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集_第1页
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集_第2页
卫生统计学历年真题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卫生统计学 (70)35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A 分析资料B 搜集资料C. 整理资料D 设计E.调查资料D46.统计推断的容包括A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B .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C. 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D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E.参数估计和统计预测D111.若成年男性以血红蛋白低于120gL 为贫血, 调查某地成年男性 1000 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 19人患贫血, 981 人未患贫血,则此资料为A .计数资料B. 计量资料C. 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D .可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料E.多项分类资料A卫生统计学:统计工作中的步骤和统计学

2、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43.检查9个人的血型,其中 A型2人,B型3人,0型3人,AB型1人。其对应的变 量类型是A .数值变量B. 9 项无序分类变量C. 9 项有序分类变量D . 4 项无序分类变量E.4 项有序分类变量D卫生统计学:统计工作的步骤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分类资料研究者对三种病人肺切除术的针麻效果进 行了研究,得下列资料三种病人肺切除术的针麻效果比较针麻效果( 1 ) 肺癌( 2) 肺化脓症 肺结核( 4) 合计inmW 1015124 2240327 4563345 771187816159. 此资料的类型是A. 多项无序分类资料 B .二项无序分类

3、资料C. 定量资料D .单向有序分类资料E.双向有序分类资料D160. 若用统计图来表示治疗效果,可选A .散点图B .普通线图C. 直条图D .直方图E.圆图B41. 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A .身高 (cm)B 体重(kg)C. 血压(mmHg)D .脉搏(次/分)E.职业E某研究者收集了 2 种疾病患者痰液嗜酸性白细胞的检查结果,整理成下表。 白细胞 支气管扩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合计- 2 5+ 3 8+ 9 2 11+ 6 1 7 148.就检查结果而言,此资料为A .多项无序分类资料B .二项分类资料C. 定量资料D .等级资料E.行x列表资料D98. 根据 500 例正常人的

4、发铅值原始数据 (偏态分布 ),计算其 95医学参考值围是 D A,B、C、D、E、在某地对研究对象流感抗体水平的调查中,测得10 名儿童血清中某型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倒数为: 5,5,5, 5,5,10, 10, 10, 20, 40。146. 该数据的类型是 AA、计数资料B、分类资料C、等级资料D、计量资料E、有序资料147. 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最佳指标是CA 、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C、几何均数D 、中位数E、频数79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说确的是A 总体的指标称为参数,用拉丁字母表不B 样本的指标称为统计量,用希腊字母表示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组成了样本D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

5、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E.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的变量值组成了样本D42. 统计上称小概率事件是指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A. =0. 05B <0 50C >0 10D. < 0. 05E >0.05D69欲测量某地 2002 年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值,其总体为A 该地所有成年男子B 该地所有成年男子血糖值C 2002 年该地所有正常成年男子血糖值D 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E2002 年所有成年男子的血糖值B139现己测得正常人的血中嗜碱性白细胞数如下,则据此资料可算得血中嗜碱性白细胞数95频数分布围为一批正常人血中的嗜碱性白细胞X 0 1 2 3 4 5f 累

6、计 % 136976.4 35896.4 5588.4 899.9 2100.0 1792A0, 2B (0, 2)C0D (0, 1)E. w 0+ (1792X95 % 1369): 0. 93E136若 X 值的均数等于 7,标准差等于 2,则 X+3 的均数A 也等于 7B 等于 9C. 等于10D 界于 7-3 与 7+3 之间E.界于 7-1. 96x2 与 7+1 . 96x2 之间C51 .一组观察值如果每个值都同时增加或减少一个不为 0 的常数,则A .均数改变,几何均数不变B .均数改变,中位数不变C.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改变D .均数不变,几何均数和中位数改变E.均数

7、,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不变B78.表示儿童体重资料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AA、算术均数B 、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百分位数99. 由变量的 6 个值 6, 9, 12, 14, 15, 20 计算中位数可得 DA、3B、4C、12D、13E、1428.变异系数是A 描述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B 描述计量资料绝对离散程度的指标C.描述计量资料相对离散程度的指标D .描述计数资料各部分构成的指标E.描述计数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C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离散程度的描述,变异系数114. 上四分位数即A 第5百分位数B 第 25 百分位数C.第50百分位数D 第 75 百分位数E.第

8、95百分位数B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描述统计,离散程度的描述,极差和四分位间距 52关于标准差,表述正确的是A 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相同B 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C.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D 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大E.标准差就是标准误B53某人算得某资料的标准差为-3.4,可认为A .变量值都是负数B .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C.计算有错D .变量值多数为0E.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C43. 可用于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离散程度的 指标是A. XB. RC. MD . P25E. GB77.在某药物代动力学研究中对10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浆浓度(X)和每克蛋白的药物吸附量(Y)

9、 的测定,结果如下ID 1 2 3 4 5X 12.7 21.2 51.7 77.2 212.4Y 0.10 0.466 0.767 1.573 2.462ID 6 7 8 9 10X 9.5 22.5 42.3 67.8 234.8Y 0.08 0.399 0.899 1.735 2.360 欲比较两者的变异度大小,应选用下面哪项指标A. XB. SC. SxD. CVE. MD某地10名20岁女子身高均数为 157.3cm,标准差为4.9cm ;体重均数为53.7kg,标准差为4.9kg。145.若要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度应采用A .方差B .标准差C.变异系数D .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C

10、72.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程度,最好的指标是 D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决定系数74.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EA 、极差B 、两均数之差C、两标准差之差0标准差E、变异系数44下列指标可较全面地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A .中位数和方差B 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极差D .均数和标准差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D73.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卩-1.96 b到卩+2.58 c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百分比是DA、47.5B、49.5C、95D、97E、9931 .若X服从正态分布 N(卩,c ),则下列统计量中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是A.B.C.D.E.

11、B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77. 设随机变量 X符合均数为卩(卩工0)、标准差为c(6工1)的正态分布,作 u= (X-卩)/ c的变量变换,则和 X的均数与标准差相比,其卩值的CA、均数不变,标准差变B、均数和标准差都不变C、均数变而标准差不变D、均数和标准差都改变E、均数与标准差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100. 某正态分布总体 X的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100。X在围为28003200取值的概率为CA、<0.95B、=0.95C、>0.95D、=0.99E、0.99138某项计量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参考值围为AP95BP5CP

12、975D. P2. 5P97. 5E. P5P9. 5D卫生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医学参考值围27用样本的信息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 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 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C 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D 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E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抽样误差的意义37总体率的 9 9 可信区间是A 99的总体率分布的围B 99的样本率分布的围C 99的样本率可能所在围D 99的总体率的可能所在围E.估计总体率在此围的概率为 99%D45有关抽样误差,说确的是A SX 越大,说明此次抽样所得样本均数的可靠性越好B Sx 越小,说明此次抽样例数越小

13、C. 抽样误差可用于医学参考值围的估计D Sx 越大,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越大E Sx 越大,表示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越大C73.某医院 19852000 年统计结果表明胃溃疡患者年龄多在2535 岁。由此认为, “2535 岁之间胃溃疡患病率最高” 。这一结论 EA 正确B 不正确,该结论是用构成比代替率下结论C 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D. 不正确,因未作假设检验E. 不正确,因未考虑抽样误差34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A 四分位数间距B 标准误C 变异系数D 百分位数E.中位数B 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均数的抽样误差70. 关于标准差与标准误,以下说确

14、的是A .标准误可用来估计医学参考值围B 标准差可反映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C.标准误可描述正态(近似正态)分布 资料的频数分布D 样本含量一定时,标准差越大,标准误越小E.标准误是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的指标E75. 描述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BA、SB 、 S|n-2C、CVD 、 MSE、35.关于 t 分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 t 分布是一种连续性分布B .是以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C. t 分布就是样本均数的分布D .当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E. t 分布的曲线形状固定E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t检验71. 完全随机设计 5 组均数比较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

15、(厅 1)是: 5 个总体均数A .相同B .至少有 2 个相同C.各不相同D .至少有 2 个不同E.至少有3个相同D97.已知某地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卩 0=5,今随机测得该地某人群中 80人该指标的 数值,若资料满足条件使用,检验来推断该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卩与卩 0之间是否有差别, 则自由度为 DA 、 4B、5C、76D、79E、80115. 关于可信区间,正确的说法是A .可信区间是总体多数个体值的估计围B .计算可信区间的公式为 X ± uaSC.无论资料呈什么分布,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为:C± D .可信区间也可用于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E.可信区间

16、仅有双侧估计E 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总体均数的估计,区间估计56测 360 名对象的某指标,算得均数等于87,中位数等于 73,标准差等于 65,第 5 百分位数等于 7,第 95 百分位数等于 233,则估计该指标值 90的对象在围A. 87± 1.96X 65B. 87± 1 .64X 65C. 73± 1 .96X 65D. 73± 1.64X 65E. 7233B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总体均数的估计,区间估计57.随机抽查某年某市市区1000名男孩出生体重(k9),得均数等于3.3kg,标准差等于0.5kg ,则

17、估计这1000名男孩中出生体重不超过3. 3kg-1 . 64X 0. 5kg的人数约为A . 50B. 100C. 200D . 250E.300B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总体均数的估计,区间估计某地10名20岁女子身高均数为 157.3cm,标准差为4.9cm ;体重均数为53.7kg,标准差为 4.9kg。144.欲了解该地 20 岁女子体重的总体均数,最好的表示方法为A. 53.7±1.96X 4.9B. 53.7±t0.05,9X 4.9C. 53.7±1.96X 4.910D. 53.7E. 53.7 ± tO.05,9 X 4

18、.9/V 10E94.为制定血铅的参考值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血铅含量,下列说确的是A 可以制定双侧95 %的参考值围B 可以制定,应是单侧上限C.可以制定,应是单侧下限D 可以制定,但无法确定是上侧还是下侧围E.无法制定,要制定参考值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B62. 不同类型的假设检验最关键的是A. H0 不同B . H1 不同C.检验统计量不同D .确定P值不同E.判断结果不同A118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可作单侧检验的是A 己知 A 药与 B 药均有效B .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C.己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 D .己知A药不会优于B药E.不知A药与B药是否有效D76. 关于假设检验,下列说法

19、中正确的是B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B、采用配对,检验还是成组,检验取决于研究设计C、检验结果若户值小于 0.05,则接受H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D、由于配对,检验的效率高于成组,检验,因此最好都用配对,检验E、 进行假设检验时拒绝厅。既可能犯I型错误,也可能犯n型错误A、B、C、D、E、133. 配对设计资料,检验的原假设为E134. 可作为成组设计两样本资料,检验的检验假设为 A116. 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若 a=0. 05, P>0. 05,则A尚不能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B 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等C.尚不能认为两样本均数不等D 可认为两样本均数不等E.还不能作出结论C卫生统

20、计学: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78. 为研究 A、 B 两种试剂盒测量人体血液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mmol/L) 的差异,分别 用两种试剂盒测量同一批检品 (200 例),假设检验方法应选用A .成组t检验B .成组t检验C.两样本X2检验D .配对t检验E.配对X2检验D38. 作两样本均数的,检验,当有差别时,t值越大则A 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B 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小Dt 检验和 u 检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t 检验(7980题共用题干)

21、某医师要对甲、 乙两疗法的疗效作比较, 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两种方法治疗, 得如下结 果甲、乙两疗法的疗效比较79研究两疗法疗效的优劣,宜用A 秩和检验B. 4 X 2的行X列表X2检验C. 3X 4的行X列表X2检验D 两样本 t 检验E.配对t检验D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t检验和u检验A 单样本 t 检验B .配对t检验C.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D 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E u 检验150.已知某市区1995年男孩出生体重的总体均数为3. 52kg,随机抽样调查了郊县的20名男孩,出生体重的均数为3. 29kg,欲分析市区和郊区男孩的出生体重是否不同,

22、应用C151在用硝酸一高锰酸钾冷消化法测定尿铅含量的研究中,用湿式热消化法一双硫腙法作 对照,对 10 名患者测定尿铅 (mmolL) ,结果如下。欲分析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无差别, 可用哪种检验编号 冷消化法 热消化法B152 医师观察新药对某病的疗效,并与旧药组比较,治疗一月后两组的血沉(mm /小时)如下表。治疗一个月新药与旧药血沉的比较分类 病例数 均数 标准差新药旧药 欲分析新药疗效是否优于旧药,可用E153将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分别用标准株与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数如下。标准株 (10 人)100 200 400 400 4008001600160016003200水生株 (

23、9 人)100100100 200 200200200 400 400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有无差别,可用D80现测得 15 名正常人、 1 3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 12 名原发性扩型心肌病患者的白 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 0 203、 2 738 和 2 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 数是否不同,宜选择A 经/检验后才能确定B 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 检验才能确定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q检验才能确定D 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检验才能确定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q检验才能确定D63.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与对照工人血清中IgA 含量 (g L)分组 例

24、数STNT 作业组对照组 100102 2.682.22 1.051.10检验两种作业工人血清中 IgA 含量有否差别,其假设检验可用A 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B . u 检验C .秩和检验D .四格表资料x2检验E.配对资料的x2检验B卫生统计学: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t检验和u检验39. 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A.3 =0.01B.3 =0.05C.3 =0.10D.3 =0.20E.3 =0.25C49. 四个处理组均数比较时,直接采用两组比较的t检验A .会增加犯I型错误的概率B .会增加犯n型错误的概率C.会出现检验效能不够的情况D .由于方差分析的

25、两两比较方法不完善,故,检验更优E.不能确定犯I型错误和H型错误的概率是否会增加A72. 关于I型错误与n型错误,说确的是A .若“拒绝Ho ”,犯错误的可能性为”B .拒绝了实际成立的 Ho所犯的错误为I型错误c.对同一资料,I型错误与n型错误的概率大小没有联系D .若想同时减小I型错误与n型错误的概率,只有减少样本含量nE.若“不拒绝厅 Ho ”,不可能犯n型错误B115. 方差分析借助 F 分布作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异来源分解A 方差B .均数C.离均差平方和D .自由度E.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E 卫生统计学: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47. 下列关于方差分析说法,错误的是A .

26、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变异进行分解B .方差分析直接将 SS进行分解C .方差分析直接将 v进行分解D .方差分析直接将 MS进行分解E.方差分析直接将总变异进行分解D48. 方差分析中计算得到的F 值A .一定小于 0B .一定小于1C. 一定等于0D 可以为负值E. 定为正值E79. 在完全随机设计、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的总变异可分解的部分为BA、2、2B、2、3C、3、2D、3、3E、4、2则组变101.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已知总样本量为 30,分为 3 个不同样本组,异的自由度为 DA、2B、3C、26D 、 27E、29142.为了研究铅作业与工人尿铅含量的关系,随机抽

27、查四种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结果如下 表。四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 (mg/L) 测定结果铅作业组 调离铅作业组 非铅作业组 对照组0.010.280.400.180.240.140.160.15 0.180.000.200.140.230.120.130.11 0.140.020.050.020.130.100.040.01 0.030.010.080.060.000.030.070.08欲了解四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有无差别可用A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B .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C. 8 X 4表的卡方检验D .每两组作 t 检验E.每两组作配对t检验B卫生统计学:方差分析,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3281.欲

28、研究 A 、B 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批新生儿脐动脉血微量元素含量是否不同,收集了 例经产道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测得其脐动脉血中锌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能选用成组检验B .只能选用配对/检验C.只能选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 .只能选用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E.可选用配对,检验或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E36.构成比之和为A . 100B . <100 C. >100 D .不确定值E 100A44.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都是 DA、构成比B、率C、变异度D、比E、频数45.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比的是 CA、极差RB 、中位数 MC、变异系数CVD 、标准差 SE、生

29、存率A、构成比B、率C、相对比D 、动态数列指标E、标化率127. 要说明高血压病在某人群中的性别分布,可选用统计指标A128. 要对年龄构成比不同的两个县进行总死亡率的对比,应先计算E63.下列关于相对数表述正确的是A .治疗2人治愈1人,其治愈率为50%B 构成比和率的作用是相同的C.几个组的率可直接相加求平均率D 部构成比影响总率 L匕较时要作率的标准化E.两个样本率不同,则其总体率亦一定不同D116. 下列说确的是A .据报导"2000年某市肺癌患病率为 30/ 10万,肺癌死亡率为32/10万”。这里同年肺癌 死亡率高于其患病率显然不正确B .某工厂保健站在调查中发现 94

30、6名工人中,患慢性病的 274人,其中女性 219人,占 80%, 男性 55 人,占 20%,由此得出结论,女工易患慢性病C.率的标准化是为了消除部构成的影响D .某病的构成比增大,该病的发病率亦增高E.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麻疹易感儿数C卫生统计学: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标准化法67.关于率的标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A .标准化率也称调整率B 率的标准化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计算C.率的标准化可按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法D .标准化率要高于实际率E.标准化率常用于反映总率间相互对比的水平D 74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A 使计算的结果相同B .消除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C.减少第1类错

31、误D .减少第n类错误E.减少抽样误差B72.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直接比较,是由于下列哪种条件不一样A、发病率水平B,环境因素C,医疗水平D 、经济水平E、人口构成E统计50. 相对数指标分析中,说确的是 BA、加权平均率属构成指标B、标化率不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实际水平C、率可反映某事物现象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D、构成比反映某事物现象发生的强度E、相对比必须是同类指标之比114.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经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最可能的原 因是A. 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B .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C.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D .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大E.甲县的

32、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小D卫生统计学: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标准化法,直接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66.直接标准化法选择的标准是A .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化死亡率B .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C.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或各年龄组标准死亡率D .各年龄组标准预期死亡人口数E.各年龄组标准分配死亡率B宜选用 B85.已知甲、 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及各年龄组人口数,计算两地标准化肝癌死亡率,A、直接法B、间接法C、t 检验法D 、 x2 检验法E、秩和检验法65标准化死亡比 (SMR) 属A 构成比B .定基比C.相对比D .比数比E.环比C47.样本率的标准误 AA 、

33、反映率的抽样误差的大小B、随样本含量增大而增大C、与标准差大小无关D 、随样本标准差增大而变小E、不随样本量变化89.某市疾病控制中心抽查甲地 8 岁儿童 100 名,麻疹疫苗接种率 89.3:乙地 8 岁儿童 350 名,麻疹疫苗接种率 77.7。若要推断两地麻疹疫苗接种率是否有差别,可选用AA 、 t 检验B、回归系数假设检验C、秩和检验D、u 检验E、f 检验61.总体率(1-a )可信区间指按一定方A .求得的区间包含总体率的可能性为 (1- a )B .计算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C.求得总体率的波动围D .估计样本率的大小E.估计样本含量A113.两样本率比较可用材检验的条件是A. 两

34、个样本率的差别大B .两个样本率的差别小C。两个样本率均较大D .两个样本率均较小E.两个样本含量均较大,且两个样本率均不接近0也不接近1E卫生统计学:率的抽样误差由于 u检验,率的可信区间与 u检验,率比较的u检验52.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 120例患者,年龄在 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 5065 岁者的 4 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 2039 岁年龄组受感染。 这一说法A .正确B .不正确,因未作显著性检验C.不正确,因未按率来比较D .不正确,因两组不可比E.不能评价,因各年龄组情况不详C29自由度为 1 的 X2 检验是A 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X

35、2 检验B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X2检验C. 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X2检验或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X2检验D. 2 行多列的行 X 列表资料的 X2 检验E. 多行2列的行X列表资料的X2检验C卫生统计学: X2 检验,四格表资料58. 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X2 值的条件是A .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5B 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5C.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5D .样本总例数小于 40,且最小理论频数大于5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 5%C85.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 组别 观察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 %

36、用药组 100 14 14对照组 120 30 25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A、100 14120 30B、100 14120 25C、100 86120 90D、14 8630 90E、14 1430 2558. 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检验中理论频数T 的计算公式为 AA、(行合计X列合计)/总计B、(第一行合计 X 第二行合计 )总计C、(第一列合计 X 第二列合计 )/总计D、(第一行合计 X 第一列合计 )/第二行合计E、(第二行合计 X 第二列合计 )/第一列合计239 例胃十二指肠92.为探讨幽门螺旋杆菌01P)感染与血型的关系,随机选择经胃镜检查的病患者,测定其ABO血型系统和幽门

37、螺旋杆菌 (HP)感染(+/-)的情况,欲用x2检验判断血型 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否有关联,其自由度为CA、1B、2C、3D、4E、559. X2 检验统计推断的用途不包括 BA、两个分类指标是否有关联B、两个均数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C、两个率或构成比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D、多个率或构成比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E、某指标是否不符合某种特定的分布类型57为研究甲、 乙两种培养基的生长效果是否相同,将100 份标本的每一份一分为二,分别接种于甲、乙培养基,所得结果 为:甲、乙培养基均生长的有 30 份,甲生 长、乙不生长的 25 份,甲不生长、乙生长 的 35 份,甲、乙均不生长的 1

38、0 份。据此 资料与研究目的A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四格表X2检验培养基 例数甲、乙均生长 30甲生长、乙不生长 25甲不生长、乙生长 35甲、乙均不生长 10B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四格表X2检验培养基 份数 生长甲 100 55100 65C.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四格表X2检验培养基 生长 不生长甲5545乙6535D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四格表X2检验7拉关苴乙培养基甲培养基生长 不生长生长 30 35不生长2510E.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配对设计四格表X2检验7拉关苴乙培养基甲培养基生长 不生长生长3035不生长2510112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

39、法检查410 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结果如下该资料属何种类型甲法 乙法 合计+ -+- 2618 11031 37139合计 269 141 410A 配对计数资料B 成组计量资料C. 配对计量资料D 成组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B卫生统计学: X2 检验,四格表资料,成组设计的四格表资料的 X2 检验60设两个定性因素为 A和B,每个因素的两水平分别用“ + ”和“-”表示有无,则配对四 格资料是检验A A+B-与 A-B+ 差别B A+B+ 与 A-B- 差别C A+A+ 与 B+B+ 差别D A-A- 与 B+B+ 差别E. A-A-与 B-B-差别A87用常规培养法与荧光抗体法对同一批肉制品

40、沙门氏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欲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别,宜选用 萤光抗体法 常规培养法 合计+ 160 26 186- 5 48 53A 四格表资料配对 X2 检验B 两样本资料 X2 检验C. 行x列表资料X2检验D .配对t检验E.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A某医师调查 108 名胃病患者,探讨分化程度不同的三种胃病与 P53 表达间的关系,资料整 理如下144. 欲知不同分化程度胃病患者间 P53 表达是否不同,可选用 CA 、 H 检验B、t检验C、x2 检验D、校正x2检验E、q 检验145. 经分析得P>0.05,则结论是A 、可认为至少两种不同胃病患者间样本均数不

41、等 DB、卩1工卩2工卩3C、任两个总体中位数间有差别D、尚不能认为三总体分布间有差别E、各总体中位数不全相等325个总体率比较的行列表资料 X2 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5 个总体率A 至少有 2 个相等B 至少有3个相等C. 至少有4个相等D. 全相等E. 各不相等E卫生统计学: X2 检验34比较 A、 B 两药疗效 (以优、良、中、差记录 )的优劣,宜用A 秩和检验Bt 检验C. 行列表x2检验D .四格表x2检验E.四格表确切概率法C(76 78 题共用题干 ) 某医生欲比较两种疗法 (单纯手术与手术加放疗 )治疗某肿瘤的疗效,1995 年到 2000 年五年时间他随访了 20例手术病人与

42、 25 例手术加放疗病人,他们的结局如下77. 若有详细的生存时间记录,此研究宜用A .四格表X2检验B .行列表X2检验C. log-rank 检验D .方差分析E.样本均数与理论均数比较I检验B卫生统计学: X2 检验78. 若 45 例患者均活满 5 年随访期或 5 年死于该肿瘤,则比较两疗法的 5 年生存率可考虑 用A .四格表X2检验B. 4 X 2的行X列表X2检验C. 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u检验D .方差分析E.秩和检验B卫生统计学: X2 检验资料,三行X列表资料 X2检验的步骤(7980题共用题干)某医师要对甲、 乙两疗法的疗效作比较, 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两种方法治疗, 得

43、如下结甲、乙两疗法的疗效比较80研究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构成有否差别,可用A 秩和检验B .行X列表资料X2检验C.标准化法D 相关分析E.回归分析B卫生统计学: X2 检验A . 0B. 1C. 2D. 3E. 570. 4X 2表的X2检验的自由度为D卫生统计学:X2检验,列X表 X2检验59. 在 RxC 表的 X2 检验中,设 nR, nC 和 n 分别为行合计,列合计和总计,则计算每格理 论数的公式为A、B、C、D、E、86 欲比较某药三个不同剂量水平对某病的疗效,宜选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剂量水理 有效人数 无效人数 合计甲乙丙 111620 211312 322932A .四格表资料

44、的 x 检验B 成组资料的t检验C.行x列表资料的X-检验D .秩和检验E.方差分析C60多个样本率比较 X2检验中,若PW a,拒绝厅Ho,接受H1,所得的结论是 DA、多个样本率全相等B、多个总体率全相等C、多个样本率不全相等D、多个总体率不全相等E、多个总体率全不相等69.两组生存率曲线比较的 log-rank检验,其检验统计量为 DA、tB、TC、uD 、 x2E、 F91. 为探讨果子狸是否为 SARS 冠状病毒的宿主,进行了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其结果为:230名 SARS 患者中 5 人有果子狸接触史, 230 名非 SARS 患者中 4 人有果子狸接触史。判断 SARS 患者组和非

45、 SARS 患者组果子狸接触史的比例是否不同,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是E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u检验B 、两样本的 x2 检验C、两样本的校正x2检验D 、配对 x2 检验E 、行 X 列表的 x2 检验医师进行一临床试验以观察三种降血糖药物 A、 B、 C 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表。148. 该资料的类型为 CA、定量资料B、等级资料C、二项分类资料D、多项有序分类资料E、多项无序分类资料149. 该研究设计方案的类型为 DA 、调查设计B、完全随机设计C、配对设计D、随机区组设计E、病例对照研究设计150. 若要判断 A、 B、 C 三种药物降血糖的效果是否不同,应选用下述哪种统计分析方法EA

46、、t 检验B 、 u 检验C、F 检验D、秩和检验E、x2 检验30.等级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宜用A. t 检验B . u 检验C F 检验D. 秩和检验E. 四格表X2检验D卫生统计学:秩和检验,非参数统计68.下列关于非参数统计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不受总体分布形式是否已知的限定B适用围广C. 不要求资料服从特定的分布D. 计算简便E. 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其检验效能也同样高E49.等级资料比较其处理方法有否差别最适宜采用DA 、 t 检验B 、 t' 检验C, x2 检验D、秩和检验E、方差分析116. 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用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A . <25B . n&

47、gt;30C. n>40D . n>50E. n>25E卫生统计法:秩和检验,秩和检验方法92. 在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以致第一组的样本量为,秩和为,第二组的样本量为,秩和 为,若双侧的界围为 94166,按,作出的统计推断是A .身高 (cm)B 体重(kg)C. 血压(mmHg)D .脉搏(次/分)E.93. 在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中,绝对值等于3 的差值有 4个,它们是 3,3, 3, 3。如果它们的位次为 4、 5、 6、 7,则第 2 个3 的秩次应为A . 5B . -5C. 7D . 5.5E. 4B48.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AA、同一组

48、遇有相同数据,须编平均秩次B、同一组遇有相同数据,舍去不计C、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应编平均秩次D、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按位置顺序编秩E、两个组遇有相同数据,舍去不计58. 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已知第 1组的样本量为n1=10,秩和T1=170,第2组的 样本量为n2=12,秩和T2=83,若界值围为85145,则作出的统计推断是A. 85<T1 , P<0. 05,拒绝 H0B. T2<85 , P<0. 05,不拒绝 H0C. T2<85, P>0. 05,拒绝 H0D. 85<T2<145 , P<0. 05,拒绝 H0E. T1

49、>145, P<0. 05,拒绝 H0E卫生统计学:秩和检验,秩和检验方法,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60. 在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中,已知T+=10 . 5, T=34 . 5,若a =0.05的界值围为5-40,则作出的统计推断是A . T+<40,不拒绝 H0B T+>5 ,拒绝 H0C. 5<T-<40,不拒绝 H0D . T->5,拒绝 H0E. T+>5 , T-<40,不能作出判断A117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的近似检验为A F 检验B t 检验C x2 检验D 拟合优度检验E u 检验D卫生统计学:秩和检验36

50、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若最小样本例数大于 5,统计量 H近似服从的分布是A t 分布B 正态分布C x2 分布D F 分布E 标准正态分布D卫生统计学:秩和检验,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某研究者收集了 2 种疾病患者痰液嗜酸性白细胞的检查结果,整理成下表。白细胞 支气管扩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合计- 25+ 38+ 9 2 11+ 6 1 7149若要比较 2 种疾病患者痰液的嗜酸性白细胞数是否有差别应选择 A F 检验B .秩和检验C u 检验D . t 检验54.请指出下列五个秩和检验的结果中,错误的是A、配对计量资料B、配对计量资料C、两组

51、计量资料D、两组计量资料E、两组计量资料E. X2 检验Cn=8 , T+ = 12, T-24 查表 T0.05=3 33, P<0.05n=12 , T+=7 , T-71 查表 T0.05=13 65, P<0.05 n1=10,n2=10,T1=55,T2=155 查表 T0.05=79-131 ,P<0.0 n1=10,n2=10,T1=55,173,T2=80 查表 T0.05=85145,P<0.0 n1=9,n2=13,T1=73,T2=180 查表 T0.05=74133,P<0.05 135.直线回归方程主要的应用有A .估计a, b的值B .判断是否直线相关C.确定X , Y间存在的因果关系D 进行预测E.绘制散点图A卫生统计学:直线回归与相关,直线回归,直线回归的基本概念117. 直线回归分析中作b 的假设检验,其 t 统计量的自由度为A. 1B. 2C. n-1D. n-2E. kA卫生统计学:直线回归与相关,直线回归118. 在回归和相关分析中, lYY 表示A. 刀(X )B .刀(Y )C.E (X )2D .刀(Y )2E.E (X )(Y )D卫生统计学:直线回归与相关,直线回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