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恒负载扰动转速环 突然断线matlab仿真_第1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恒负载扰动转速环 突然断线matlab仿真_第2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恒负载扰动转速环 突然断线matlab仿真_第3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恒负载扰动转速环 突然断线matlab仿真_第4页
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恒负载扰动转速环 突然断线matlab仿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及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断线matlab仿真1 设计任务与分析要求:不可逆的生产设备,采用双闭环调速系统,其整流装置采用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基本数据:直流电动机:=220V,=308A,=1000r/min, =0.196Vmin/r;允许过载倍数=1.5,;时间常数:=0.012s =0.12s;晶闸管放大倍数:=35,主回路总电阻:R=0.18;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10V,调节器ASR,ACR饱和输出电压=8V, =6.5V设计要求稳态指标:稳态无静差,D=10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5%。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调

2、速系统,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可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所以掌握双闭环调速系统对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设计就要求结合给定的初始条件来完成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绘制该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对调节器进行工程设计,选择调节器的参数等。要实现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需先对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一定深入的理解,弄清楚调速系统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弄清楚转速环和电流环的工作原理,合理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便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2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2.1 双闭环调速系统

3、总体设计为了同时改善系统的稳态与动态性能,提出了转速调节器ASR与电流调节器ACR串级联接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两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且都带有输出限幅电路。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限幅电压决定了电流给定电压的最大值;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出限幅电压限制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其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1-1 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图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由给定电压、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三相集成触发器、三相半波整流、电动机及转速、电流检测装置组成,其中主电路中串入平波电抗器,以抑制电流脉动,消除因脉动电流引起的电机发热以及产生的脉动转矩对生产机械的不利影响。如图1-2所示,为双闭

4、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即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做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其他的。图1-2 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框图由于电流检测信号中常含有交流分量,为了不使它影响到调节器的输入,需加低通滤波。这样的滤波传递函数可用一阶惯性环节来表示,其滤波时间常数按需要选定,以滤平电流检测信号为准。然而,在抑制交流分量的同时,滤波环节也延迟了反馈信号的作用,为了平衡这个延迟作用,在给定信号通道上加入一个等时间常数的惯性环节,称作给定滤波环节。由测速发电机得到的转速反馈电压含有换向纹波,因此也需要滤波,滤波时间常数用表示,根据和电流环一样的道理,在转速给定通道上也加入时间常数为的给定滤波

5、环节。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是:先内环后外环。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2.2 电流环的设计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电流调节器如图3-4所示:图1-3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电流调节器其中为电流给定电压,为电流负反馈电压,为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可以容易得出 (2-1) (2-2) (2-3)2.2.1 电流调节器参数选择1) 确定时将常数(1)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0.0033s。(2)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三相半波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6.67ms,为了基本

6、滤平波头,应有(1-2)=6.67ms,因此取=2.5ms=0.0025s。(3)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0.0058s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5%,并保证电流无静差,可按典型1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PI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2-4)3) 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0.012s。/1.5=0.017V/A电流开环增益:要求5%时,应取=0.5,因此=86.2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0.313电流调节器的限幅值为:=7.9762.2.2 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86.2(1) 晶闸管整流

7、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100满足近似条件(2) 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3*=79.05满足近似条件计算电流调节器电阻和电容取=40,各电阻和电容值为=0.313*40=12.52,取12=1F,取1F=0.25F,取0.25F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之便为4.3%满足近似条件(2)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30.95满足近似条件计算转速调节器电阻和电容取=40,各电阻和电容值为=6.17*40=246.8,取250=0.432F,取0.5F=1F,取1F2.3.4超调量相关计算1)校核转速超调量当h=5时,查表得,=37.6%,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

8、际上,由于表是按线性系统分析的,突然加阶跃给定时,ASR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ASR退饱和的情况重新计算超调量。2)退饱和超调量的计算当h=5时,由表查得=81.2%,=2()()=2*81.2%*1.5*=12.4115%满足设计要求3 系统仿真3.1 无ACR限幅值时的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断线仿真根据所求参数,构建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3-1为无ACR限幅值时的直流调速系统(=const)稳定运行时转速环突然断线的仿真框图。图3-1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 断线MATLAB仿真框图(无ACR限幅值)通过仿真可知道,起动转速,起动电流,直流电压,ASR

9、,ACR输出电压波形,如图3-2,3-3为仿真波形图。图3-2 起动电流,起动转速波形图(无ACR限幅值)3-3 ASR,ACR输出电压,直流电压Ud波形图(无ACR限幅值)3.2 有ACR限幅值时的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断线仿真调速系统的仿真框图如图3-4为有ACR限幅值时的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断线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框图图 3-4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 断线MATLAB仿真框图(有ACR限幅值)它的起动电流,起动转速和直流电压,ASR,ACR输出电压的波形图,如图3-5和3-6所示图3-5 起动电流,起动转速波形图(有ACR限幅值)3-6 ASR,ACR输出电压,直流电压U

10、d波形图(有ACR限幅值)3.3仿真结果分析仿真原理图中,开关作用是用来模拟突然转速环断线的,它作用的开始时间为5秒,即系统运行5秒时脉冲电源会给开关一个信号,从而开关开始动作,使开关断开。由于该系统是恒负载扰动,所以我们给了一个恒信号充当恒负载扰动,所给的是I=308A。通过无ACR限幅值时双闭环调速系统恒负载扰动转速环突然断线仿真的波形图可知,当5秒时,转速环突然断线时,ASR,ACR和直流电压Ud将不再稳定,ASR由于转速环断线,电压值将会突然升高。ACR由于仍然继续工作,他的电压值有变化,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经过电流环调节,又会趋于平稳,但幅值比原来的要大一些。直流电压Ud由于

11、存在电流环调节,它的幅值经过波动后也会趋于平稳,电流值比原来大。起动电流虽然也会变化,但是由于电流调节器仍然在工作,在断线时电流迅速增大,经过电流调节器调节,起动电流又会保持稳定。起动转速由于转速环断线,它的转速经过波动后又保持了另一个平稳值。通过无ACR限幅值时和有ACR限幅值两个设计的波形图对比可知,当转速环断线时,有ACR限幅值的系统的转速最终稳定值和电流在断线时的突变增大值比没有ACR限幅值变化小。而且,转速环断线后,ACR,直流电压Ud,起动电流,起动转速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有ACR限幅值比没有ACR限幅值所用的时间少。4小结与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首先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了理解,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一次很好的应用。学会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并能熟练地掌握转速和电流调节器参数的选择和计算,在设计的基础上更加认识到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应用之广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在只是上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在求学和研究的心态上也有不小的进步。我想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只有自己用心去学习和参与才可能有收获。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