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_第1页
第6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_第2页
第6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_第3页
第6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_第4页
第6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建筑采暖与燃气供应 在冬季,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房间的围护结构(墙、屋顶、地板、门窗等)不断地向室外散失热量,使房间温度降低,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了使室内保持所需要的温度,就必须向室内供给相应的热量。 这种向室内供给热量的工程设备就叫做供暖系统。 供暖工程起源于19世纪,于1877年首先出现区域供暖。 三、三、热水供暖系统热水供暖系统 图图6.1.2 6.1.2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原理图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原理图 1 1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系系统工作前,先打开给水管上的阀门,向系统内充水,如果给统工作前,先打开给水管上的阀门,向系统内充水,如果给水压力不

2、足,则开动水泵加压,此时系统中的空气从排气装置水压力不足,则开动水泵加压,此时系统中的空气从排气装置和膨胀水箱排出;系统充满水后,开动锅炉,水在锅炉中被加和膨胀水箱排出;系统充满水后,开动锅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热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沿着供水干管、用户供水热到一定温度;热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沿着供水干管、用户供水管流进散热器,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释放到供暖房间内;释放管流进散热器,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释放到供暖房间内;释放热量后的回水温度降低,沿用户回水管、回水干管,并经除污热量后的回水温度降低,沿用户回水管、回水干管,并经除污器除掉其中的杂质(铁锈、污泥)后,被水泵加压,流回锅炉器除掉其中的杂

3、质(铁锈、污泥)后,被水泵加压,流回锅炉中再进行加热。中再进行加热。 2 2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系统的几种形式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系统的几种形式 (1 1)垂直式)垂直式 上供下回双管散热系统上供下回双管散热系统 下供下回双管散热系统下供下回双管散热系统 上供下回单管散热系统上供下回单管散热系统与双管系统相比,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管材与阀门用量少,与双管系统相比,这种系统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管材与阀门用量少,造价较低;而且环路明显减少,易于达到压力平衡,水力稳定性好。造价较低;而且环路明显减少,易于达到压力平衡,水力稳定性好。 下供上回单管散热系统下供上回单管散热系统 利于空气的排除利于空

4、气的排除 ,往往应用于高温水供暖系统。,往往应用于高温水供暖系统。 单单双管散热系统双管散热系统 适用于高层建筑的供暖系统中。适用于高层建筑的供暖系统中。 (2 2)水平式单管散热系统)水平式单管散热系统 构造简单,经济性好;构造简单,经济性好; 管路简单,无穿过各楼层的立管,施工方便;管路简单,无穿过各楼层的立管,施工方便; 水平管可以敷设在顶棚或地沟内,便于隐蔽;水平管可以敷设在顶棚或地沟内,便于隐蔽; 便于进行分层管理和调节。便于进行分层管理和调节。但排气方式要比垂直式系统复杂些,它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或在同层散热器上串接一根空气管但排气方式要比垂直式系统复杂些,它需要在散

5、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或在同层散热器上串接一根空气管集中排气。集中排气。 三都赋 打算发士大夫士大夫 各循环环路流程基本相同-同程式各循环环路流程基本不相同 -异程式 同程式异程式实线虚线总SSS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的静水压力较大,因此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的样式和与室外热力管网的连接方式,必须充分考虑散热器的承压能力以及外网的压力等因素,同时还必须解决垂直失调的问题 高层采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 1分区采暖系统 2双线式系统 3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分区采暖系统 双线式系统a 垂直式b水平式 优点:1热媒温度高,热效率高2底层散热器不会出现超压现象3节省投资,易于管理缺点:1污染室内空气,容易烫伤人2跑、冒、滴、漏等现象影响能耗、维修量大3无效热损失大4系统停运时,系统内充满空气,腐蚀内壁,缩短使用寿命住宅小区、民用建筑,不适用蒸汽采暖系统 地暖系统示意图 热风采暖系统适用范围:各种工业厂房,如机加车间、纺织厂、化工厂等。公共设施,如游泳馆、体育馆、大型市场。 其它,如蔬菜、花卉大棚、畜禽养殖场等。 一.布置之前1.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及其要求,确定供暖系统的热媒种类、系统形式。2.要确定合适的引入口位置。系统的引入口可设置在建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