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增压风机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一次增压风机检修工艺规程_第2页
一次增压风机检修工艺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次增压风机检修工艺规程1.1检修周期一次增压风机检修周期见表 5:表1一次增压风机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周期,月361224361.2 检修内容小修标准如下a)检查、紧固各部联接螺栓;b)消除设备局部缺陷;c)清除管道杂物、积灰。中修标准如下d)包括小修内容;e)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视情况予以修复或更换;f)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达到规程要求;g)校验压力表,风量表及其他仪表装置。大修标准 如下h)包括中修内容,i)叶轮静平衡,重要的风机转子做动乎街;j)检查轴弯曲情况,及转子组件径向跳动,视情况予以修理或更换;k)检查调整机体水平,并消除因风管下沉成吊架松动带来的附加应力;l)更换

2、润滑油(脂);m)设备与管道防腐。1.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转子131.1铆接叶轮的铆钉应无松动、裂纹及脱落;焊接叶轮的 焊缝不得有裂纹和严重的焊接缺陷,着色探伤不合格的焊接 叶轮,须经打磨、清洗、预热、补焊后,再次着色检查,合 格后方可使用,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一舱 口环与机壳或隔板上孔的同轴度为$ 0.05mm, 口环与轴孔同轴度为$ 0.03mm, 口环磨损或腐蚀时,可采用喷镀、打磨等 方法处理;轮盘的腐蚀、磨损量大于原始厚度的1/3时,或叶片的腐蚀、磨损量超过原始厚度的1/2时,必须更换叶轮;131.3主轴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为,主轴直线度为$ 0.04mm

3、;叶轮与主轴装配前,叶轮应采用去重法作静平衡,其 残余不平衡重径积为U < 44.7W 106/n2注:式中U残余不平衡重径积,g mmW被平衡叶轮的重量,g ;n叶轮工作转速,r / min。叶轮和主轴组装后作整个转子的平衡;转子各部位跳动量应符合图样要求。机壳在轴承部位测量机身水平度误差不大于0.05mm/m;焊接机壳应光滑、平整、无变形,铸造机壳应无裂纹 及其他严重铸造缺陷;水平剖分式机壳中分面局部间隙不得超过0.05mm,并用固体或液体密封垫料密封。密封壳体、轴承或级间的迷宫密封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 一般可控制每侧间隙 0.20mm0.40mm,当每侧间隙大于 0.50mm时,必

4、须更换该密圭寸元件;1.3.1.11 胀圈式轴封侧隙一般为 0.05m叶0.08mm,胀圈自由 开口间隙为(0.10mm0.20mm)D,工作状态间隙为 D/150mnv 200mm ( D为胀圈自由状态下的外径),账圈侧隙超过规定 值2-3倍,或工作间隙超过规定值3倍时,应预报废。轴承滚动轴承内、外滚道及滚动体应无裂纹、脱皮、斑点等缺陷,要用专用工具装拆,安装轴承可用油浴或轴承加热 器加热;滑动轴承与轴颈的接触角应为60°90°,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斑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 3点;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贴合,且贴合面积不小于50%轴承压盖的紧力为 0.03mm0.05mm;滑动轴承与轴颈的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一般可控制顶隙为(1.5mm2mm D/1000mm( D为轴颈直径),每侧间隙 为顶隙值的1/22/3 ;止推轴承与止推盘应均匀接触,其接触面积不少于70% 止推轴承轴向总间隙一般为0.30mm0.40mm,最大不超过 0.60mm。联轴器联轴器表面应无裂纹、气孔、伤痕、夹渣等缺陷;弹性柱销联轴器各柱销重量应相等,弹性元件应无磨损,注意含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