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言实词复习课题文言实词复习课时1课时科任老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古文阅读向来是大家的弱项,大家唯恐遇到看不懂的文言文

2、,其实,只要大家能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那么想读懂古文,就不会觉得很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世界,复习中考文言文中实词的翻译。先做练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一鼓作气。以上几道题涉及文言文哪几种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二、出示考试目标    师:而我们中考,文言文实词考试的范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呢?首先让我们看看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的说明古文阅读考试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

3、。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主旨等。    师:这是浙江省的考试说明提到的考试目标,那么我们温州市复习导引中提到的学习目标又是如何呢?复习导引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解释词义。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2)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0;  师:首先让我们看看文言文词语中实词与虚词的区别是什么,实词是相对于虚词来说的。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师:明确了什么是实词后,让我们来看看近年语文中考实词翻译的哪些现象和题型。2015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1)会宾客大宴   恰逢,正赶上    

5、0;     (2)每至晴初霜旦    早晨   (3)长跪而谢之    道歉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目光短浅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6、60;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2016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2)媵人持汤沃灌&

7、#160;    热水   (3)由是先主遂诣亮      拜访   (4)惧其不已也      停止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  (1)微不足道( A   )    A不足为外人道也    B食不饱,力不足  (2)不可名状(

8、  A  )    A不能名其一处也    B名之者谁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明确:填空题和选择题三、解题方法讲解    师:看似简单的题型,但在平时的考试中,老师经常还能发现大家会把实词的解释弄错,我们应该如何让实词的翻译更加准确,更符合文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在练习中寻找解题的方法。(1)、通假字辨析什么是通假字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 “悦”通假字概念: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    学生翻译下列加点的词:导引P105 1题1-4    问:这些实词解释有何规律可循?用什么方法解题。先找出通假字。怎么找?读音相同,读音相近教师明确:要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寻通假字,注意积累。按这种方法再做复习导引P105 1题5-8(2)、古今意思对照推断   什么是古今异义?“率妻子邑人来

10、此绝境” 像这些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的词义有什么特点呢?(幻灯)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学生翻译复习导引P109 4题1-4 教师明确:要理清古今异义的现象,通过古今对照,字字落实。(3)、参照现代意思推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公问其故(原因)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学生做复习导引P107页第2题1-4   

11、0; 教师明确:要参照现代意思推断。把单音节文言实词组词成现代汉词语,结合语境,比较鉴别。(4)、根据句内语法推断   学生做复习导引P109 第3题1、5、6、8、13    教师明确:理清现象,语法推断。教师小结: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式:    一、寻通假字,注意积累    二、古今对照,字字落实    三、结合语境,比较鉴别。    四、理清现象,语法

12、推断    四、做题步骤:       师:针对实词的翻译,我们不仅要有方法,同时还应注意解题步骤,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实词的翻译应该遵循怎么样的解题步骤才更翻译得更准确。        1、回忆课内出现的相应用法,根据相应用法选择。        2、审清文言词语中的语法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13、       3、结合文中语境做出判断        4、检验,是否与原文文意保持不变五、课堂练习     师:掌握了实词翻译的方法和解题步骤后,我们要学以致用,请大家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

14、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解释下列句子的词。东安一士人善画(善:擅长)  漫悬于壁(漫:随意)        屡悬屡坠(屡:屡次,多次)  令怪之(怪:对感到奇怪)         莫不然者(然:这样)东安有一个读书人善于作画,画了一幅鼠图,送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爱惜它,把这幅画随意地挂在墙上。每天早晨经过挂画的地方,那幅画总是落在地上,挂几次落几次。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黎明时候,县令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