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周教师任务单_第1页
第6周教师任务单_第2页
第6周教师任务单_第3页
第6周教师任务单_第4页
第6周教师任务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第六周教师任务单任务一: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3.能用上书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说出课文主要内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练。课堂上同桌互评。2. 学会生字词,将难写易错的词语抄写2-3遍,并能正确默写。通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励志、嫉妒、潜心临摹、陈列、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词句的意思,标注在书上。3. 根据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学画的结果给课文划分段落。能用上书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说出课文主要内容。4.

2、 考考自己吧!独立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书写一定要工整哦!挑战自我:用书后第三题中的词语写出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挑战自我: 教学流程:一、 课前准备了解任务完成情况。二、板块一:朗读课文,同桌互评。1 再认真朗读课文1遍,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努力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做好检查准备。2 朗读中得易错处(嫉妒、潜心临摹)3 同桌互相检查:内容:第2、4、5段方式:同桌互读,并打分。标准:要求一字不错,很流利,为优;有两处错误为良。三、板块二:学习字词1速记本课生字词,准备默写。徐悲鸿 承认 疲倦 购买 陈列 错误 励志 景仰 嫉妒 礼貌 临摹 节省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2同桌

3、互批。强调“承”、“励志”“嫉妒”“礼貌”的写法。3.字词理解,强化方法。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理解关键字的意思等。四、板块三:说主要内容1 出示学习要求:根据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怎样励志学画学画的结果给课文划分段落。能用上书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说出课文主要内容。2 教师指导:说与背的区别,说主要内容,不需要背诵,但不允许看书。说的时候可以用书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只要说清楚,说明白就可以了。如果能比较简洁就更好了。指导学生分段:用双竖线隔开,同时将10个词语也分成三组。3学生练习,限时5分钟,保证说2段,争取说完3段。教师巡视倾听,了解学生说话情况。4反馈检查。请2个4号试说,其他学生评价

4、、纠正。同桌互相检查,过关的在任务单上评价。六、一对一作业设计A把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并请他打上等第。B(选做)练习讲一个“功夫不负有心人” 的小故事。(查看资源包)任务二: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第4、5、6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徐悲鸿的努力。2 完成补充习题的第3题。3 体会文章表达上的作用,并练习仿写。1.默读课文第4、5、6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徐悲鸿勤学苦练的?完成补充习题三。2.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3体会文章写法特点。(提示:读2、8自然段,体会写法特点。读4-6自然段,体会构段方式。)挑战自我:小练笔:

5、以第4自然段为中心句,联系5、6自然段,把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经过写具体。(提示:想象徐悲鸿在绘画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的描写)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挑战自我: 教学流程:一、板块一:1. 默读课文第4、5、6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徐悲鸿勤学苦练的?完成补充习题三。2.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学情预设: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上学生存在困难。应对策略:小组合作探究1)读课文第4-6段,课文从两个方面写徐悲鸿努力学画的,分别用一句话来说说。 潜心临摹,画技提高;生活清苦,购买绘画用品。2)读第7段,说说徐悲鸿努力的结果。也用一句话来说。

6、 以优异成绩通过结业考试,创作的油画轰动整个画界。3)连起来说三句话,说清楚徐悲鸿怎么努力和努力地结果。4)用一句话来解释“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苦心学画,最终取得成功。5)看外国学生的表现,理解“有眼不识泰山”。 (1)读2、8自然段有关语句,看看外国学生前后什么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理解“有眼不识泰山”。(长着眼睛辨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泰山:徐悲鸿。 二、情景再现,领悟写法学情预设:文章的写作方法的领会是学生的难点。应对策略:共学(一) 写作特点:前后照应 课文中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外国学生的前后表

7、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的精神。再读2、8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前后照应。(二) 构段方式:总分 4-6自然段可以看出。(三)小练笔以第4自然段为中心句,联系5、6自然段,把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经过写具体。(提示:想象徐悲鸿在绘画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的描写)1. 学生分组讨论。2. 全班交流。3. 列提纲。4. 学生创作。5. 选取优秀和有问题的习作各一篇进行讲评。6. 学生修改。三、一对一作业设计A完成练三 B 阅读徐悲鸿的其他小故事,进一步感受其人物形象。(资源包)学习内容:虎门销烟任务三:学习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

8、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7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练。课堂上同桌互评。2.学会生字词,将难写易错的词语抄写2-3遍,并能正确默写。通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嚣张、欺侮、水泄不通、震惊中外”等词语。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记叙顺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考考自己:独立完成补充习题,书写一定要工整哦!友情提醒:课外阅读20分钟不要忘记哦。教学流程:一、板块一:四人小组,由A组长负责,对照任务单,组织小组成员自学。学情预

9、设及应对策略:在课文朗读上,比较费时,教师指导A组长抽出长句或关键的段落指名C或B生读,不到位处,进行范读。二、板块二:班级成员集中交流学习中的疑难问题。1.教师了解朗读、默写情况:(1)朗读:选取2-4名中等学生分段读课文,出现错误,教师指导,请困难学生再读错误处,全班学生齐读错误处。正音:收缴的缴、一担的担(dàn)(2)默写:内容为书后第三题,特别关注2名学生的默写,一名为学困生,一名为中等生。默写完,对默写错误,当堂评讲。对学困生出现的错误个别指出。书写:颊、秩、频(3)理解词语:学生先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正确的教师加以肯定;错误的教师加以引导,强化查字典解释词语和联系上下文

10、理解词语的方法。2.学情预设:部分学生不能够用“水泄不通”和“震惊中外”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应对策略:指名读该词所在的句子,搞清词语的意思,然后练习造句,评议。三、板块三:1.出示自学指导:(1)认真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做补充习题一、二两题。(2)再读课文,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思考: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哪个词充分肯定了虎门销烟的价值?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3教师根据联系内容,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指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尾联系,找出关键词语“伟大壮举”。三、一对一练习设计:A、B生:自主预习任务单二C生:完成练习册基础题。任务

11、四: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感悟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2能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销烟的顺序。3. 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4. 有感情朗读课文1. 重点阅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感知销烟的过程。能用“先再然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销烟的过程。2. 试着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虎门销烟整个事件。课堂上与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说得清楚、流畅。3. 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提示:可以结合图片、视频,从多角度尽情尽兴地抒发内心的感受。如:可以讴歌中国人民不侮的斗争精神,可以抒发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也可以

12、表达自己远离毒品、强身为国的坚定决定等等。)友情提醒:课外阅读20分钟不要忘记哦。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学生理解“伟大壮举”的意思。二、深入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虎门销烟的“壮”?1.组内交流这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及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学情预设1:学生的汇报可能会混乱,不够全面。应对策略:师点拨,小组长在组织时注意按顺序交流,小组成员站起来汇报时先读一读自己划出的语句,再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其他组员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可以相互补充。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内容。三、阅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关注林则徐销烟时的重点词句,能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销烟的顺序。1

13、.自学提示:(1)找出课文中“先再然后”所在的句子。说说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理解“先再然后”在句子中是表示先后顺序。(3)试着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2.学生自学。3.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四、任务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1.自学提示:(1)读第六自然段,借助资源包所提供的资料,思考:当年的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林则徐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呢?(2)读了课文,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如果踏上虎门销烟的遗址,看着咆哮的大海,想起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仰望着林则徐的塑像,你有什么话想对林则徐说?(可讴歌

14、中国人民不可侮的斗争精神;可抒发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可表达自己远离毒品,强身为国的坚定决心)(3)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五、一对一练习设计:A、B生:1. 补充习题做完;2.继续修改自己刚才的写话;3.继续到资源区或资源包加深自己对当时时代背景的了解。C生:1. 补充习题做完;2. 能复述销烟的过程。3.先自己修改写话,然后给老师检查。教后反思:虎门销烟这课讲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肆意欺侮中国,但爱国爱民的中国人,在林则徐的带领下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击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搜集资料,了解鸦片对人的毒害。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鸦片的资

15、料,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鸦片对人的毒害之大,外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多,从而为学生学习好课文做了铺垫。二、以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我出示了这样一个自学提纲:读读课文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能表现“壮”,将这些词句画下来。再读一读,把你读懂的内容批到书上。学生先自主尝试,再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在这个自学提纲的引导下,从销烟前的场面、销烟的经过中体会到了虎门销烟的壮情。三、感悟和指导朗读结合。在学生理解词句,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朗读能力。四、读写结合。课文中在描写销烟方法时用了“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