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新技术的研究动向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是世界各采煤国家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我国,瓦斯灾害已成为煤矿群死群伤的头号杀手,2005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占70.7%,建国以来发生22起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为20起。 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局部性短兵相接的单项技术向区域性的以建立本质安全矿井为目的的综合技术发展,包括瓦斯灾害易发区域的预测技术、高效瓦斯抽采及抽采效果评价技术、瓦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等。本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动向作一简要介绍。
2、60; 一、瓦斯灾害易发区域预测技术 瓦斯灾害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通常属于瓦斯灾害易发区域。此外,瓦斯灾害易发区通常赋存着较高的瓦斯含量,因此,预测高瓦斯含量区域也是预测瓦斯灾害易发区的有效手段。 1.地质雷达超前探测地质构造技术。地质雷达是利用无线电反射原理超前探测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通过多年努力,最新研制出适合煤矿环境使用的本质安全型地质雷达,能够超前探测采掘工作面2030m深处煤岩内的隐伏小型构造等地质异常体,通过在西
3、山、淮南、松藻等矿区的试验,取得了好的效果。2004年12月12日,在西山杜儿坪矿68214尾巷进行了煤层陷落柱探测试验,发现在煤层中由浅到深雷达波逐渐衰减,而在有陷落柱的地方雷达回波出现强反射,同相轴基本形成一段弧形曲线,明显反映了陷落柱和煤层的分界面和陷落柱的大小范围。 在西曲矿22502工作面付巷探测2#-4#煤层位置和厚度:探测结果表明,2#煤层的底板和4#煤层的顶、底板位置反映均较清楚,4#煤层在所测范围内基本稳定,受断层影响局部有起伏,所测4#煤层平均厚度为3.35m。 在西曲矿28210工作面付巷碛头超前探测
4、采空区边界:沿碛头表面向前方作水平扫描,参见图3,可见约在前方30m处有一强反射界面,推测为含水异常区。 2.P-S波长距离构造探测技术。P-S波长距离超前构造探测主要检测地震波中反射回来的P波和S波进行分析预报地质构造的,能方便快捷预报采掘工作面100150m深处煤岩内的地质异常情况。 试验分别于2005年7月910日和9月21日在潞安常村矿S3-5皮顺巷、王庄矿740回风巷和王庄矿630皮带巷进行了三次探测试验。 常村矿S3-5皮顺巷探测结果为:大约55.887.5m(掘进面前方03
5、1.7m)处反射面较多,岩体破碎,可能为陷落柱影响区。该巷掘至距S3回风下山南帮388m位置揭露一陷落柱,王庄矿740回风巷探测结果为:在掘进正前方约71m(掘进面前方13.5m)和约114m(掘进面前方56.5m)处都存在反射界面,在70120米范围内还存在一些次生的反射界面。实际揭露发现掘进头前55m处发育F237断层,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走向1320、倾向2220、倾角800,断层落差4.6m。 3.煤层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瓦斯含量(Q)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在20和一个大气压条件下所含有的瓦斯量,它由可解吸瓦斯含量和残存瓦斯含量组成,单位为m3/t,其表达基准为原煤基
6、。可解吸瓦斯含量(Qm)的值等于瓦斯损失量(Q1)、煤样瓦斯解吸量Q2、煤样粉碎后的瓦斯解吸量(Q3)三者之和。 通过向煤层施工取芯钻孔,将煤芯从煤层深部取出,及时放入煤样筒中密封;然后测量煤样筒中煤芯的瓦斯解吸速度及解吸量,并以此来计算瓦斯损失量Q1;把煤样筒带到实验室然后测量从煤样筒中释放出的瓦斯量,与井下测量的瓦斯解吸量一起计算煤芯瓦斯解吸量Q2;将煤样筒中的部分煤样装入密封的粉碎系统加以粉碎,测量在粉碎过程及粉碎后一段时间所解吸出的瓦斯量(常压下),并以此计算粉碎瓦斯解吸量Q3;瓦斯损失量、煤芯瓦斯解吸量和粉碎瓦斯解吸量之和就是可解吸瓦斯含量,即Qm
7、Q1Q2Q3。再根据试验可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最终求出煤层瓦斯含量。系统和钻孔取样系统等组成。利用这种方法在淮南矿业集团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同时与巷道掘进过程中瓦斯涌出量进行对比,显然趋势基本一致。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大面积大量测定煤层瓦斯含量资料,了解各区域的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状态,以此为基础便可有效预测瓦斯灾害易发区。目前试验取样钻孔深度达到50m,随着进一步改进和扩大试验,预计能够满足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 二、高效瓦斯抽采技术 1.地面钻孔抽采采动卸压区煤层或采空区瓦斯。瓦斯抽采是预防瓦斯灾害最根本的手段,借鉴
8、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淮南矿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对煤矿区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卸压区煤层或采空区瓦斯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在淮南矿业集团谢桥和张北矿采空区瓦斯抽采的试验结果表明,钻孔应布置在距离回风巷30m以内,钻孔间距在200300m之间。潘一矿的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为515m3/min,浓度为6085%。张北矿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为1025m3/min,浓度为6080%。谢桥矿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流量为1020m3/min,浓度为6090%。谢一矿的一个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量为45m3/min,浓度为50%。
9、; 通过以上对淮南矿区地面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实施效果的归纳,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这些钻孔在正常工作期间,瓦斯抽放量和瓦斯浓度均较高,平均流量为15m3/min,平均瓦斯浓度为80%,抽放效果较好。当工作面推过钻孔40100m时,钻孔瓦斯流量和浓度都增到最大值。 2.井下顺煤层枝状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技术。在山西大宁矿,引进澳大利亚生产的VLD1000定向千米钻机,采用导向和纠偏装置调整钻进方向,并根据煤层强度确定排渣方式和参数。VLD定向钻机从2003年4月开始在大宁矿调试、运行,到2004年4月末的一个整年,总共钻进进尺为78484m,创下了单台VLD定向
10、钻机在井下定向钻进的世界纪录。到2004年9月底,VLD钻机已经完成了定向钻孔160个,总进尺达到了112,716m,最长的钻孔达到了1005m,有20个钻孔的长度在800m以上,钻孔布置如图11所示。 对不同深度钻孔的抽采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考察,将钻孔按深度分为800m、600m、400m组。不同深度千米钻机枝状长钻孔抽采效果如表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钻孔深度为800m组的钻孔总钻进长度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53%,其抽采第1年、第2年及800d的总累计抽采量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33%139%;钻孔深度为600m组的钻孔总钻进长度是钻孔深度400m
11、组的145%,其抽采第1年、第2年及800d的总累计抽采量是钻孔深度400m组的106%121%。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钻孔的累计抽采总量也相应增加,说明增加钻孔长度对提高抽采效果是可行的。在煤矿井下实施千米钻孔后,既可大幅度减少抽采巷道工程量,并能实现大面积预抽。 钻孔在第2年末的总累计抽采量与第1年末相比增加了14%28%,而在800d时的总累计抽采量与第2年末的相比仅增加了1%左右。由此可得出,钻孔的合理抽采时间以12年为宜。 大宁矿首采面长500m、宽320m,于2003年开始实施千米钻机枝状长钻孔,钻孔间距15m左
12、右(共计12个孔、34个水平分支),钻孔深度为500m左右、钻进总进尺11000m,抽采时间为2.0年。经考察单孔平均总抽采量为1.0Mm3。首采面的煤层气含量为14m3/min,由此计算首采面的预抽率为51.44%;2005年矿井煤层气涌出量为184.8m3/min、其中抽采量为130m3/min,矿井煤层气抽采率为70.35%。 三、瓦斯灾害监测技术 瓦斯灾害监测是及时发现瓦斯灾害隐患的关键手段,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和监控网络系统两部分。 1.红外瓦斯传感器技术。红外瓦斯传感器主要利用
13、瓦斯气体对某一特定波长红外光吸收性能与瓦斯浓度之间存在一确定关系,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红外光被吸收的程度反映瓦斯浓度值的原理进行工作。 对研制的红外传感器进行的测试结果为:瓦斯浓度为05%之间时,最大绝对误差为0.06%CH4,最大线性度偏离0.06%,平均响应时间7秒48,040温度变化时显示误差为±0.02%CH4,为期10天稳定性试验零点漂移最大为0.01%,显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际上红外瓦斯传感器能够测量0100%CH4的测量范围。 2.宽带监控系统。KJ90分布式网络化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主干传输平台即采用了基
14、于IP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将地面以太网技术直接延伸至煤矿井下环境,为矿井构筑了先进、可靠、标准、高速、宽带、双向的综合信息传输平台,使得矿山安全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各种监控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设备、语音通讯设备、图象监控设备等都以IP方式接入。并与煤矿企业的InternetIntranet整体架构实现无缝连接。 四、瓦斯灾害预警技术 瓦斯灾害的有效预防与矿井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然而,瓦斯灾害的发生具有许多相关影响因素,且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单纯靠人来掌握所有相关因素的变化以及可能到能导致的结果是非常困难的。为此,我们提出
15、了瓦斯灾害预警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大量的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监控系统监测各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利用试验研究得到的相关模型,实现对瓦斯灾害预警,并提出合理的消除瓦斯灾害隐患的建议,利用技术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预警系统基于ARCInfor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开发,使过程和结果具有直观性。预警系统主要具备: 1.瓦斯地质赋存预测。瓦斯地质赋存预测主要是以绘制瓦斯压力等值线、瓦斯含量等值线、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等为目标,研究基于地理信息(GIS)技术的瓦斯地质赋存状况预测方法及软件计算程序。在本系统中,主要研究
16、开发了地质构造的维护、查询,地质单元的划分与智能识别,地质单元的瓦斯压力等值线绘制、瓦斯含量等值线绘制、等值线分范围查询及分布图查询等功能。 2.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主要以绘制突出危险区域分布图为目标,其预测基础是煤矿实际生产需要而测定的若干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基本参数测点。区域预测的方法包括瓦斯地质法、综合指标法、钻孔动力现象判断法和其它现象综合判断法,区域预测的结果就是各个专业模块计算结果的并集。区域预测结果分为突出威胁、突出危险和严重突出危险三级,结果图可以进行交互查询、打印和共享发布。
17、0; 3.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主要分为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和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三部分内容,其预测数据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日常突出预测数据,包括瓦斯解吸指标K1值、钻屑量S、瓦斯涌出初速度q及其衰减指标Cq等;二是工作面瓦斯涌出动态指标,包括放炮后30(60)分钟内瓦斯涌出变化评价指标V30(V60),监测系统监控的工作面瓦斯实时涌出变化量等;三是地质构造、日常记录的参数测定点、历史采掘状况记录、历史突出事故记录等。 4.瓦斯变化实时监控与预测。瓦斯监控信息来源于监测系统
18、,预警服务器的任务是,定时从监控系统服务器读取需要的信息(主要是瓦斯能读变化实时值),并主动传输到预警服务器上,再根据信息需求进行分类存储和显示,并通过软件界面接口提供灵活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 由于监控系统数据是进行瓦斯灾害动态预警的基础,所以数据采集服务器程序不但要求其自身具有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等特征,而且对控件系统服务器不能有任何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需要对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合并以减少数据存储资源的浪费和数据的集中管理。 5.瓦斯爆炸预测。瓦斯爆炸预测是以矿井监测系统的瓦斯浓度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
19、,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综合其它影响因素研究出瓦斯爆炸灾害的预警指标和方法实现对瓦斯爆炸灾害发生的超前预警,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监测系统数据库保存的三类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瓦斯爆炸实时预警; 二是根据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异常情况下瓦斯爆炸预警。 6.系统管理、矿图维护与输入输出。系统管理、矿图维护与输入输出是本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一是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包括本软件系统的通用参数设置、显示风格设置、用户权限设置、煤矿部门分配及员工设置、日志管理、系统配置状态诊断、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等内容,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的作用是为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三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抚顺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健身服务投诉处理机制-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桥总成拓扑结构在极端工况下的静动态力学特性突变预警模型
- 基于工业4.0的分离齿合套智能化装配工艺与误差补偿系统研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减速箱脂全球供应链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平台设计
- 垂直领域知识图谱对割片精度的赋能机制
- 国际标准框架下多品牌交流钳表精度认证体系差异化困境
- 后疫情时代健康监测集成于门禁系统的伦理与成本博弈
- 2025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批招聘(4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树立正确就业观课件
- 口腔科终末处理流程与规范
- 监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管护栏拆除方案(3篇)
- 静脉输液十二种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 矮小症诊治指南
- 停车场收费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 施工现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 KTV娱乐场所营销策略
- 护理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