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陶瓷粉体基础 (第二讲:粉体制备) 刘杏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n 陶瓷工艺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以粉体为原料经成型和烧成,形成多晶烧结体。作为起始原料的陶瓷粉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n 通过液相合成的陶瓷粉体可得粒度相对均匀、化学成分相对准确、分布相对均匀的超细粉体n 特别近几年通过有机添加剂的加入,陶瓷超细粉体的粒度及分布、化学成分等均可精确控制(1)制备方法分类: 1)溶液法:沉淀和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 醇盐分解法,溶胶-凝胶法,苷胺酸法, 柠檬酸盐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 燃烧法 等 2)气相法:蒸发法,化学气相淀积(CVD)法 气溶胶法, 3)固相法:热分
2、解法,改进的固相反应法 (2)沉淀和共沉淀法 沉淀法是指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生成不溶性氢氧化物、碳 酸盐、硫酸盐、草酸盐等,过滤、洗涤后,再经过热分解,得到氧化物的方法。 2Al+3 + 6OH-1 = 2Al(OH)3 = Al2O3 + 3H2O 共沉淀法是指利用同一沉淀剂,使溶液中含有两种以上的阳离子一起沉淀下来,生成沉淀混合物或固溶体前驱体,过滤、洗涤、热分解,得到复合氧化物的方法。 Cd+2 + Fe+3 + 5OH-1 = Cd(OH)2 + Fe(OH)3 BaCl2+TiCl4+2H2C2O4+5H2O=BaTiO(C2O4)24H2O +6HCl共沉淀法的优点
3、及影响因素: 原子(离子)、分子水平上的混合, 混合均匀 共沉淀法中的沉淀生成情况,能够利用溶度积通过共沉淀法中的沉淀生成情况,能够利用溶度积通过 化学平衡理论来定量讨论。化学平衡理论来定量讨论。 化学配比、离子浓度、溶液的pH值、温度、溶度积、 搅拌速度、沉淀剂加入方式(单注、双注)等 都会影响沉淀颗粒乃至于影响到分解后氧化物粒子 的大小、形貌、团聚状态和性能等n用沉淀法制备微粉应考虑的因素用沉淀法制备微粉应考虑的因素沉淀形成的条件与粉体特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金属离子浓度与沉淀剂浓度金属离子浓度与沉淀剂浓度 操作温度操作温度 两种溶液混合的顺序和均匀化速率(如搅拌)两种溶液混合
4、的顺序和均匀化速率(如搅拌) 其它杂质的存在、性质和作用其它杂质的存在、性质和作用 反应副产物的去除方法反应副产物的去除方法 固液分离和沉淀物的干燥固液分离和沉淀物的干燥 沉淀物的灼烧(升温程序!)沉淀物的灼烧(升温程序!)沉淀条件不同,后续处理方式不同,得到不同沉淀沉淀条件不同,后续处理方式不同,得到不同沉淀物,产生不同性能的粉体。物,产生不同性能的粉体。沉淀反应的加料方式1、顺加(单注)法:将沉淀剂加到金属盐溶液 中 随着沉淀剂的耗尽,溶度积小的离子优先析出2、逆加(单注)法:将金属盐加到沉淀剂中 一般,沉淀剂过量,从而该方式有利于共沉淀3、并加(双注)法:将盐溶液和沉淀剂同时按比例加到反
5、应器中 沉淀物的组成可比较均匀n影响因素:浓度、温度、PH值、滴液或缓释速度、混合方式、搅拌方式、老化时间以及盐溶液的特性都对产物的最终结构与形貌有很大的影响。n实例:MnCO3的制备,Co盐的制备沉淀剂滴加方式对粉体形貌的影响顺加反加双注反应温度20C8 C50 CPH值搅拌速度搅拌器磁子搅拌 沉淀剂NH4HCO3NH4Cl-NH3H2O缓冲溶液 (NH4)2CO3Co盐的制备碳酸氢氨草酸尿素实施例1: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DCO(掺杂氧化铈,Ce0.8SM0.2O2, Ce0.8Gd0.2O2,)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n1、根据欲得到的粉体量,计算所需的草酸
6、量,并过量58%,以使沉淀完全。加水搅拌溶解,配成0.1mol/l的溶液。逐滴加入稀氨水,调节pH值,使之在6.66.8。n2、将计算量的Gd3+(Sm3+)与Ce3+的混合液用分液漏斗逐滴加入(10ml/min),并不断加入氨水,充分搅拌,以保持其pH值在6.66.8。加完金属离子溶液后,继续搅拌约10min,使沉淀完全。n3、静置,抽去上层的清液,将沉淀转移至大烧杯中,抽滤,并用蒸馏水洗涤5次,以充分除多余的铵离子和草酸根离子。将沉淀转移至2L的大烧杯中,用乙醇充分分散,抽滤,以充分除去水,重复3次。n沉淀物干燥后灼烧 得到陶瓷微粉。TEM photo for calcined SDC p
7、owders304050607080Ce0.8Sm0.2O1.9Ce0.8Gd0.2O1.9Ce0.9Gd0.1O1.95homogenious coprecipation GDCstandard CeO2(420)(331)(222)(400)(311)(220)(200)(100)2SEM photo of SDC pellet sintered at 1500oC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DC and SDC 0.900.951.001.051.101.151.52.02.53.03.54.04.55.0 ln(T)1000/TArrhenius plot o
8、f conductivity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for four samples sintered at 1500C for 5h Sm0.2Ce0.8O1.90 E=51.81kJmol-1 Gd0.2Ce0.8O1.9 E=44.919 kJmol-1 Gd0.1Ce0.9O1.95 E=63.19kJmol-1 YSZ E=86.48 kJmol-10.900.951.001.051.101.152.42.83.23.64.04.44.8 1500oC/5h1350oC/5h1350oC/5h(mix)ln(T)1000/TArrhenius pl
9、ot of conductivity as a function ofTemperature for three Sm0.2Ce0.8O1.9 samples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DC实施例2:共沉淀法制备SOFC复合阳极 Ni/SDC(NiO-Ce0.8Sm0.2O2)n以硝酸镍和硝酸铈(钐)为原料,碳酸氨为沉淀剂,以逆加的滴液方式,共沉淀法制备初级粉体: Ni(OH)2/(SC)(OH)3 n沉淀物经水洗、醇洗、干燥和焙烧即得到所需的粉体。Table Particulate propertie
10、s of as-formed NiO-SDC powders C a l c i n e d temperatureSurface a r e a (m2/g)Particle size (nm) (caculated by surface area)average agglomer a t e d size (nm)a v e r a g e crystallite size (nm)NiO SDC 600 C51.417.023217.94 18.14 700 C 31.627.433827.74 25.46 800 C23.037.6362 33.83 26.76XRD pattern
11、of the NiO/SDC powders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10203040506070Intensity#*# 800700600# SDC* NiO2TEM photograph of NiO/SDC powder calcined at (a)600C, (b)700C, (c)800C (a)200nm(b)200nm(c)200nmSEM photograph of Ni/SDC cermets anode sintered at 1350C by using the powders calcined at (a) 600C, (
12、b) 700C and (c) 800C (a)6.0m(b)6.0m(c)6.0mDependence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n temperature of the Ni/SDC cermet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and mechanical mixing 500550600650700750800100200300400500600 co-precipitation mechanical mixing(s cm-1)Temperature(oC)缺点缺点:溶液中沉淀生成的条件因不同金属离子而异,即在同一条溶液中沉淀
13、生成的条件因不同金属离子而异,即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沉淀的金属离子的种类很少,一般来说,让组成材料件下能同时沉淀的金属离子的种类很少,一般来说,让组成材料的多种离子同时沉淀是非常困难的(除热力学外还有动力学因素。的多种离子同时沉淀是非常困难的(除热力学外还有动力学因素。如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随如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随pH值的上升,不同离子值的上升,不同离子按满足沉淀条件的顺序依次沉淀下去,形成单一的或几种金属离按满足沉淀条件的顺序依次沉淀下去,形成单一的或几种金属离子构成的混合沉淀物。子构成的混合沉淀物。在利用共沉淀法添加微量成分时,由于所得到的沉淀物粒径无论在利用共沉淀法添
14、加微量成分时,由于所得到的沉淀物粒径无论是主成分还是微量成分,几乎都是相同的,所以,并没有实现微是主成分还是微量成分,几乎都是相同的,所以,并没有实现微观程度上的组成均匀性。即共沉淀法在本质上还是观程度上的组成均匀性。即共沉淀法在本质上还是分别沉淀分别沉淀,其,其沉淀物是一种混合物。沉淀物是一种混合物。为了避免共沉淀法本质上存在的分别沉淀倾向,为了避免共沉淀法本质上存在的分别沉淀倾向,可以采用提高沉淀剂的浓度的可以采用提高沉淀剂的浓度的逆加法逆加法,激烈的,激烈的搅拌搅拌等。这些操作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分等。这些操作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分别沉淀。别沉淀。注意选择尽可能使溶度积差别不大的沉淀
15、剂和性能相似的金属离子,否则会分步沉淀,使沉淀物混合不均匀尽量用双注法来制备沉淀,以减少沉淀剂局部过浓带来的影响(3)均匀沉淀法 一般沉淀法是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相混合而生成沉淀。采用顺加、逆加或并加的加料方式,即使在搅拌条件下也难免会造成沉淀剂的局部浓度过高,因而是沉淀中极易夹带其他杂质和造成组成和粒度不均匀。 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后果的产生,可在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在适宜的条件下从溶液中均匀地逐渐生成沉淀剂, 从而控制沉淀速度和形貌。 均匀沉淀法原理:n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成产物的阴离子(或阳离子)在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产生出来,从而形成沉淀的方法。n生成沉淀的途径主要有: 1)沉淀
16、剂缓慢的化学反应,导致H+(OH-)离子变化,溶液pH值变化,使产物溶解度逐渐下降而析出沉淀 H2NCONH2 + 3H2O CO2 + NH4+ + OH- (90C)2) 沉淀剂缓慢的化学反应,释放出沉淀离子,达到沉淀离子的沉淀浓度而析出沉淀 NH2HSO3 + H2O SO4+ + NH4+ + H+ 3)混合作用 H2NCONH2 + H2O CO2 + NH3 (90C) NH3 + HC2O4- C2O42- + NH4+ 均匀沉淀法特点 1)加入溶液的沉淀剂不立即与沉淀成分反应,而是通过 化学反应 在溶液中均匀释放构晶离子 2)构晶离子过饱和度均匀,成核、成长均匀,析出均匀, 颗
17、粒可控、均匀,沉淀致密,易过滤 3)可避免因沉淀剂局部过浓而产生的杂质沉淀 制备Al2O3时,先制备Al(OH)3, 用此法时, 原料中有1.0 克铜, 仅有 0.1毫克铜被沉淀下来;而用普通氨法时, 原料中只有50毫克铜, 却有21毫克被沉淀下来 4) 用于粒子表面改性:均匀、可控的过饱和度,使可在 粒子表面非均相成核,通过粒子表面的其他材料复合 或外延生长而使粒子改性。 如:CoFe2O4 包覆的 r-Fe2O3n优点:避免沉淀剂局部过浓的不均匀现象,使过饱和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控制沉淀粒子的生长速度,能获得粒度均匀、纯度高的超细粒子。常用沉淀剂:尿素(NH2)2CO(碳酸二酰胺)常
18、温下,该溶液体系无明显变化,当加热至70C以上时,尿素就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NH2)2CO+3H2O=CO2 + NH4+ + OH-)这样在溶液内部生成沉淀剂NH4OH。若溶液中存在金属离子将NH4OH消耗掉,不致产生局部过浓现象。当NH4OH被消耗后, (NH2)2CO继续水解,产生NH4OH。因为尿素的水解是由温度控制的,故只要控制好升温速度,就能控制尿素的水解速度,这样可以均匀地产生沉淀剂,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均匀析出。尿素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 水中的电离: (NH2)2CO = NH4+ +NCO 在酸性条件下: NCO 2H+ + H2O = NH4+ + CO2 中性或碱性溶液
19、中: NCO + 2H2O = NH4+ + CO32 NCO + OH- + H2O = NH4+ + CO32 NCO 的水解实际上受 NH4+ 离子离解平衡的控制 NH4+ NH3 + H+ lgk = - 9.25n沉淀过程动力学模型n(1) Lamer model为了从液相中析出大小均一的固相颗粒,必须使成核和生长这两个过程分开。 为使成核与生长尽可能分开,必须使成核速率尽可能高而生长速率适当的慢,应尽可能压缩阶段II。在阶段III必须使浓度低于最低过饱和浓度,以免生成新核。I无晶核生成 II 成核阶段 III 生长阶段Cs:饱和度,Cmin:最低过饱和度,Cmax:最高过饱和度I
20、无晶核生成 II 成核阶段III 生长阶段Cs:饱和度,Cmin:最低过饱和度,Cmax:最高过饱和度(2) Growth by diffusionCOARSING 3、Monodisperse solids formed by aggregation若生长由扩散控制,则r*ra/2的粒子长大r* ra/2的粒子会慢慢溶解 若生长由溶质在微粒表面发生的 反应控制ndr/dt=k1Vm(Cb-Ce) (4)n或 dr/dt=k1r2(5)Ce是粒子的溶解性(即和粒子表面积有关)产物形貌的影响因素:以均匀沉淀法制备氧化钇前驱体为例钇盐浓度:当Y3+的浓度达到0.075M,则颗粒形貌偏离球形,形成团聚体。尿素浓度:(NH2)2CO/Y3+增加,则产率增加,当(NH2)2CO/Y3+30 时,达到理论值。陈化时间:当Y3+0.025M, (NH2)2CO = 0.27M,需陈化6h达到理论产率; 而(NH2)2CO=0.54M时,仅需2h即可接近理论产率。颗粒大小随陈化时间延长而增大。阴离子:NO3, 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期宿舍楼承包合同6篇
- 地热储层压裂工艺-洞察及研究
- 智能门锁的交互设计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体外消化风味释放-洞察及研究
- 边境不安全因素课件
- 基于拓扑优化的轻量化机身结构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验证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全生命周期追溯实践探索
- 垃圾分类场景下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对多规格物料处理效能提升
- 铁路公司招聘干部试题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 GB/T 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 输血申请单规范PDCA
- 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介绍课件
- 第17课-我是浙江人课件
- 税务尽职调查报告(参考)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 《太阳出来了》课 件课件
- 全屋定制家居整装安装师傅专业安装服务技巧培训指导手册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讲解(刘兴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