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要让学生_第1页
美术教学要让学生_第2页
美术教学要让学生_第3页
美术教学要让学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术教学要让学生“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谈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福彩希望小学/岳淑芬 作为小学美术教学,针对传统的、固守死板的美术教育方式,应如何开展、把握创新教育的实质所在,在把握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从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引导孩子的想象空间、激发孩子的创造动力,让小学生“随心所欲”“顺其自然”的学习,是美术教育中的关键。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谓精心设计教案,上课程序可谓严谨。但对低年级的小学生,你讲的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孩子却听的是枯燥泛味、时时瞌睡。这说明了什么?恰恰反映了美术教学的现状:美术教育不合“人心”,不符“学情”。在美术教学中教

2、师是“认真”地备课了,但仅仅是备“课”,而不是备“人”。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做的是仅限于知识传授技巧上的备课,而忽略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个性得到解放,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心中之画,表心中之情。正所谓让小学生“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改进: 曾看过有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小朋友画苹果,由学生任拿一个去画,或者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去画;而中国小朋友画苹果,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苹果

3、,规定好先画左,后画右,这边涂红色,那边涂绿色结果中国小朋友笔下出现了“千篇一律”,“象模象样”的苹果,而美国小朋友却画出了及具个性的苹果。看了这篇文章,确实让我受益非浅!固然,中国的学生画得像,可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了老师的动作,并没有运用自己的创造思维,这样,无形中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不象,但他们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象,通过自己的认识方式,画得很轻松,很自在,从而创作出了具有丰富个性的新形象来。 一、顺其自然,保护天性 顺其自然是顺应万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小学生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与其审美情趣、绘画表现技法达到某种契合时,小学

4、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去绘画自己的生活,作为老师,不应该去抹杀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应顺其自然。 (一)、顺应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其尽情地发挥。教师在掌握儿童的特点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点拨,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拔苗助长,充分挖掘出具有美术发展潜能的小学生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的独特个性,教师不要限制他

5、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教师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应该让他们尽情地自由自在地发挥,是他们具有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美术兴趣。 (二)、顺应小学生的美术表现形式,取之所长。小学生的美术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稚拙,无拘无束,不加修饰。充分展示小学生的纯真和童趣,表达了他们的童心和优美的品质,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所好,保护其创作特点。那么如何发挥其天性呢?首先,要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现象。低年级美术

6、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绘画、泥塑、制作等。仅以绘画而言就可以分为好多种,而每个画种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学生一旦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并力求获得知识。当小学生看到老师利用他们手中仅有的12种颜色,画出他们原本没有的各种不同的颜色时(通过利用水彩相互融合变色),好奇心油然而生。有了好奇心,也就必然会去探究如何用颜料本身特性去表现。因此,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三)、保护儿童画的稚嫩却也独特的技法技巧。传统的美术教育,特别是绘画教育,往往给小学生固定的模式,导以

7、固定的方法步骤。还是拿画苹果来说吧,虽然美国孩子画出来的效果没有中国孩子的工整和像,却表现出他们对苹果的最早的独特感知和最原始的表现手段。这种创造性和独特性是获得美术启蒙教育的核心,也是小学生将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小学生美术不应该要求其“形准”,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儿童情趣的抒发表现上,画出自己的想象,自己的世界。 (四)、不限制小学生的绘画色彩。儿童喜欢色彩鲜艳亮丽,由于他们在知觉上是主观的,因此色彩的运用上多以个人感情处理色彩。如喜欢用自己偏爱的颜色,喜欢用强烈的颜色色,认为这样表现才漂亮,而根本不考虑物体的固有色彩。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限制其涂什么颜色,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

8、象,画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色彩。 二、自由想象,充分发挥 想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在感知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所以在课堂上日常生活和故事中去启发小学生的想象力,美术作品中才能呈现出小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对培养小学生的素质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 (一)、在观察中去想象和表现。小学生的控制力弱,

9、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发挥小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小学生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小学生夸张想象,从而拓宽儿童的美术之路。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美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感知,对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小学生观察周围的一切,

10、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感知,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小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如教学一年级美丽的花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儿童喜爱花,给美丽的花赋予生命和灵魂的特点,就组织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形,各种各样的颜色,使小学生形象地感知花形、花色,从而形成各种花儿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去创作,小学生就画出了大花园、花仙子、花的家等富有想象的作品。再如教学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时,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有特色的房屋,让他们头脑中形成各式各样的房屋表

11、象,这样一来,拓宽了学生对房屋想象的空间,绘画起来胸有成竹,作品就不会单一、相同了。 (二)、在故事中想象和创作。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教师不妨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充分展开想象,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二年级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给学生讲过“十个太阳”的故事,让他们想象十个太阳十个样子、十种性格会是怎样,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太阳画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太阳:“有太阳妈妈一家”“闹钟太阳”“花朵太阳”等等,而且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真正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 (三)、在命题或任务中去想象和发挥。小学生喜欢想象,好表现自己,随意性比较强,想画的时候一气呵

12、成,不想画的时候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懒得动笔。作为没美术教师,这时应考虑如何使儿童不但没有压力而且还感兴趣,我们不妨适当给他们一定的任务或命题。一个好的任务或命题,能触动儿童的心灵,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犹如给作品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具有不可忽视的双重效果。我们在给命题或任务时应注意认真琢磨,仔细推敲,力求新颖动人,给小学生以美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感染力和创作欲望。如我设计的“未来的世界”一题时,有的学生画了宇宙飞船带他们飞到月亮上,看到了嫦娥;有的学生画了特快的列车带他们去周游世界;有的画出了能消除百病的机器,-由此可见,适合学生的命题和任务,有利于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

13、学生尽情地发挥。三、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小学生天生具有表现才能,因此在美术学习上非常自信,小学生喜欢被表扬,被别人欣赏,可以说成功的体验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想象的太阳时,发现一位学生画了一个“绿太阳”,教师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其它同学画的太阳都是红红的,黄黄的,你的为什么画成绿绿的呢?”学生一本正经地说:“红的太阳太热了,我很难受,不喜欢,如果是绿太阳那多凉快啊!”没想到学生的想象力这么的丰富啊!自言自语地说:还真不能小看这些小孩子呢,我马上就给予了正确的评价:“你想得真不错!希望你将来能把太阳变得更凉快,更舒服些好吗?”他很有自信地答道:“好”!同时在这位小学生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大胆想

14、象的种子,今后将会结出许多创新的成果。 如何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美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多采取一些具体的办法和有效的措施。我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多举办个人和集体画展,使特长生更优越,更自信,从而到达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分配。如有一次,我让孩子自己动手绘制一个圆形的物品,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绘制,孩子们都开始绘制了,有的组了脸盆、花朵,茶杯,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孩子,画中只有大大小小的圆,看上去怪怪的,我没有问他,而是在一旁静静地看他画完,这时我发现,当孩子把颜色全部涂好时,组成了一幅五颜六色“五环图”。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将这幅画打印出来展览。 (二)、多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使

15、儿童的美术能力得以尽情地发挥,知识面更开阔,视野更宽广。丰富的想象力对儿童画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尤其创作画会显得过于呆板,相反,画面就会显得富有浪漫色彩。一提到想象力,多数人马上会想到遨游太空的科学幻想画。表现没有变成现实的未来当然需要想象,难道现实生活就不需要想象吗?回答是肯定的。想象力只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创作中积极作用。低年级小同学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这是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在电视事业发达的今天,屏幕上多种形象更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有一次,二年级同学画有关热爱祖国的创作画,有同学提出要画长江,我问他见过长江吗?他回答说在电视里见过。原来话说长江的电视节目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在这个时代里,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条件。 (三)、多参加各种有创意,有新意的美术比赛,使他们的美术天赋得到认可,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促进美术创作的兴趣,使其美术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低年级的一些作品,在成人看来很可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事物特征的认识。比如画“水果树”,成人的理解是长满菜果或梨子的树,而孩子则会把它想象为结满各式水果,如香蕉、葡萄、梨、桃甚至西瓜的“百果树”。因此,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在评价孩子作品时,不能用近大远小、遮盖等透视原理去要求。只要是孩子的美术作品构思新颖、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