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知识讲座_第1页
“禁塑”知识讲座_第2页
“禁塑”知识讲座_第3页
“禁塑”知识讲座_第4页
“禁塑”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伊通五中“禁塑”安全知识讲座伊通五中2016.09.18伊通五中“禁塑”安全知识讲座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日常都存在乱用塑料器皿的现象。不久前,仿瓷餐具引起了人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器皿安全性的重视,很多人仔细挑选中才发现,正规塑料器皿上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三角形里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1”到“7”,对使用范围进行了界定,但很多市民不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 ,对于如何正确、安全使用也都是一头雾水。 危害 -、环保为保护环境,请同学们不要随手丢垃圾(尤其是塑料包装袋)二、长期使用塑料包装袋不当会慢性中毒     “塑料毒素

2、不会导致某种显著疾病,但更应引起重视。”海慈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杨红介绍说,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市民使用塑料制品不注意,比如用塑料袋装饭菜用微波炉加热。无法确定塑料袋是不是耐高温的,一些毒素容易进入饭菜。杨副主任介绍,不同于食物中毒等类似症状的快速反应,塑料接触的毒素属于慢性中毒,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接到相关病例,不过,长期错误使用塑料制品肯定对健康有害,尤其是肝脏肾脏等器官,“应该向广大市民普及塑料使用常识”。     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非食品塑料被消费者当成食品塑料来用。这些产品如果不用于盛放食物就不能说它是不合格的,这就给监管部门出了难题。市工商

3、局市场管理处严处长表示,要想杜绝危害,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从生产环节抓起,但管理部门不可能禁止那么多种类的塑料制品进入市场。一些规定也只是地方性规章,缺乏足够的法律效力。建议国家对塑料制品进行立法,管理部门监管时才能更加有力。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出厂说明中注明了标号,但是由于没有更详细人性化的规定,还是容易出问题。比如有些产品的标号说明只是简单附带了一张纸,消费者买回家后,附在包装上的标签纸就被丢掉了。更多的情况是,即使产品有标号,但没有具体说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区别从“1”到“7”标号不同产品的使用,也容易造成误用

4、。 提醒 用塑料盛食品莫走入误区     塑料器皿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有毒物质,但是由于不明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视。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专家冯绍华教授对市民容易忽略的几个误区进行了专业技术上的点评和提醒。     误区一: 拿饮料瓶盛酱油醋     喝完的饮料瓶装油盐酱醋,这种“废物利用”的习惯不光饭店、摊点有,很多居民在家也经常这样做。     点评:有色饮料

5、瓶多数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聚乙烯、聚丙烯本身无毒无味,但聚乙烯一旦受高温或是酸性腐蚀就会慢慢溶解,并释放出有机溶剂,从而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     误区二: 普通塑料杯灌开水 水壶 、水杯 、奶瓶等产品多是用聚碳酸酯(PC)制成。正规生产的产品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在制作PC过程中,如果原料中含有双酚A 没有完全转化到塑料中,遇热会被释放到食品中。双酚A是内分泌干扰物,对身体有害。     误区三: 私家车里放箱饮料  

6、;   有些节俭的市民购买塑料饮水杯后不舍得更换,一用就是两三年。还有不少车主为了方便饮水,在车上放半箱矿泉水。     点评:被阳光曝晒或长时间存放在闷热高温的环境里,塑料制品容易发生材质老化,并释放一些有毒物质。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对身体有害。有些“PET”瓶子若装高温液体会变形,并会释放有害物质。 专家解读 看清指标代码请您正确使用     不少塑料器皿上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三角形里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1”到“7”,对使用范围进行

7、了界定。据了解,标有这些数字的器皿都是合格产品,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毒物”。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专家冯绍华教授向大家解读了这些数字背后的信息。     1 聚乙烯(PE)     常用来制作矿泉水瓶、可乐饮料瓶、果汁瓶等。因它只可耐热70,所以只适合装冷饮和暖饮。     2 高密度聚乙烯(HDPE)     适宜于装食品及药品、装清洁用品和沐浴产品、购物袋、垃圾桶等。  

8、;   3 聚氯乙烯(PVC)     它只适用于蔬菜、水果的冷藏保鲜,不宜放肉类、蛋糕等含有较多脂肪的食品,也不宜用微波炉来加热。     4 低密度聚乙烯(LDPE)     塑料薄膜及保鲜膜,纸做的牛奶盒、饮料盒等包装盒都用它作为内贴膜。     5 聚丙烯(PP)     做成的塑料盒可以放进微波炉中加热。&#

9、160;    6 聚苯乙烯(PS)     常用于碗装方便面盒、快餐盒。温度太高会释放有害物,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不要用它来装滚烫的食物,同时也不能盛放强酸性(如果汁)和强碱性物质。     7 聚碳酸酯(PC)     它是用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合成,常用于制造水壶、水杯、奶瓶等。在制作PC过程中,原料双酚A应该完全成为塑料结构成分,不应在使用中释放,但不合格产品做不到,会有小部分双酚A没能完全转化到塑料中,遇热会被释放到食品中。对小孩、胎儿有害。  注:假若数字在 “05 或以上就可以循环再用。而数字愈大愈安全。假若小于 “05,即 “04 或以下,甚至没有数字,请勿再利用或加热使用。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 1 (所以不要放在汽车内晒太阳 !) 面摊的塑料耐热碗 底部标示 5一般泡茶的塑料耐热杯 底部标示 5雀巢奶精瓶子底部标示 2林志玲广告的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