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按施工工艺: 现浇式(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按受力特点:(P12图2-1) 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 盖、密肋楼盖、井式楼盖、扁梁楼盖 2/yxll3/2yxll一 现浇式楼盖组成: 板、次梁、主梁和竖向支承构件(柱、墙)等二 单向肋梁楼盖和双向肋梁楼盖 两对边支承的板按单向板计算;2. 四边支承的板:3/yxll应按双向板计算;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可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lxly单向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示例一 结构平面布置布置要点1 梁板跨度尽可能在经济跨度范围内:单向板 1.7m-2.7m (2.5m)次梁
2、:4m-6m 主梁:5m-8m 尽量布置成等跨3 梁跨内的次梁宜多于一根,尽可能布 置成两个对称集中力二 截面尺寸(按刚度要求)构件种类高跨比 (h/l)惫注单向板简支两端连续1/35 1/40最小板厚:民用建筑楼板 60mm工业建筑楼板 70mm双向板单跨简支多跨连续1/45 (按短向跨度)1/50 (按短向跨度)板厚一般取80mm160mm多跨连续次梁多跨连续主梁单跨简支梁1/181/121/141/81/141/8最小梁高: 次梁 h l/25 主梁 h l/15宽高比 (h/b):一般为1/31/2, 取50mm模数三 梁板支承长度板在钢筋混凝土梁上 a60mm 板在砌体上的支承长度应
3、不小于板厚及120mm,同时应满足其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梁在砌体上的支承长度,应满足砌体局部承压强度h400mm, 支承长度a180mm一般次梁取240mm, 主梁取370mm四 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4.1计算简图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板、梁的计算跨度(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单 跨两端搁置 l0=ln+a且 l0ln+h (板) l01.05ln (梁)一端搁置、一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a/2且 l0ln+h/2 (板) l01.025ln (梁)两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多 跨边跨 l0=ln+a/2+b/2且 l0ln+h/2+b/2 (板) l01.025ln+b/2 (梁
4、)中间跨 l0=lc且 l01.1ln (板) l01.05ln (梁)l0 板、梁的计算跨度;lc 支座中心线间距离; ln 板、梁的净跨; h 板厚; a 板梁端支承长度; b中间支座宽度当相邻跨跨度相差10%,可当作等跨计算,支座按相邻跨跨长平均值计算,跨中按各自跨长计算若各跨板厚、梁截面尺寸不同,但其惯性矩之比1.5,可不考虑构件刚度的变化对内力的影响当跨度超过五跨时,按五跨计算跨数的缩减4.2 荷载可变荷载:办公楼:活载标准值 2kN/m2,组合值系数 c=0.7车间楼面均布活荷载:半导体器件车间标准值 (kN/m2)组合值系数c板次梁 (肋)主梁4.03.03.01.0niQikc
5、iQikQQGKGSSSS211荷载组合-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组合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2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niQikciQiGKGSSS1G=1.2,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G=1.0G=1.35,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Q=1.4,对于标准值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 Q=1.3计算荷载传递:板次梁主梁柱、墙时按简支考虑板、次梁承受均布荷载,主梁承受次梁传来集中荷载。主梁自重集中荷载楼面梁的从属面积25m2,楼面活载折减(0.9)计算连续梁(板)内力,应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欲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在本跨布置可变
6、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欲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其可变荷载布置与求跨中最大正弯矩跨时布置完全相反;2/2/qqqgg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可变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可变荷载布置与求该截面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考虑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在支座处弹性约束作用-荷载折算板次梁4/34/qqqgg折算荷载:板、梁搁在砌体或钢梁上可不考虑折算连续梁和单项连续板的折算荷载4.3 内力计算和弯矩、剪力包络图等跨连续板、梁的内力计算,查附表2-1;内力计算不等跨连续板、梁的内力计算,当相邻跨跨度相差10%,可当作等跨计算,支座按相邻跨跨长平均值计算,跨
7、中按各自跨长计算;当相邻跨跨度相差10%用力矩分配法弯矩、剪力包络图根据最不利活载布置求出每跨左右支座弯矩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出永久荷载或永久荷载+活载的简支弯矩图弯矩图的外包线即为弯矩包络图绘出相应的剪力图,其外包线即剪力包络线均布荷载下五跨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4.4 支座处内力的计算值支座处内力的计算值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当承受均布荷载时2/8/)(2/2bVMbqgbVMMbbb2/)(bqgVVb当承受集中荷载时VVb2/bVMMbb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五 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5.1 超静定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基本概念从出现第一个塑性铰到结构变成机构-结构变化
8、引起内力重分布,内力重分布大部分发生在这一过程从混凝土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刚度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5.2 塑性计算时板、梁的计算跨度两端搁置 l0=ln+a且 l0=ln+h (板) l01.05ln (次梁)一端搁置、一端与支承构件整浇 l0=ln+a/2且 l0=ln+h (板) l0=1.025ln (次梁)两端与支承构件整浇l0=lnl0 板、梁的计算跨度;lc 支座中心线间距离; ln 板、梁的净跨; h 板厚; a 板梁端支承长度; b中间支座宽度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5.3 连续梁和单向板的弯矩调幅法及其规定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 M=(1-M)M
9、e Me 为按弹性法算得的弯矩设计值弯矩调幅法应遵循的原则塑性铰转动能力: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级或HRB400级, 砼等级宜在C20-C45,0.10.35弯矩调整幅度:M 0.2跨中截面弯矩=(Me ,M )max ,Me弹性分析所得的最不利弯矩值,M=1.02M0-(Ml+Mr)/2,M0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 Ml,Mr左右支座截面弯矩调幅后的设计值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调幅后,支座及跨中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M0 /3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荷载不利布置和调幅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结构构件应有足够的抗剪能力,防止过早发生斜截面破坏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
10、,裂缝宽度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结构以及处于侵蚀性环境中的结构,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板、次梁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主梁内力一般按弹性计算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5.4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的弯矩和剪力值的计算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M=M(g+q)l02 系数M查表2-3V=V(g+q)ln 系数V查表2-4 均布荷载 q/g0.3适用条件不等跨连续单向板和次梁,相邻两跨的长跨和短跨比1.10;支座弯矩取相邻两跨之较大者,跨中弯矩取本跨长度等跨连续单向板和次梁,或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支承情况截面位置端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支座中间跨跨中板、次梁搁在墙上01/1
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41/16板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表2-3 连续单向板和连续梁的弯矩计算系数M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支承情况截面位置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外侧内侧搁支在墙上0.450.600.550.550.55与梁或柱整体连接0.500.55表2-4 连续梁的剪力计算系数V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六 截面设计与配筋构造6.1 截面承载力计算连续板的弯矩折减连续板的薄膜-拱作用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计算弯矩减小20%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板的计算宽度取1m,进
12、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0=0.90-0.95,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必计算;边跨跨中截面及离板边缘第二支座截面:lb 200mm;当h150mm时,间距不宜1.5h,且不宜大于250mm板配筋可用弯起式和分离式,当板厚120mm且承受动荷载较大时,不宜采用分离式弯起式配筋所余伸入支座的跨中正弯矩钢筋,间距应400mm,截面面积该方向跨中正弯矩钢筋截面面积的1/3;弯起角度一般为300,h120mm时,450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位置一般按下图确定,当a)一端弯起式b)两端弯起式c)分离式连续板的配筋邻跨的跨度之差20%,或各跨荷载相差悬殊时,应根据弯矩包络图确定。第
13、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采用弯起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在距支座ln/6处弯起1/22/3,如数量不足,另加直钢筋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可在距支座边不小于a的距离处截断当q/g3时,a=ln/4,当q/g3时,a=ln/3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构造钢筋,间距200mm,d8mm,As构As受 /3, al0/4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浇, 板顶构造钢筋As构As受,单向板al1/5,双向板al1/4 ,板角双向或放射状布置嵌固在承重墙内板顶构造钢筋:板边al1/7,板角双向al1/4,受力方向As构As受 /3,非受力方向略减;与支承结构整浇或嵌固在承重墙内的现浇砼板周
14、边板顶配构造钢筋,间距200mm,d8mm单位长度上, As分布0.15As受, As分布 0.15 A砼单向板垂直受力方向分布钢筋6200嵌固在承重墙内板顶构造钢筋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6.3 梁的配筋构造受力钢筋d10mm(h 300mm)及6mm (h300mm),常用1225mm架立钢筋:L6m, d10mm次梁受力筋的弯起和截断,原则应按包络图确定,但当各跨跨度差20%,q/g 3,按下图确定不必画抵抗弯矩图的次梁配筋构造规定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主梁受力筋的弯起和截断,应通过在弯矩包络图上作抵抗弯矩图来确定,构造要求见下图第三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在次梁与与主梁
15、相交处,为防止局部破坏,在s=2h1+3b范围内设附加横向钢筋,优先采用箍筋Asv=P/(fyvsin)第四节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一 按弹性体系的简化计算法1.1 单跨板查附表2-2,求=0时Mx, My求0跨内弯矩 Mx()=Mx+ My My()=My+ Mx 1.2 连续板多区格的连续板单区格板采用查表计算假定支承梁抗弯刚度很大,其竖向变形很小;抗扭刚度很小,可以转动可按以下方法计算:双向板肋形楼盖板经济跨度为4-5,荷载为5kN/m2第四节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各区格板跨中最大弯矩的计算在对称荷载g=g+q/2作用下,中间区格可视为四边固定板;在反对称荷载q=q/2作用下,中间区格可视为四边简支板;叠加得到各区格的跨中最大弯矩对边、角区格,方法同上,外边界条件按实际情况确定第四节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支座最大弯矩的计算活荷载满布在所有区格时支座弯矩最大,此时中间支座均视为固定支座,边、角区格的外边界条件按实际情况考虑对中间支座,相邻两个区格求出的支座弯矩值常不相等,配筋时取其平均值二 用塑性极限分析法计算(略)第四节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三 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双向支承梁的荷载分配第四节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对等跨或跨度相差长向弯矩,因此短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宜昌市枝江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龙南县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分析化学考试总复习课件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重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核心知识点及试题与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试题与答案的重点关联
- 行政管理的全球化趋势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考试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行业规范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安徽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幼儿园童话剧“拔萝卜”剧本
- 禾川x3系列伺服说明书
- 常用H型钢理论重量表格
- 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 四川大学-刘龙飞-毕业答辩PPT模板
- 工作分析试题及答案
-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