第 23 页图 3-23.6 普快滤池的设计3.6.1 滤池的选用及适用条件滤池的选用及适用条件4,见表 3-1。第 24 页形式滤池特点优缺点滤前水浊度(NTU)规模和其他1、普通快滤池下、砂滤料的四阀式滤池。优点:1、有成运转经验, 运行稳妥可靠2、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3、采用大阻力配, 单池面积可做得较大;池深较浅4、可采用降速过滤,水质较好缺点:1、阀门多2、必须设有冲洗设施小于 101、可适用用于大、中、小型水厂2、单池面积一般不宜大于 100m 23、有条件时尽量采用表面冲洗或空气助洗设备2、V 型滤池下均滤料,带表面扫洗的气水反冲滤 池。优点:1、运行稳妥可靠2、采
46、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3、滤床含污量大、周期长、滤速高、水质好小于 101、适用与大、中型水厂2、单池面积可达150m 2 以上第 25 页4、具有气水反洗和水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 缺点:1、配套设备多2、土建较复杂, 普通快滤3、虹吸滤池下、砂滤料、低水头互洗式无阀滤池。优点:1、不需大型阀门2、不需冲洗水泵或冲洗3、易于自动化操作缺点:1、土建结构复杂2、 ,单池面积不能过大,反洗时要浪费一部分水量,冲洗效果不易3、变水位等速过滤,水质不如降速过滤小于 101、适用于中型水厂(水量 210 万m 3 /d)2、单池面积不宜过大3、每组滤不小于 6 池4、无阀滤池下、砂滤料、低水头带反
47、洗的无阀滤池。优点:1、不需设置阀门2、自动冲洗,管理方便3、可成套定型制作(钢制)缺点:1、运行过程看不到滤层情况2、不便3、单池面积较小4、冲洗效果较差,反洗时要浪费部分水量5、变水位等速过滤,水质不如降速过滤小于 101、适用于小型水厂一般在1 万m 3 /d 以下2、单池面积一般不大于 25m 25、移动罩滤池下、砂滤料低水头反洗连续过滤滤池。优点:1、造价低,不需大量阀门设备2、浅,结构简单3、能自动连续运行,不需冲洗水塔或水泵4、节约用地,节约能耗小于 101、适用于大、中型水厂2、面积不宜过大(例如小于10m 2 )表 3-1层滤料(石英砂和无烟煤)普通快滤池,它具有以下优点:本
48、设计采(1) 含污能力大;(2) 可采用较高滤速;(3) 降速过滤,水质好;(4) 现有普快滤池,可方便改造。3.6.2 平面计算1. 滤池总面积F = QvTT =T0 - nt 0 - nt1式中F滤池总面积( m2 )Q设计水量( m3 / d )v-设计滤速( m / h ), 石英砂单层滤料一般采用 810 m / h ,双层滤料一般采用 1014 m / hT0滤池T滤池的工作时间(h)的实际工作时间(h)t0滤池t1滤池n滤池冲洗后停用和排放初滤水时间(h)冲洗时间(h)的冲洗次数(次)设计中取 n=2 次, t1 =0.1h,不考虑排放初滤水时间,即取t 0 =0第 26 页5
49、、降速过滤缺点:1、需设移动冲洗设备, 对机械、材质要求高2、起始滤速较高,因而滤池平均设计滤速不宜过高3、罩体与隔墙间的密封要求较高T =24 - 2 ×0.1=23.8h设计中选用单层滤料石英砂滤池,取 v=10m/sF = 180000=756.3m210 ×23.82. 单池面积= FfN式中f单池面积( m 2 )F滤池总面积( m 2 )N滤池个数,一般采用2 个。设计中 N=10 布置成对称双行排练= F= 756.3 =75.63m2fN10设计中取 L=10.7 m,B=7.1 m,滤池的实际面积为 10.7×7.1=76 m2180000v =10.0m / s实际滤速10 ×76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人王签约合同协议
- 车间劳务外包合同协议
- 转让押金无合同协议
- 转让软件系统合同协议
- 养殖小区种猪供应及技术服务合同
- it设备维保协议
- 农业生产智能技术引进协议
- 款项和解协议书
- 迁户口委托协议合同
- 殡葬治丧协议书
- 2024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比对试验报告
- 迅达5500电梯调试资料
- 医院科研教学处定岗定编方法
- 10t单梁起重机安装方案
- 箱庭疗法-沙盘游戏治疗技术课件
- YY∕T 0953-2020 医用羧甲基壳聚糖(高清正版)
- 建筑承包工程中业主指定分包与承包商内部分包的区别
- 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PPT课件
- 井下工具之一封隔器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