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技术在外置式采样系统中的应用_第1页
USB接口技术在外置式采样系统中的应用_第2页
USB接口技术在外置式采样系统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SB接口技术在外置式采样系统中的应用USB 一、前言: - 中高速、高精度连续采样系统由于采集的数据量大,通常将 - 普通的外置式采样系统一般通过与PC连接,由于PC机的限制,RS-232C最高数据传输率不超过115KBPS(基于串口芯片16550,如基于8250,则最高仅有9600BPS),同时传输的距离也不会超过15米。对于中高速、高精度连续采样系统,其每秒的数据传输量最小为(100kHz采样率,10位采样精度):100K10=1000K,若RS-232C以115KBPS与采样系统交换数据,则需约1000K/115K=8.7s的传输时间,采样系统与PC接口速度的瓶颈作用会导致一部分数据的

2、丢失,失去连续采样的意义。因此,提高PC与外置式采样系统数据通道的流量是实现外置式中高速、高精度连续采样系统的关键。随着计算机软硬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优良特性给我们提供了极佳的解决方案。 二、USB接口的特点: - USB总线控制协议要求在数据发送时含有3个描叙数据类型、发送方向和终止标志、USB设备地址的数据包,因此,USB可通过菊花链的形式同时挂接多个USB设备。USB设备在发送数据时支持数据侦错和纠错功能,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USB还具有一些新的特性,如:共享性(一个物理设备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pipe)、实时性(可以实现和一个设备之间有效的实时通信)、动态性(可以

3、实现接口间的动态切换)、联合性(不同的而又有相近的特性的接口可以联合起来)、多能性(各个不同的接口可以使用不同的供电模式)、自动性(缺省的pipe的使用使基系统的建立和配置变得自动并且快速)。 三、外置式采样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 采用INTEL公司的8X930AX系列的USB控制器作为采样系统的控制芯片,该芯片是以广泛流行的8XC251SX系列的微控制器为MCU核心,因此,它使用与MCS51兼容的MCS251的指令系统。该芯片工作在12MHz的工作频率,具有11个中断源,其中有三个分配给USB设备。该芯片集成的USB接口符合USB 1.0标准,支持高速(12MBPS)和低速(1.5MBPS)

4、的数据传输率,并可工作在同步和异步这两种数据传输方式下。8X930AX除了增加了USB接口外,同时也在8XC251SX基础上作了许多大的改进,如1K的片上数据RAM,支持高达256K外部程序/数据存储空间,片上ROM可最高达到8K容量,为采样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对熟悉MCS-51 图1:外置式采样系统的硬件框图 - - 本系统选用的是TI的TLV2548构成的A/D转换板,它具有最高200KSPS的采样率,12位的采样精度,具有8个输入通道。 - CPU1、CPU2是以INTEL的8X830AX为核心的采样控制板,8X930AX与普通的MCS51系列的单片机相比,只是增加了USB接口

5、。所以,控制板的设计可参考普通MCS51单片机的设计。但由于单片机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实现多条指令的并发机制,所以,当单片机系统完成采样过程并存储在有限容量的外部数据RAM中,一旦外部数据RAM满,则单片机必须停止采样的取数据过程,进行数据的转发,即转向将存在外部数据RAM的数据传输给PC机保存并处理。因此,如果仅靠一个单片机系统是难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数据采样,这可以通过两个单片机系统的协同处理来解决这个矛盾,如图1所示。C1,C2是两个单片机系统的协同工作控制线信号,当CPU1必须转向数据的转发时,可通过C1发出一个唤醒信号通知CPU2进入数据采样过程,利用高速的USB接口的数据传输,我们可

6、以通过计算,在100KSPS的采样率下,10位采样精度的要求下,装满64K8的外部RAM(如TMS28F512A-15)需时间(为便于存放,10位的采样数据占用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 64K8/(100K28)=0.32秒 - 采用USB接口高速模式(12MBPS)有效数据传输需时间: - 64K8/12M=0.042秒 - 加上数据传输进为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冗余位,其上传输时间也远小于0.32秒。所以,在CPU2载满外部RAM,进入数据转发过程时(即处在采样阶段),CPU1早以完成了数据的转发过程,也就不会出现争抢USB通道的情况。同时,CPU2也能通过C2唤醒CPU1进入新一轮的数据

7、采样过程,而转入数据转发过程,这样,CPU1和CPU2依次采样、数据转发,从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数据采样。CPU1和CPU2能够在高速采样系统中协调工作,USB接口的高速的数据传输率是本系统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同时,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不至于出现CPU1和CPU2争抢数据通道的情况,必须保证作为双机协调控制的C1,C2的可靠工作。 - 本系统的单片机CPU1的软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CPU1软件流程图 - CPU2的软件流程图与CPU1类似 ,只需按照响应被唤醒信号、进行采样流程、发唤醒CPU1信号、进行数据转发流程的次序重新组织功能模块。PC机(即上位机)的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可根据设计的要求组织,数据的发送和接受可通过调用编制的PC机USB接口 四、结语: - 采用USB接口的外置式中高速,高精度采样系统很好的完成了我们的要求。使采样设备具有移动性,可自由挂接在具有USB接口的运行在WINDOWS98平台下的PC机上。加上自己开发的PC机通信软件和DSP处理组件,能够替代普通的数字示波器。另外,USB通用串行总线的优异性能不止局限于数据传输率高,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