СНиП3.01.03-84实验室检测和对工程的大地测量-中文_第1页
СНиП3.01.03-84实验室检测和对工程的大地测量-中文_第2页
СНиП3.01.03-84实验室检测和对工程的大地测量-中文_第3页
СНиП3.01.03-84实验室检测和对工程的大地测量-中文_第4页
СНиП3.01.03-84实验室检测和对工程的大地测量-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施工标准及规范建设中的大地测量工程 3.01.03-84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莫斯科 1985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 (技术科学副博士 . 瑟特尼克, . 查古拉耶夫) 制定,参与人有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 名称. . 格尔谢瓦诺夫 (技术科学副博士 . 别列波诺娃), (技术科学副博士. 奇梁季耶夫), 莫斯科矿业执行委员会所属莫斯科总建设委员会,莫斯科建设托拉斯 (技术科学副博士. 费尔德曼)。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 提交。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技术标准总局批准(. 波罗戈费耶娃)。 3.01.03-84 «建设中的大地测量工程» 贯彻实施后, III-2-75 «建设中的大地测

2、量工程»作废。使用标准文件时,应考虑到经过批准的建筑标准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更改,这些更改在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技术通报杂志和国家标准局苏联国家标准信息指南中公布。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标准和规范 3.01.03-84建设中的大地测量工程替代 III-2-75在新建及对现有单位、建筑和设施进行扩建、改造和技术改装时,必须遵守本大地测量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根据建筑项目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必须遵守大地测量工程的施工要求,这些要求也列于其它建筑几何参数精度保障系统的建筑标准和规范,以及国家标准中,部门标准文件和国家监察机构文件中,且这些标准规范和文件均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

3、。此外,还必须遵守设计文件中规定的补充要求。1. 概述1.1. 建设中的大地测量工程地完成范围和精度应保障,在建筑工程布置和建造时,设计文件的几何参数符合建筑标准、规范和国家标准的要求。1.2. 施工现场完成的大地测量工程包括:) 建立大地测量定位底图,这些底图包括施工场地定位网的结构,建筑和设施基本或主要定位轴线的延伸长度(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和高于9层的建筑为建筑设施外定位网的结构),这些底图还用于干线设施和场外线路设施,以及工艺设备的安装;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提交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1985年2月1日第15号令批准生效日期,1985年7月1日) 场内线路设施及其组成部分干线设施除外,临时建筑(

4、设施)的定位;) 在原始地平和安装地平上建立建筑(设施)的内部定位网,以及建立工艺设备的安装定位网在大地测量工程施工设计中或工程施工设计中对引有所规定的情况下,此外,还有具体定位工程的施工;) 对建筑(设施)几何参数精确度的大地测量检查,以及施工测量,并制定施工大地测量文件;) 建筑物(设施)及其组成部分的基础和结构形变的大地测量在设计文件中有所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此项测量由设计监督机构或国家监督机构规定。建筑物(设施)基础形变情况的大地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应按照苏联国家标准 24846-84 确定。建立大地测量定位底图,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物(设施)及其组成部分基础的形变情况进行大地测量,均由

5、订货方完成。建设过程中大地测量工程的施工,建筑物(设施)几何参数精确度的大地测量检查、以及施工测量,应由承包方完成。1.3. 大地测量工程为建筑施工工艺流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应按照本设施场的统一进度表完成,该统一进度表与公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专用工程的完成期限相结合。1.4. 建设大型复杂的项目和高于9层的建筑时,应制定大地测量工程的施工设计书,设计书的制定程序和工程施工设计书的制定程序相同。1.5. 建筑场地上的大地测量工程开工之前,进行定位工作所使用的施工图纸应作为尺寸、坐标和标高的协调部分进行检查,并允许用于订货方技术监督局的施工。1.6. 大地测量工程应使用必须精度的测量工具完成。

6、大地测量精度的保障条件列于必须的 附件 1-5中。.在下列情况下,即线路设施施工、安装吊车道、进行垂直设计,大地测量工程应优先采用激光仪器完成。大地测量工程应通过检查和校准。检查工作应按照苏联国家标准 8.002-71进行组织。1.7. 大地测量工程应在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对场地上应拆除的建筑清理完之后进行,通常还在垂直设计之完成之后进行。为了通过垂直设计的方法将大地测量点坐标移到安装地平上,应使用升降井及楼板上的工艺孔或专用孔,孔的尺寸不小于15 ´ 15 , 升降井及孔在施工图纸中有所规定。2. 用于建设的大地测量定位底图2.1. 用于建设的大地测量定位底图,应做成大地测量点网形式

7、,这些大地测量点用符号加以标注,确定出了建筑物(设施)在地区的位置,并保障在建设过程中以最小的花费和必须的精度完成下一步的绘制和测量。2.2. 用于建设的大地测量定位图在建立时,应与建设区内现有的大地测量网点进行连测。 2.3. 用于建设的大地测量定位底图,应按照设计书(图纸)绘制。设计书和图纸根据建设项目总图和施工总图制定。设计书还应包括施工图纸、坐标和原始点标高目录、设计坐标和标高目录(一览表)、大地测量标记图纸和说明书,说明书中给出了制定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底图的精度根据。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底图的设计书(图纸),应根据与所处设计阶段及建设顺序相符合的程序和期限制定。大地测量定位底图图纸应按

8、照建筑场地总图的比例制定。2.4. 制定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底图时,应考虑:建设场地上建筑物(设施)和工程网的设计布置和现有布置;保障定位底图固定标记的完好性和稳定性;地质过程、温度过程、动态过程及建设区内的其它影响,均可能会对定位底图的绘制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建设项目使用、扩建和改造过程中使用所绘制的大地测量定位底图。2.5. 建设场地定位网,用于建筑(设施)基本或主要定位轴线的延伸,以及在必须绘制建筑(设施)的外部定位网和进行施工测量时建立。建筑(设施)的外部定位网用于实物转换和固定建筑物(设施)的设计参数,以及用于具体定位工程的施工和完成施工测量。2.6. 建设场地计划定位网应做成以下形式

9、:) 红色或其它颜色的建筑物调整线; ) 建设网,其两边的尺寸通常为 50, 100, 200 ,以及其它形式的大地测量网。建设场地定位网示意图见参考附件6。2.7. 建筑物(设施)的外部定位网应做成大地测量网,该网和各点固定在基本(主要)定位轴区域内,以及基本定位轴交叉而形成的建筑物(设计)转角处。(见 参考附件 6)。2.8. 建设场地和建筑物(设施)外部定位网的水准网必须做成水准导线形式,并在大地测量网上不得少于两个水准基点。水准定位网和计划定位网的各点通常应生重合。2.9. 建设用的大地测量底图应按以下方法完成: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大地测量导线法、标定法及其它方法。2.10. 建设

10、场地定位网的精确度应相应采用表1所列数据, 建筑物(设施)外部定位网数据,其中包括基本或主要定位由的延伸度- 见 表 2。2.11. 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网各点的固定,应符合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大地保障标准文件中的要求。建筑物(设施)基本或主要定位轴的固定标记见推荐附件 7-11。表 1建设项目特性建设场地定位网的平均平方误差值角度测量, 直线测量超出1千米的定义 , 面积超过1 2的范围内单位和建筑(设施)群;建筑物面积超过100 000 平方米的单独建筑(设施)。31250004面积小于1 2的范围内单位和建筑(设施)群;建筑物面积10 000 到100 000 平方米之间的单独建筑(设施)。

11、51100006建筑物面积小于10 000平方米的单独建筑(设施);建设区内的道路和工程网。101500010建设区外的道路和工程网;土方设施,包括垂直设计。3012000152.12. 大地测量标记安放位置应在建筑机构的建筑设计总图指明,以及在建设场地进行规划和建设施工所必须的图纸中指明。2.13. 订货方保证制定建设用大地测量底图,并不晚于建设安装工程开工前10天分阶段将底图技术文件秘建设场地上底图固定点技术文件转交给承包方,包括:) 建设场地定位网标记;) 建筑物(设施)外部定位网计划(轴线)标记,每根轴线的标记不得少于4个,其中包括确定建筑物(设施)所有转角的基本定位轴线交叉点所用的标

12、记;确定轴线标记所确定的定位轴数量时,应考虑建筑物(设施)的配置和尺寸;在区域内应固定出基本定位轴,以确定建筑物(设施)的外形尺寸,以及固定出热缝(变形缝)处的轴,水利工程设施及复杂工程设施的主轴;) 线路设施计划(轴线)标记这些标记确定轴线、线路初端和末端、浅井(舱室),其固定在直线段时,间距不少于0.5千米,以及固定在线路转角处; ) 每个建筑物(设施)边界处和建设区内不少于一个水准基标,并沿工程网轴线分布,且不少于每0.5千米一个; ) 大地测量底图所有点的坐标、高度和等高线目录。表 2建筑物、设施及建筑结构特性建筑物(设施)及其它定位工程内、外定位网的平均平方误差值直线测量角度测量调出

13、站点的定义, 安装地平相对于原始地平的标高主义, 垂直线上点和轴的转换, 123456带铣切接触面的金属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安装方法为转角处自主固定;高度为100120米,跨距为3036米的设施。 11500051误差数值应根据安装地平的高度确定(根据必须附件 4 和 5)超过15层的建筑物,高度为60100米,或跨距为1830米的设施。110000102-615层的建筑物,高度为1560米,跨距为618米的设施。15000202,6-5层以下的建筑物,高度15米以下或跨距6米以下的设施。13000303-木制结构;工程网,道路和通道。12000305-土方设施,包括垂直设计。1100

14、04510-注:1. 平均平方误差值(.24)根据.1中所示的某一特性确定; 当同时存在两项或多项特性时,平均平方误差值根据精度最高的特性确定。2.建设单和复杂工程以及安装工艺设备时,大地测量绘制的精度确定方法如下:在专门的技术条件基础上进行计算,并考虑设计书中规定的对公差的特别要求。 2.14. 验收大地测量定位底图时,应办理证明(根据必须附件 12)。2.15. 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大地测量定位底图标记,应进行完好性和稳定性观察,并用工具进行检查,检查频度不少于一年两次(春季和秋-冬季)。3. 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工程3.1. 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工程应保障从大地测量底图各点的伸出度,并具有给定的轴

15、线和标记精度,这些轴线和标记根据设计文件及建筑物(设施)构件部分的高度确定出平面图中的位置。3.2. 建设过程中的定位工程应以表 2中所列数据为指导。当按照设计文件施工时设计文件中含有标准、定额和规范未作规定的建筑物(设施)结构的制造和修建公差定位工程所必须的精度应通过专门计算来确定,计算条件列于设计文件中。如果两个或多个建筑物(设施)由统一的工艺线路连接,则定位工程的精度计算应只针对一个建筑物(设施)。3.3. 完成安装工艺设备和建筑结构时所用的定位工程时,其精确度应保障能够对观察由相应定额和规范、国家标准或技术条件、以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公差。3.4. 在完成定位工程之前,施工人员应检查建筑

16、物(设施)定位网标记位置的不变性,检查方是反复检查定位网的各元件。3.5. 在安装建筑物(设施)地基及工程网时,定位轴线应移到定线板或移到其它设施上临时固定。定线板及其分布位置应在标记布置图上指明。3.6. 定位轴线、安装(定向)标线应和建筑物(设施)内外定位网的标记分开。定位轴、安装标线、信标等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固定方式,应在工程施工设计书中或大地测量工程设计书中指明。3.7. 建筑物(设施)的内定位网应做成大地测量点网形式,并在建筑物(设施)的原始地平和安装地平上完成。建筑物在原始地平上的内部定位网示意图见参考附件 6。建筑物(设施)内部定位网的类型、示意图、精度、各点固定方式,均应在工

17、程施工设计书中或大地测量工程施工设计书中列出。 3.8. 建筑物(设施)内部定位网的建造精度应以表 2所列数据为反导。3.9. 建筑物(设施)原始地平上内部定位网在建立时,应与外部定位网的各点进行连测,而在安装地平上建立时,则与原始地平上内部定位网的各点进行连测。3.10. 定位工程完成的正确性应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检查,即铺设检验大地测量导线(按照与定位时的方向不同的敷设方向),且精确度不低于空位时的精确度。极限(允许)偏差 d 按照 下列公式确定:d = tm,式中 t 数值,相应为2; 2,5; 3; 并在制定工程施工设计书或大地测量工程施工设计书时确定; m 平均平方误差,并按照表 2确定

18、。 3.11. 建筑物(设施)计划内部定位网各点从原始地平向安装地平的移动,应按照下列方法完成,即根据建筑物(设施)的高度以及其结构特点,进行倾斜或垂直设计(投影)(根据 必须附件5)。3.12. 将原始地平和安装地平相应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对比,以此来检查建筑物(设施)计划内部定位网各点从原始地平向安装地平移动的精确度。3.13. 建筑物(设施)位置的高空定位,以及标高从原始地平向安装地平的移动,通常按照下列方法完成:几何水准测量法及其它能保障相应精确度的方法,并以建筑物(设施)定位网的水准基点为准进行移动。移动标高时所用水准基点的数量应不少于两个。3.14. 在将标高从原始地平朝建筑物(

19、设施)原始地平上水准基点的安装标高移动时,应采用不下沉的底座。只有当设计文件中有特殊依据时,才允许不按些要求。3.15. 移到安装地平上的标高,应位于公式所确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安装地平的标高,通常取所移动标高的平均值。3.16. 在原始地平和安装地平上建立内部定位网时,测量结果和建造结果作好记录,记录方法如下:绘制轴、标高和定向标的标定符号位置示意图。3.17. 当把建筑物(设施)单独某部分从一个建筑安装机构移交给另一个建筑安装机构时,完成最后大地测量工程所必须的标记这些标记确定了轴、标高、定向标和施工测量材料应按照 必须附件13的证明进行移交。4. 建筑物(设施)几何参数的大地测量检查及施

20、工大地测量4.1. 在建筑安装机构(主承包商、分包商)对建筑物(设施)进行修建的过程中,或者铺设工程网的过程中,应对建筑物(设施)的几何参数精确度进行大地测量检查,此为质量生产检查必须的一部分。4.2. 建筑物(设施)几何参数精确度的大地测量检查包括:) 大地测量检查(工具检查),检查建筑物(设施)和工程网的单元、结构和组成部分,在其安装和临时固定的过程中(操作检查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物(设施)单元、结构和组成部分的计划位置和高空位置这些位置在安装(安装、铺设)结束后保持不变进行施工大地测量,以及对实际地下工程网进行施工大地测量。地下工程网的施工大地测量应在回填地沟之前完成。4.3.

21、 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检查的建筑物(设施)的几何参数,以及大地测量方法、程序和范围,均应在大地测量工程施工设计书中确定。4.4. 进行验收检查时,建筑物(设施)应进行施工大地测量的相应结构和组成部分的清单,应由设计机构确定。4.5. 建筑物(设施)几何参数精确度的大地测量检查,包括所有建设阶段的施工大地测量,应由这些工程的施工机构完成。4.6. 建筑物(设施)单元、结构和组成部分的计划位置和高空位置,以及其垂直度、地脚螺栓位置和插入件位置,应与建筑物(设施)的内部定位网标记及定向标区分开这些标记在工程施工时使用,而工程网单元的位置则和建筑场地定位网标记、建筑物(设施)外部定位网标记或主要

22、建筑物(设施)的固定点区分开。开工前,必须检查网点和定向标位置的恒定性。4.7. 对建筑物(设施)的几何参数精确度进行大地测量检查的过程中,包括对工程网进行施工测量时,测量误差应不超过建筑定额和规范、国家标准或设计文件所规定偏差值的0.2。在按照含有建筑物(设施)结构制造和修建公差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时这些公差在标准、定额和规范中未作规定,所必须的测量精确度应通过大地测量工程施工设计书中规定的特殊计算加以确定。4.8. 操作检查时的大地测量检查(工具检查)结果,应记入工程总登记簿中。4.9. 应按照建筑物(设施)单元、结构和组成部分的施工大地测量结果,制定竣工示意图 (根据参考附件14), 而地

23、下工程网则制定竣工图,且竣工图通常按照相应施工图的比例制定 (根据参考附件15), 并反映出重新铺设的工程网的计划位置和高空位置。必要时,敷设工作也应制定工程网单元的坐标和高度目录。4.10. 根据施工测量结果制定的竣工示意图和图纸,应在下列情况下使用:验收检查、制定竣工资料、评估建筑安装工程的完成质量。4.11. 施工测量结果的图表制作,应根据标准 完成,并在必要时使用地下管路地形平面图上的标准符号略图规范, 地形平面图比例为1:5000, 1:2000, 1:1000, 1:500, 并由 批准。4.12. 对建筑物(设施)及工程网的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时,对建筑工程进行技术监督的订货方(建设

24、单位),应进行检验性大地测量,以检查所修建筑物(设施)和工程网是否与承包商提供的竣工图相符合。4.13. 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程序所进行的一切更改,以及建筑物(设施)和工程网在布置上的允许偏差,均应标在竣工总平面图上。附件 1 必须角度测量精确度保障条件测量过程和条件,仪表型号角度测量结果的平均平方误差, 度3510203045经纬仪和水平尺定中心光学对点器光学对点器,线锤标记中心定位划线针型心笔,双头螺栓双头螺栓经纬仪型号按苏联国家标准 10529-79 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2 及改型产品5及改型产品及改型产品验收次数321附件 2 必须线性测量精确度保障条件测量过程和条件,仪表型号线性测量结果

25、的相对平均平方误差1250001500011000 . 钢卷尺平均平方校准误差, -0,20,51,53对准基准线-利用经纬仪目测测量仪器张力, (千克力)-测力计, 100 (10)手工测量计算-温度计校准和测量的温度差,存在误差,°1,53510读数数量-3 对读数,2个移位2 双读数,1个移位1 双读数标记中心定位-划线针型心笔双头螺栓确定测量线末端的超出情况-水准测量目测卷尺类型按照苏联国家标准 7502-80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2-20 /1, 2-30 /1, 2-50 AHT/13-20 /10, 3-3 /10, 3-50 /10 . 光测距仪或

26、光学测距仪仪表定中心光学对点器光学对点器或线锤标记中心定位划线针型心笔双头螺栓温度计算温度计-计算大气压气压计-仪表类型按照苏联国家标准 19223-82 3, 3-2, -5及改型产品测量范围, 2 - 300040-400, 20-120附件 3 必须高空测量精度保障条件测量条件,仪表型号站点上平均平方超出量误差,12-3510站点上伸臂的不均度, , 不大于471015视线在障碍物上方的高度, , 不少于0,30,2水准仪型号按苏联国家标准 10528-76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05 -3及改型产品-10及改型产品水准仪所用标尺的型号按苏联国家标准 11158-83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

27、05-3-10激光仪表的型号,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1 ( .397.202); -5 ( 2.787.001); -1 ( 2.404.000)激光仪表所用标尺-带光电感受器的标尺; -3 用于 -5附件 4 必须标高移动精度保障条件测量条件,仪表型号安装地平上相对于原始地平的标高的平均平方误差, 345615安装地平高度, 15以下15 6060 100100 120-站点上伸臂的不均度, , 不大于515视线在障碍物上方的高度, , 不少于0,20,30,1工作方法取安装地平上的读数同时取用高地平和低地平上的读数取安装地平上的读数水准仪、标尺、经纬仪型号,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 -3及改型

28、产品, -3H-05及改型产品; -05-10及改型产品; -10; -5; -30卷尺型号2-20 /1, 2-30 /1, 2-50 /13-20 /10卷尺张力, (千克力)100 (10)50 (5)附件 5 必须点和轴沿垂直线移动精度的保障条件测量条件,仪表型号点和轴沿垂直线移动的平均平方误差, 22,534投影高度, 15以下15 6060 100100 120仪表定中心光学对点器或线锤光学对点器点定位用笔在光滑表面和透明板上完成用型心在原始地平上及用笔在透明板上完成视线到建筑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0,20,1验收次数,不少于12仪表型号或与其同样准确的仪器 30 2, -1-1,

29、3附件 6 参考建筑场地和建筑物定位网示意图图 1. 建筑场地定位网示意图,为以下形式 建筑网; 红线; 中央系统规定代号:ÿ - 建筑场地定位网网点; D 国家大地测量网网点; - 建筑场地; - 设计建筑图 2. 建筑物定位网示意图 外部网; 内部网规定代号: - 水准基点,同时有轴线标记; - 临时轴线标记,其结构列于 必须附件 11; n 恒定轴线标记,其结构列于必须附件 7-10; ¡ - 建筑物轴线标记; ÿ - 建筑场地定位网网点; D 国家大地测量网网点附件 7 推荐建筑时间达0.5年的5层以下建筑和15米高度以下设施的基本或主要定位网、以及建筑场

30、地内工程网的固定,标记护栏 -建筑时间达0.5年的5层以下建筑和15米高度以下设施的基本或主要定位网、以及建筑场地内工程网的固定所用的大地测量标记: 1 金属杆 Æ16 ; 2 - 7,5级混凝土; 标记护栏: 3 尺寸为 1800´80´80 的木柱或金属管 Æ30-50 ; 4 尺寸为 1500´80´20 的板或尺寸为25´25´2 的金属角铁附件 8 推荐建筑时间达0.5年的5层以下建筑和15米高度以下设施的基本或主要定位网的固定1 木盖; 2 尺寸为200´200´10 的金属板; 3

31、 金属管 Æ30 ; 4 衔铁; 5 - 7,5级混凝土; 6 沙土附件 9 推荐建筑时间达0.5年的建筑物(设施)基本或主要定位网的固定1 尺寸为200´200´15 金属板; 2 金属铆钉; 3 锚桩 Æ 15 ; 4 金属管 Æ 50-70 ; 5 - 7,5 - 12,5 级混凝土; 6 衔铁; 7 沙土; 8 两层油毛毡 = 320; h1 符合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h2 按照表格确定土壤在土壤冻结深度下的h2值,Mh10,60,81,01,21,41,61,82,0沙土h20,10,20,20,30,40,50,60,7亚粘土0,60

32、,91,11,41,61,82,02,1标记护栏根据推荐附件 7完成。附件 10 推荐 定位网在岩石和混凝土上的固定1 方钉; 2 岩石,混凝土; 3 代号 (涂刷)标记护栏做成石墩形式。附件 11 推荐线路设施定位网的固定, 大地测量标记; 定位网标记固定示意图; 1 临时木头标记或金属标记 Æ 15-30 ; 2 识别标杆 Æ 50 - 80 ; 3 长久木头标记Æ 100 或长久金属标记Æ 80 附件 12 必须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底图验收证明_(建设项目名称) 19_年_ 月_日委员会成员:订货方负责代表_(姓名,职务)_主承包建筑安装机构负责代表_(姓名,职务)_委员会审查了提交的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底图技术文件_(建设项目名称)并查看了该底图在地区的固定标记。提交验收的大地测量定位底图标记及其坐标、标高、安装位置及固定方法符合所提交的技术文件 _(设计机构名称_图纸号、出厂日期)并满足给定的建造和测量精度。 综上所述,委员会确定订货方已交付、承包方已接收建设用大地测量定位底图标记 (项目名称或其单独车间、建筑和设施的名称)附件: _(图纸、示意图、明细表等)_订货方代表: _(签字)承包方代表: 工程施工人_(签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