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1页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2页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本文报告16例患者的手术 治疗。 病例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8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2岁9例,2.54岁7例 ,平均2.53岁;就诊年龄37岁;手术年龄49岁,平均7.1岁。2.术前斜视角的测定:应用角膜映光法、弧形视野计,三棱镜加遮盖法、马氏杆三棱镜和 同视机检查自觉和他觉斜视角,包括33cm和5m时裸眼和戴镜的斜视角。并测量AC/A比值。手 术前斜视角:裸

2、眼33cm,25404例,45553例,60 857例,852例;5m,25403例,45556 例,60855例,852例。戴矫正镜33cm,204013 例,45651例,852例;5m,256例,304 07例,553例。3.屈光状态:全部采用1%阿托品眼水散瞳,每日3次,5日后检影验光,全矫或过矫配镜。 3D4.5D 7例,6D 9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弱视,其中有屈光参差7例,经 治疗双眼视力达到平衡或视力明显提高,再行手术治疗。4.手术方式的选择:20做单眼内直肌后徙术,2550做双眼内直肌 后徙术,50做单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截除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截除术 。全部手术

3、量均以裸眼33cm、带矫正镜33cm的三棱镜度数之和的50%为目标角。结果7例单眼内直肌后徙,5例欠矫平均3.2、2例过矫-4,术前平均 斜视度40.3;8例双眼内直肌后徙,7例欠矫2.6、1例过矫-12 、术前平均斜视度53;1例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截除,欠矫10、术前 斜视度为110。讨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发病机理,部分是由于调节的增加所引起,部分可能由于解 剖异常、神经反射等所致。Parks1认为:单纯性内斜视也可能发生运动并发症, 即内直肌由于频繁收缩及增加力量而发生肥大及挛缩,从而增加了非调节性因素。Dale强调 婴儿型内斜视加上一个调节成分也属此类。孟祥成等2报告发病年龄为2.9

4、7岁, Parks认为23岁。因2岁前黄斑中心凹发育尚未完善,视锐度及睫状肌调节力尚低,幼儿注 视近处目标无需或无法进行调节,故2岁之前多不出现调节性内斜视。本组发病年龄平均2. 53岁。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首先需用1%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全矫或过矫配镜,对戴镜后残留部分的 斜视施行手术,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Parks1强调全矫后1个月仍有内斜视 ,且无弱视者,应行手术,因这种斜视再经数月,也不会好转。Jampolsky3认为 ,戴镜后斜视角不稳定的患儿应等待和观察,待其稳定后再手术。于钢提出4戴 全矫镜半年后再手术。本组戴全矫镜无弱视观察3个月后手术,有弱视患儿经治疗双眼视力 接近或视力0.

5、8再行手术。调节性内斜视的矫正方法一般是针对全部屈光矫正后残存的偏斜度施行手术。这种做法的病 例较多欠矫5,Jotterand6为减少欠矫,加大量手术按照裸眼和戴镜 看远斜视角平均值设计手术。我们采用Wright7所设计的戴镜和裸眼看近时斜视 角平均值设计手术,加大了内直肌后徙量。这种加大量手术的理由是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看近 斜视角看远斜视角,按看近斜视角手术可加大手术量,从而减少传统手术的欠矫。但对戴 全矫远视镜者,可能产生过矫。如术后发生过矫,可减少患者远视镜度数来处理所产生的继 发性外斜视,使其获得正位。Wrnght7对“标准手术”组与“加大量手术”组进行比较,“标准手术”组73%手 术成

6、功,术后残存内斜10,27%明显欠矫。“加大量手术”组88%成功,12%过矫。 获得周边融合前者为33%,后者为65%。Jotterand6的成功率为65%,20%欠矫,15 %过矫。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量问题,有人主张内直肌后徙部位不能超过10.5mm(从角膜缘测 量),内直肌后退至眼赤道部后会引起功能减弱。但有些斜视,如DVD上直肌后徙量可超过6 .5mm,过度集合可能与DVD有同样的作用。所以6.5mm可能是保守的后徙量。Zak8 认为,1420的内斜视行单侧内直肌后徙6mm,其效果与双侧少量内直肌后徙效 果相同,并且安全。本组手术方式的选择20,单侧内直肌后徙,2550 ,双侧内直

7、肌后徙;50,双侧内直肌后徙不足时辅以一侧外直肌截除。16例患者 ,单侧内直肌后徙7例,双侧内直肌后徙8例,术后5,只有1例双侧内直肌后徙后过 矫-12,单侧内直肌后徙和外直肌截除1例,欠矫10,治愈率93.8%。郎卫华(061001河北省沧州市眼科研究所)徐深(061001河北省沧州市眼科研究所)安铭辉(061001河北省沧州市眼科研究所)董杰(061001河北省沧州市眼科研究所)张朋利(061001河北省沧州市眼科研究所)孙则红(061001河北省沧州市眼科研究所)参考文献1.Parks MM. Ocular motility and strabismus. London: harper,

8、 1975: 1021 04.3.Jampolsky A.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 In: Transactions of the New Orleans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New York: Raven, 1986: 362-363.6.Jotterand VH, et al. Enhancing surgery for acquired esotropia. Year bo ok of Ophthalmol, 1989:156.7.Wright KW, et al. Augmented surgery for esotropia associated with high hypermetropia. J Pediatr Ophthal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