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 溥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了解碑记类文体常识及作者。整体感知,把握思路。整体感知,把握思路。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等。实词、虚词,常见的特殊句式等。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了体会文中所阐述的生死价值观,了解文章写作特点解文章写作特点。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激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激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
2、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指斥时政,被称为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受到人民同情。天启六年(天启六年(1626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
3、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者就为此写了碑记。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周顺昌周顺昌,号蓼洲,明天吴县人。为人正直、,号蓼洲,明天吴县人。为人正直、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由于不满于阉党当道,在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由于不满于阉党当道,在与他人谈话中,痛骂阉党,被缇骑报告给魏忠贤,与他人谈话中,痛骂阉党,被缇骑报告给魏忠贤,于是被革职。由于其清廉,在被革职回老家时,于是被革职。由于其清廉,在被革职回老家时,只有只有“行李一肩,都门
4、叹为稀有行李一肩,都门叹为稀有”,罢官后,阉,罢官后,阉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应天巡抚党仍不罢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作文送他,其中有赞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曾作文送他,其中有赞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后来魏忠贤的爪牙与美周起元、斥责阉党的话。后来魏忠贤的爪牙与别人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了进去。别人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了进去。因此被逮捕。至京,虽被拷得体无完肤,仍痛骂因此被逮捕。至京,虽被拷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如故,后死于狱中,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魏如故,后死于狱中,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昭雪。得昭雪。 碑记,又称碑志,碑记,
5、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 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
6、种叙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述兼议论的文体。 张溥,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大约本于“应社”,集合许多小社而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号召大约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七录斋”。和同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检查自学,掌握注音字的读音检查自学,掌握注音字的读音 蓼蓼 逮逮 祠祠 皦皦liodicjio赀赀z缇缇t抶抶ch溷溷hn傫傫li詈詈l脰脰du缙缙jn逡逡qn缳缳hun谥谥sh阉阉湮湮骑骑牖牖暴暴ynynjyup
7、原文原文:五人五人者者,盖当盖当蓼洲周公蓼洲周公之之被逮被逮,激于义激于义而死焉而死焉者者也。也。者者:第一个表提顿语气,第二个是助词,第一个表提顿语气,第二个是助词,的人。的人。盖:发语词,无义。当:适值,正当。盖:发语词,无义。当:适值,正当。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激于义:激于义:“于于”为介词,被。被正义所激励。为介词,被。被正义所激励。而:因果关系连词。而:因果关系连词。焉:兼词,相当于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是”、“于之于之”“”“之之”代周公代周公被捕一事,被捕一事,“于于”:在。:在。者,者,也:判断句。也:判断句。简析简析介绍五人的死因。揭
8、示全文主旨。介绍五人的死因。揭示全文主旨。 翻译:这五个人,是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翻译:这五个人,是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所激励而牺牲在这件事上的(人)。义所激励而牺牲在这件事上的(人)。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原文原文:至至于于今今,郡郡之之贤士大夫请贤士大夫请于于当道当道,即除逆阉废祠即除逆阉废祠之之址址以以葬葬之之,且立石且立石于于其墓其墓之之门门,以以旌其所为旌其所为.呜呼呜呼,亦盛矣哉!亦盛矣哉!注释注释: 于:均为介词,第一个于:均为介词,第一个 “到到”,第二个,第二个 “向向”,第三个第三个 “在在”。郡:吴郡,今苏州市。郡:吴郡,今苏州市。葬之:之为代词,他们
9、。其余为葬之:之为代词,他们。其余为“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的 ”士大夫:做官的人,绅士。当道:掌权的统治阶层。士大夫:做官的人,绅士。当道:掌权的统治阶层。除:清理,整治。除:清理,整治。祠:生祠,给活人修的庙祠:生祠,给活人修的庙以:来。以:来。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其:代五人,他们,他们的。旌:表彰,名作动。所为:指事迹。旌:表彰,名作动。所为:指事迹。盛:形容词,盛大。矣哉:句末语气词叠用,表赞叹。盛:形容词,盛大。矣哉:句末语气词叠用,表赞叹。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整治,治理。原文原文:
10、至至于于今今,郡郡之之贤士大夫请贤士大夫请于于当道当道,即除逆阉废祠即除逆阉废祠之之址址以以葬葬之之,且立石且立石于于其墓其墓之之门门,以以旌其所为旌其所为.呜呼呜呼,亦盛矣哉!亦盛矣哉!翻译:到现在,苏州的贤明士大夫向当政的官员翻译:到现在,苏州的贤明士大夫向当政的官员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被废的生祠的地基来安请示,就清理宦官魏忠贤被废的生祠的地基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坟墓的门前立了一块石碑,葬他们,并且在他们坟墓的门前立了一块石碑,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的事啊。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算是盛大的事啊。 教师小结。 本段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先总述五人激于义而死,然后写
11、死后建墓立碑经过。段末以赞颂小结,突出此举之盛。五人原来是市井细民,草野之士,地位卑微,行事普通,而他们死后墓葬时,却十分显耀。清除权重一时的宦首魏忠贤生词的原址为墓地,其身份显赫可见;还要“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其为人所敬重由此可见。墓地之择,立碑之举,葬仪之隆,可谓“盛矣”。原文原文:夫夫五人五人之之死,死,去去今今之墓而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耳。夫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病而而死,死死,死而而湮没不足道者,亦湮没不足道者,亦已已众矣;况草野众矣;况草野之之无闻者无闻者欤欤 ?独五人
12、?独五人之之皦皦,何也?皦皦,何也?夫:句首发语词,无义。之:取独。去:距离。夫:句首发语词,无义。之:取独。去:距离。墓:名词作动词,修墓。而:表并列。墓:名词作动词,修墓。而:表并列。焉:兼词,相当于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之”,到这里。其:代前文。,到这里。其:代前文。止:通止:通“只只”。有:通。有:通“又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凡:所有,。凡:所有,一切。一切。子:与子:与“徒徒”为对文,同义。为对文,同义。“徒徒”指同一类别的人。指同一类别的人。慷慨得志:情绪高昂,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慷慨得志:情绪高昂,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其:复指前边的两种人。疾病:疾指一般的
13、病,病指重病。这里是其:复指前边的两种人。疾病:疾指一般的病,病指重病。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患上疾病。而:表因果。而:表承接。名词作动词,患上疾病。而:表因果。而:表承接。湮没:埋没。已:程度副词,太。湮没:埋没。已:程度副词,太。草野:与草野:与“朝廷朝廷”或或“官府官府”相对,指民间。相对,指民间。闻:动作名,声名,声誉。欤:句末疑问语气词。闻:动作名,声名,声誉。欤:句末疑问语气词。独:副词,只有,唯独。之:取独。独:副词,只有,唯独。之:取独。皦皦同皦皦同“皎皎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原文原文:夫夫五人五人之之死,死,去去今今之墓而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
14、十有一月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耳。夫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病而而死,死死,死而而湮没不足道者,亦湮没不足道者,亦已已众矣;况草野众矣;况草野之之无闻者无闻者欤欤 ?独五人?独五人之之皦皦,何也?皦皦,何也?简析简析: 以富贵之子、得志之徒反衬五人。连用两个问句,以富贵之子、得志之徒反衬五人。连用两个问句,发人深省。发人深省。五人的死,距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五人的死,距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子十一个月罢了。十一个月当中,那些富贵的子弟,志满意得、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
15、,弟,志满意得、官运亨通的人,他们患病而死,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死了而埋没不足称道的,也太多了,何况乡间的没在声名的人呢?惟独这五人光明显耀,是的没在声名的人呢?惟独这五人光明显耀,是什么原因呢?什么原因呢?本段运用对比,赞颂五人的义举。 教师小结。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说明魏阉失败之速。 (2)以众人之死与五人之死作对比,突出五人之伟大。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作者有几方面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以“众”和五人的数量悬殊作比,以“
16、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野莽无闻之士比,以“湮没”与“皦皦”比,充分显示了“疾病而死”的无声无息,不为人道,“激于义而死”者的名声赫赫,万民敬仰。 (3)最后,作者以设问引起下文。原文原文: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注释注释: 之:主谓之间。之:结构助词的。之:主谓之间。之:结构助词的。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既望:阴历每月十六。社:指应社。社:指应社。之: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代周公
17、。之: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代周公。行:名词,德行。为:行:名词,德行。为:wi,作动词,作为,成为,是;,作动词,作为,成为,是;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第二个读第二个读wi,是介词,替。士:读书人。,是介词,替。士:读书人。先:形作名,这里先:形作名,这里“表率表率”之意。声:声扬,伸张。之意。声:声扬,伸张。敛:收集,募捐。赀财:钱,款子。赀通敛:收集,募捐。赀财:钱,款子。赀通“资资”。以:目的连词,来。以:目的连词,来。其:代周顺昌。周被捕后被押解赴京。其:代周顺昌。周被捕后被押解赴京。原文原文: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
18、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简析简析: 写周顺昌被逮的场面写周顺昌被逮的场面 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丙寅丙寅年三月十年三月十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五日。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原文原文:缇骑按剑而前缇骑按剑而前,问问“谁为哀者谁为哀者?”众不能堪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抶而
19、仆之。注释注释: 缇:丹黄色的帛。骑:骑士。缇骑,古代达官出缇:丹黄色的帛。骑:骑士。缇骑,古代达官出行时的前导和随从的骑士,后用来称逮捕犯人的禁卫差役。行时的前导和随从的骑士,后用来称逮捕犯人的禁卫差役。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或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或向前。而:修饰连词。谁为:为谁,倒装句。或:谁为(之),省略句。谁为:为谁,倒装句。或:谁为(之),省略句。堪:忍受。抶:击,揍。后省了宾语堪:忍受。抶:击,揍。后省了宾语“之之”。而:顺承关。而:顺承关系仆:使系仆:使倒下,动词的使动用法。倒下,动词的使动用法。原文原文:缇骑按剑而前缇骑按剑而前,问问“谁为哀者谁为哀者?”众不能堪众不
20、能堪,抶而仆之。抶而仆之。简析简析:激于义愤,惩罚魏党爪牙。激于义愤,惩罚魏党爪牙。(阉党爪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阉党爪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问道:问道:“谁为他哭?谁为他哭?”大家不能忍受,大家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上)。把他们打倒(在地上)。原文原文: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是:指示代词,这。是:指示代词,这。大中丞:都御史,都察院长官。明代巡抚例挂副都御史官衔。大中丞:都御
21、史,都察院长官。明代巡抚例挂副都御史官衔。抚:名作动词,巡抚,抚慰。或出任巡抚。苏州是其辖区,故曰抚:名作动词,巡抚,抚慰。或出任巡抚。苏州是其辖区,故曰“抚吴抚吴”。南京当时为应天府,所以本句也可译为。南京当时为应天府,所以本句也可译为“做应天巡抚做应天巡抚”。私人:心腹,亲信,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此指毛一鹭。私人:心腹,亲信,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此指毛一鹭。所由使:由他主使。由:介词。所由使:由他主使。由:介词。“所由所由”是介宾词组倒置。是介宾词组倒置。痛:恨。痛心,即痛:恨。痛心,即“痛于心痛于心”,在心里恨。焉:兼词,于之,对他。,在心里恨。焉:兼词,于之,对他。以:
22、连词,同以:连词,同“而而”,修饰连词。,修饰连词。噪:喧哗,大声叫嚷。而:修饰连词。噪:喧哗,大声叫嚷。而:修饰连词。相:称代副词,指毛一鹭。相:称代副词,指毛一鹭。匿:躲藏。溷:厕所。藩:本指篱笆,这里指墙。匿:躲藏。溷:厕所。藩:本指篱笆,这里指墙。以:同以:同“而而”。免:逃脱。免:逃脱。原文原文: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闲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
23、魏闲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中丞躲到厕所里才逃脱着追赶(他)。中丞躲到厕所里才逃脱了。了。简析简析:魏阉党羽被逐。魏阉党羽被逐。原文原文: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既而:不久以后。既而:不久以后。 以:凭借以:凭借的身份,用的身份,用的身份。的身份
24、。之:取独。之:取独。 乱:形作动,作乱,暴动。乱:形作动,作乱,暴动。于:向;于朝:介宾短语后置。于:向;于朝:介宾短语后置。请:申告,这里有请:申告,这里有“报告并请示处理报告并请示处理“的意思。的意思。按:审查,追查,考察。按:审查,追查,考察。之:取独。傫然:并合在一起的样子。傫:捆缚。之:取独。傫然:并合在一起的样子。傫:捆缚。简析简析:五人被魏阉惨杀。五人被魏阉惨杀。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名)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他们名)叫
25、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并埋在坟墓里的人。文元,就是现在并埋在坟墓里的人。 明确: 可分两层。前一层叙述苏州市民反阉斗争经过,用事实印证上文“激于义”三个字;后一层写五人被诛。3 从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三段的意思。(1) 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 讨论明确: 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惶急之状可知。可见作者憎爱分明的感情。(2) 前一层叙述反阉斗争的经过,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第三段内容叙述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的经过,赞扬五人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26、。原文原文: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当刑,临刑。当:面对,对着。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当刑,临刑。当:面对,对着。意气扬扬:神情昂然扬扬。扬扬:心情愉快或得意。意气扬扬:神情昂然扬扬。扬扬:心情愉快或得意。詈:骂。置:放,这里是詈:骂。置:放,这里是“悬悬” 。“置置”后省了介词后省了介词“于于”。颜色:面容,脸色。今义:色彩。少:稍微,略。颜色:面容,脸色。今义:色彩。少:稍微,略微。微。简析简析:五人就义时的英雄气概。五人就义时的英雄气概
27、。 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意气昂扬,喊着意气昂扬,喊着中丞中丞的名字痛骂他,谈笑着的名字痛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头放在城墙上示众,死去。(被)砍下的头放在城墙上示众,面色没有一点改变。面色没有一点改变。原文原文: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注释注释: 发:发:“拿出拿出”之意。五十金:五十两银子。之意。五十金:五十两银子。一本一本“脰脰”:颈,指代头。函:名作动,用匣子装。函之:颈,指代头。函:名作动,用匣子装。函之的的“
28、之之”,代头。,代头。卒:最终,终于。卒:最终,终于。全乎:完整的样子,全乎:完整的样子,“乎乎”是词尾。是词尾。简析简析:人们对五人的同情人们对五人的同情。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 (3)文中述贤士大夫发金买五人之脰,有何作用? 明确:既有称颂贤士大夫之意,又有从侧面烘托五人形象的作用。4 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 (1)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五人之事
29、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反映五人的 什么精神?原文原文: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有几人欤? 注释注释:之:取独;缙绅:士大夫,做官的人。这里是名作之:取独;缙绅:士大夫,做官的人。这里是名作动,当官。古代做官的人上朝时要把笏(记事手板)插在动,当官。古代做官的人上朝时要把笏(记事手板)插在腰带上。缙,同腰带上。缙,同“ 搢搢”,插;绅,大带。所以称做官的,插;绅,大带。所以称做官的人为缙绅。缙绅,这里是名作动,当官。四海:指全中国。人为缙绅。缙绅,这里是名作
30、动,当官。四海:指全中国。易:改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易:改变。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判断。疑问或判断。简析简析:叹魏阉当政时坚持志节者少,旨在突出五人。叹魏阉当政时坚持志节者少,旨在突出五人。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唉!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有几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有几(个)人呢?(个)人呢?原文原文: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注释注释:而:转折连
31、词。于:在。编伍:指平民百姓。而:转折连词。于:在。编伍:指平民百姓。之:的。素:平时。闻:之:的。素:平时。闻:听说听说接受接受训:教诲。训:教诲。激昂大义:即激昂大义:即“激昂于大义激昂于大义”。于,介词,被;激昂,激。于,介词,被;激昂,激动振奋,形容词用作动词。动振奋,形容词用作动词。蹈死:等于说蹈死:等于说“面临死亡面临死亡”。蹈,踩。顾:回头看。蹈,踩。顾:回头看。曷:通曷:通“何何”,什么。疑问代词。,什么。疑问代词。简析简析: 写五人的身世,以五人之激昂大义与士大夫之变写五人的身世,以五人之激昂大义与士大夫之变节易志相对照,爱憎之情异常分明。节易志相对照,爱憎之情异常分明。而(
32、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诗书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被动句被动句原文原文: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注释注释:且:提起连词,再说。且:提起连词,再说。矫:假托。矫诏:
33、假托的诏书。矫:假托。矫诏:假托的诏书。钩:牵连。钩党:有牵连的同党。钩:牵连。钩党:有牵连的同党。之:主谓间。卒:最终。以:因为。之:取独。之:主谓间。卒:最终。以:因为。之:取独。株治:株连治罪。逡巡:迟疑不决。株治:株连治罪。逡巡:迟疑不决。非常:不一般的。非常:不一般的。今义:十分,很今义:十分,很猝:立即。圣人:指崇祯皇帝。猝:立即。圣人:指崇祯皇帝。投缳:丢出绳套,指上吊。投缳道路:即投缳:丢出绳套,指上吊。投缳道路:即“投缳于道路投缳于道路”。崇祯帝将魏忠贤发配凤阳,他因畏罪在路上自缢身亡。崇祯帝将魏忠贤发配凤阳,他因畏罪在路上自缢身亡。原文原文: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34、卒以吾郡之发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简析简析:写五人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写五人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对有牵连的(东林)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一击, (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魏(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
35、暴行了);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后来)等到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后来)等到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注释注释: 之:音节助词;则:顺承连词,可不译出。之:音节助词;则:顺承连词,可不译出。之之:结构助词,的;第三个是动词,往。结构助词,的;第三个是动词,往。高爵显位:指做大官、地位显要的人。高爵显位:指做大官、地位显要的人。抵:抵:抵尝抵罪:犯罪而受惩治。或:有的人。抵罪:犯罪而受惩治。或:有的人。
36、以:连词,同以:连词,同“而而”。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而:表并列。杜:塞,闭。杜门:闭门不出。而:表并列。杜:塞,闭。杜门:闭门不出。佯狂:装作发狂。不知所之:举止失措,不知何去何从。佯狂:装作发狂。不知所之:举止失措,不知何去何从。者:与者:与“有有”配合,有配合,有者,即有者,即有的人。的人。视:与视:与比。之: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比。之: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固:本来,引申为固:本来,引申为“究竟究竟”“”“到底到底”,副词。,副词。原文原文:由是观由是观之之,则今,则今之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高爵显位,一旦抵罪,
37、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之者,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死,轻重固何如哉?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可耻的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格,卑贱的行为,
38、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简析简析: 以高爵显位者与五人比较,孰重孰轻以问句出之,以高爵显位者与五人比较,孰重孰轻以问句出之,让读者自作结论。让读者自作结论。原文原文: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注释注释:是以:即是以:即“以是以是”,以:因为,是:这。因此。,以:因为,是:这。因此。暴:显露
39、,表彰。暴:显露,表彰。赠谥:追赠的谥号。赠谥:追赠的谥号。封:坟墓。封:坟墓。过:专程拜望。过:专程拜望。而、且:都是并列连词。而、且:都是并列连词。泣:流泪。泣:流泪。斯:近指代词,同斯:近指代词,同“是是”固:实在。遇:际遇。固:实在。遇:际遇。简析简析:五人为周顺昌奋起抗争五人为周顺昌奋起抗争,事迹亦与周顺昌永垂不朽。事迹亦与周顺昌永垂不朽。 因此周公墓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的因此周公墓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的官爵记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非常)荣官爵记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非常)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修建(一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修建(一座)大墓(重新安葬),在大堤之
40、上(立座)大墓(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通呀!这真(是)百代(难得)的际通呀!原文原文:不然,不然,令令五人五人者者保其保其首领以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天年,人皆得以隶隶使之,安能使之,安能屈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其志士之悲哉? 注释注释:不然:不这样。然,指代词,这样。不然:不这样。然,指代词,这样。令:假使。令:假使。 者:句间语气词。者:句间语
41、气词。领:颈,脖子。领:颈,脖子。“首领首领”代指性命。代指性命。“以老以老”的的“以以”:同而,连词。老:同而,连词。老:“死死”的讳称。的讳称。户牖:门窗,借代户牖:门窗,借代“家家”。隶:奴仆,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隶:奴仆,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疑问副词,怎么。安:疑问副词,怎么。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折服,倾倒。屈身,折服,倾倒。之流:之流:一类的人物。一类的人物。扼腕墓道:即扼腕墓道:即“扼腕于墓道扼腕于墓道”。扼腕:用手握着手腕,表示激动痛惜之情。扼腕:用手握着手腕,表示激动痛惜之情。 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不这样(的话),假令
42、(这)五(个)人保全他们的头颅老死在家里,那么,保全他们的头颅老死在家里,那么, (虽(虽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然)享尽他们的天然年寿,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作为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有志之士的悲叹呢!简析简析:从反面说明五人的不朽。从反面说明五人的不朽。原文原文:故予与同社诸君子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哀斯墓斯墓之徒之徒有其石也而为有其石也而为之之记,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注释注释: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惋惜。为哀,哀惜。惋惜。徒:副词,白白地。徒:副词,白白地。之: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后一个之: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后一个“之之”,代石碑。,代石碑。以: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介词,用,凭。以: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介词,用,凭。“以以”后后省了宾语省了宾语“之之”(代(代“记记”)。)。明明: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匹夫:平民,这里暗指五人。匹夫:平民,这里暗指五人。社稷:国家的代称。社,本指古代祭祀的土神;稷,谷神。社稷:国家的代称。社,本指古代祭祀的土神;稷,谷神。土神和谷神,借指国家
44、。土神和谷神,借指国家。于:介词,对。于:介词,对。第二个第二个“之之”,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者,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者也:文言判也:文言判断句格式之一。断句格式之一。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义),平民(一死),关系国家(兴亡非常)重大啊。常)重大啊。 简析简析:写作墓碑记的原因与意图写作墓碑记的原因与意图,照应开头。照应开头。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贤
45、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公,孟长姚公也。 冏卿:太仆寺卿,掌皇帝车马。冏卿:太仆寺卿,掌皇帝车马。 因之:吴默的字。因之:吴默的字。 太史:明代指翰林院修撰官,掌修史之事。太史:明代指翰林院修撰官,掌修史之事。 (前面提到的)贤士大夫(是):太仆卿(前面提到的)贤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长。吴公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长。 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抒发: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抒发感慨,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感慨,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
46、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以及五 人死难经过。(叙五人之人死难经过。(叙五人之“皦皦皦皦”)第三部分第三部分(5-6):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意义: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意义(“皦皦皦皦”),揭示中心。),揭示中心。第四部分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 照应开头。照应开头。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2、敛赀财以送其行通假字通假字“有”通“又”“止”通“只”“赀”同“资”,资财,钱财。3、亦曷故哉“曷”通“何”,什么。检查自学,理解下列字词检查自学,理解下列字词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是时以大
47、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按诛五人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行为行为”是是“行行”和和“为为”两个词的连用。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按: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按: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4 颜色颜色不少变不少变视视五人之死五人之死6 令五人者保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以老于户牖之下。 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指由物反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指由物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
48、产生的印象。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视:比较。今义视:比较。今义:视觉视觉首领:头颅,脑袋。今义:领袖首领:头颅,脑袋。今义:领袖 1、人皆得以、人皆得以隶隶养之养之 2、去今、去今墓墓而葬之而葬之 3、其、其疾病疾病而死而死 4、为之为之声声义义 5、缇骑按剑而、缇骑按剑而前前6、是时大中丞、是时大中丞抚抚吴吴者为魏之私人者为魏之私人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隶,名词作状语,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那样。像对待奴隶那样。墓:名词用作动词,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修墓。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生病。声:名词用作动词,声:名词用作动词,伸张伸张前:名词作动词,前:名词作
49、动词,走上前。走上前。抚:用作动词,抚:用作动词,出任巡抚。出任巡抚。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记8 、不能容于、不能容于远近远近9、 抶而抶而仆仆之之10、 安能安能屈屈豪杰之流豪杰之流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形容词用于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仆:动词使动用法,使仆: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倒下 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屈身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记:名词用作动词,作记。11 哀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12 不复敢有不复敢有株治株治13 激昂激昂大义大义14 荣荣于身后于身后15 尽尽其天年
50、。其天年。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哀,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哀惜为哀,哀惜株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株治:动词用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激昂:形容词用作动词,激动振奋。荣:名词使动用法,使荣: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荣誉。得到荣誉。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尽:副词用作动词,享尽。 义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为之声义为之声义/忠义暴于朝廷忠义暴于朝廷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义愤,形容词。义愤,形容词。正义,名词。正义,名词。为为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为之声义为之声义/谁为哀者谁为哀者从从看来,介词。看来,介词。替,给,介词。替,给,介词。
51、 行行1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 敛赀财以送其行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辱人贱行其辱人贱行 固固1 轻重固何如哉轻重固何如哉2 2斯固百世之遇也。斯固百世之遇也。品行,名词。品行,名词。走,动词。走,动词。行为,名词。行为,名词。本来,引申为本来,引申为“究竟究竟”“到底到底”,副词。,副词。实在,真是,副词。实在,真是,副词。之之1 1、郡之贤士大夫请、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2 2、即除废阉之址、即除废阉之址以葬之以葬之前一个前一个“之之”是结是结构助词;后一个构助词;后一个“之之”是代词,指是代词,指五人五人3 3、佯狂不知所之者、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到动词
52、,到去去4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逮/ /夫五人之死夫五人之死/ /五人之五人之当刑当刑/ /吾郡之发愤一击吾郡之发愤一击/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主谓之间,取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消句子独立性1 1、即今之、即今之傫傫然在墓者也。然在墓者也。2 2、斯固百世之遇也。、斯固百世之遇也。3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者也4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5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6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句判断句检
53、查自学,理解下列句式检查自学,理解下列句式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2、不能容于远近、不能容于远近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予犹记周公之被逮4、 激昂大义激昂大义1、 谁为哀者谁为哀者2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之之”字提宾字提宾被动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正义所激发被正义所激发被远近人的收留被远近人的收留以以“被被”表被动表被动被大义所激励被大义所激励1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2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且立石于其墓之门3 3、 忠义暴于朝廷忠义暴于朝廷4 4、 荣于身后荣于身后5 5、 不能容于
54、远近不能容于远近 6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7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忠丞匿于溷藩以免8 8、 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9 9、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1 断头置城上2 投缳道路3激昂大义4 扼腕墓道 (于于)(于于)(于于)(于于)检查自学,翻译下面句子检查自学,翻译下面句子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伸义,敛赀财以送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伸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行。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亦以明生死之大,
5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我们复社中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译:我们复社中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译: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墓门译: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墓门前扼腕叹息,抒发其志士的悲叹呢?前扼腕叹息,抒发其志士的悲叹呢?译: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即使一个平译: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即使一个平民的死,对于国家的兴亡也有重要的作用啊!民的死,对于国家的兴亡也有重要的作用啊!突出突出“独五人之独五人之曒曒曒曒”的问题的问题 凡富贵之子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
56、病而死,其疾病而死 ,死而死而湮没不足道者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独五人之曒曒曒曒对比对比突出突出“独五人之独五人之皦皦皦皦”的伟的伟大大以以“何也何也”引发下引发下文文周公被逮,士人声义周公被逮,士人声义缇骑厉斥,众不能堪缇骑厉斥,众不能堪吴民痛心,噪而相逐吴民痛心,噪而相逐吴臣请示,按诛五人吴臣请示,按诛五人英勇抗暴英勇抗暴五人当刑,意气扬扬五人当刑,意气扬扬詈骂中丞,谈笑以死詈骂中丞,谈笑以死头断悬城,色不少变头断悬城,色不少变贤者发金,贤者发金,脰脰与尸合与尸合慷慨就义慷慨就义叙叙“五人之五人之曒曒曒曒 ”五人之死的意义五人之死
57、的意义不畏强暴,伸张正义不畏强暴,伸张正义挫败阴谋,功在国家挫败阴谋,功在国家苟且偷生苟且偷生, ,轻如鸿毛轻如鸿毛仗义而死仗义而死, ,重于泰山重于泰山大阉亦逡巡畏义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死生之大明死生之大, ,匹夫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之有重于社稷也大阉之乱,缙绅难以不易其志大阉之乱,缙绅难以不易其志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则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对比突出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突出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由是观之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一旦抵
58、罪 ,或脱,或脱身以逃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佯狂不知所之者狂不知所之者 ,其,其辱人贱行辱人贱行周公周公忠义暴于朝廷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美显,赠谥美显 ,荣于身后,荣于身后五人五人得以加其土封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重于社有重于社稷稷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的重大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的重大对比对比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之下,则尽其天年对比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之悲紧扣五人墓碑落笔,抒发强烈的感慨之情紧扣五人墓碑落笔,抒发强烈的感慨之情紧承对五人旌其所为,提出紧承对五人旌其所为,提出“独五人之独五人之曒曒何也?曒曒何也?”围绕为什么围绕为什么“曒曒曒曒”展开叙述和议展开叙述和议论论点明为什么写这篇墓碑记,并交代贤士大夫是谁点明为什么写这篇墓碑记,并交代贤士大夫是谁文章内容小结文章内容小结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扬了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渭南合阳县煤炭事务中心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商丘市实达国际人力资源合作有限公司招聘辅助人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京能服务内蒙分锡林郭勒项目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翻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传媒大学《生物医学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为HCIA-GausDB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理工大学《商业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论文成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阜阳师范大学《焊接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传感器技术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内容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ipv6升级改造建设方案
- 2024浙江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
- 八年级道法与法治下册试卷
- DL-T 1071-2023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
- 房屋续租再签合同范本
- 九江三支一扶真题2023
- 跨文化商务交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