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必修一《师说》_第1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师说》_第2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师说》_第3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师说》_第4页
一轮复习必修一《师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 师说复习编制:王爱云 审制: 班级: 姓名; 2012-6-9 复习目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之”等基础知识;背诵课文一、基础知识梳理:(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 4、犹且从师而问焉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小学而大遗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9、圣人无常师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3、孔子师郯子、苌弘 14、其可怪也欤1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6、其皆出于乎1

2、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8、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9、吾从而师之 20、而耻学于师 , 不耻相师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3、古之学者必有师 2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5、吾从而师之 26、小学而大遗 (二)名句默写:1、是故无贵无贱, ,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 ,吾未见其明也。(07重庆)3、位卑则足羞, 。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06广东) 5、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09安徽、08福建)7、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08年全

3、国1)8、人非生而知之者, 。(10年福建)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年上海)(六)翻译下列几个句子: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乎?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高二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案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

4、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

5、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3、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4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5、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

7、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B整理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二、迁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宣尼之裔。乾符中,出为御史中丞。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居选曹,动循格令。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不之省。执政怒之,改太常卿。是时,田令孜军败,沙陀逼京师,

8、帝移幸凤翔,邠帅朱玫引兵来迎驾。令孜挟帝幸山南。时中夜出幸,百官不及扈从,而随驾者黄门卫士数百人而已。帝驻宝鸡,诏授纬御史大夫,遣中使传诏,令纬率百僚赴行在。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世荷国恩,身居宪秩。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策名委质,安可背也!”言竟泣下。三院曰:“夫岂不怀。今若首途,聊营一日之费,俟信宿继行可也。”纬拂衣起曰:“吾妻危疾,旦不保夕,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父之急乎?公辈善自为谋,吾行决矣。”即日见李昌符,昌符嘉之,乃送钱五十缗,令骑士援纬达散关。纬知朱玫必蓄异志,奏曰:“关城小邑,不足以驻六师,请速幸梁州。”翌日,车驾离陈仓,才入关而邠、岐之兵围宝鸡,攻散关。微

9、纬之言几危矣!大顺元年夏,幽州、汴州请讨太原。宰臣张浚请自率禁军为招讨。上持疑未决,问计于纬,纬以讨之为便。浚军为太原所击,大败而还。浚罢相贬官,纬坐附浚,贬均州刺史。乾宁二年五月,三镇入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溪。帝以大臣朋党,外交方镇,思用骨鲠正人,遣中使召纬入朝。纬久疾,拜蹈艰难,上令阁门使送纬中书视事。九月,卒于光德里第,赠太尉。纬家尚节义,挺然不屈。虽权势熏灼,未尝假以恩礼。天武都头李顺节恃恩颇横,不期年领浙西节度使,俄加平章事。谢日,准例班见百僚。纬判曰:“不用立班。”顺节既见无班,心甚怏怏。纬曰:“必知公慊也。夫百辟卿士,天子庭臣也。公握天武健儿,而于政事厅受百僚班见,意自安乎?”

10、顺节不敢复言。其秉礼不回,多此类也。(节选自旧唐书·孔纬)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不绳而自肃 绳:准则,法令B聊营一日之费 营:求取,备办C微纬之言几危矣 微:无,没有D其秉礼不回, 秉:执掌,操持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孔纬“耿直”“尚节”的一组是( )居选曹,动循格令 策名委质,安可背也 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父之急乎纬坐附浚,贬均州刺史思用骨鲠正人,遣中使召纬入朝而于政事厅受百僚班见,意自安乎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执掌法纪以后,朝廷内外一片整肃,主管科举事务

11、时,严格照章行事,因得罪当权者而被改任为太常卿。B皇帝受困宝鸡时,三院御史临危退却,而孔纬在李昌符的援助下前往护驾,并审时度势,奏言皇帝及时撤离陈仓,避免再次陷于险境。C孔纬因支持宰相张浚讨伐太原失败而被罢相贬官,后来皇帝因朝中大臣朋党,重新征召孔纬入朝任职,孔纬鞠躬尽瘁,卒于任上。D天武都头李顺节骄横跋扈,本想借升职之机接受百僚列班接待,受到孔纬制止后极为不满,孔纬一番陈词后,李顺节不敢再提此事。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不之省。译文: (2)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译文: (3)虽权势熏灼,未尝假以恩礼。译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

12、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离开“勤奋”二字是绝对不行的。高二语文一轮复习师说练习案答案参考1.D  2C  3.D 4B  5.D 6、A(绳:约束,制裁。)7、D(是说孔纬因支持张浚讨伐太原失败而被贬;是陈述皇帝因大臣朋党而重新重用耿直大臣,不是直接表明孔纬“耿直”“尚节”。)8、C(被罢相贬官的是宰相张浚,而不是孔纬。)9、(1)权贵有所请托,给他的私信堆满几案,他连看都不看它。(“托”“几”,宾语前置“不之省”)(2)大凡平民之间的交往,遇到急事还要相互救济抚恤,何况是君亲呢。(“交旧”“缓急”“况”)(3)

13、虽然孔纬权势显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对他的恩典随意授予别人。(熏灼,假,状语后置)【参考译文】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文宣王孔仲尼的后代。乾符年间,出任御史中丞。孔纬器度正直,嫉恶如仇。执掌法纪以后,朝廷内外不用刑法制裁人人就循规蹈矩。他在主管科举事务时,行事遵循法令制度。权贵有所请托,给他的私信堆满几案,他连看都不看它。当权者怨恨他,他被改任为太常卿。这时田令孜的军队打了败仗,沙陀军队进逼京城,皇帝转移车驾前往凤翔,邠州节帅朱玫领兵前来迎驾,田令孜胁迫皇帝前去山南。出行是在深夜的时候,百官来不及随从护驾,而随驾的只有黄门卫士几百人而已。皇帝停住在宝鸡,下诏授任孔纬为御史大夫,派中使传达诏命,命令孔

14、纬率领百官赶赴皇帝所在之处。孔纬就把三院御史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辈世代蒙受朝廷恩泽,身居御史之位。大凡平民之间的交往,遇到急事还要相互救济抚恤,何况是君亲呢。我等名列官籍寄身朝廷,怎可违背君命呢!”说完就流下了眼泪。三院御史们说:“我们怎能不感念君恩呢。如今若要出发上路,暂且让我们备办一天的费用,等过两晚再走也可以吧。”孔纬振动衣襟起身说道:“我妻子病危,朝不保夕,大丈夫怎能因妻子的缘故,怠慢君王的急事呢?你们好好考虑吧,我已下定决心马上出发了。”他当日就去见李昌符,李昌符很赞赏他的决心,于是就送给他五十缗钱,派骑兵护送孔纬到达散关。孔纬知道朱玫肯定怀有异心,上奏皇帝说:“这所关城仅是一座小

15、城,不够禁军驻扎之用,请求立即前往梁州。”第二天,皇帝车驾离开陈仓,刚刚进入关里,邠州、岐州的军队就包围了宝鸡,攻打散关。没有孔纬的进言就很危险了。大顺元年夏天,幽州、汴州两个方镇请求讨伐太原。宰相张浚请求亲自率领禁军前去招抚讨伐。皇上犹豫不决,向孔纬询问计策,孔纬认为出兵征讨有利。张浚率领的军队受到太原方面的攻击,大败而回。张浚被罢相贬官,孔纬因附和张浚,被贬为均州刺史。乾宁二年五月,三个方镇出兵进入京城,杀死宰相韦邵度、李溪。皇帝因朝中大臣结成朋党,对外勾结方镇,考虑启用耿直的正人君子,派中使征召孔纬入朝。孔纬长期患病,叩拜时行动艰难,皇上下令阁门使将孔纬送到中书省办理事务。九月,在光德里

16、的府第死去,追赠太尉。孔纬家有崇尚节义的风气,傲然不屈。虽然孔纬权势显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对他的恩典随意授予别人。天武都头李顺节依仗得到的恩宠十分骄横,不到一年时间就当上浙西节度使,不久加授平章事。在谢恩的那天,依照旧例百官应列班来接待他。孔纬批示道:“不用列班。”李顺节看到没有百官列班的场面,极为不满。孔纬说:“我知道你肯定会不满。百官卿士,都是天子的朝臣。你只不过掌握着天武健儿,却要在政事厅受到百官的列班接待,难道就那么心安理得吗?”李顺节不敢再提这件事。他执掌礼仪而不屈从违背,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之”的用法一、用作代词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17、)”。例: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他)輮使之然也 (代物,它)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它)君将哀而生之乎?(活用为第一人称) 捕蛇者说2、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3、指示代词,表近指,“这”。例: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二、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1、定语标志,“的”。例:古之学者必有师2、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不惑也难矣! 师说5、补语的标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二)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三、动词,到,往。例:奚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