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中石兽导学案【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观点。(重点)2.参考注解,识记某些词古今不同的意义;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逐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难点)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法】多媒体教学法、点拨法。【学法】预习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归纳法。【导学流程】一、自主预习(第一课时)(一)1、走近作者。 纪(J)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份,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
2、,历雍正、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清初书法,由于康熙、等人的倡导,书法大多受、的影响,他的书法书写流利、圆融,显得雍容华贵,书法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官至礼部尚书、,曾任总纂修官,撰写了。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著作。(二)夯实基础正音辨形(利用工
3、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圮( p 倒塌 ) 棹( zhào 划船 ) 颠 ( din 精神失常 ) 设帐(设馆教书 )物理 (实物的道理、规律 ) 确论( 正确的言论 ) 湮( 埋没 )除了这些词,我认为有些词也很重要。如:一寺临河干。临,靠近。棹数小船。棹,划船,名作动。阅十余岁。阅,经过。竟不可得。竟,终于。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柿。是,这。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洪水,动作名。渐沉渐深耳。耳,罢了,语气词。盖石性坚重。盖,表推测语气。但知其一。但,只。(三)结合注释反复朗读课文。(设计意图:熟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四)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
4、释,试译课文,将疑难处勾画出来,以备课上交流;积累文言词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五)归纳文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省略句、倒装句。(六)复述文章故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地能力)二、课堂探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抽测预习,夯实基础。(三)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四)朗读课文,培养语感。1.小组比赛读。2.个人速度PK读。3.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五)疏通文意,整体感知1、处理字词,写出词义(1)通假字:不亦颠乎( 通癫,疯狂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
5、为坎穴 (动词,成为 )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之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 求之地中 (代词,石兽 ) (3)古今异义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 今义:物理学 )是非木杮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是 ) (4)词类活用棹数小舟( 棹: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暴涨携之去( “暴涨”动词用作名词,大水 )(5)文言句式 a省略句: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求之(于)地中(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向”)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得”后省略宾语“之”) b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示被动,译为“被”)c倒
6、装句:当求之于上流(介词结构后置,应为“当于上流求之”)(6)解释词语 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阅十余岁(经过,过了) 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竟不可得(终于,到底) 凡河中失石(大凡,凡是) 如其言 (依照)(7)处理语句 翻译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削下来的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而下寻找石兽,不是荒唐吗? (3)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松软而浮动。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但)河水撞击
7、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在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形成坑洞,(沙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怎们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2、翻译课文 3、整体感知 梳理课文故事情节 (六)品味赏析 解决质疑(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唐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唐僧和讲学家都犯了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唐
8、僧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一定深陷进河沙里了。只有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实践出真知。(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其中有对唐僧的嘲讽,也有盲目的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因为实际经验,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3) 河中寻找石兽,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其他方法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老河兵的方法正确,是因为这种方法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地把握了流水、石兽、
9、泥沙的性质及相关关系。第一种方法认为应在水中原处寻找,没有考虑流水、石兽、泥沙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方法认为应在下游,是因为只考虑了流水的因素,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因素。第三种方法认为应在原地深陷于泥沙中,错在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而忽略了流水。 启示: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7、 拓展延伸,质疑思辨1. 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资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
10、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2. 阅读伤仲永,跟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疑惑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
11、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
12、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从小通达聪慧,会做诗的能力,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得到的禀赋,比起有才能的人高多了。最后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先天得到的,禀赋如此之好,却由于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的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八、导学反思,收获感悟1、 我的收获2.我的疑惑导学交流:第
13、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练习及时检查所学知识,扫清障碍。2.巩固学过的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含义。二、教学重难点扫清文中障碍,理解文章含义。三、教学过程 1.检查学过知识,扫清障碍河干(gn)棹(zhào)曳(yè)钯(pá)木杮(fèi)湮(yn ) 啮(niè) 坎(kn)穴 遂(suì)溯(sù)解释关键字一寺临河干。临,靠近。棹数小船。棹,划船,名作动。阅十余岁。阅,经过。竟不可得。竟,终于。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柿。是,这。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洪水,动作名。渐沉渐深耳。耳,罢了,语气词。盖石性坚重。盖,表推测语气。但知其一。但,只。常用文言文虚词下列词语中,与“啮沙为坎穴”的“为”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可以为师矣。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众服为确论。下列词语中,“其”的含义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A.回也不改其乐B.其反激之力。C.如其言D.但知其一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会计准备材料与试题指南
- 建筑施工员培训体系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 后勤岗位职责培训
- 创新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课件
- 2025年微纤维玻璃棉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教学课件
- 2025年氟炭漆项目建议书
- 消防安全教育内容试题及答案
- 《动物解剖学:骨骼与肌肉系统》课件
- 区块链赋能金融提升交易透明度
- wps表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生物柴油项目申报材料范文模板 (一)
- 猪保价合同协议
- 玉石代理销售合同协议
- (二模)2025年汕头市高三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山东2025年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招聘博士人才60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台州市委统战部下属事业单位选聘笔试真题
- 山西太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