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1页
第五单元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2页
第五单元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3页
第五单元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4页
第五单元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其相关概念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纯种。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图中为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图中为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及现象(2)提出问题:由F1、F2的现象分析,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

2、分离的问题。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遗传图解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过程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2)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11。(3)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

3、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5.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4)适用范围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组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C.

4、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B.“F1(Dd)

5、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4. (2012江苏,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5.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C孟德尔根据亲本

6、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题组二相关概念的比较6.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7.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8.下列各组形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黑毛

7、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9.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显性性状的后代都是显性性状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10.下列关于等位基因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中分离的基因由同一个基因突变形成的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基因A.B.C.D.11.制豌豆子叶颜色的等位基因Y和y的本质区别是()A. 基因Y、y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 Y对y为显性C. 两者的碱基序列存在差异D. 减数

8、分裂时基因Y与y分离12.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B. 纯合子体细胞中决定该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是相同的C.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杂合子D.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题组三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13.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A.B.C.D.14.(2013·新课标,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

9、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15.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16.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结果的实质是()A

10、.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 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17.通过测交,可以推测出被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产生配子的数量 产生配子的比例 基因型A. B. C. D. 考点一答案1C 2C 3A 4D 5B 6D 7C 8C 9C 10D 11C 12B 13A 14A 15C 16B 17C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突破题型一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2.(2014·海南,25)某二倍体植

11、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3.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

12、,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1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量甲(顶生)×乙(腋生)101腋生,99顶生甲(顶生)×丙(腋生)198腋生,201顶生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A. 顶生;甲、乙 B. 腋生;甲、丁C. 顶生;丙、丁 D. 腋生;甲、丙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

13、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 B. C. D. 题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6.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乙(黑色)×丙(黑色)12(黑)、4(黄)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7.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开黄花的南瓜和一株开白

14、花的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开黄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让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可知黄花是隐性性状 B由可知白花是显性性状 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 DF2中,开黄花与开白花南瓜的理论比是5:3 8.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的关键原因是()A. 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B. 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C. 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D.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9.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式是()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

15、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10.某两性花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用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1)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遗传的_定律。(2)完善下列实验设计:第一步:_(填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第二步:紫花植株×红花植株。(3)实验结果预测:若第一步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为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未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若第二步后代全为紫花,则紫花植株的基

16、因型为_;若后代全部为红花或出现红花,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题型三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1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图的是()A. B. C. D.12.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A.51、51B.81、81C.61、91D.51、8113.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

17、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14.(2013·山东,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比例为0.4B.曲线的F2中Aa基因型比例为0.4C.曲线的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比例始终相等15.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F1代的雌雄个体再交配

18、产生F2代。(1)若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_。(2)若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自由交配,则F3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_。题型四特殊情况下的性状分离比16.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17

19、.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w 纯白色WSWS红条白花WPWP红斑白花W与任一等位基因红色WP与WS、w红斑白花WSw红条白花A.3种,2111B.4种,1111C.2种,11D.2种,3118.遗传学斑秃又称早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由B、b基因控制),患者出现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脱发,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女性病例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会正常;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出现早秃。一个早秃

20、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早秃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若夫妇双方再生一个孩子患早秃的概率为() A.1/2 B.3/4C.1/4 D.3/819.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受粉,则后代应为()A红色:粉色:白色=1:2:1 B粉红色:红色=1:1C红色:白色=3:1 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血型基因型AIAIA、IAiBIBIB、IBiABIAIBOii20.血型的鉴定可以作为亲子

21、鉴定的方法之一。某夫妇均为ABO血型系统,这种血型由基因IA、IB、i控制,这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已知血型及与血型对应的基因型关系如右表所示。该夫妇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AIB,则下列血型的小孩一定不是该夫妇所生的是()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2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 1:1B. 1:2C. 2:1D. 3:122.某种品系的

22、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杂交亲本后代杂交A灰色×灰色灰色杂交B黄色×黄色2/3黄色,1/3灰色杂交C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3.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 AA:Aa:aa=l:2:1 B. AA:Aa:aa=l:2:0C. AA:Aa:aa=2:3

23、:1 D. AA:Aa:aa=2:2:124.在生物的遗传基因中存在复等位现象,如a1、a2,但就每一个二倍体细胞来讲,最多只能有其中的两个,且分离的原则相同。在小鼠中,有一复等位基因:A控制黄色,纯合子致死;a1控制鼠色,野生型;a2控制黑色。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A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AA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下列杂交组合,Aa1(黄色)×Aa2(黄色),则理论上它们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

24、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_杂交。_。结果预测:如果后代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考点二答案1C 2B 3D 4B 5D 6D 7A 8D 9B 10. (1)(基因)分离(2)紫花植株自交(3)杂合子DD或ddDDdd11B 12D 13B 14C 15(1)8:1(2)3:1 16D 17C 18A 19D 20D 21A 22C 23C24.(1)黄色:鼠色=2:1(2)Aa2×a1a21/8(3)实验思路:多只黑色雌鼠观察后代鼠的体色结果预测:黄色鼠色11黄色黑色11强化练习一、选择题1豌豆

25、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受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糯性与粳性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果蝇的长翅和残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3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4隐性性状是指() A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后代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5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

26、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6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间的数量比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雄配子3:1CA雌配子:a雄配子1:1D雄配子较多,雌配子较少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8下列几组植物杂交实验中,其实验结果可以用分离定律解释的是() A抗病×早熟F1F2B杂高×纯矮F1F2C高秆×抗病

27、F1F2D纯高×纯高F1F29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 A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BF1的遗传因子组成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10下列关于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合子的成对遗传因子中,至少有一对是杂合状态B两个杂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子C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D杂合子至少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11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全部为非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 B非甜是显性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12豌豆的高

28、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 B5:1C9:6 D1:113水稻的非糯性(W)与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C1/2变蓝 D3/4变蓝14人类多指是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亲代之一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B只要亲代之一含有A遗传因子,其子女就有可

29、能出现多指C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D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15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通常采用的最为简单的方法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性状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性状C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性状D自花受粉,观察后代性状16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量甲(顶生)×乙(腋生)101腋生,99顶生甲(顶生)×丙(腋生)198腋生,201顶生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A.顶生;甲、乙 B腋生;甲、

30、丁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17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A、a表示相关基因)。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不考虑变异),则() AAAaaa男性双眼皮单眼皮单眼皮女性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A甲是男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 B甲是女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C甲是男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 D甲是女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18.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是由遗传因子B控制的,对其无味觉是由遗传因子b控制的,称为味盲。有三对夫妇,他们子女中味盲的比例各是25%、50%、100%,则这三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BB×BBbb×bbBB×bbBb

31、15;BbBb×bbBB×BbA.B.C.D.19.右图为某遗传病家谱图,则5和7婚配及6和8婚配后代子女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A.0 8/9B.1/41C.1/91D.01/920.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TTB.TtC.ttD.TT或Tt二、简答题2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请仔细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母本是_。(2)操作叫_,操作叫_;为

32、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操作过程中_,操作后_。(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色。(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代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F2代的遗传组成有_,且比例为_。22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康贝尔鸭×金定鸭金定鸭×康贝尔鸭第1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自交第2组的F1×康贝尔鸭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青色

33、(枚)261787628294027301754白色(枚)1095810509181648请回答问题:(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色是显性性状。(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现象,比例都接近_。(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该杂交称为_,用于检验_。(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5)运用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定律。23.大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右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回答:(1)由表中第_个组合实验可知_花为显性性状。(2)表中第_个组合实

34、验为测交实验。(3)第3个组合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是_。24.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部黑毛子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子兔。请回答:(1)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并用符号B和b表示。(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遗传因子组合。(3)如何利用题中提供的材料鉴别丙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25.如下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与此相关的基因为A、a):(1)该病致病遗传因子为_遗传因子,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2)6和7若再生第二胎,患病的几率为_。(3)10与11结

35、婚,他们后代出现白化病的几率是_。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DDDB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CCDBABAA21.(1)白花红花(2)去雄授粉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要干净、全部、彻底要外套罩子(或袋子)(3)红(4)3:1AA、Aa、aa1:2:122.(1)青(2)性状分离3:1(3)1/2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4)金定(5)统计学基因分离23.(1) 3紫(2) 1(3)50%24.(1) 黑色(B)对棕色(b)是显性(2) 甲兔BB、乙兔Bb、丁兔bb(3)丙兔可通过与乙兔交配来鉴别其遗传因子的组合。如果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则为纯合子(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