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集中上载方式的非线性制作网的若干细节归纳_电子通信论文_第1页
采用集中上载方式的非线性制作网的若干细节归纳_电子通信论文_第2页
采用集中上载方式的非线性制作网的若干细节归纳_电子通信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用集中上载方式的非线性制作网的若干细节归纳_电子通信论文    采用集中上载方式的非线性制作网的若干细节归纳2004年度河南省广播电视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一、概述     目前,非线性制作网络在电视行业中已大量应用,以 FC+ 以太网的双网结构是最为普遍的做法。由于前期的节目采集中,仍在大量使用磁带这一传统的线性方式作为记录的主体,在后期的节目制作前,素材的上载成为不可避免的步骤与环节。现在流行的方式是在配有视音频处理卡的工作站上加挂放机,以分散的上载工作站承担素材

2、上载的工作。这种方式由于其流程简单、使用灵活而在早期的网络中大量存在,但在中小型的网络中,由于工作站点的不足,经常会出现素材上载人员与节目编辑人员争用站点的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将节目制作站点从素材上载中解放出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在 2003 年底建成的节目制作网以集中上载来代替原先新闻制作网中的分散上载方式。     二 、网络分析     由于上载部分的独立,从而使网络的结构在功能上产生了分解、细化,使得原先作为整体的、基于标准 C/S 构架的、功能集成的网络,演变成为多个功能专一的、独立的子网。如图

3、1 、 2 所示:     注:箭头代表数据流向     从以上两图的比较当中可以看出,在原先的网络中,素材上载、节目制作、素材存储、以及网络的管理等功能,都是通过各站点独立在网络中进行交互的,而各站点之间是一种对等、并列的关系,它们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功能差异,这就在简洁、明了的背后掩盖了各功能间不确定的、潜在的冲突(即在用机繁忙时,素材上载人员与节目编辑人员争用站点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更多的时间中,大部分站点又处于闲置状态)。在新的网络中,各功能相对独立,更有利于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并且,对于功能的扩充(如加入播出

4、网),也由原来的网间连接变为内部子网的扩展,在理解上更加容易、操作上更加可行。     三、网络结构     下面笔者就以图二的功能子网模式,对都市频道的非线性节目制作网进行结构上的分析。       上载子网     从物理上该部分由两台转码工作站( ZMS-01 和 ZMS-02 )、一台转码调度服务器站( ZMC )、一台上载控制站( SZC )、一台视频服务器( MAV70 )及该视频服务器的网关( GateWay )

5、所组成;从逻辑上分为上载、存储与转码三部分。     在 SZC 上运行着集中上载主程序 MAV70Upload.exe 和定时收录任务 Uploadsvr.exe 两个程序, MAV70Upload.exe 是集中上载系统的主程序,记载了整个上载部分的路由信息, 负责素材的采集、将采集的条目写入专有的上载数据库、并向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发送上载信息,它 也是上载人员操控的主界面;而 Uploadsvr.exe 功能较为单一,只进行卫星的定时收录任务。同时, SZC 通过 MOXA 卡及其连接盒与各放机和 MAV70 的控制口相连,对其进

6、行各种操作的控制。     ZMC 包含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和转码调度服务器 SbRemoteSvr .exe 两个程序,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接收到来自主程序的上载信息, 检查数据库,将新增的条目生成转码任务并提交, 并将其发送于转码部分,待转码完成后将信息(转码成功、失败或因未找到转码素材而没有转码)返回于主程序;当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收到 转码任务成功时,还要将素材信息写入整个网络的主数据库。而转码调度服务器 SbRemoteSvr.exe 的作用是接受来自于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的任务,

7、并根据当前的任务量对转码工作站集群进行任务调度和分配,待转码站完成任务后,向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返回完成信息。     两台 ZMS 组成了转码工作站的群集,在其上的本地转码 SbTrLocalSvr.exe 程序根据从转码调度服务器站发来任务,通过网关从 MAV70 中找到相应的素材文件的位置,将其转为制作网所识别的高(低)质量的视音频文件,并存放于为该用户指定的相应位置;在转码工作站上另有一手动提交软件 TaskSubmit.exe ,该软件可将各类 MPEG-II 视音频(如 DVD ),网络中各种流行的视频格式(如 rmvb 、

8、wmv 、 asf 、 mp3 等)及其他公司的视音频文件(如 SEACHANGE 、 GVG GXF )转为制作网中可识别的格式,它的功能相当于一手动提交任务的“万能转码”软件。     MAV70 用来临时存放采集的视、音频文件,由于其不能直接将视、音频流转为制作网所识别的格式文件,也就使得转码成为必须的步骤;而且 MAV70 是视频服务器,无法以高速的 I/O 吞吐能力直接与网络进行交互,因此为其配一专用的网关,解决网络中的高数据流量。     SZC 上的 MAV70Upload.exe 和 Uploads

9、vr.exe 两个程序与 ZMC 上的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组成了上载部分,它们之间相互独立,互相配合。用户通过主程序进行操作,在登录时申请供上载用的空闲通道,并从网络中的主数据库中读出相应的用户信息(上载的权限、有效的使用空间、用户需求的视频文件的码率类型及要存放的位置等),待录制(素材上载)完成后,将相应的素材信息写入上载数据库,并发送信息给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接收到主程序发送的素材信息后,检查上载数据库,将其中的新增条目生成转码任务并向转码调度服务器提交。当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接收到从转码调度服务器发送的

10、转码完成的返回信息后,将该条目的所有相应信息写入制作网主数据库,并且向主上载程序发送转码成功信息。主程序在得到转码任务成功的信息后,向上载数据库写入完成信息,并于一小时后自动从 MAV70 中释放已完成转码的素材所占用的空间;若返回的是失败信息,素材管理 DispClip.exe 将不进行写入主数据库的操作,同时返回给主程序,由主程序向上载数据库写入失败信息,并将素材一直存放在 MAV70 内,成为“垃圾”文件。管理人员若发现转码任务失败,可通过该任务在转码调度服务器中的执行信息进行判断,如果是任务意外中止,可在转码调度服务器中手动重作该任务,若录入的素材有问题,则应通过上载主程序的管理界面删

11、除该任务。用户还可进行卫星定时收录工作,与人工上载不同的是定时上载不需要手工去操作,只需要在第一次上载前,由用户对录制起止时间、录制期数进行预先设定,在录制的前两分钟,定时上载程序会自动向上载主程序发送录制申请。由于定时上载在设计时即被定义了较高的优先级,因此在定时上载发送录制申请后,如果设备已被占用,主程序会强行终止该任务,释放通道,供定时上载程序使用。     转码调度服务器、转码工作站群集与手动任务提交组成了转码部分。转码调度服务器与转码工作站群集组成了正常的上载模式,转码调度服务器根据当前转码站的忙闲状态进行任务分配。在有空闲的转码工作站时,转码

12、调度服务器向其发送任务与相关素材信息;若所有转码站的通道均被占用时,转码调度服务器则将任务以 FIFO (先进先出)的方式建立一任务队列,依序进行任务分配。     作为存储部分的 MAV70 及其网关,只是用来临时存放素材文件的场所,等转码成功一小时后,其所占用的空间将被自动释放;网关只作为供转码站与 MAV70 交互的一个平台。       存储子网     双网结构中以 FC 环境构成的 SAN (存储区域网)则成为了存储子网的主要构成部分。节目素材通过转码工

13、作站,分别经光纤和以太网连接,以高低两种画质存储在 FC 网的共享海量存储磁盘阵列和以太网域主服务器的共享 SCSI 硬盘塔进行存储,供带有视音频编解码板的有卡工作站使用,所以存储子网也就由海量存储磁盘阵列、磁盘控制器、 MDC 服务器及与域主服务器相连的 SCSI 硬盘塔组成。素材文件由经转码工作站的转码,送入网络的相应存储体中,低质量素材存放在 SCSI 硬盘塔中,相对应的高质量素材存放在海量存储磁盘阵列中。     对于 SCSI 硬盘塔而言,域主服务器与其关系就如同 MAV70 与其网关的关系相似,只是域主服务器并不是单为 SCSI 硬盘塔共享存储而配,做为域主服务器、网络的核心,它还发挥着更为重要的维持整个网络运行的作用。在 SCSI 硬盘塔上分别存放有数据库群集、制作网低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