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_第1页
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_第2页
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_第3页
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_第4页
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投标文件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GOVACo.,Ltd二。一三年七月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建设背景11.2 系统总体概述11.3 项目实施范围11.3.1 地域范围11.3.2 管理对象21.4 项目建设周期21.5 项目建设目标21.6 项目建设原则31.7 项目建设思路41.7.1 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地下管网数据库41.7.2 建立地下管网精细化管理模式41.7.3 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部门审批提供分析服务41.7.4 充份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41.8 项目建设依据52 项目需求分析72.1总体需求 73.3.9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 1

2、72.3性能需求113 系统总体设计123.1 系统设计原则123.1.1 先进性和实用性123.1.2 开放性和标准化123.1.3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123.1.4 安全性和保密性133.2 系统架构设计133.3 系统模块设计153.3.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153.3.2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153.3.3 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163.3.4 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163.3.5 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163.3.6 数据交换子系统163.3.7 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173.3.10 决策分析子系统173.3.11 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173.4 数据总体设计183.5 系统接口设计213.6 安全体

3、系设计223.7 网络环境243.8 开发环境243.9 系统运行环境253.9.1 硬件环境要求:254 应用系统功能设计264.9 系统模块实现设计264.10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274.10.1 地图管理284.10.2 管线查询284.10.3 数据输出294.2.3数据定位 304.5.1地图浏览 394.2.5 符号管理314.3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314.3.1 图形浏览324.3.2 数据查询统计324.3.3 设施管理334.3.4 管网数据查看334.3.5 管线标注334.3.6 专题图制作344.4 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344.4.1 批量数据导入354.4.2 管网数据

4、增加354.4.3 管网数据修改364.4.4 管网数据废弃与删除364.4.5 数据检查364.4.6 数据备份384.4.7 数据还原391.1.2 放大功能391.1.3 缩小功能391.1.4 漫游功能401.1.5 鹰眼功能401.1.6 全图显示功能401.1.7 前一视图功能411.1.8 后一视图功能411.1.9 刷新功能411.1.10 信息查询411.1.11 数据统计431.6 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451.6.1 管线及管线点的增加功能451.6.2 管线及管线点的修改功能451.6.3 管线及管线点的删除功能461.6.4 管线的截断功能464.6.5管线顶点或管线点的

5、捕捉功能 464.6.6管线点及管线的属性数据编辑功能 471.6.7 管线合并功能471.7 数据交换子系统471.7.1 基础地形图数据显示481.7.2 地下管网数据应急指挥显示481.7.3 地下管网数据显示481.8 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481.8.1 长度量算功能491.8.2 面积量算功能491.8.3 垂直净距测算功能501.8.4 水平净距测算功能501.9 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501.9.1 关阀分析501.9.2 覆土分析511.9.3 抢险分析511.9.4 预警分析521.10 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534.10.1 横断面分析541.10.1541.10.2551.10.3

6、551.10.4551.11 决策分析子系统1.11.1551.11.2561.11.3561.12 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1.12.1纵断面分析碰撞分析水平净矩分析垂直净矩分析55爆管预警最短路径分析施工规划分析57事故历史规律分析574.12.2 事故周边影响分析571.12.3 管线拓扑分析581.13 数据库设计581.13.1 概念结构设计591.13.2 数据表结构设计601.13.3 数据字典设计661.13.4 历史数据兼容1461.14 界面设计1461.14.1 界面样式设计1461.14.2 典型操作界面设计1471481495 系统测试方案5.1 项目测试的目的5.2项目测

7、试的原则 1496.2.4软件质量保证的活动 1685.4 测试过程模型1505.5 项目测试内容1515.5.1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1515.5.2 功能测试1525.5.3 用户界面测试1535.5.4 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1545.5.5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1565.5.6 软件测试停止标准1586 质量保证方案1606.1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1606.1.1 质量建设设计目标1616.1.2 本项目质量要素1626.1.3 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1636.2 软件质量保证1646.2.1 质量管理小组组成1646.2.2 项目质量达标要求1646.3 项目风险管理1697 系统部署方案1

8、707.1 服务部署1707.2 系统部署1727.3 系统配置1737.4 中间层服务安装与配置1747.4.1 中间层服务安装1747.4.2 中间层服务配置1758 安装调试方案1768.1 .NET框架安装1768.1.1 安装Microsoft.NetFramework3.51778.1.2 安装Microsoft.NetFramework4.01798.1.3 安装Microsoft.NetFramework4.0语言套件1818.2 ORACLE0客户端的安装与配置1848.3 ESRI的ARCENGLINEUNTIME安装1939 工期保证方案20110软件开发进度安排2021

9、5.2服务监督管理机制21311.1 验收时间和地点20411.2 验收交付成果20411.3 验收标准20511.4 验收步骤20611.5 填写系统验收清单、备忘录20612服务流程20712.1 售后服务流程20712.2 售后服务内容20812.2.1 应用系统维护服务20912.2.2 数据处理和更新服务20913 故障维修21013.1 电话支持服务21113.2 电子邮件热线服务21114 软件升级服务21115 技术支持及培训方案21215.1 培训方案21315.1.1 培训目标21315.1.2 培训对象及人数21415.1.3 培训方式21415.1.4 培训内容2151

10、5.1.5 培训流程21515.1.6 培训对象及培训地点的基本要求21615.2 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21715.2.1 风险分析21715.2.2 风险控制方法2181.3.2管理对象1.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增大,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越来越占据建设的重要地位,能否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共识。如国土资源、人口、城市规划、环境、交通、道路、给排水设施、供热设施、燃气设施、电力电信设施等信息尤其是地下管网信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给城市管网及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1、1.2 系统总体概述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管线数据普查、数据入库管理、数据维护更新、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以及为领导和专业部门提供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地下管网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建立覆盖晋中市地上地下全范围的城市管理模式。同时,依托地下管网数据能够建立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工具,为各专业部门审批、应急突发状况调度以及领导的决策提供辅助支撑服务。1.3 项目实施范围1.3.1 地域范围晋中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范围:建成区约100.6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全部城市道路及两侧地下管线,管线长度约2000公里依据国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相关标准要求,结合本地管理实际

12、情况,本期系统管理对象为电力、通信、供水、供热和供气等十几类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实现本地特色的数字化地下管线数据管理模式。1.4 项目建设周期1.5 项目建设目标晋中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晋中市地下管线从建设、管理、至维护、服务的生命线;采用先进的物探手段,结合晋中市现有资料,建立晋中市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实现地下管线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管线数据维护更新机制,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现势性;为地下管线各相关专业部门提供数字化的管理与服务手段;1.6项目建设原则1、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原则把提高地

13、下综合管网管理水平,以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地下管网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2、全面协同、提升效能的原则地下综合管网管理对象多,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广,为了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的高效、敏捷,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建立网格化管理运转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整

14、合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4、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突出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技术数据共用、信息共享。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5、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用科学的方法进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选择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建设。1.7 项目建设思路1.7.1 建立可持续更新的地下管网数据库搜集各管线相关专业公司现有管线资料,结合先进的物探手段,建立XXX市地下管网数据库。同时,依托管线竣工审批业务,制定竣工图电子矢量地图数据标准,建立地下管网数据库更新流程,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地下管线

15、数据可持续更新。1.7.2 建立地下管网精细化管理模式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思想,细化管理区域,根据行业的不同合理划分专业责任网格,由各专业公司巡线员对各自管线分区域管理;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地下管网的精细化管理。1.7.3 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部门审批提供分析服务晋中市地下管网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数字化的地下管线数据提供完整的统计分析服务,例如覆土分析、爆管分析、管线预警分析等,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以及部门审批提供辅助分析服务。1.7.4 充份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可以利用晋中市数字城管平台一期建设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应用环境搭建,避免重复建设,充分

16、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政府投资。1.8 项目建设依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217402008)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782008)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

17、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GB/T22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地名标牌(GB17733.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10114)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计算机软件产品开

18、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18726-2002)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

19、A/T75-19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922项目需求分析2.1 总体需求本期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为11个应用子系统,分别为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和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以ESR康列软件搭建GIS软件平台,以Oracle大型的数据库进行后台数据管理。构建联结各相关部门和权属单位的数据管理中心,形成覆盖专用网络的分布式应用和集中管理的管线信息系统。在实

20、现地下管线数据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的同时,还应通共享机制的建立,实现核心区范围内地下管线数据的共享应用。系统建设采用企业总体架构E林实现。在具体实现层面,本项目宜采用面向服务的SO糜构。系统的结构是基于C/S和B/S混合的系统应用模式及双中心设计考虑,同时考虑到该系统涉及国家秘密,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按此规定,系统计算机网络设计应该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内部网、外部网二个物理网2.2 应用系统功能需求系统建设内容为11个应用子系统,分别为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

21、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和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各应用子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1)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可以实现地形图数据的海量管理,其数据来自平台的输入编辑和数据转换,提供了分别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图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应包括:地图管理、管线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定位、数据转换、符合管理等。(2)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管网数据的日常管理,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应包括图形浏

22、览、数据查询统计、设施管理、管网数据查看、管线标注和专题图制作。(3)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入库、更新功能。为了保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系统提供多种灵活、方便的管网数据设计和更新方法。该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了批量数据导入、管网数据增加、管网数据修改、管网数据废弃与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备份与还原。(4)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实时发布,相关部门及领导调阅。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应包括主要功能有:地图控制、查询浏览、统计汇总等。(5)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提供管线数据编辑工具,实现对数据的简单编辑管理功能。主要功能应包括

23、:图形编辑,涉及有:图形的绘制、图形对象操作和各类标注的绘制;(6)数据交换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交换,交换的数据包括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数据等。本系统需采用业界成熟的XMLSOAPWebService等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包括数据交换引擎、远程数据传输、信息交换标准等核心模块,数据交换子系统预留标准的数据对接接口,可实现系统的开放性与标准性,未来系统建成后,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对接。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与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数据对接功能实现对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综合分析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和地下管网数据等内容在大屏幕显示平台

24、进行统一综合的显示。应实现功能包括:基础地形图数据显示、地下管网数据应急指挥显示、地下管网数据显示和地下管网数据综合显示功能。(7)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为各专业公司、系统操作人员以及各级领导提供基础的分析工具。主要功能包括了:各类管线数据量测显示、浏览、量算长度分析、量算面积分析。(8)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主要用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管线的受损情况、影响情况以及处置预案进行分析,实现快速处置。主要功能包括了:关阀分析、覆土分析、抢险分析和预警分析等多种突发事件分析。(9)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主要为各管线审批部门在进行审批时提供辅助分析工具,从而为管线

25、数据审批、掘路审批等行政审工作提供依据。主要功能包括了:横断面分析、纵断面分析、碰撞分析、水平净矩分析和垂直净矩分析,便于领导审批工作。(10)决策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提供各种分析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同时配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调度指挥功能,实现问题的应急调度处置。主要功能包括了:爆管预警、最短路径分析和施工规划分析等功能,为新建项目规划选址提供数据支持。(11)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是为领导提供使用的,当发生地下管线突发时,便于领导及时对事件作出应急处理与决策。主要功能包括了:事故历史规律分析、事故周边影响分析和管线拓扑分析等功能,综合分析事故处理应急对策。2.3性能需

26、求1、软件系统采用国际、国家标准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及验收过程模式,要满足跨平台的要求、开源要求以及系统的安全要求,能提供完整的项目开发、测试过程记录和文档。2、必须建立并实施完整的软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专职的软件测试组织、人员、工具,并且在项目中能强有力的开展测试工作。3、应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4、应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5秒以内,能满足今后的整体应用需求。5、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MTB耿于20000小时。6、应具有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达到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标准要求。7、应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和存储的模式

27、,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8、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秒以内,采用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图片、声音信息交换响应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9、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适应日常业务变更的需求,实现“零代码”方式的系统管理和维护。10、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5秒,呼叫中心接收城管监督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30秒,呼叫中心向城管监督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10秒。11、系统必须能提供标准化的接口,能提供对其他电子政务系统的接口12、系统响应速度在非硬件系统问题的情况下,数据量对软件系统响应速度的速率影响不超过20%13、软件系统能满足设计的各类国际、国家标准要求。3 系统总体设

28、计3.1 系统设计原则3.1.1 先进性和实用性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必需采用先进的概念、方法、技术和平台,但不能将系统建设的过程看作是新技术的试验过程,在保证先进的同时必须考虑所采用的概念、方法、技术和平台的成熟性。实用性是系统能够投入使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系统应用设计时,要紧贴管线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顾及管线管理的习惯做法,做到功能实用,界面友善,操作方便。3.1.2 开放性和标准化系统采用的技术设备、网络产品、软件平台应符合公认的工业标准,尽可能采用国际主流产品,以确保系统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充性。基础空间信息是系统中最为宝贵的信息资源。为了使这一投资得以有效的保护,实现最大

29、范围的信息共享和与其它信息系统可能发生的数据交换,在选择GIS软件平台时,应充分考虑该平台所支持的图形数据格式的开放性和标准性。3.1.3 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为使系统易于维护及扩展,应根据管线管理的职能来设计功能模块,使功能模块独立于管理机构的设置。系统还应留有方便、规范的API(应用程序接口),便于用户能将自行定义和开发的应用模块便捷地接入系统。系统的软硬件应具有扩展升级的余地,保护以往的投资,能够适应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使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具有长期维护使用能力,满足管理和应用的多样性、复杂性,具备良好的扩展和升级能力,并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3.1.4 安全性和保密性

30、为了防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入侵和授权用户的越权使用,系统应进行各种级别的权限控制,采用分组、分角色的管理。系统还应具备审计功能,能自动登记用户访问的情况和操作过程,以备日后查询。3.2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的建设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介绍如下。1、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政策法规主要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遵循国家、吉林省、长春市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各类电子政务领域开发建设标准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2、相关外部系统是指与本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换等关系的系统,如各管线权属单位的业务系统等。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间的交互关系,预留相关的接口。3、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处于系统结构的最底层,是其他各层建设的基础。本部分的

31、作用是对管线系统的运行提供相关支持,主要包括系统建设和运行所必需的软硬件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系统。4、数据层数据层用来实现对管线数据和地形图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数据是系统各项功能运行的基础与保障,因此,数据层的建设在系统研发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中,需要建设的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数据库、管线空间数据库、管线规则数据库和管线历史数据库等。5、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用来为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主要包括系统开发所需要的工作流引擎、GIS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6、服务层本系统可以划分成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

32、、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以管线数据的管理、应用、维护和决策分析为基础,实现市政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意础隹思笆理'系解综合管网管理了系统数据动态更新;系统汁刈信乩境仰广奔断数据编蟆皆;理系箭数据交和粘统首线展测分析子系统突发分析系流年扎辅助,卜新广系统法律法凤 折推规范"曜分分析了统存储符份系统 网络基岫设施桑统软f二3机服务器事故应急管理了系统组织机构 外部系统基础设施图3.1系统体系结构图3.3 系统模块设计3.3.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可以实现地形图数据的海量管理,其数

33、据来自平台的输入编辑和数据转换,提供了分别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图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地图管理、管线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定位、数据转换和符号管理。3.3.2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管网数据的日常管理,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应包括图形浏览、数据查询统计、设施管理、管网数据查看、管线标注和专题图制作3.3.3 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的入库、更新功能。为了保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系统提供多种灵活、方便的管网数据设计和更新方法。该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了批量数据导入、管网数据增加、管网数据修改、管网数

34、据废弃与删除、数据检查、数据备份与还原。3.3.4 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实现对管网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实时发布,共相关部门及领导调阅。3.3.5 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提供管线及管点的增加、管线及管点的修改、管线的截断、管线顶点或管线点的捕捉、管线点及管线的属性数据编辑、管线合并等功能。3.3.6 数据交换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实现与外部数据的交换,交换的数据包括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查询统计数据等。数据交换子系统预留标准的数据对接接口,可实现系统的开放性与标准性,未来系统建成后,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对接。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与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数据对接功能实现

35、对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综合分析管理、应急指挥调度和地下管网数据等内容在大屏幕显示平台进行统一综合的显示。应实现功能包括:基础地形图数据显示、地下管网数据应急指挥显示、地下管网数据显示和地下管网数据综合显示功能。3.3.7 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为各专业公司、系统操作人员以及各级领导提供基础的分析工具。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一系列测量和相关的分析功能。3.3.8 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主要用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管线的受损情况、影响情况以及处置预案进行分析,实现快速处置。主要功能包括了:关阀分析、覆土分析、抢险分析和预警分析等多种突发事件分析。3.3

36、.9 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主要为各管线审批部门在进行审批时提供辅助分析工具,从而为管线数据审批、掘路审批等行政审工作提供依据。主要功能包括了:横断面分析、纵断面分析、碰撞分析、水平净矩分析和垂直净矩分析,便于领导审批工作。3.3.10 决策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提供各种分析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撑,同时配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调度指挥功能,实现问题的应急调度处置。主要功能包括了:爆管预警、最短路径分析和施工规划分析等功能,为新建项目规划选址提供数据支持。3.3.11 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是为领导提供使用的,当发生地下管线突发时,便于领导及时对事件作出应急处理与决

37、策。主要功能包括了:事故历史规律分析、事故周边影响分析和管线拓扑分析等功能,综合分析事故处理应急对策。3.4 数据总体设计基础数据普查建设工作是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通过基础数据普查,建设覆盖XX市数字化市政管理监管范围要求的地下综合管线数据。采用先进的管线探测技术与设备实施项目建设,从而为XX市数字化市政地下管线管理提供精确度高、可用性强的基础数据平台。参照国家标准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的分层要求,再根据要素的几何类型进行细分层,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独立的TraCl图层,用于存储道路中心线数据;设置MapInd图

38、层,用于存储图幅索引数据;设置TerCt图层,用于存储等高线数据;设置Units图层,用于存储各主要单位特征点、关键单位点;设置Doorplate图层,用于存储楼门牌信息;设置Anno图层,用于存储所有的注记数据,通过设置属性来区分其注记类型。通常情况下,基础地形数据可以分为30个图层。详细分层参见下表:No.图层名称中文名称主要内容1MapInd图幅索引图幅索引2CtrP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3ResR居民地各类房屋、楼房4ResL线状居民地附属设施依比例门墩、围墙、简单房屋的对角线、棚房的辅助线等5ResP点状居民地附属设施不依比例的门墩、圆柱、支架等6Units单位点单位名称标记点7Doo

39、rPlate门牌号楼门牌号8IndR面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露天体育场、运动场等9IndL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传送带、探槽、打谷场、有盖的贮水池内部的虚线等10IndP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钻孔、探井、井口、漏斗、起重机、风车等11TraR面状道路及附属设施面状道路12TraL线状交通及附属设施铁路、电车轨道、单线道路、涵洞、隧道、路堤、桥等13TraCl道路中心线双线道路的中心线、单线路14TraP点状交通及附属设施里程碑、路标、汽布停车站等15PipL管线及线状管线附属设施各类管线、依比例尺的变电室外围线等16PipP点状管线附属设施配电线的电缆标、阀门、不依比例尺的铁塔、水龙头等17Hy

40、dR面状水系及附属设施湖泊、水库、池塘、双线河流、岛屿等18HydL线状水系及附属设施单线河及沟渠、依比例尺可通车的水闸等19HydP点状水系附属设施泉、不依比例尺能走人的水闸等20BouR行政区划各级行政区划21BouL境界线各级行政境界线22BouP地名点地名标记点23TerCt等高线等高线24TerR面状地貌和土质沙地、盐碱地、沼泽地等25TerL线状地貌和土质坡、坎、冲沟、地裂缝、示坡线、等26TerP点状地貌和土质岩溶漏斗、独立石等点状地貌27VegR面状植被稻田、旱田、草地等28VegL线状植被行树、狭长的灌木丛等植被带29VegP点状植被散树、独立树等点状植被30Anno注记各类

41、注记3.5系统接口设计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系统本身的顺利升级,设计者在设计时按SOA体系设计架构,预留必要的现有和二次开发接口,保证系统的开放性。XX市数字化城市地下管线系统,为城市地下管网的健康运作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工具保障和辅助技术支持,同时,它也为政府部门的其它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持。因此,在系统结构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系统建设中与建成后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在对用户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后,我们将为平台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接口,建立管线数据共享的安全保障机制,为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综合管线数据应用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安全、有效、完整的数据服务通道,实现与其它系统的系统

42、互联与数据共享。为了保证系统长期运作过程中的有效服务能力和延续能力,我们考虑到未来系统在版本升级和平台更替的情况为了保证系统在升级过程中,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不受影响,我们的组件被设计成可动态配置的模块,在进行版本更新时,旧版本模块会得到过渡性的替代而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不会影响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真正实现了无影响的版本更新。另外,由于未来不可预知的可能性,GIS平台可能会随着系统的大规模变更而被替换,因此,系统设计中不仅仅考虑到如何使用现有平台进行开发,还充分考虑到系统平台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模块充分考虑到变更的存在,在系统平台更换时,不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大规

43、模的变更,只需要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对部分的接口和方法进行修改即可。3.6 安全体系设计系统安全是整个系统可靠运行和进行安全防范的基石,系统安全设计需要在统一设计的原则下,在不同的安全层次,在预防、检测和恢复等各个阶段,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防止信息的损坏、泄露或被非法修改,并保证系统安全。为了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安全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需求、风险、代价均衡原则对任何一个网络系统,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必要。因此,应针对系统面临的威胁及风险,确定系统的安全策略,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力求在需求、风险、代价等方面达到均衡。2、整体安全原则系统涉及网络、设备、软件、数据、人员等各个环节,它们在

44、网络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分析,才可能得到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因此,应遵循整体安全原则,根据确定的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安全体系结构和防护措施。3、综合防范原则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因此,系统要根据综合防范原则,从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考虑,多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系统安全。4、动态发展原则要根据系统的变化不断调整安全措施,适应新的网络环境,满足新的网络安全需求。5、可评价原则系统的安全性,不以安全设施配备的多少来衡量,而以漏洞(薄弱点)的多少来衡量。系统安全最终是以保护重点资源为目标。6、分阶段建设原则由于系统安全建设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如物理安全、网

45、络安全、数据库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等诸多方面。如果一次性建设,资金需求可能较大。建议在系统安全建设中采取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根据安全保护的对象及危害性范围区分安全实施的先后顺序,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案。7、实时备份原则通过数据备份制度的建立,实现对系统各项业务数据的实时备份与存储,由此保证在系统遇到重大事故时,系统内的数据不会丢失。系统安全设计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通用安全、管理安全五方面内容。3.7 网络环境具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387-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在网络安全上主要采取的措施:采

46、用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等。3.8 开发环境采用ArcGIS系统产品ArcEngine和ArcGISServer为开发平台、ArcSDE为空间数据引擎,Oracle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工具选择C拄配置方案说明:1、本系统针对企业级GIS应用。ArcSDE同时支持UNIX和NT服务器,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易用性考虑,建议采用NT服务器。2、该配置的优势是支持海量数据管理,支持多用户高效并发访问,有效地解决企业地理数据库中的版本冲突等问题,数据存储更加安全有效。3、能满足数据编辑、高级空间分析等功能。如:由于管线设施、管道管理部门要大量用到如爆管分

47、析、最佳关阀方案分析等GIS的网络分析功能。3.9 系统运行环境3.9.1 硬件环境要求:服务器:主机:任何可以运行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例如IBMX2358671-41XXEON2.4G*2/1GDDR/73G*4/48CDROM/1000M/SERVERRAID4MX/15);内存:建议至少512MB硬盘:容量不小于40GB的单独分区;网卡:100Mbps的以太网络适配器。客户端:主机:PCM;内存:建议至少512MB磁盘:容量不小于40GB的单独分区;网卡:100Mbps的以太网络适配器;高分辨率显示器:能达到1024X768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图形加速卡:使屏幕颜色设置

48、能达到“真彩色(32位)”或更高的AGP®示适配器;打印机或绘图仪:(如果需要进行打印输出,则需要配置)。3.9.2 软件环境要求配置服务器端: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数据库:Oracle;其它:安装ESRI的ArcSDEK务、.NET框架与语言套件、中间层WebServices服务安装与配置。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NT/2000/XP/2003,其中WindowsNT需要安装SP4或更高版本的补丁和IE5或更高版本的浏览器;其他:安装Oracle客户端、.NET框架与语言套件、ArcEngineRunTime开发支持平台、MSoffice办公软件。4

49、 应用系统功能设计4.1 系统模块实现设计数字化市政管理应用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综合应用,实现对市政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应用,为市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展和决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本系统的研发具体区分为11个子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数据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网信息发布子系统、数据编辑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管线量测分析子系统、突发事件分析子系统、审批辅助分析子系统、决策分析子系统、事故应急管理子系统系统总体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图:系统总体流程图4.2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可以实现地形图数据的海量管理,其数据来自平台的输入

50、编辑和数据转换,提供了分别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海量图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地图管理、管线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定位、数据转换和符号管理。4.2.1地图管理地图管理功能用来实现对当前地图数据的加载和显示效果进行综合管理。通过对图层的分层处理,用户可以灵活打开或关闭的图层,从而实现对不同类要素的加载和显示。名蟀一厚地强弱-匹岩线材摒-摩丽说 » 4 -1 1 1 ; a 工 I a .管点 时上.4榜述 | 居住 口 口扣0回回回回回0-生需打开二; 至配医周。氐员闫灼喉j始奇福M市过记 二业圈E噎在记 同勘物加 京笆独指管就 看点国匚,

51、号怀注 蛛6烹出违汨 督北曰£江记 藉助款1E占mttH-蜘修RXLIKE北至至司完全在制宅辛挣勺克辛书MRE 郎 R?元金琼N即做RF.L元至在同郎苏眸p完金氏断JKLTNE北令再押J 邪OWT亢金邃同JKTBXr克全役共JTJAPSA记吊亨舒JTWRK?K十呼勤 NMKEF.h五鱼蛇也rygirdw p守却_? 前用用加阳用用 并开开开开开并卜 关关警关关苣夫 打打n打灯irnJ期消皿图5.1打开关闭图层示意图此外,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图层的叠加顺序。4.2.1 管线查询系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包括点击查询、矩形查询、多边形查询、清除选择、按图幅号查询、按道路名查询、按单位名查

52、询、按门牌号查询、按交叉路查询、按属性信息查询等功能。如,按交叉路口查询功能,用户输入要查询的图层类别和两条道路名,系统将分析计算出这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点指定缓冲区范围内满足条件的所有管线图5.2按交叉路口查询显示管线示意图4.2.2 数据输出用户通过系统矩形选择工具,在地图窗口中划定矩形区域,并选择所要导出的管线或地形图图层和导出的数据格式,进行矩形区域的管线或地形图数据导出功能。图层列表地冷图图幅素弓IIAAPIMDSOO地弟图注记WW1地建图单位注记REETT地外图而程点TERF500口地龙因道路中心线TJACL.地宛蹴伏道路段的屋谩IfiTRAL500J地用图线就居民地附属谡施RESL

53、500J口地建匡娥状植被及的糜谡施VE旃Q口地建图镭伏工设施INBLSOtJ地蔻图线拔水系及附厘谡胞壮口。t1柏祁.阳南仲激聋rwynTRnmr全选确定©)眼消©4.2.5符号管理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任意区域导出和图幅导出等功能,实现灵活的数据导出操作。4.2.3 数据定位当所选择区域不在当前地图显示区域时,可通过被选图形的快速定位及显示功能快速定位到被选图形的中心处,并以一定的合适比例进行显示。4.2.4 数据转换系统提供辅助的数据转换功能模块,用户可对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进行格式转换。通过数据转换功能,保证系统与其他系统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共享使用。系统可以进行多种数据格式

54、之间的转换,其中包括SHP-MIF、SHP-DXFSHP-E0RMIF-SHPo图5.4转换示意图系统可以实现对地形图、管线或管线点符号样式的新增或修改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各类要素的表现方式。图5.5符号设置功能示意图4.3 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管网数据的日常管理,综合管网管理子系统应包括图形浏览、数据查询统计、设施管理、管网数据查看、管线标注和专题图制作4.3.1图形浏览系统提供一系列方便快捷的视图操作功能:地图缩放:可对地图进行点击或拉框进行缩放;漫游地图:可对地图进行任意漫游拖动;全图显示:全图显示地图;地图居中:以任意鼠标点击点为中心居中定位地图;比例显示:动态显示任意时刻的当前地图比例。4.3.1 数据查询统计1、信息查询(1)点击查询功能。由图形到属性的查询方式,通过点击选择图形使该图形处于选中状态,高亮显示,显示其对操作用户开放的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2)条件查询功能。通过确定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