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第三章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_第1页
老年护理学第三章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_第2页
老年护理学第三章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_第3页
老年护理学第三章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_第4页
老年护理学第三章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学习目的及要求1. 了解与感知、认知相关的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2. 掌握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3. 熟悉感觉功能障碍护理4. 了解老视、老年性性聋、老年性白内障、帕金森病的护理重点1.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第一节 与感知、认知相关的系统、组织老化牲改变一、感觉系统 1视觉 (1)角膜:随着老龄化,角膜表面的微绒毛显著减少导致角膜上皮干燥和角膜透明度降低,视力减退。角膜变平,使角膜的屈光力减退引起远视和散光。此外,角膜边缘基质出现灰白色环状类脂质沉积,称“老年环”。 (2)结膜:由于血管硬化变脆,老年人易发生结膜下出血。 (3)虹膜:虹膜血管与虹膜实质的硬化导致

2、瞳孔变小,对光反应不灵敏。 (4)晶体:原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老年人晶体体积增大,晶体中非水溶性蛋白质逐渐增多,导致晶体逐渐硬化、弹性降低加上睫状肌功能减弱,引起眼的调解功能逐渐减弱形成老视。部分老年人,晶体的透明度进一步减弱,并可发生混浊,形成老年性白内障。晶体老化,对短波长光线吸收多于长波长光线使老年人对红绿光的感觉减退。因晶体悬韧带张力下降,易引起晶体前移,使原有前房角狭窄者房角关闭,影响房水的回流,致眼内压升高。 (5)玻璃体:其老化的主要表现为液化和玻璃体后脱离。随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容积不断扩大。玻璃体后脱离使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增加。脱离的玻璃体随着眼球转动时,牵拉视网膜可引起“闪

3、光感”。由于老年期瞳孔括约肌张力相对增强,使瞳孔始终处于缩小状态,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视野明显缩小。老人可能诉说视物不甚明亮。到室外时往往感觉耀眼;或由明处到暗处时感觉视物困难。 (6)视网膜:可出现眼底动脉硬化脉络膜变厚,视网膜变薄,黄斑变性,视力减退。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年人,易发生出血或血管阻塞。 (7)泪器:老年人的泪腺萎缩,泪液分泌减少,眼睛发干和角膜的透明性降低。同时,老年人泪管周围的肌、皮肤弹性均减弱,收缩力差,不能将泪液很好的收人泪管,故有些老年人常有流泪现象。此外,老年人对分辨远近物体的相对距离(深度视觉)的能力下降,导致判断台阶或地砖高度的失误而容易摔倒,发生意外。 2听

4、觉 老年人外耳道皮肤毛囊、皮脂腺、耵聍腺萎缩,分掰减少,耵聍干而固结,易患耵聍栓塞,可造成老年人暂时性听力下降。鼓膜增厚弹性降低听骨退行性改变,关节纤维化和钙化及关节囊玻璃变性,降低关节的话动度,从而影响声音的传导。由于耳蜗动脉的外膜增厚,管腔缩小,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使其功能发生变化,促使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老年人从对高频音的听力减弱开始,而渐渐地一些中、低频率的声音也会受到影响,此称为老年性重听。随着听力敏感度的普遍下降,需要对话者说话时提高音量,但老年人又会感到刺耳不适,造成老年人沟通障碍。 3味觉和嗅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逐步萎缩,数量减少,功能亦减退主要表现为对酸、甜、苦、辣的敏感

5、性降低,对咸味更迟钝;同时长期吸烟、饮酒、配戴义齿的不合适、维生索D缺乏等也可导致味觉减退或改变。 嗅神经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萎缩、变性。嗅觉不敏感引起食欲减退也会对一些危险环境如有害气体、变质食物等的敏感性降低使老年人对危险处境的辨别能力下降。 4触觉、前庭和运动位置觉 本体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位置觉、温觉和痛觉。40岁以后触觉小体的数量减少。60岁以后触觉小体和表皮的连接松懈,使触觉敏感性降低,阈值升高。老年人脊髓感觉根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减少,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皮质变薄,神经细胞缺失,外周和中枢感觉通路的突触呈衰老性改变,使老年人对躯体部分的认知能力、立体判断能力降低,导致位置觉的

6、分辨力也下降。又由于神经细胞缺失,神经传导减慢,使老年人对温觉和痛觉的敏感性降低。本体感觉的改变使老年人对伤害性刺激不敏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二、神经系统 1神经细胞机体的脑神经细胞数量大约2030岁时开始随增龄而遥渐减少。70岁以后老年人神经细胞总数减少达45。正常大脑皮质的各区域:海马、杏仁核、脑干、小脑的细胞数,到老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大多数老年人的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可见脑沟、脑裂增宽,脑室扩大。大脑皮质、锥体细胞的树突、树突嵴以及突触的数目也较年轻时明显减少,突触和相应神经递质的释放亦减少,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 2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合成和释放,

7、通过突触形成化学传递,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老年人脑内某些中枢神经递质减少,如乙酰胆碱含量与活性同时下降,引起记忆力诫退,尤其表现在近期记忆力的下降。老年人因脑内蓝斑核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的量减少,导致老年人睡眠不佳,精神不振、情绪不稳、抑郁。随年龄增长脑内5一羟色胺含量减少,使老年人夜间睡眠的时间进行性减少。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包括黑质纹状体部分、中啮一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等三个部分。脑内最主要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是黑质纹状体系统,老年人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减少,可导致肌运动障碍,动作缓慢和运动震颧麻痹等。 3其他改变 老年斑、脂褐质和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是退化变性的神经元轴突形成的嗜银性

8、斑块。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在大脑中堆积起来大部分在大脑皮层,也可见于杏仁核等灰质中。这些斑块使神经细胞传递及接受信息的能力下降。脂褐质也称为老年色素。10岁以后脑即可出现脂褐质沉积,以后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由于细胞不能将其排除出去,可影响细胞内的合成代谢,因而脂褐质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细胞萎缩和死亡。正常神经细胞体内的神经纤维起着支持、传递的作用,在某些因素下,神经纤维发生融合、增粗、扭曲、断裂或形成特征性的缠结,即神经纤维缠结。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缠结的神经纤维沉积于神经细胞胞体内,神经纤维缠结过多时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4脑代谢随着增龄,脑组织的

9、血流量和耗氧量都有所下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神经系统反应时间延长,尤其对复杂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更显著。此外,丘脑一垂体系统随着年龄增长也发生退行性改变,使丘脑对内环境稳定性的控制能力降低,导致应激能力减弱。脑的这些改变,使老年人思维减慢,对刺激反应能力、记忆力、认知能力均减退。第二节常见问题和疾病一、意外伤害 衰老导致感、知觉下降,动作反应时间延长,认知能力减退等。这些变化,增加了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如跌伤、冻伤、疆伤、坠床等)的危险性。【护理评估】 , 1危险因素 (1) 神经精神疾病 (2) 感觉功能减退 (3) 运动系统疾病 (4) 药物作用:镇静催眠药、降压药、抗抑郁等药物的使用。

10、(5) 其他:机体的衰老性改变、老年人周围的环境条件等。 2健康史 3体格检查 (1) 感官系统 (2) 神经系统 (3) 心血管及移动情况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问题】 1感知改变 与感官接受、传导、统合及机体内环境改变有关 2 思维过程改变 与认知、记忆缺陷和对环境理解不正确有关 3 有受伤的危险 与老年人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判断力障碍及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有关 【计划与实施】 护理的总体目标是:老年人具备正确评估自身健康状况的能力;能避免或减少可能引起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防跌倒预防跌倒的关键措施是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加深对方位

11、、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协助加强感觉器官的作用 (详见第七章第一节)。 2防进食意外 老年人神经反射活动相对下降,吞咽肌群不协调可出现存咽障碍;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差,唾液分泌减少不能充分咀嚼造成咽下困难、呛咳、哽噎等;呛咳、哽噎等可引起吸人性肺炎或窒息。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不知呼救,常可危及生命。因此,应作好老年人进食的护理。 (1) 进食前准备:饭前开窗通风,营造整洁的进餐环境。协助老年人洗手,清除口腔异味,排空膀胱,提醒老人“准备就餐”,使其做好精神准备,提高食欲;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要选择易在口腔内移动,软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蛋羹、菜粥等。不宜给老人年糕、栗子之类易哽噎的食物

12、。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进食前可用大小适宜的小冰块作均匀吞咽,诱发其吞咽动作。 (2) 进食时护理:进食时注意力集中。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应鼓励其自己进餐,家人给予必要的协助。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饮料,进稀食易呛咳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卧床的老人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对面部偏瘫的老人,食勺应从健侧放人,尽量送到舌根部。喂汤时,从唇边送人,不要从口正中肓人以免呛咳。每勺的食物量不要太多,进食速度不官过快。 (3)进食后护理:进食后指导老人保持坐位30 min以上,协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卧床老人进食后不要马上翻身、叩背和吸痰,以防止食物反流。 3防坠床 有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栏;睡眠中翻

13、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床垫软硬度适中,避免过于松软造成翻身不便和坠床的危险;如果发现老年人睡向庥边缘时,要及时护挡,必要时把老年人推向床中央,以防坠床摔伤。 4防烫伤老年人感觉迟钝,对冷热感觉不灵敏,淋浴、热敷、使用热水袋时,应严格掌握温度及时间,以防烫伤。对于老年人在家里自己使用的设备,如烤灯、电动按摩器等,家属或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使用方法,直到老年人熟练掌握为止。 5注意交通安全老年人由于视力、听力下降,对交通信号识别困难,应对突然情况的反应能力较差,因此老年人外出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听力较差者要配戴助听器,严重视力下降者要有人陪同。老年人单独外出活动时,家属应

14、注意检查衣服、鞋帽穿着是否适宜和需用物品是否齐备,并了解其去向、离去时间及预计回家时间,虽好随身备有姓名卡、亲属姓名及联系电话和地址。外出活动时可借助手推车或手杖协助行走,注意避开人多拥挤的高峰时间,以免人多冲撞而发生意外。 6防止交叉感染 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预防感染忡痰病。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7健康指导老年人常有不服老,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尤其对生活小事,愿意自己动手。因此要多做卫生宣教t使老年人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和能力,了解老年人容易发生的意外及其相关危险因毒。加强安全意识对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预l删,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建立适合老年

15、人特点的居家环境。【护理评价】 经过护理后,老年人能对自身健康状况和能力有所了解;明确能引起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老年人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所提高。 二、感觉功能减退【护理评估】 l. 健康史 2身体状况(1) 视觉功能减退的表现(2) 听觉功能减退的表现 (3) 嗅觉和味觉功能减退的表现 (4) 本体觉功能减退的表现 3辅助检查 (1)视功能检查:重点是视力和视野的检查。 1) 触诊眼球的坚实度:指导老人两眼尽量向下看,用两手示指尖放在上眼睑巩膜上方,轻轻触压,凭借指尖感觉眼球的张力,估计眼球的硬度。 2) 视力检查:应同时检查远、近视力,了解老人的屈光状态。 3) 视野检查:可用简单

16、的对比法评估视野范围。检查者与老人面对面对视,检查者伸出 手,并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同时询问老人能否觉察手指移动,粗略了解视野有无明显缺损。 (2) 听觉检查:用耳窥镜检查耳道的耳垢和鼓膜情况,分别检查双耳听觉敏感度。 (3)其他感觉的检查 1)嗅、味觉的检查2)触觉的检查【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感知改变:视觉下降与老视、白内障、青光眼等有关。2感知改变:听觉下降与耳部血液供应减少、退行性变有关。3感知改变:味觉减退与味蕾数目减少、唾液分泌较少、吸烟、饮酒等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听,触觉等功能的减退有关。【计划与实施】治疗和护理的总体目标是:老年人能够描述感觉功能减退的表现并

17、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由于感觉功能减退所造成的影响;老年人能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能力状态。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视觉功能减退的护理 (1) 视力检查 (2)室内光线:老年人可用提高照明度来改善视力。老年人的居室阳光充足,晚问设置夜视灯以调节室内光线,但应避免光线直射及刺眼的强光。 (3) 阅读材料:老年人对光亮对比度要求较高,故应为老年人提供印刷清晰、字体较大、黑白分明的阅读材料,避免用蓝、绿、紫色背景。 (4)常用物品:老年人生括环境中的物品位置应相对固定,眼镜、放大镜、台灯等常用物品放于老人便于拿取的地方。 (5)外出安全:指导老年人应尽量白天外出,防止因暗适应能力下

18、降夜间外出发生意外老年人在穿行马路时,为弥补视野的缺失,要左右多看几次再过人行横道线;要避免光线的突然变化,从亮处到暗处时,应等适应后再行走,以防发生意外。 (6)验光配镜:根据老视的程度配戴老花镜,并注意及时调整或更换。 2听觉功能减退的护理 (1)及时检查:指导老年人及家属当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与别人交谈听不清讲话内容时,要及时到医院作听力及相关检查。要注意纠正常见的影响因素,如囊肿或耵聍嵌顿。 (2)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听力受损,自我保护能力下降,缺乏安全感。与人沟通障碍,易产生挫折感,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因此,指导家属理解老年人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加强与老年人的有效沟

19、通,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压抑感。 (3)指导家属与老年人正确沟通,并帮助老年人正确使用助听器。 3其他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 (1)嗅、味觉功能减退: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补偿嗅、味觉功能的不足。烹调时可加入葱、蒜、姜等调味品以减少糖、盐的用量,注意食物颜色的搭配以刺激食欲。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帮助食物与味蕾充分作用。 (2)本体感觉功能减退:这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注意烧伤、烫伤、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意外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条件的可配备预警室内烟雾浓度的报警装置,或使用自动熄火的安全灶具。同时指导老年人进行各种感觉刺激训练,弥补多种感觉功能的减退。

20、4健康指导 、 (1)定期进行感觉功能的检查:包括视觉功能、眼底和听力等检查,同时进行相关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检查,并积极治疗和控制相关疾病。正确评估老年人感觉功能,帮助老年人制定生活计划。 (z)健康饮食行为:指导老人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在冰箱内存放多日的食品。合理膳食尤其是有利于视听功能的营养素摄人,如维生素A、E、D、B等。劝导老年人戒烟少饮酒,避免或有效拄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相关疾病。 (3)指导老人和家属正确使用眼药水:使用前要了解眼药水的性能、维持时间、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有无浑浊、沉淀、变色及超过有效期。滴药时用示指和拇指分开眼睑,嘱老人眼睛向上看,将

21、眼药水滴在下穹隆内。闭眼,再用示指和拇指提起上眼睑,使眼药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跟结膜腔内,注意滴药管不可触及角膜和巩膜。注意眼药水的副作用,0受体阻滞剂用于原发性开角型膏光眼的老人,但患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老人及心率60次分的老人不宜使用,滴药后必须压迫内眼角数分钟,防止药水进入泪小管吸收,影响循环、呼吸系统;缩瞳剂宜晚上临睡前用药,因使用后出现视物模糊。【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老年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感觉功能减退对日常生活活动带来的影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带 三、老 视 老视 (presbyopia) 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连渐失去弹性,调节功能碱退

22、,以至于近距离工作或阅读时发生困难的现象。老视出现的早晚因人因眼而异,通常正视眼从40岁开始出现老视, 到45岁已比较明显。原有近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晚或不发生,而原有远视者老视出现较早。【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 视近物困难 (2) 视疲劳3辅助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排除自内障,跪底疾病。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近视、矫正后的远视枧力等。【常见护理诊断爰医护台作性问题】1感知改变:视觉下降与晶体的弹性减退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年老视力差有关【计划与实施】老视的治疗从根本上说,需要配藏合适的凸透镜(俗称老花镜),来体朴调节力的不足。护理总体目标是老视者能配戴合适的老花镜,使视力得以改

23、善。其具体措施如下: l.检查指导 如果视.力下降,应该考虑到届光不正的因素,但还要注意有无其他可能,如老年人常患的白内障、眼底病变等。因此,老年人出现视力下降,要到医院作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同质、眼底检查等。如有青光眼、眼底疾病应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验光配镜。糖尿病病人须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时再配镜。 2配镜指导 (1)配镜:配镜前需要验光,确定有无近视、远视和散光,然后按年龄和老视的程度增减屈光度。同时,还要考虑平时所习惯的工作距离,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镜片的度数。如进行近距离精细工作,应适当增加老花镜度数。反之,老花镜度数则应适当降低。但是一副老花镜不能适应一生,因为节力衰退是随着

24、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应该每隔12年去医院检查一次,必要时更换适合年龄的新眼镜。(2)种类:常见的老花镜有两种,一种为单眼或单焦点跟镜,其作用是可以增加跟晶体的调节能力,使近处模糊的字迹看得更清楚,适合于以前是正视眼的老年人在读书或做精细工作时戴。另一种老花镜为双光或双焦点眼镜。这种眼镜将看远物与看近物的镜片台为一体,其上半部用于看远处物体,下半部用于看近处物体,适台于原有近视眼、远视眼或散光的老人。配戴此种眼镜在上下楼梯或骑自行车时有些不便故要根据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习惯等特点来选择。【护理评价】 经过指导和护理后,老年人能够到医院规范的检查,正确的验光配镜使视力得以改善。 四、老年性聋 老年性

25、聋(presbycusls)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双耳听力对称性进行性下降,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觉神经性聋。其主要原因是听觉器官的退化所致。这种退化过程快慢不,终生不停,而且年龄越大老化越快。其病因,除增龄性老化外还有如遗传、饮食、环境、精神因素等。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是加速老年性聋的重要因素。据我国1 997年调查结果,北京市60岁及以卜的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患病率为787,老年性聋为683。 【护理评估】 1危险因素(1)年龄 (2)疾病 (3)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索、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4)其他:遗传、噪音、环境污染、精神刨伤等。2 健康史3身体状况4体格检

26、查触压耳部以了解有无压痛5心理社会状况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交流,导致老人性情急躁、抑郁寡欢或产生与社会隔绝感和孤独感,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常见护理诊断殛医护合作性问题】 1感知改变:听力下降与听觉器官退行性病变有关 2沟通障碍 与听力下降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少信息、缺乏正确指导有关【计划与实施】 治疗和护理的总体目标是老年人能避免听力减退的因素,减缓听力退化的速度,适应听力减退的生活,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沟通技巧 (1) 评估听力:检查老年人听力下降的程度,同时了解与人沟通和语言交往的能力及方式。 (2) 指导家属与老年人正确沟通:首先沟

27、通的环境宜安静,交谈时说话吐字清楚且速度稍缓,不高声喊叫。对老年人不理解的语言,应给予解释而不是简单重复原话。多用眼神或身体语言交流,如说话时倾身向前以表不对老人的话题感兴趣,适时夸大面部表情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老人交谈的欲望和增进理解交谈的内容。对视力较好的老年人可借助写字板、字卡或其他辅助器具与老人交谈。适度使用触摸传递信息,以表示对老华人的热情和关爱。 2 心理护理听力下降,造成与人交往困难,引发抑郁等情感障碍,逐渐与朋友家人疏远,与社会隔绝,甚至促成老年性痴呆。因此,要耐心地给予老年人帮助,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同时耍帮助老年人接受听力减退的现实,寻找积极的生活方式,增强其生活乐趣和

28、社会交往。 3-配戴合适的助听器,以改善老年人的听力。 4健康指导 (1)老年性聋的预防:老年性聋属听觉系统的老年性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周围环境、营养条件及老年性疾病等加速老年性聋的因素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注意以下几方面:老年人困内耳微循环功能较差,对噪声和耳毒性药物等有害因素损害的敏感性增高,故要避免噪声环境及耳毒性药物的影响。积极治疗和预防某些老年性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精尿病等。教会老年人用手掌按压耳朵和用示指按压环揉耳屏,每日34次,以增加耳膜耩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听力下降。增加适度的锻炼,但避免过度劳累,遇事乐观,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应用一些预防

29、性用药,如维生素A、E、B类、银杏叶制剂等。 (2)助听器的使用 1) 配戴助听器的适应证:验配助昕器前,必须由专业医生全面的检查,根据听力损害程度,选择适合的助听器,不可自行选购随意配戴,眦免损害残存的听力。一般情况下,具有中度至重度感觉神经性聋,精神投身体状况较好,语言分辨率较高的老年人适台配戴。 2) 配戴时问及凋整:首先指导老年人掌握助听器的各种开关的功能。老年人配带助听器有一个适应过程,约35个月。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要小,使用23个月后重新调整音调和各种控制装置。注意初戴助听器时,应每天先戴12 h,几天后逐渐延长佩戴时间,而且上、下午应分开,待完全适应后再整天配戴。 3)

30、对话训练:开始时,先在安静的环境中训练听自己的声音,适应后练习听电视或收音机播音员的讲话,逐步收听其他节目,然后训练对话。训练时,升始要在安静环境下一对一地进行,适直唇可进较多人的环境中进行练习。最后练习在嘈杂环境中听较多人说话。老年人的感觉功能下降常为多种因素并存,因此需要对话训练时间较长,要帮助消除老年人急躁情绪。【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老年人能避免昕力减退的因素,适应听力减退的生活,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五、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指中年以后因晶体蛋白变性混浊引起的视功能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白内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故又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自内障的发生与晶体老化、物理因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营养代谢等因素有关。我国现有白内障盲人4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 根据白内障形成的部位,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囊下性三种,其中皮质性白内障是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的一种,按其发展过程分为初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膨胀期因晶体肿胀,前房变浅,有闭角型青光眼解剖基础者,可诱发青光眼。成熟期的白内障未及时手术就进入过熟期,由于晶体囊膜变性、通透性增加,晶体蛋白逸到前房影响房水排出,可引起晶体蛋白过敏性葡萄膜炎和晶体溶解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为双眼病,但双跟的发病可有先后及轻重不等。视力障碍出现的时间及程度与晶体混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