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心病科周柚廷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v第二节、十二经络第二节、十二经络v第三节、奇经八脉第三节、奇经八脉v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经络学说经络学说v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组成部分。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v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的基本概念v经络学说的形成经络学说的形成v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络的基
2、本概念一、经络的基本概念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二、经络学说的形成v(一)经络学说的形成(一)经络学说的形成v1. 十一脉灸经十一脉灸经v2.针灸疗法的发明和经络感传现象的发现是经络学针灸疗法的发明和经络感传现象的发现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说形成的基础v3.循经症候群的观察和练功过程中的体悟循经症候群的观察和练功过程中的体悟v4.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v5.古代解剖学的知识古代解剖学的知识v6.阴阳五行学说的参透和指导阴阳五行学说的参透和指导v(二)经络学说的确立(二)经络学说的确立v内径内径成书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成书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三、经络系统的组成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3、经络经络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手手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络脉络脉经脉经脉足足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督脉、任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阴跷脉、阳跷脉别络别络浮络浮络孙络孙络第二节、十二经脉第二节、十二经脉v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v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v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v十二经脉
4、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v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v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一、十二经脉的名称v(一)命名原则(一)命名原则v1.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者为足经。v2.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为太阴、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阳明、少阳、太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阳明、少阳、太阳。阳。v3.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十十二二经经脉脉名名称称分分类类表表阴经属脏络腑(行于内侧)
5、阳经属腑络脏(行于外侧)循行部位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前线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手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上肢后线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中线前线厥阴肝经少阳胆经前线中线足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下肢后线胸胸手手头头足足腹腹手三阳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阴手三阴手三阴足足三三阳阳v(一)走向规律(一)走向规律v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阴经;交手三阴经;v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交足三阳经;v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交足三阴经;v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手三阴经。至胸,交手三阴经。(二)交接规律(二)交接规律v手太阴肺手太阴肺手
6、阳明大肠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太阴脾v手少阴心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足少阴肾v手厥阴心包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少阳胆足厥阴肝足厥阴肝手太阴肺手太阴肺v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末端相交,阳经与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相交。 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v(一)十二经脉头面部的分布(一)十二经脉头面部的分布v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
7、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头为诸阳之会为诸阳之会”。v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的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v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在侧,太阳在后。(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v阴经分
8、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v“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v但足三里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但足三里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v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v“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v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vv 部 位 第一侧线 第二侧线 第三侧线 vv 胸部 足少阴肾经(距
9、 足阳明胃经(距足太阴脾经(距 v 胸正中线二寸) 胸正中线四寸)胸正中线六寸) v v前 足太阴脾经(距v 腹部 足少阴肾经(距 足阳明胃经(距 腹正中线四寸)v 腹正中线半寸) 腹正中线二寸) 足厥阴肝经从少v 腹斜向上到胁 vv 肩胛部 手三阳经 v v后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v 背、腰部 (距背正中线一(距背正中线三 v 寸半) 寸) vv 腋部 手三阴经 v侧 v 胁、侧腹部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v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v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v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v手少
10、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v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v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v足少阴肾经与足膀胱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膀胱经相表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v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v相 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
11、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在治疗 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手手手手手手足足胸胸头头头头头头足足足足胸胸胸胸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v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
12、。濡养的作用。v流注歌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流注歌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肝通。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位v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v十二经脉之一。该经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侧,至肘中后再沿前臂桡侧下行至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又沿手掌大鱼际外缘出拇指桡侧端。 其支脉从腕后桡骨茎突上方分出,经手背虎口部至食指桡侧端。脉气由此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咳嗽,气喘,锁骨上
13、窝痛,心胸烦满,小便频数,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 v手太阴肺经穴歌 v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v十二经脉之一。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是大肠经。人体主要经脉有14条,以各种脏腑为名的有12条,再加上督脉和任脉。大肠经是其中的一条。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 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v手阳明大肠经穴歌v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v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14、。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v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合天九之极,应土生金之意,胃属土,45属金,90属金,也可译为经络生穴位之观点),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v足阳明胃经穴歌v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v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v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v梁丘犊鼻足三里,上
15、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v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v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v足太阴脾经穴歌v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v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 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
16、全。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 v十二经脉之一。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v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胸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脉过处发冷,疼痛,手掌热痛等。v手少阴心经穴歌v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v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小肠经。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
17、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v手太阳小肠经穴歌v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v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v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
18、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v足太阳膀胱经穴歌足太阳膀胱经穴歌v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边,v大杼风门引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v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阳纲意舍及胃仓,肓门志室连胞
19、肓,v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临是委阳,委中在下合阳去,承筋承山相次长,飞扬跗阳达昆仑,v仆参申脉过金门,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侧寻至阴。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v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v足少阴肾经穴歌v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乖徽海出,太溪大钟连水泉,复溜交信筑宾立,阴谷横骨趋大赫,v气穴
20、四满中注得,肓俞商曲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直, 步廊神封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v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它的支脉从胸中分出,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端桡侧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v手厥阴心包经穴歌v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v经脉循行:该经起自无名指尺侧端,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经尺、桡
21、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足少阳胆经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上、中、小三焦。v手少阳三焦经穴歌v关冲、中渚、外关、肩髎、翳风。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v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
22、脉交会。v足厥阴肝经穴歌v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五里阴廉上急脉,v章门过后期门至。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 v起于眼外角(瞳子 ),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 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
23、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 v足少阳胆经穴歌v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v窍阴完骨本神至,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 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曰月京门乡,v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悬钟丘墟足临泣,v地五侠溪窍阴闭。第三节、奇经八脉第三节、奇经八脉v奇经八脉只是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走向的一个类别。奇经八脉是奇经八脉是督脉督脉、任脉任脉、冲脉冲脉、带脉带脉、阳阳维脉维脉、阴维脉、阴蹻、阴维脉、阴蹻(qiao1)脉、阳蹻脉的脉、阳蹻脉的
24、总称。它们与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别道奇行”,故称故称“奇经奇经”。 v奇经奇经v奇经八脉是奇经八脉是任脉任脉、督脉督脉、冲脉冲脉、带脉带脉、阴跷脉阴跷脉、阳阳跷脉跷脉、阴维脉阴维脉、阳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十二正经不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道奇行,故称奇经。v其功能有:其功能有:1、沟通、沟通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之间的联系;2、对十、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
25、调节作用。v八脉八脉v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阴脉之海。任脉起于任脉起于胞中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任主胞胎之说。之说。v督脉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阳维脉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与脑、脊髓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肾又有
26、密切联系。v冲脉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十二经脉之海,又称又称血海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同妇女的月经有关。v带脉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带脉穴,绕身一周,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v阴跷脉、阳跷脉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v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维,有维系之意。阴
27、维脉的功能是功能是维络诸阴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维络诸阳。八穴歌八穴歌 v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内关关、临泣、临泣、外关外关、申脉申脉、后溪、后溪、列缺列缺、照海照海。古人流传下来一首。古人流传下来一首“八穴歌八穴歌” v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阴维下总同;下总同;v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v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v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奇经八脉的作用奇经八脉的作用v奇经八脉交错地循
28、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v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 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 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v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
29、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 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v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 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 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八脉的特点v难经二十七难说:“凡此八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就是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其特点如下:v(1)奇经八脉不隶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五脏主人之一身,六腑固守五脏,经脉为脏腑之隧道,才可谓有行与体,精与神,犹水能浮舟亦能复舟之理v(2)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
30、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v(3)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因而奇经八脉有涵蓄十二经气血和调节十二经盛衰的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难经二十八难把十二经脉比作“沟渠”,把奇经八脉喻作“湖泽”,即形象地说明了这一功能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奇经八脉循行路线v督脉督脉v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v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2 v交会腧穴:长强,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
31、户、百会、水沟,神庭。任脉任脉v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v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v交会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阴交、下脘、中脘、上脘、天突、廉泉、承浆。冲脉冲脉v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v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v交会腧穴: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带脉带脉v循行:起于季胁部的循行: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
32、带脉、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五枢,维道穴维道穴,横行,横行绕身一周。绕身一周。v主要病候:腹满,腰部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觉冷如坐水中。v交会腧穴:带脉、五枢、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维道。阴维脉阴维脉v循行:起于小腿内侧,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于颈部。v主要病候:心痛,忧郁。主要病候:心痛,忧郁。v交会腧穴:交会腧穴:筑宾筑宾;府舍府舍,大横大横、腹哀腹哀;期门期门;天天突突、廉泉。、廉泉。阳维脉阳维脉v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
33、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v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疼。v交会腧穴: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阳蹻脉阳蹻脉v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v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v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v(一)生理功能(一)生理功能 v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 v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v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v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由于经络能输布营养到周身,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所以经络的运行气血,是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了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闸机安装合同范本
- 大型美甲店合伙协议书
- 墙壁衣柜出租合同范本
- 地库电缆安装合同范本
- 场地物料租赁合同范本
- 外包项目工程合同范本
- 围栏安装承揽合同范本
- 垃圾清理承揽合同范本
- 土建工程爆破合同范本
- 园林苗木修理合同范本
- 冻干车间配液岗位操作规程
- 《工程伦理学》配套教学课件
- 公共管理英语 第一篇 教学内容 (15)课件
- 初中数学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 -平行线转移法王思利
- IQC来料检验规范
- 打破自我标签重新定义自己课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建筑灭火器配置缺陷项分类及验收报告
- 幼儿园绘本故事:《妈妈买绿豆》 PPT课件
- 当代大学德语3课后习题答案
- JavaScript基础知识完整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