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练习册参考答案0912_第1页
统计练习册参考答案0912_第2页
统计练习册参考答案0912_第3页
统计练习册参考答案0912_第4页
统计练习册参考答案09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比结果以红色为准第一章    导论一、填空题*1、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的活动。*2、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叫标志,它又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3、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4、统计指标所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所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5标志是说明_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_总体_。*6统计总体有_无限_总体和_有限_总体之分。7可变标志在总体各个单位具体表现上的差别就是_变异_。8变量就是可变的_数量标志_,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_标志值_。二、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涵义是

2、( B   )D(题目问题,都对)A、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计学 C、统计理论 统计方法 统计实践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对象的主要特点是(ABC )A、数量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3、以全国的每所高等院校为总体单位,各高校的“学生人数”是(AC)(单选是A)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品质标志4、要调查了解100名工人的月工

3、资收入,每个工人的“月工资”是(A)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随机变量5、以某地区商业企业的全体职工为总体,下列统计数据中,属指标的是(AC)A、男职工所占比重63%B、某职工的月工资300元 C、职工月平均工资400元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在于(AC)A、说明的对象不同  B、表现的形式完全不同   C、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7、下列度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B)A、企业的增加值   B、农副产品收购额    C、某县拥有的中学数*8、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

4、则总体单位是(C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9、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10、变量是( D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1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1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单选是B,多选是BC)A

5、、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工资等级 D、工人体重13、标志是说明( A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三、判断。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总体单位的数量和数量表现。        ()2、总体与总体单位是相对的,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    (  )3、任何统计指标都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        ()4、汽车轮胎

6、的使用寿命是品质标志。      ( )5、 随着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是总体,也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 )6、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 )7、 品质标志一般用文字来回答,有时也可以用数量来回答,如某厂有男职工1000人,女职工900人,就是用数量来回答品质标志。 (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按调查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_全面调查_和_非全面调查_。2、制订统计调查方案,首要的问题是确定_调查目的和任务_。3、为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当总体各单位差异不大时,

7、可采用_抽样/典型_法。二、选择题1.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CD )A、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全面和非全面调查 D、普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2.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D)D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3.统计调查按对象包括的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D )A、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4.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5.在统计调

8、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A )A、调查单位 B、调查对象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6、在下面的调查方式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BC)CA、统计报表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查7、统计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有(AB)BA、统计报表    B、问卷法         C、调查单位8、为了解武汉集贸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额的情况,对17个大型集贸市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A、典型调查      B、重点

9、调查      C、抽样调查9、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台设备是(B )C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三、判断并改错。1.一次性调查就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的调查 (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被研究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 )3、重点调查一般属于经常性调查。          

10、;                 (   )4、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性调查。           ( )5、人口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

11、160;     ( )6、调查时间指统计调查资料的登记时间。                     ( )7、调查单位的确定,取决于统计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 )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保证实行统

12、计分组目的的关键是_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组限_。2、统计分组是将总体按照_分组标志_区分为若干部分。3、对连续变量进行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_同一个标志值_(相连)_对离散型变量进行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_不同的标志值 (不相重叠)_。*4、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组中值_,它反映了该组总体单位变量值的_一般水平_。*5、某个组距为50的等距数列,末组为开口组,其下限为100,则末组组中值为_125_。6、统计表从内容上可分为_主词_和_宾词_两部分。*7、变量数列中,次数的相对数形式叫_频率_。8、编制变量数列时,最小值的下限要低于或等于最小的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要_大于

13、或等于_最大变量值。二、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C)。A、组距           B、组数         C、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C)A、变量值的大小   B、组数          C、各组界限*3、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

14、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A) A、26     B、156            C、348*4、复合分组与平行分组的根本区别在于(A)CA、分组方法不同  B、分组对象不同   C、分组标志多少不同5、统计分组的对象是(A)A、总体          B、总体单位    

15、0;  C、指标6、将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的利润额,人数资料依次排列并求出总和数的统计表是(C)。B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    C、一览表*7、把一个地区的1000家企业分为全民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外资企业,这是(B)CA、按数量标志分组 B、按品质标志分组C、进行简单分组8、次数密度是(C)。AA、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B、各组单位距离内分布的次数C、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D、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9、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B)。A、小于1

16、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10、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1、.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B)。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书次数 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三、计算题1991年第四季度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百分比资料如下(%)97881231251101121

17、3114012011890991031071211411391311281199590131132121124111121103108110901219095110140141143128据此,试编制分布数列,并指出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略)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 和 总体标志总量 ,按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期指标 和 时点指标 。*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有名数 和 无名数 。*3、总体各部分结构相对数之和

18、等于 100% 。*4、 总量指标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5、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提高,而实际提高,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102% 。二、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时期指标的是 ( B)BCA、1990年末,世界人口总数52.9亿人B、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17686亿元C、1990年,我国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731元*2、统计研究目的是了解某市工业企业收入状况,则下列指标中属于标志总量指标的是 (B)A、该市工业企业职工50万人B、该市工业企业职工月工资总额15000万元C、该市工业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300元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其分子、分母可以是 (AC)A、时期指标 B

19、、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C、时点指标4、分子、分母都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 (AC)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5、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BC )A、工人劳动率 B、人均粮食产量 C、零售商业网点密度*6、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0万人,随着研究目的不同,该指标可能是(AB)A、总体单位总量 B、标志总量 C、时期指标*7、某企业计划产量报告期比基期提高5%,执行结果,该项计划超额5%完成,则实际产量报告期比基期提高了 (C)A、5% B、25% C、10.258、某地区的人均粮食产量公斤,是另一地区的.倍,这是两个(A)A、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

20、相对数*9、能直接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成果的指标是 (B)A、相对指标 B、总量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10、某厂1987年完成产值100万元,1988年计划增长10%,而实际完成120万元,则1988年超额完成计划 (A)A、9.09% B、12% C、20%*11、某校教职工(总体)1500人,平均年龄37岁,月平均工资400元。故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值为 (A)A、1500人 B、400元 C、37岁12、下列指标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BC)A、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 B、公路长度350公里 C、月平均产品产量200件13、将反映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求出的指标,可以是 (AB)A

21、、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相对指标14、某地新生男女婴儿的性别比为106:100,这一指标属于 (AB)A、比例相对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指标15、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B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16、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 B )A、变形 B、倒数 C、平均数 D、开平方*17、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全距大,那么 ( D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D、全距与标准差并不存在上

22、述关系*18、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多少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19、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 D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 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20、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三、多选*1、写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B )A、工业总产值 B、商品销售额 C、职工人数 D、商品库存 E

23、、生猪存栏数*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BD )A、企业个数 B、机器台数 C、电视机销售量 D、某地区某年人口数 E、产品产量3、下列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BCE )A、已知工资总额及工人数,求平均工资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已知某厂19931998年产值,求平均发展进度E、已知各级工人月工资和相应的工人数,求工人平均工资4. 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B )BC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平均年龄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人口密度 E、人口自然增长率*5.几何平均法的

24、计算公式有 ( BCDE )A、(X1/2 +X2+X3+Xn-1+Xn/2)(n-1) B、X1X2X3 Xn-1XnC、fXf D、X E、pq四、计算题1、根据“七五”计划规定,某工厂甲产品1990年应达到900万吨,实际执行结果如下表:  月份 年份 产量1234567891011121989年6060656870707576787674741990年708080808180828082798084 试计算该项长期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及提前完成时间。  1.107.%4  107.4% 2.8个月07天 *2、某管理局所属三个企业产品产量

25、资料如下(单位:万件): 1992年实际产量1993年计划产量1993年实际产量产量计划完成程度(%)1993年实际产量是1992年的百分比(%)绝对数各厂所占的比重(%)甲厂60697623 110 127乙厂12013214243 108 118丙厂809611034 115 126合计 260 297 328 100 111 126指标种类总量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 动态相对指标要求:计算表中所缺数字,并在指标种类那一行注明是何种相对指标。  

26、   3、某市“七五”计划规定,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00万元,各年实际执行情况如下: 8687888990季度季度季度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800850870900190194196200 要求:计算该项长期计划的完成情况相对数及提前完成时间。1. 105%2. 提前1个季度完成计划。第五章           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一、填空题*1、算术平均数可以反映总体单位分布的 集中趋势 。*2、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值的 一

27、般水平 。*3、权数的形式可以是 绝对数 ,也可以是 相对数 。*4、 几何平均数 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发展速度。*5、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中,分子是 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 总体单位总数 。6、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指标时,通常是取 组中值 作为X参与运算。*7、 平均指标 掩盖了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8、各变量值与其 算术平均数 离差之和为零。9、变量值倒数的 算术平均数 的倒数是调和平均数。10、如果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各权数都相等,则其成为 简单算术平均数 。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之间 差异程度 的统计指标。*12、全距的缺点是易受 端值 的影响。*13、 离散系数 是测定

28、标志变动度大小的相对指标。14、平均差实质上是一个平均数,被平均的对象是 X1-X。*15、测定变量数列的集中趋势要计算 平均指标 ,测定离中趋势要计算 变异指标 。16、加工某产品依次要经过4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9%、98%、99%、96%,则各道工序的合格率为 98% 。*17、已知X=10   X2=125 则离散系数为 50% 。18、对50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合格品为480件,则平均合格率为 96%,废品率的方差为 5% 。19、10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250、240、260、320、325、320、380、380、380、325元,工资额的众数

29、为 380 。20、某学生组8名学生的年龄分别为19、21、18、18、17、17、16、19岁,则年龄中位数为 17.5。18*21、是非标志的表现形式有两个,通常用 0,1 表示。22、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别为120 118 120 135 132 118 124 126 ,则日产量的平均差为 5.125 5.156。*23、如果一群变量值中有一个变量为值为,则不能计算其 调和算术平均数或几何算术平均数。*24、平均数为250,离散系数为20%,则方差为 2500 。二、选择题1、平均指标的基本功能是反映(A)A、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 C、总体的规模*2、影响

30、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有(A、B)A、X   B、f/f  C、f*3、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报告期实际完成的销售额分别为100万元、120万元140万元,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分别为90%,100%和105,则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相对数的计算方式为(C)A、 90%*100%*105%    B、(90%+100%+105%)/3    C、(100+120+140)/(100/0.9+120/1.0+140/1.05)*4、算术平均数具有的数学性质有(AB)A、(X-U)2 =最小  &

31、#160; B、(X-U)=0  C、 ( XU)2=0(U-平均数)*5、甲乙两个车间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为300元、280元,工资标准差分别为甲60元,乙30元,这表明(B)A、甲代表性大     B、乙代表性大     C、两者代表性相等*6、交替标志的标准差实质是两个比重p 、(1-p)的(C)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三、多选1、某工业企业1989年产值为2000万元,1997年产值

32、为1989年的1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2;4 )AD(1)年平均增长速度=6.25%(2)年平均增长速度=5.2%(3)年平均增长速度=4.6%(4)年平均增长量=125万元(5)年平均增长量=111.11万元2、简单算术平均数适合于计算(AC)。A、间隔相等时期数列 B、间隔不等连续时点数列 C、间隔相等连续时点数列D、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E、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3、应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理想的趋势线(或方程)要求满足的条件是(2;5)。(1)(y-yc)2=0 (2)(y-yc)2= 最小值 (3)(y-yc)2 >0 (4)(y-yc)=最小值 (5)(y

33、-yc)=0三、判断。 1、标志变异指标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也越大。                 ( )2、众数就是变量值最大的数。                         

34、               ( )3、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有近似值的性质。                  ()4、全距是最大变量与最小变量之差。          

35、60;                 ()5、所有的平均数都是用有名数表示的                          ( )6、计算算术平均数时,分子分母资料必须是同一总体的两个总量指标。

36、  ( )7、影响简单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变量值和次数。             (   )8、根据同一资料计算出来的平均差和标准差一定相等。            (     )9、变量值相同的两个变量数列,它们的平均数也相同。     

37、0;      (    )10、如果两个数列的平均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 )四、计算题*1、某公司所属甲乙两个企业职工的月工资水平如下:工资(元)甲企业乙企业工人数(人)工人结构比(%)1502005052002508012250300100203003501202035040020035400以上808合计630100要求:计算甲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乙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判断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强弱 (略) X甲=202250/630=321;X乙=32

38、1Q1=82656800/630=131201;Q2=165628950/100=1656289 2、农贸公司四个收购点收购某种土产品的资料如下:收购点收购单价(元/公斤)收购金额(元)甲1.250000乙1.0054000丙1.0060000丁1.1548000要求:计算该种土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 答案:1.07(元/公斤) 1.13    3、对某地居民进行家庭调查,得3000个农户的年收入资料如下:年收入(元)农户数(户)年收入(元)农户数(户)1000以上100300035005401000150015035004000200

39、15002000300400045002802000250050045005000180250030006505000以上100要求:计算中位数Me      计算众数Mo  (略)  4、某年级学生数学考试成绩资料如下:成绩(分)人数(人)506056070257080308090409010020合计120要求:计算学生考试成绩的极差R   平均差A、D   标准差  (略)    *5、甲、乙两个品种

40、的水稻在6六块地上试种,有关资料如下:田块编号甲品种乙品种田块面积(亩)总产量(公斤)亩产(公斤/亩)总产量(公斤)11.242036072022.076038057031.040040084040.838035074051.036038677262.0800405810要求:试比较两个品种水稻产量的稳定性。解:X甲=3120/8=390;X乙=4452/11.714=380Q2X甲=9100/8, QX甲=33.73;Q2X乙= 4864.857/11.714 ;QX乙=20.38V甲=33.73/390=0.086 ;V乙=0.054V甲=0.086 >V乙=0.054答:水稻产量乙

41、品种的稳定性较高第六章            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一个时间数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即 分组 和 次数   。2、时间数列按照构成时间数列的 指标 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时间数列和 平均数 *3、 时点 数列的各期指标数值不能相接相加。*4、在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 时间间隔 的长短无直接关系。5、动态比较分析中,从绝对量上进行比较分析的指标是 发展速度 。水平指标*6、某地人口数1991年较1989年增长15万人,1993年教1989年增长

42、的10万人,1993年又教1992年增长12万人,则1992年教1991年增长 -7 万人。7、发展速度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现象发展变化的 相对数(倍数)与 发展程度(百分比) 。*8、增长速度等于 发展速度 减1。*9、某企业1990年的利润额比1986年增长25%,1989年比1986年增长20%,则1990年比1989年增长 1.25/1.2-1 。10、某地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对1990年的发展速度为115%,每增长1%的绝对值为10亿元,则该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 1000亿   ,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150 亿  。二、选择题

43、*1、某厂产值最初期水平为50万元,以后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2%与3%,则最末期产值为(B)A、50+50(1%+2%+3%)/3    B、50(1+1%)(2%+1)(3%+1)  C、 50+50(1%+2%+3%)2、测定长期趋势的主要方法有(A)A、移动平均法             B、算术平均法          

44、       C、最小平方法*3、1989年甲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元,乙企业为110元,1990年两企业的职工人数不变,但月平均工资甲增加10元,乙增加了11元,则1990年两企业职工月总平均工资比1989年(B )A、增加了10.5元          B、提高了10%                

45、  C、增加了21元4、对于趋势方程y=ab ,将两边取常用对数得y=A+Bt ,若已知t=0,Yt=36.9,n=5,Y=8.4,则(  )A、a=1.68                 B、b=40.04                 

46、60;  C、c=5.37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BC)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累计增长量/最初量水平    C、   (yi yo) /yo6、用来反映相对变化所对应的绝对效果的统计指标是(c )A、每增长百分之一的连乘积    B、增长速度                 

47、0;C、增长量7、若有一50年数据的时间数列,现采用19项移动平均法对原数列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为( C)A、30项                      B、26项                 

48、;    C、32项8、设有项数n=5的时间数列y=75,Y0=5,且将原点置最初期水平,按最小平均方法配合的直线趋势方程有Sy =0,则直线趋势方程为(  A )A、Yc=10+5t                  B、Yc=5+5t            

49、;       C、Yc=5+10t三、计算题1、某棉库年末棉花库存资料如下: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年末棉花库存时(万担)900950990104010851120要求:计算棉花库存量的年平均增长量。答案:442、某商场1993年上半年各月大宗商品库存额及库存总资料如下:时间1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30日库存总额(万元)20303334大宗商品在库存总额中比重(%)40.0053.3354.5535.92计算大宗商品库存额占库存总额中的平均比重= (8+16)*3/2+(16+18)*1/2+(18+

50、12.2)*2/2/(20+30)*3/2.= 60%3、某厂1992年上半年各月的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123456产量(万件)q121619212326单位成本c65.064.855.124.434.27计算该厂1992年上半年各月平均单位成本。 C=qc/q4、某市税收收入资料如下:年份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税收额(亿元)2.02.63.43.23.03.63.53.8试据此资料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分别用一般法与简捷法)解: 解:设税收的年份为X,t=X-1986,税收额为Y由公式可得:=(n/(n) =8*(-4*2.0+(-3*2.

51、6)+(-2*3.4)+(-1*3.2)+(0*3.0)+(1*3.6)+(2*3.5)+(3*3.8) -(-4)*(2.0+2.6+3.4+3.2+3.0+3.6+3.5+3.8)/8*(16+9+4+1+1+4+9)-(-4)2 =70/336=0.21 则=/n-*/n =(2.0+2.6+3.4+3.2+3.0+3.6+3.5+3.8)/8-0.21*(-4/8) =3.2425则所求直线趋势方程为t=+t=3.2425+0.21t  5、某县1990年粮食产量为500万吨,若1994年要求达到1000万吨,则每年必须以百分之几的速度递增?若该县粮食产量一直以该速

52、度递增,到2000年该县粮食总产量将达到多少?(略)第七章            统计指数一、填空题*1、从包括的范围划分,统计指数分为两类,即 个体指数 和 总指数 。*2、总指数的计算公式中,不发生变动而起媒介作用的因素叫 同度量因素 。*3、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10%的商品,价格指数为 111% 。*4、总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 综合指数 和 平均指数 。5、可变组成指数体系中,反映变量值Xi的变动对平均数变动影响情况的指数叫 固定结构指数 。*6、职工人数增加5%,劳动生产率提高8

53、%,则利润额增加 105%*108%-1 。*7、(Tof1/f1)/ (Tof0/f0)该式叫 结构影响指数 。8、指数体系中,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应等于总变动指数。*9、若p1q1 =120、p0q0=80、p0q1=100、p1q0=110则价格指数为 120% ,销售指数为 125% 。10、指数数列按对比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环比指数 和 定基指数 二、选择题1、进行因素分析,则需要用到(A )A、指数体系         B、指数数列        

54、     C、总指数*2、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C )A、确定基期         B、确定被比对象       C、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3、分析平均指标的动态变动中所受两因素的影响情况,则需要用到(C)A、个体指数体系    B、综合指数体系       C、可变组成指数体系*4、某造纸厂1993年的产量比1992年的

55、产量增长10%,生产费用增长5%,则单位成本指数为(C)A、5%               B、10%                C、95.45%5、研究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趋势或规律,通常要编制( B  )A、个体指数       

56、;  B、指数数列           C、指数体系*6、指数p1q1/ p1q1/Kp  是(A  )A、价格指数          B、物量指数             C、总指数7、由三个指数所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通常(C)A、都固定在基期 &#

57、160;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分别固定在基期和报告期*8、职工平均工资指数为130%,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0%,则工资固定构成指数为( A)A、144.44%           B、44.44%              C、100%9、某种产品原材料费用报告期比基期节约5%,而产量却增

58、加了2%,已知原材料价格上涨10%,则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指数为(C )A、110%             B、15.33%               C、84.67%*10、以q表示产量,p表示价格 k表示个体价格指数,则价格总指数的公式可为(CB)A、kp1q0/ p1q0    B、kp0q1/p0q1

59、60;  C、p1q1/ p1q1/Kp*11、某企业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报告期为12万元,比基期多支出2万元,单位产品的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2%,故(A )A、产品的总成本指数为120%       B、单位产品成本的总指数为2%12、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平均指数,它的分子、分母通常是( D )A、简单调和平均数 B、简单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数*13、编制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化)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B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14、平均价格可变构成指数的公式是( C )A、p1q1 p0q1 B、p0q1 p0q0 q1 q1 q1 q0C、p1q1 p0q0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