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建模参选题目:A题:电梯的运载效率的分析与建模参赛队员:熊程燃 丁建佳 聂红松 信电10-5班电梯调度问题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如何合理调配现有电梯,使电梯运送效率更高的方案。运用运筹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建立了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运用概率统计法计算出了模型的解,最后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从时间评价指标和能耗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和优化。针对问题(1),通过分析电梯运行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评价电梯服务效率的评价指标有:时间评价指标、能耗评价指标、乘客状态评价指标和乘客容忍度评价指标。上下班高峰期,衡量系统优劣的主要指标有时间评价指标和能耗评价指标。我们运用目标规划的基本知识对系统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针
2、对本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是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由文献可知,电梯的主要能量消耗发生在启停阶段,因此通过减少启停次数可以较少能耗。综上所述,本文以电梯运行的平均时间和总的启停次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分析评价。 针对问题(2),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的基础知识,建立了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2)。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将电梯往返平均时间作为时间评价指标的主要依据,以电梯往返运行总时间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再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处理后,在matlab中运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得到每个电梯运行的平均时间为5489秒,启停的平均总次数为924
3、次,六部电梯分配方案如下:电梯编号允许停靠楼层12、3、17、18 282 19、20、21、22 2635、6、7、9 2548、12、14 23510、11、16 2464、13、15 27由排队论的知识可知,原模型是一个多对多服务,运用概率统计的知识,可以求解出没有优化前的状态,每个电梯运行的平均时间是10811秒,启停总次数为3939次。针对上述两个指标,我们通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改进后和改进前的状态做出了评价,得分分别是7407.3,3228.可知优化后的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实际的拥堵和能源损耗过多的问题 针对问题(3),我们进一步联系实际,考虑到电梯能够运行到地下1层,地下2层。假定每
4、个楼层到达地下1层、地下2层的高率分别为某一常数,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的基本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关键字:电梯调度 指标 非线性整数规划 模拟退火 综合评价 一、问题重述 商业中心某写字楼有二十八层地上建筑楼层和两层地下停车场,6部电梯,每部电梯最大载重是20个正常成人的体重总和。工作日里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均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电梯的时间明显增加。请你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获得合理的优化方案。1)请给出若干合理的模型评价指标。2)暂不考虑该写字楼的地下部分,每层楼层的平均办公人数经过调查已知(见表1)。假设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
5、秒,其他各层若停留,则平均停留时间为10秒,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表1:该写字楼各层办公人数楼层人数楼层人数楼层人数12345678无208177222130181191236910111213141516236139272272272270300264171819202l22232425262728200200200200207207206207218207209210请你针对这样的简化情况,建立你的数学模型(列明你的假设),给出一个尽量最优的电梯调度方案,并利用所提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3)将你在第2问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实际化,以期能够尽量适用
6、于实际情况,用于解决现实的电梯调度问题。二、基本假设1、人的体重按正常人的体重计算,每部电梯的最大载重是20人;2、不考虑该写字楼的地下部分;3、电梯在各层的相应的停留时间内乘梯人员能够完成出入电梯;4、假设上下班到达的乘客为已经到达的乘客;5、假设上班高峰期,只有上行乘客没有下行乘客; 下班高峰期,只有下行乘客没有上乘客;6、假定乘客上班都从第1层乘电梯至所在办公楼层; 下班时间从所在办公楼层乘电梯字第1楼层;7、假设所有电梯能够正常工作;8、假设所有办公人员乘电梯上下班;9、假定电梯每次运行中在允许停留的楼层都停;10、假设电梯运行次数相等;三、符号说明i : 表示第i部电梯;j:表示第j
7、层写字楼;p: 表示电梯往返的次数; :表示第j层楼的平均办公人数;:表示第i部电梯第p次往返到达第j层的人数;:表示第i部电梯第p次往返是否到达第j层,若=1:表示第i部电梯第p次往返到达第j层;若=0:表示第i部电梯第p次往返不到达第j层;:表示第i部电梯允许到达的最高层;:表示原模型中第i部电梯往返总次数;: 表示模型(2)中第i部电梯往返总次数;:表示原模型中第i部电梯启停总次数;:表示原模型中所有电梯启停总次数;:表示模型(2)中第i部电梯启停总次数;: 表示模型(2)中所有电梯启停总次数;:表示电梯往返一次平均运行时间;:表示电梯往返一次平均停留时间;:表示电梯在楼层间平均运行总时
8、间;:表示电梯平均停留总时间;:表示原模型中电梯运行的平均时间;:表示模型(2)中电梯运行的平均时间;:表示原模型时间评价指标(往返总时间=电梯在楼层间平均运行总时间+平均停留总时间);:表示模型(2)时间评价指标(往返总时间=电梯在楼层间平均运行总时间+平均停留总时间);:表示电梯启停一次消耗的能量;:表示电梯启停消耗总能量;:表示电梯匀速运行消耗总能量;Q:表示原模型的能耗评价指标(消耗总能量=制动消耗总能量+匀速运行消耗总能量);:表示模型(2)中的能耗评价指标;:表示乘第i部电梯人是到第j层的概率;: 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四、问题分析 工作日里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期,某
9、写字楼电梯非常拥挤,而且等待时间明显增加。如何合理地调控使用现有的电梯,提高电梯的服务效率,尽量减少人流的乘梯等待时间和乘梯时间是电梯的首要任务。 由于假定上班高峰期,办公人员从第1层乘电梯至所在办公楼层;下班高峰期,办公人员从所在办公楼层乘电梯至第1层,所以上下班高峰期乘电梯是互逆的过程。因此只需通过分析上班高峰期,并建立模型,即可得到合理的优化方案。在问题(1)中,由于是高峰期,在电梯载重量允许的条件下,电梯承载尽可能多的人,即电梯内的拥挤程度对模型优劣性的影响可以忽略。针对早晚高峰期的电梯调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合理分配电梯,是电梯尽量高效、经济的运送乘客。
10、为了使候梯者满意, 需要使等待时间尽量短; 为使乘客满意, 应使行程时间尽量短; 为体现节能, 必须尽量减少起制动的次数, 用来衡量电梯群控系统服务性能的评价指标由时间评价指标T、能耗评价指标Q两部分组成。 因此,电梯群控系统的优化目标主要有减少电梯往返总时间(包括电梯在楼层间的平均运行总时间和平均停留总时间)、减小系统能耗( RN C)。在问题(2)中,为解决电梯拥挤和等待电梯时间明显增加,建立合理的电梯调度模型,对题中条件每层楼之间的平均运行时间、平均停留时间进行分析,可得现有的电梯不限楼层停的方案,极大的占用了电梯资源、明显增加了电梯运行时间和等待时间、增加了系统能耗。在本问题中暂不考虑
11、该写字楼地下部分,即假定所有乘客上班时间从第1乘电梯至所在办公楼层,下班时间从所在办公楼层乘电梯字第1楼层。针对上班高峰期,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乘客已完全到达第1层电梯前等待乘电梯到所在办公楼层。我们通过限制电梯的停靠楼层,使相同楼层办公人员相对集中的乘坐某一部或多部电梯,进而减少停靠次数,减少平均停留总时间;同时通过限制电梯停靠楼层,很可能会使某些电梯不到达最高层,减少了电梯在楼层间的平均运行总时间。根据题中条件可得,本模型有电梯容量和楼层平均办公人数两个约束:由于是上班高峰期,我们可把每部电梯每次运行都看作满载,即每次均载20人;为了满足基本要求,使每个人都能层电梯到达办公楼层,需限制能
12、够运载到第j层的总人数大于或等于该层平均办公人数。查阅关于非线性整数规划的电梯调度问题的相关数据可知: 对于电梯使用较为拥挤的单位, 在上班高峰期,通过对电梯设置停靠层并进行分组可以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电梯分组越多,效率越高,一个楼层有且仅有一部电梯停靠时效率最高(楼层数不小于电梯部数)。在问题(3)中,在实际生活中,上班高峰期乘客并不是已经完全到达而是陆续到达,在某段时间内乘客的到达比率为,通过查资料可得,人流到达符合函数,对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进 下班高峰期,并不是每一位办公人员都从所在办公楼层出发至第1层,也并不是所有从所在办公楼层出发的办公人员都直接到达第1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长期的
13、观测和统计资料进一步改进模型。考虑写字楼两层地下停车场,一般情况下要到达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的每层楼人占该层楼总人数的比例接近于某一常数。因此可将乘客分为分为第1层出发(到达)、地下1层出发(到达)、地下2层出发(到达)三个部分组成,进一步建模,优化(2)中得模型。五、模型的建立5.1针对问题(1)5.1.1时间评价指标T通过分析可知建立模型的优劣,可通过系统电梯往返运行总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有条件可知电梯往返总时间T有电梯在楼层间平均运行总时间和电梯平均停留总时间两部分组成。即: T = + (1)5.1.2 能耗评价指标根据查询到的资料得:电梯有一部分能耗是消耗在电梯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在高层建
14、筑中,人们既需要达到节能又需要使电梯运行效率达到最高。针对本案例中有多台电梯的情况,可通过设置电梯停靠层,减少停靠次数,使得电梯恒速距离越增长,回馈的能量越多,这样电梯可以降低能耗。另外电梯匀速运行时的能量消耗远远小于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能量消耗,所以电梯的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与电梯的启停次数。 设电梯启停次数为,则电梯启停消耗的总能量 (2) 由于电梯消耗的能量主要取决于电梯的启停次数,则电梯启停消耗能量约等于电梯消耗的能量。即 、 (3)5.1.3针对问题(1)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时间评价指标和能好评价指标,对方案优劣性的影响,运用目标规划的基本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1)5.2针对问题(2
15、) 每层楼之间电梯的平均运行时间是3秒,电梯i每往返一次的平均运行时间,则有: (4) 最底层(地上一层)平均停留时间是20秒,其他各层平均停留时间是10秒,电梯i每往返一次平均停留时间为,则 = 20 + (5) 电梯往返运行总时间T的求解公式为: T = (6)则目标函数即为Z = min T (7)由于是上班高峰期,故假定电梯每次满载是合理的。在建模过程中,只需先约束电梯每次都为满载运行,在约束电梯运送到每层的人数大于或等于该层平均办公人数即可(也即是设立虚拟人使电梯满载,模型中运送到各个办公楼层的总人数由实际人和虚拟人两部分组成,应大于或等于该层平均办公人数)。电梯运行过程中载重量的限
16、制为: (8) 电梯运送到每楼层的平均办公人数的限制为:>= (9)则建立的模型为: Min 模型(2)5.3针对问题(3)假定电梯在从地下1层、地下2层出发的电梯在地下1层、地下2层的停留时间为20秒,在地上1层的停留时间为10秒;地下2层至地下1层、地下1层至地表的运行平均时间也为3秒。根据问题(2)针对考虑地下两层是进行建模:设每层到达地下1层、地下2层的概率分别是、 模型(3)六、模型求解6.11针对问题(2)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针对问题(2)建立的数学模型模型是典型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可用常用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但误差较大,置信概率偏低,无法体现该模型的优越性。有问题分析中
17、的关于电梯调度的基本结论,在模型求解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模型做进一步的简化,使解空间的范围缩小,将已知不是最优解的方案舍出解空间。解空间范围缩小,可以使用更优的算法求解问题,使计算误差降低。在求解过程中我们对模型进行如下简化:1. 六部电梯分为六个组;2. 一个楼层有且仅有一部电梯停靠;3. 每部电梯停靠的楼层可能不止一个,不妨设在电梯运送的乘客到达某层的概率与该层平均办公人数成正比;乘坐电梯i到第j层的概率 = (10)每次乘坐i电梯到达第j层的人数 (11)对进行取整运算,再进行加和运算,对不满足约束条件的配送方案,在程序的求解过程中会自动舍去。对过程进行多次模拟,即可得到电梯每一次运送方案。
18、 本文使用的是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模型(2)。定义一个6行22列的矩阵,其行表示电梯的分组,列表示的是每个组的配送方案,每一次的扰动得出的一个结果,都要经过一次m的循环,得到最小的满足约束的m值,进而算出每一套方案的最优解。具体程序及运算结果见附录1。在matlab中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得:电梯编号允许停靠楼层12、3、17、182 19、20、21、2235、6、7、948、12、14510、11、1664、13、15整个过程将乘客运到所在办公楼层消耗时间为 (12) 5489.7秒电梯启停总次数9246.2针对问题(3)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问题(3)与问题(2)的求解方法一样,都需在matl
19、ab中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由于缺少数据、我们只能建立模型,无法求解。七、模型的比较7.1原模型该写字楼现行电梯分配方案是每一部电梯可以到达任意楼层,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在matlab中编程求解得:平均电梯往返运行时间为: (13)=10811秒电梯启停总次数39397.2模型(2)与原模型比较对两模型进行比较时我们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过程如下:7.2.1确定模型评价要素(1)评价对象:原模型、新建模型(2) (2)评价指标:时间评价指标:原模型中平均电梯往返时间,模型(2)中平均电梯往返时间能耗评价指标:原模型中电梯在总的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总能量Q,模型(2)中电梯在总的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
20、总能量 (3)权重系数:时间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为 能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为;(4) 综合评价模型: 我们采用现行加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函数与其中与分别表示原模型的值与模型(2)的值,其中, (14)7.2.2综合评价指标的处理及求解权重系数的方法(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我们采用功效系数化的方法进行处理:;;(2)指标的归一化对于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其中,(3)权重系数的求解我们采用熵值法根据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值所能提供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其权重系数,对于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首先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15) 其中,为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特征比重。然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16)最后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17)通过求解得到各个权重系数为:7.2.3模型比较结果由分析知平均消耗时间与能量消耗均应越小越好,所以可见模型(2)远远优于原模型。八、模型的评价8.1模型的优点1.模型抓住问题主要矛盾,以电梯平均往返时间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2.该模型从时间指标、能耗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医外科学练习题
- 保洁员初级模拟试题
- 网络安全技术实践测试题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市临安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武夷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春季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青马试题填空题及答案
- 铲车路障考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试题及答案汇集
- 固废处理项目前景评估与策略分析
- 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
- 酒店装修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 住建系统专业类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2023》解读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汉字书法习题集
- (MC)中线导管的临床应用
- 2024-2030年专用车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DB50T 1426-2023 医疗卫生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