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藏所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_第1页
中科院青藏所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_第2页
中科院青藏所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_第3页
中科院青藏所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_第4页
中科院青藏所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13年自然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0*5总辐射岁差地转偏向力流域山麓面总矿化度水汽压饱和差生物量喀什特地貌热带辐合带一、简答(4*10简述地球内部结构特点简述什么是成冰作用简述气团的分类简述什么是新生代三、论述(601、论述地球气候系统的热量分布与调节机制(302、根据气候带与植被种类,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53、论述青藏高原目前面临的气候环境问题(1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6年自然地理学专业课试题一、名词解释(50分1、逆温层: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气层的温度随高度而增加,这些气层称为逆温层。2、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

2、方向相反得风系,称为季风,它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3、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4、反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5、内陆湖外流湖:内陆湖完全没有径流入海,常属非排水湖。外流湖以河流为排泄水道又称排水湖,湖水最终注入海洋。6、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叫做雪线。7、冰斗:一种三面环以陡峭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洼地。8、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

3、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9、土壤腐殖质化过程:指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后再聚合和聚合成一系列黑褐色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10、生物群落:自然界很难见到一个生物种群单独占据一定的空间或地段,而是若干个生物种群有规律地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生物体系,即生物群落。二、简答1、气候系统2、成冰作用3、河流的补给形式4、地域分异规律三、论述1、冰川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作用2、论述气候变化的原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7年自然地理学专业课试题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2、断层: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

4、裂,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称为断层。3、第四纪: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4、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5、季风(同2006年6、对流雨:暖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现象,故由称热雷

5、雨,赤道带全年对流雨为主7、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气候与大陆的影响。8、径流系数: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一年的径流总量/流域面积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y/x。径流系数常用百分比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则值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则值小。9、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10、?二、简答1、大气分层及各层特征2、河流的补给形式(06年已经考过3、土壤中的水分存在形式4、冰川作用三、论述1、从全球变化和人地关系方面,

6、论述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意义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区域,然后试述本区域内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8年自然地理学专业课试题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群落:(同2012年3、副热带高压带:从赤道上空流向两极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流向逐渐趋于纬线方向,阻滞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向高纬流动,空气质量增加,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4、总辐射:进入地理环境的太阳辐射能,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两部分,称为总辐射。5、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

7、表面。是一种陆地抬升或侵蚀基面下降,侵蚀作用重新活跃,经过一个时期后所残留的地表形态。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6、径流系数:(同2007年7、?8、?9、?10、?二、简答1大气分层及各层特点2土壤水分类型3河流补给形式4成冰作用、冰川作用一个简答一个名词,具体哪个是简答哪个是名词记不清了。三、论述1全球变化的影响因子2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9年自然地理学试题(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501、第四纪:(同2007年2、冰川作用或成冰作用(其中一个: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成冰作

8、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度类型。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刨蚀+拔蚀、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3、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的合称。4、辐射逆温:其他的根据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总结一下,一共五个。5、关于土壤水分的有一个:好像是田间持水量:参考P243、244可以将书中所提到的总结在一起来记忆6、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

9、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7、主要成土过程及土壤类型中有一个:纯记忆的东西,主要记忆成土过程8、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见大气凝结核、大气冰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9、河水流量过程线、洪积扇(洪积扇同2007年10、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形变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二、简答(501、湖泊的水量平衡方程:参考P162、163、1672、垂直地带性的定义

10、,以及举例说明:参考P361、366、367 建议多看一些水平地带性的东西,注意举例。3、植物群落分类单位,以及举例:参考P305、3064、盐渍化与钙化过程的定义及过程:参考P2542555、气候变化的原因:参考P121125三、论述:今年论述题比较特殊,注重考查分析能力,我所描述的内容仅供参考,各位可以找一些类似的读图分析题来练习一下。(501、给出青藏高原每条冰川变化的时间表、冰川空间分布图,让考生分析: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参考: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另外多看一些青藏地区冰川变化的文章,总结其特点。(202、给出A、B两地的气温、距地面(地下20CM、60CM、80CM处的地温变

11、化的曲线图(共四条,但并不标明其曲线代表的意义,并给出五个问题:(30请在图中标出各曲线代表的温度变化,并说出理由A、B两地的高差多少,并说出理由A、B两地属于何种气候类型给出土壤水分变化的曲线图,让考生标出其对应的深度,并要考生给出做出如此判断的理由。(忘记了注:请多看一些有关土壤的内容。补充大气的感热与潜热土壤最大持水量总矿化度垂直地带性规律并举例简述钙化过程和盐渍化过程全球变化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11 年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5 分*10 总辐射: (同 2008 年) 板块:地球岩石圈层被洋中脊、岛弧、海沟、转换断层等构造活动带分割形成的不连续板状岩石

12、 圈块体。 地域分异规律: 也称空间地理规律,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 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匀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的趋势,把 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G。 它是形成风和决定风向、 风 速的主导因素。 径流系数: (同 2007 年) 冰盖:是一块巨型的圆顶状冰,覆盖着广大地区的极厚的冰层,覆盖少于 50000 平方公里的陆地 面积(一般常见于高原地区) ,覆盖面积超过 50000 平方公里的叫做冰原。一般指大陆冰川,南 极和格陵兰为

13、两个大冰盖。 原生矿物: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 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它们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生物群落的演替: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物质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 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 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 使群落发生根本性 质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叫做演 替。是一漫长的过程。 生态系统: (同 2008 年) 土壤: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空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二、简答 10 分*4 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河流补给形式 冰川形成的地貌 三、论述 30 分*2 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012 年自然地理学试题(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10*5)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矿化度: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 g/L。 板块: (同 2011 年) 生物群落: (同 2006 年) 腐殖质化过程: (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