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四课时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教案)一、学习目标: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纪录数据。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4.能写出比较完善的探究报告。二知识回顾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 速度快。3.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
2、程的平均速度?三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2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测量平均速度时:1. 实验原理: 。 2. 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金属片。 3.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 、 物理量。4 .测量路程需要 ,测量时间需要 。5. 测量平均速度步骤(二)小组合作探究:1.小组检查器材后组装斜面。(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缓慢的滑下。)2.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3.分析实验: 1.比较小车在两个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吗? 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
3、速度?五当堂检测: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2.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卸除具体步骤。六、达标训练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4、进行速度计算的。(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3) 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sAB= cm;tBC= s; vAB= m/s;vBC= m/s。(4)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的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5)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2.一列长为12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 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 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第五课时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P27P30页,掌握下列概念。1、课本P
5、27页图21-1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用手按住发声的音叉,发声停止,该现象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 体, 体或 体。3、声音的传播需要 。在空气中,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两个人面对面的说话也听不到,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 ,而 不能传声。5、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速的大小既跟介质的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 6、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声速的单位米/秒用符号表示是 。7、从P30“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可以得出: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体中传播得最快,在 体中次之,在 体中传播得最慢。(想一想:为什么要加“一
6、般情况下”这个条件)8、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m/s(要记住这个数值,以后用到),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二、学测同步 (一)回声现象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便听到了回声(如:对着山崖高声喊话,会听到回声;在礼堂里说话时会听到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是雷声经过多次反射的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2、能够区分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才能听到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下时,反射回来的回声和原声就会混杂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7、,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响亮。3、回声的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如测量车到山的距离,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等)。测量原理为:s=v 声t,其中t为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v 声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三、跟踪练习:1、在屋子里谈话比在矿野里谈话听起来更响亮,这是因为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 s,最终使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2、例题:一个人站在山崖前,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8 s他听到了从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这个人离山崖的距离。(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通过此例注意解物理题的四个步骤)已知:V=340 m/s,t=2.8s求:S解:S=v
8、 声t=×340 m/s×2.8s=476 m答:这个人离山崖476 m。六、课堂训练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 、 、 ,这些声音通过 以 的形式传入了耳内的。2、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或细砂),击鼓时,鼓发出声音,同时会看到碎纸屑(或细砂)在鼓面上不断地跳动,这说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 。3、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水管中有水)的一端敲击一下,站在另一端的人能到 次敲击声,这些声音先后分别是由 传来的。4、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最终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
9、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内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5、一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0.18 s他听到了从井底反射回来的回声,则这口枯井的深度为 。(设当时的温度为15)6、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 (填“快”或“慢”)的缘故。7、有人说,在月球表面上,飞来的流星打在月面岩石上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月球表面上的空间里不发生一点儿声响,你认为这种说法 (填“有”或“无”
10、)道理,这是因为月球表面上是 ,而 不能传声。8、实验题: 真空响铃实验 在一个密闭的瓶子里,用细线系着一个铃铛,瓶子里有空气,用力摇动铃铛,可以明显地听到铃声,这说明 和 都可以传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瓶子里空气越来越稀薄,会听到铃声越来越 ,直至 。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9、 “神舟七号”的宇航员走出太空舱,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10、吹笛子时,人听到美妙的笛声是由于: ( )A、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11、60; B、竹笛的振动产生了声音;C、人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D、竹笛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了声音.11、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2、一辆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在距前面峭壁某处鸣笛后继续行驶
12、,司机经过2.5s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鸣笛处离峭壁的距离?第六课时 2.2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不同决定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能用实验去验证影响乐音音调、响度的主要因素(频率、振幅);3、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一、课前检测1、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有怎样的大小关系?3、人听到声音应具备哪些条件?二、预习交流知识点一:音调一、仔细阅读演示实验,参照课本图2.21做课本演示实验,注意以下几方面:(1)
13、160; 先后两次实验,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2) 用手拨动钢尺时,偏离中心的程度相同(振动幅度相同)(3) 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振动发出的音调。你的发现:尺子伸出长,尺子振动 (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 (高、低)尺子伸出短,尺子振动 (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 (高、低),由此可知:音调高低受物体振动 影响,我们把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那么,当振动频率高时,音调 ,频率低时,音调 。 练习:在生活中管乐器很多,有笛子,葫芦丝等,他们都是靠 振动发生,他们不同的音调是通过改变 实现的。弦乐器也有很多
14、,二胡、古筝等,他们的声音是靠 振动发生,他们不同的音调是通过改变 实现的二、超声与次声 带着问题看课本33页。并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2)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 (3)通过看课本我们可知自然界的许多活动能产生次声波如 、 、 、 等。这些次声波多数对人类有害。(4)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 知识点二:响度我们有时需要低声细语,有时需要高声呼喊,那么声音的强弱,也就是响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实验一:把尺子伸出桌面
15、一定长度,使尺子发声,想办法改变尺子发声的大小(也就是响度)。当用力大时,尺子偏离中心的程度 (大、小),发出声音响度 (大、小),我们把尺子偏离中心的程度称为振动的幅度,那么,声音响度大时,振幅 ,反之振幅小时,声音的响度 ,也就是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练习、(1)蚊子的叫声和牛的叫声相比, 的响度大, 音调高。(2)春节文艺晚会上,男低音在放声歌唱,女高音在轻声伴唱, 歌唱时的响度大,这里的男低音和女高音中的“高”“低”指 。知识点三:音色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没见这人,听声音就知道是谁,类似这种现象还有很多,思考声音的这种特性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五、分组合作 展示提升1、请解释下面
16、几句话中的“声音”各指的是声音的哪个特征?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 ) (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3、
17、用小木槌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是_,不发生变化的是_。 4、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5、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写出两点) 第7课时 声音的利用教学目标:、
18、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知道利用声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和能量、回声定位、“B超”等;3、根据声音产生的信息与能量应用与生活中【自主学习】【学点一】声与信息: 预习课本,再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之后小组内交流。1、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了通过声能获得 。2、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采用 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3、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
19、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 。跟踪练习: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某同学听到校园的钟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时,就知道上课了。这些说明了_。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B.
20、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利用声呐测海深3、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声波。此处海底有多深?【学点二】声与能量 预习课本,再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之后小组内交流。甲 图1 乙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播音的喇叭前,会发现火焰摇曵,这是什么原因? 答:说明声波能传递 。2、讨论在生活、生产中哪些方面运用了声传递能量的知识。(1) (2) (3) 1、如图,将两个相同音叉并排放好,乒乓球靠着音
21、叉B,当敲响音叉A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声音传递能量。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发出声波探测大钢板内有无裂痕 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C、发出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 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达标测评:1、下列实例中属于声能传递信息的是 ,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A 人类的交谈声;B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C 心脏、肺的声音。 D 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E 动物的交谈声;F&
22、#160;利用鱼所喜欢的声音捕鱼; G 地震、海啸前出现的一些次声波我们也听不到,但是动物能听到,它们会有反常的表现; H 蝙蝠的回声定位;I下雨打雷时隆隆的雷声; J B超 K 超声波探伤仪 L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的“闻”就是通过听来了解病人病情的;3、(襄樊)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_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而发出的。4、(09河池市)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5、 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
23、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7、下列何种现象的原理和声的反射无关是( )A在山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蝙蝠捕捉苍蝇C声呐系统的利用 D打响雷可以感到房屋振动8、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峭壁下?第8课时 2.4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知道噪声的来源、等级以及危害。2、结合生活实际,知道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3、热情投入,健康向上。重点难点:噪声的危害及控制自学要求:1、用8分钟自学教材42-44页2、用12分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准备交流。一、自主学习1、问题引入:同样都是声音,有的让人听到后心情舒畅,而有的让人听到却心烦意乱,什么原因?2、知识点一:噪声来源(1)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2)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知识点二:噪声强弱的等级与危害(1)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dB是人刚好能听
25、到的最微弱声音,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严重受损,突然暴露在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4、知识点三:控制噪声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1)在处减弱或防止噪声产生;(2)在中减弱或阻断噪声传播;(3)在处减弱噪声。 二、合作、探究1、关于乐音与噪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 乐音使人心情愉悦,噪声使人烦燥不安C. 从环保角度来看,乐音可能成为
26、噪声D.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B. 乐曲声也可能成为噪声C. 任何声音都是噪声 D. 教室里的声音不一定都是噪声3、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周围的声音不应超过:A. 96dB B. 70dB C. 50dB D. 20dB4、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 以上三种都有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措施中
27、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正确的是:A. 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7、完成新课堂、轻巧夺冠和配套练习册本节内容。第十课时 温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二、学习过程: (一)、温度及其测量基础知识:
28、 1.温度的单位是:_符号是:_在一个大气压下_的温度是0摄氏度,_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有_,每个等份代表_。这就是摄氏度的规定。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读做_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是“-4.7”,读做_或_3、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种类: 认真观察:图3.1-2中的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是 ,我们把测量的范围叫做量程。图甲中的温度计最小的一格代表的值是 ,我们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值叫做分度值。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A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B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C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9、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垂直且与液柱的最顶端相平。 注意: 测出的示数为正值时,读数时从0刻度开始向上数; 测出的示数为负值时,读数时从0刻度开始向下数。图2缩口请同学们动手分别测量烧杯中自来水的温度,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温计:请认真观察图2的体温计,其量程为 ,分度值为 。01020说明:由于体温计有一个很细的缩口(缩口的直径要远远小于细管的直径,即缩口比细管细得多)。当测体温时,由于玻璃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而通过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两端的水银同时收缩,由于缩口很细,水银收缩时在缩口处自动断开,这样缩口上面的水银就回不到玻璃泡中,只能停留在缩口上端。但如果玻璃泡中的水银的温度升的更高时
30、,玻璃泡中的水银由于体积膨胀会再一次通过缩口,从而推动细管中的水银升的更高,当测下一个人的体温时,只要拿着体温计的上端用力向下甩,这样缩口上端的水银在外力的作用下流回到玻璃泡中。请读出图2的示数 。 综上所述,体温计在读数时可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五)、巩固、练习、展示1、物质的三态为 、 和 .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和 3、摄氏温标它以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作为零度,以1.01×105Pa的大气压下 的温度作为100度,摄氏温度的单位 ,用符号 表示.人的正常体温为37,读做 .4、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实验室温度计是根
31、据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人的正常体温是,读作。18读作或。5、体温计是用来测人体温度的,它的量程是,分度值是,右下体温计的示数是 。A B C D E6、在测液体温度时,下图中做法正确的是,其它几种做法错误原因分别是, 。并在正确的视线后面打对号。7、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漠河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8、0的水和0的冰,两者的温度应该: ( )A.0的冰温度低一些 B.0的水温度低一些 C.相同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课后练习1、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2、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
32、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 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3.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 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抹4、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5.
33、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A27 B30.2 C32 D376.张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2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李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
34、完全浸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2.凝固: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第11课时 熔化和凝固 (学案)自主学习一、物态变化 思考1: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还是放热? 熔化是一种热现象,热现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故研究固体熔化规律主要是研究物体在 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吸热数量的变化规律。思考2:为使物质吸热,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需什么仪器?思考3:为表示吸热的多少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计量?需什么仪器?思考4:为研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需测什么量?
35、 它的测量工具是什么?二、熔化实验步骤: 组装实验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每隔0.5min记录待测物体的温度于表格中。根据海波的熔化实验数据,绘出它熔化的图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熔化条件凝固条件晶 体熔化过程都是由固态变为液态,都要吸热;凝固过程都是由液态变为固态都要放热。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吸热和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吸热,达到熔点放热,达到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段升高, 凝固放热,温度降低。吸热放热分析作出的图象,得出结论。三、比较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重点,难点)(见第一页表)反馈练习1.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
36、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信息二: 信息三: 2、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 .春天河里的冰雪化成了水.夏天清晨,花叶上的露水 .秋天,笼罩大地的雾 .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研究物态变化时,获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6.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分)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 体(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 ,开始加热8分钟时,物质处于 态;(
37、3)在右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第12课时 汽化和液化(一) 导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2.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课前导学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5、沸点:各种液体 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银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课堂导学演示课本实验,并解释这些变化。1、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时间/min0123
38、456789温度/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在右上图中做出水的沸腾图像,并分析(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 ,气泡 ,大小变 ,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1、 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2、 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课堂练习2. 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
39、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3.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
40、导热量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5.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6、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7.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8.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
41、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345678910水温/9495969798999999(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第13课时 汽化和液化(二) 导学目标 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课前导学1、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 ;3、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课堂导学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
42、”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义1、液化: 2、液化的条件是 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例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 而成的;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课堂练习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此现象是一个 热过程。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 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
43、了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6、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课外练习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A B C D8.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
44、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10、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第14课时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1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和它们各自的吸热和
45、放热情况。2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 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和应用,并能解释这些现象。课前回顾:1、物质由_转变为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和_。2、物质由_转变为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 降低了人的体温;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 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课堂导学一、碘升华实验。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 ;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
46、发现碘蒸气 ;这是碘发生了 现象。1、升华:物体由 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 热。2、凝华:物体由 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 热(1)、注意“直接”。(2)、升华要 热,凝华要 热。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 ;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 后又 的结果。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 ,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 ;冰花在窗玻璃的 (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 现象。我会总结!在右图中填上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A、 ( )B、 ( )C、 ( )D、 ( )E、 ( )F、 ( )5、在图中括号
47、里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课堂精练一、 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 (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现象,它要_ (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现象,它要_ (填“吸热”或“放热”)。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而成的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属于_ 现象,这一过程_(吸热或放热)。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汽”,这是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现象。2.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A. 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3. 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夏天自来水管上“出汗” B. 吃冰棒的过程 C.冬天瓦上出现的霜 D.冬天的早晨出现的雾4. 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资金申请项目申报政策解读与实施报告
- 2025年影像学乳腺X线检查解读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45人笔试模拟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2026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公务员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农村商业银行安全会议记录范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CMA全套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
- 数控机床(超全)课件
- 医院信息安全与保密承诺书2篇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