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 总体说明1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 1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 2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 2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32. 地下交通规划3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2.2地下铁路规划 42.3地下公路交通 82.4地下停车系统 102.5地下步行系统 113. 主要节点规划 123.1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123.2地下商业街规划 204.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22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224.2共同沟规划 234.3共同沟的布置 244. 4雨水收集系统规划 284.5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规划295. 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295.1防空体系规划295.2城市灾害预
2、防316. 环境规划326.1人文环境规划326.2生态环境规划327.参考文献348.图 35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1.总体说明:1.1钱江新城核心区基本情况:由于基地大部分地区位于老海塘钱江路和航海路以外,曾是杭州的城郊结合过渡地带,因此现状主要以居住用地、村镇用地和村办工业、仓储用地为主;沿江地区大部分为水塘和农田,且地势低洼,平均地面标高在7米左右。 目前规划范围内有保留建筑(含在建项目)约79.28万平方米,在建、待建项目约7项(意向性项目未计),可开发地块面积约173.41万平方米。具体开发建设情况如
3、下:(1)保留现状采荷东区和观音塘地区30.85公顷住宅及配套公建用地。(2)保留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江干区政府、邵逸夫医院等公共建筑用地24.91公顷。(3)在建、待建项目:包括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其对应的“日月同辉”建筑国际会议中心,宋都房产开发公司二处住宅用地等;(4)此外在清江路、之江路、新安江路和钱江路围合的范围内已有部分土地有招商意向。 规划区域四周围合道路除庆春东路延伸段未形成外,其余已基本按照规划红线要求建设,现状道路主要有快速路秋涛路,主干道庆春东路(西段)、清江路、钱江路、之江路和灵江路,新安江路和富春江路也在建设之中,
4、钱江新城核心区的道路骨架已基本形成。 过江通道:现状西兴大桥和规划庆春东路过江大桥(或隧道)。 市政基础设施主要有220KV城南变电站及其高压走廊、 杭州煤气储配站用地,它们对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新中心视觉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1.2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绝非要割断城市的历史,而是今后杭州整个城市建设中心的转移,再造一种先进的、现代的、国际的文化,形成未来杭州大都市的“心脏”。通过建设杭州CBD,提高杭州的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的基础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
5、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新城规划及未来发展定位,我们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首先应将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对核心区地下空间进行保护性开发,为以后的开发留下开发空间;其次,我们应将地下与地上空间看出一个整体,使地下空间规划同地上部分相协调一致,促进杭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核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很强的前瞻性,而且由于其与城市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还需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次之,地下空间的开发需要各个专业协调合作,对交通系统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共同沟对市政管线进行综合开发,兼顾防灾要求,使地下空间为城市的防灾服务;最后,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现代文明CBD,更要保
6、持住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美风景的江南名城的独特韵味。1.3地下空间规划的总体构思1、城市设计将为钱江新城核心区创造一个完整和谐的视觉形象:沿钱塘江以致密的高层塔楼群界定疏散开敞的以市民中心建筑为主体构建的主轴线空间;高层群之间通过楔形绿地形成空间分隔与缓冲。2、通过沿灵江路和新安江路所形成的风格协调的的建筑塔楼形成韵律界面,群房有统一的退界形成连续界面,界定主轴线空间,其中钱江路东南高层建筑临街并直接落地,形成挺拔的视觉感受;而钱江路西北侧高层建筑适当后退,使市民中心的形象更为突出。3、结合轨道交通站场使地下空间向周边地块延伸,并通过地下、地面与临街裙房的二层以上空间处理形成完整的商业
7、立体开发系统。主要的商业零售空间设置在与轨道交通站场垂直的区内支路两侧和环境优美、宁静的楔形绿地周围,尽量避免对城市主交通流向的干扰,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空间。4、步行系统与商业零售、绿化开敞空间系统结合设置,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城市空间的同时,也为土地开发商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5、区域内绿化空间主要功能是提供游乐和休闲的场所,在密集度高的建筑群中起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根据其位置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环境特色:滨江绿带与高架城市阳台结合,既为人们提供主要的休闲活动空间,又成为整个核心区的沿江绿色基座;楔形绿地则是高层建筑群之间的主要缓冲空间,将滨江绿带引入城市内部;而主轴线空间内通过建
8、筑、广场、绿化空间的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处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6、增强地区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并主要由轨道交通与常规地面公交结合,共同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为地区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7、充分考虑各街道景观和钱塘江天际线,沿富春江路形成硬质街道景观,整合高层建筑与标志性建筑的关系。既要考虑现状高层建筑周围地块与之组合关系,又要强调整个核心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8、充分利用城市地标的标志性作用,以市民中心为核心空间,向四周辐射组织若干条视线通廊,它们或为建筑围合形成的硬质景观通廊、或为绿化为主构成的街道通廊,或以标志性建筑作为视线的另一个焦点,从而丰富城市空间。1.4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核心区地下
9、空间开发以中轴线和富春江路(地铁或轻轨换乘站和车站)的十字线为核心,中轴线地下空间以“人文”为主题,富江春路地下空间结合地铁换乘站以“商业”为主题。两大主题的共同开发,要充分体现杭州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模式。2.地下交通规划2.1地下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从现有杭州城市整体道路交通网络出发,注重核心区域路网的科学、合理布置及与老城区、钱塘江南岸交通连接的可达性和便利性。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新城规划强调核心区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和贯通,以及与大型停车场、地铁站、步行及公交系统、地下人行系统、交通换乘枢纽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主要的开敞空间和景观轴线,构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廊道。地下交
10、通线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交通线网布线重点要满足城市主要客流的交通需求,并且通过地铁等地下交通方式使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上升,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交通规划以地铁规划、地下公路与发展地下步行系统为重点,着重以地铁站和高层建筑的地下部分为依托,以地下步行系统相沟通,并且以地下公路来协调,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解决未来人流集中的问题;我们根据交通需要将地下公路和地下铁路规划成一个“花蕾状”,象征着杭州未来的发展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注意控制停车场的位置以及数量,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车辆的大量涌入,为本区域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2.2地下铁路规划地铁
11、线路规划原则地铁路网的规划是城市全局性的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地铁路网规划优劣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既最恰到好处的处理城市交通矛盾,又能充分发挥地铁的高速,大容量的运送的功能特点。地铁路网规划应考虑以下原则:(1)贯穿城市中心区,分散和力求多设换乘地点并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分散和力求多设换乘点的目的,一是避免换乘点过分集中带来这些换乘点过高的客流量压力;二是尽量缩短人们利用地铁的出行距离和时间。(2)尽量沿交通主干道设置。目的在于接收沿线交通,缓解地面压力, 同时也较易保证一定的客运量。(3)加强城市周围主要地区与城市中心区、城市业务地区、对外运输终
12、端、城市副中心的联系。(4)避免与地面路网规划过分重合。当地面道路现状或经过改造后能负荷规划期内的客流压力是,应避免重复设置地下铁路线。(5)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地铁路线的设计第一条线路是:从新城区外开始沿清江路向下铺设地铁,然后右转沿之江路铺设,一直向右,直至与庆春路交汇处,然后转向上沿庆春路铺设,至与新塘路交汇处向右转,出新城区。理由:改成区总面积不是太大,如果在城区中心铺设过多的线路,会使地铁车站间距很小,浪费土地、空间和金钱。同时也正是因为空间面积有点小,所以将路线向外移到混合发展区,商业中心还在地铁的服务半径之内。并且,还沿之江路路走,既方便了购物主轴上的人流,又方便了景观主轴上的
13、旅客。第二条路线是:沿灵江路从上到下连通供人们休憩用的绿地公园、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理由:使得右上角方向的周边居民同新城两大中心和绿地公园联系的更加紧密。第三条路线是:环绕整个市中心铺设一条线路。理由是:施工时方便,不会太多影响到市中心的正常商业,行政等,其次,它把城市的商业区,居民区,行政区,联系在了一起,方便了郊区人们的正常工作。这条线路还与外面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综合效应。(1)出入口:出入口作为地下与地面空间的转换处,在地下空间人流集散与安全保障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出入口应能比较直捷地联系地面室外空间和内部地铁车站。每个车站直通地面室外空间的出入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能保证在规定
14、时间内,将车站内的全部人员疏散出去。出入口布置原则: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布置通常是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结合各个车站所在位置的地面建筑及街道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一般都把出入口位置选择在吸引客流量大,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或者直接利用附近商场,地下人行通道等设施,以节省工程造价。事实上,对出入口的布置不仅要考虑其交通疏散功能、经济引导功能,还要考虑在紧急状态下,对人员安全疏散和救援实施的影响。出入口位置与车站的关系:出入口设置的位置不同,对乘客在地下通道的步行时间有显著影响,如何使乘客在最短时间内从地下走到地面,这对于在火灾等情况下,乘客逃生有着决定意义。原则上,作为地下与地面的连接口,所选位置应
15、使乘客从站台到出入口步距最短。当出入口在道路正下面,且沿路平行时可能的布置如图1。 图1 车站位于道路正下方出入口布置方式如果出入口在道路一侧,且与道路方向平行时 布置如图2 :图2 车站位于道路一侧出入口布置方式(2)升降口:升降口起到连接站台和上部大厅及出入口的作用,出于疏散和防灾需要,升降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井应使其对旅客的处理能力能满足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实际客流需求量要求,即:保险分数,一般取1.52.0;平均高峰时间客流量;处理旅客能力。而升降口处理升降旅客的能力可由右式算得:式中:台阶单位密度的升降旅客的流动速度 每台自动扶梯的输送能力; 台阶宽度(m); 高峰时列车运行间隔(s
16、); 乘降时间(s); 自动扶梯台数。车站的位置和数量设计:通常对于相邻两个车站之间的站间距可以由下面的公式来进行估算:式中:乘客吸引向地铁站的最大距离,一般为600m;地铁站的纵轴长度,一般为300m。因此站间距的纵轴长度一般为10001500m。由此可见,站间距过长和过短,都会降低地铁交通网的舒适性和有效性,增加乘客因乘坐地铁出行时花费的时间。同时地铁站站点的选择一方面要让尽可能多的乘客能够距离其目的地最近,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人流超过了周围设施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考虑到其服务半径为600m,故将站间距设计为1000m左右,能取得较好的平衡。根据第三套方案中地铁的线路,我们共设计了七个车站,在横
17、向轴线上的三个路线相交处都设置换乘站,在新城区与老城或者外面的交接处设置出去或进来的车站,最后一个设在城市阳台处。对于换乘站的设计考虑到换乘站的人流量大,故应着重解决大量乘客换乘问题。故而将换乘站设计为立体交叉十字形的换乘模式,同时在周围设置多个升降口,大约每80100m设置一个升降口,加大人流疏散能力,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降低换乘的疲劳程度。站台设置为岛式站台,以满足大人流的通行要求,加快乘客换乘速度,相反线路的乘客换乘只需横穿站台,只需2030s,而交叉线路乘客换乘平均只需23min。图6 岛式站台22.4地铁过江方法:在设计的铁路中,一条通过城市观景台,然后过江进入对岸,主要是考虑钱塘江
18、是有名的观潮胜地,如果采用桥梁,个体效应太明显,会影响涨落潮景观,阻挡游客视线,且战争时过桥时不安全,从观光旅游和城市防灾防空考虑采用隧道过江,施工时采用盾构方法进行连通。2.3地下公路交通地面交通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分析:(1)当地面的公路规划经过城市绿地、历史文物、标志性建筑物时,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效益及城市的整体性,所以一般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要修建地下公路,以解决交通的需要,减少社区结构隔裂。(2)当城市的车流量非常大时,城市的环境质量(空气有毒成分指标、噪音指标)要求已限制发展地面、上部交通体系时,采用地下公路交通。(3)当在城市中心区地形很复杂通过时要盘绕或修建较大的坡度时,或者是为了节
19、省城市中心区的城市用地时,保证城市环境的和谐,通常采用地下公路系统。地下公路的交通方案:第一部分: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内,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城市的功能定位,计划将灵江路和新安江路核心区内路段,以及富春江路和钱江路在市民广场范围内的路段地下化。这几条路之间的开放性休闲活动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形成了钱江新城的“人文轴” ,而每天巨大的车流则会严重影响到人们休闲时的心理,给人以一种紧张感,与规划的定位相违背。而且富春江路将市民中心和杭州大剧院分割开来,破坏了这一轴线的整体感,故而将该部分的交通地下化,使得钱江新城的“人文轴”成为一个完整的纵轴线,更能为地面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创造出良好
20、的人文与生态氛围。另外,之江路仅靠近城市阳台,离观潮区比较近,为了避免游客在旅游时的安全与方便,也需将该段路在城市阳台和旅游地点的部分地下化。第二部分:从清江路和秋涛路的交汇点处开始从市民公园旁边经过,到达钱江路,然后穿过左边的商业中心区,一直再通入城市阳台外围,并从其左边经过,然后过江。理由:主要是避免破坏地面的绿化场所,为市民公园下部的空间活动提供方便的交通,并能快速的到达新城区的中心位置;而且考虑了通过左边商业区的纵向没有既快又便捷的交通方式,而在城市阳台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多不适合直接过江,所以要在其左侧过江。 综上所述,这两部分线路就是我们设计的方案。地下公路的出入口,一共设计了三个
21、:在入城区处在新安江路与钱江路的交汇处在城市阳台外围且要过江处。理由:第二个出入口是因为此处是商业中心,出入地下公路的车很多,在此设计一个出入口极大的方便了上下班的人流。第三个出入口是因为此处是城市阳台,人们需要上来观潮旅游;另外保证游客游玩结束后通过地下公路迅速离开这里,不会因为车流量大而停滞,另外从之江路和庆春路或其他主要车流可以很方便的过江,而不影响观潮人流的活动。公路过江隧道的规划原则:在不大量损坏地面公路或其他设施原则下,不能将地面原有公路地下化,因为地面和江底存在很大的高差,不能使公路较平缓的进入江底,所以我们将地下公路设在城市阳台左侧然后过江,这样既保证了最基本的需要,又比较经济
22、合理。主要方法还是采用盾构法。2.4地下停车系统地下停车场需求分析:地下停车场的需求分析:根据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来核心区需地下停车位30000个,折合约90120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库。但是地下停车场的选址应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与布局,一般都选择在道路网的中心地段,一般要沿中心轴方向的广场布置,因为这些地段人、车集中,且地价昂贵,考虑各种因素设地下停车场时很有必要的。而钱江新区城市商务区的机动车交通需求旺盛,利用地下道路连接地下车库形成地下停车系统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在构建地下道路与停车系统的基础上,还可利用这一系统将商务区的物流车辆放入地下,实现地区物流运输、垃圾
23、运输地下化,从而达到改善地面环境的目的。地下停车场的规划方案及其基本原则的体现:地下停车系统的规划主要体现了下面的规划原则:与城市道路框架相适应、协调; 与城市交通流量、各种社会活动相对应;体现发展城市中心区与限制交通相结合的原则。综上,共设置五个地下停车场。布置在核心区内重要道路以及规划中主要的商业金融区或人流量非常大的地方,满足了整个区域中最大人流对停车的要求,同时,除这五个大型停车场和附建停车场外,不再兴建大型地下停车场,以控制进入核心区的交通量。分别是:(1)在左右商业区域道路的链接处设置两个停车场。理由:因为这里有大量的人流,满足商业中心中人们上下班、购物或办其他事情停车的需要。(2
24、)在文化和行政中心整个区域的与城市阳台和旅游区的链接处设置两个停车场。理由:可以满足人们到两大中心时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在旅游区旅游或休闲时停车的需要。(3)在地下公路入新区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停车场。理由:因为路右边是居民区、左边是市民公园,这样设计方便人们休闲,到公园放松、旅游,而且此处是地下公路的出入口。2.5 地下步行系统 解决人流的方法随着城市的发展,随之涌入的人流,物流,车辆必然会急剧增加,大量的人流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容貌,还降低了城市的品味和质量,将人流引入地下已成为解决的最好方法,地下街,地下广场,地下通道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解决了交通的拥挤,美化了城市的形象,还让城市提高了品
25、味核心区人流的分析由于中心区是主要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两边是对称的商业中心,所以,上下班时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到各个办公大楼,或其他建筑的人流是主要的人流,还有平时短暂性的到市民中心办事,到各个商贸中心进行买卖,到旅游胜地进行旅游、休闲等人流。因而地下步行系统是解决上下班的高峰人流,顺便也为到新城中心的人流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2.5.3地下步行系统的方案为了贯彻地下步行系统尽量形成完善的四通八达的城市地下步行网络系统,以便充分发挥地下步行系统的综合效益,故而在部分主干道设过街地道和地下步行街,将主要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一、二两层连通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便捷的、舒适的地下步行系统,
26、解决地面人、车混行问题,避免与大量过街人行产生冲突,保证行人安全,且能较好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方案中应在地面人流较集中处设置出入口,出入口可利用建筑物内部结构通向建筑物地上一层的室内,也应有各类直通室外的出入口,出入口的设置数量应满足城市消防、防灾规范的要求。3.主要节点规划 3.1 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最富有变化特征的物质与功能的实体,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中心地域。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交通的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强度最高,城市的各项活动量最为集中,同时各种城市矛盾也最为集中,因此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发展所需,也是土地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作
27、为城市更新改造的起点与重点,城市中心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扩大城市空间容量、节省土地资源、缓解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实现人车立体分流来疏导交通、保持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的最有效途径。因此,作为城市中心的区的市民广场地下空间规划的优劣,直接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水平。3.1.1 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其发展远不如地面城市规划成熟。因此必须有一些指导原则和指导思想来进行协调和引导。城市地下空间功能规划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与环境相协调,将尽可能多的城市空间留给人休憩,享受自然。城市地下空间功能规划还要遵守适应性原则和对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
28、指应根据地下空间的特性,对适宜进入地下的城市功能应尽可能地引入地下,摈弃不适应的城市功能盲目引进;对应性原则考虑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分布与地面空间的功能分布的紧密联系,让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地面的重要补充,满足对部分城市功能的需求。城市市民广场是城市的地下综合公共设施,作为城市的市中心,城市广场地下空间的开发应还应遵循一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例如:(1)广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本着与地面协调、对应、互补的原则。 广场地下公共设施应与地面建设协调,统一建设开发。地下公共设施在开发的规模上和功能上应与地面大致对应,在城市中心区中尤其如此。市民广场作为城市中心标志性建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
29、体现不出这个城市的文化。(2)在城市中心区建设较大规模的地下综合公共设施时,应体现多功能多空间的有机丰富组合。促进整个广场的公共设施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达到新的平衡。在城市中,尤其是钱江新城在改造旧城改造过程中,常会发现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观状不合理。不平衡,在此情况下应积极地通过地下公共设施开发,对公共设施局部的局部进行“补强”,以达到城市设施全局平衡、布局合理的目的。 (3)广场地下公共设施开发应与城市交通现状及规划特点相结合。地下空间是一个封闭,相对地面空间比较狭小的空间,因而必须尽快疏散地下空间的人群,因而地下空间开发因与城市的交通系统相结合,尤其是城市的地下交通系统。若两种地下公共设施的相
30、互结合,对于地下建筑空间的环境卫生,建设资金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益处。(4)分期建设原则。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应当在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期实施,优先考虑有效地解决近期突出的城市问题,如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项目的安排。根据土地价值、使用功能及建设条件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区域和时期进行开发。(5)广场地下公共设施规划要充分考虑放战争和防灾的要求。在当今这个世界,和平是永恒的主题,但是不安定因素还很多,因此,地下建筑空间一定要做到平战结合,考虑防空,防灾的要求。3.1.2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分析及开发定位城市地下空间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同功能的作用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其开发应该有重点,有主次,
31、有先后。所以,城市市民广场地下空间开发也应有主次之分。重点层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动因之一是城市人口的激增同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优越性也表现在此。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构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功能上的基础和重点。一般层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拓展了城市空间,增大了城市空间容量,与城市功能相对应的部分即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中间层。这一层次,地下空间资源往往被作为城市地上空间资源的补充而加以开发和利用。在不同性质的城市中,适应不同的城市需求,与不同的城市功能相协
32、调,也是城市地下开发过程中最易被大家所理解的。发展层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高级层次是与未来建设生态型的山水城市与节能型城市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是城市的未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融洽和充分贴近,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市民广场地下空间的规划正是以上三个层次的完美体现:广场位于江干区,处于杭州城市的新中心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心轴线位置。钱江新城核心区内集中有大量公共建筑,是杭州中央商务区CBD所在地。它是杭州未来城市中心点的象征,也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范围内城区的几何中心点。所处空间环境开放大气,是最能体现杭州未来城市发展格局的区域。该位置是“零公里”标志点的理想
33、选择之一。整个核心区功能定位为: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杭州现代化城市景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而作为杭州连接西湖与钱塘江“ 城市轴线”的结束点,该广场形成了以100米高的市民中心为主体,以“日月同辉”建筑为辅,绿化与铺地、广场、水体穿插渗透的开敞空间。由于广场内建筑建成后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流,加上轨道交通站及附近办公、外来办事人员的穿梭来往,使这里将成为核心区人流最密集的地区。因此,整个地下空间规划必须体现大而磅礴的气势,有气吞钱塘之气,腾飞于大洋之巅,给人以君临天下之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前来投资。3.1
34、.3广场地下空间分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它不是单一的专业规划,而是一项含有多专业、多种使用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专项规划, 它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各项专业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进行平面、竖向层次的综合协调与布局,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宏观控制手段及发展战略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统一规划、高效利用和大规模综合开发的体现,其目的是分担并强化城市中心区的多种城市功能,集中解决城市地面空间规划建设中的用 地紧缺、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质量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地下综合体是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特点是各功能区实行统一规划,同步进行,配套建设,避免了地下空间孤立或零星开发造成地下空间资源和建设资
35、源浪费以及开发 效益低等弊端,而且充分利用并能发挥地下建筑功能集聚性的优势。但由于地下综合体建设往往规模巨大,一次性投资高昂,对城市功能和环境影响深远。 因此,鉴于以上的各个功能方面的分析,本地下空间规划为:1层地下车库、地下管线;2层地铁车站、地下旅馆;3层地下预留交叉车站、水电设施;4层地下博物馆、地下图书城;5层地下娱乐设施、地下体育设施;6层区域战术防空体系、地下蓄电站、贮藏等集十三大地下功能于一身的六层地下超大型综合地下系统实体。目的是打造世界第一流的地下综合建筑群。具体布置如下:1. 地下一层布置地下车库,管线布置在地下一层,考虑到车的爬坡性能,假若车库布置在底层,汽车不方便进出,
36、因此,广场地下车库应设置在一层。而管线一般不埋置过深,因而,可把车库和管线共同埋置在一层。在规划地下地下体车场的过程中还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1)规划原则:一是与城市道路框架相适应、协调;二是与城市交通流量、各种社全活动相对应;三是体现发展城市中心区与限制交通相结合的原则。因市民广场地处处于杭州城市的新中心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心轴线位置,也是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范围内城区的几何中心点,所以再次规划一个大型地下停车设施十分必要。(2)掌握停车设施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的比例。地下停车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没有必要将所有停车设施完全地下化。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地面和上部空间(机械化
37、停车楼等)。在城市中心区,由地下空间解决的停车泊位一般控制在泊位总量的8090之间。广场上面一般比较空旷,可解决一部分停车设施,因而更没有必要完全建在地下。(3)掌握非机动车库与机动车库间的比例与转化。就城市交通发展可以预计的范围面言,必然是一个机动车交通上升,非机动车交通衰退下降,最后稳定在某一比例状态下的过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之间的容量平衡,受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制约。而杭州市民广场作为杭州的CBD,商务已经相当发达。机动车的数量预测辆颗定会比非机动车辆多得多。因此,规划已机动车辆为主。2. 地下二层布置地下车站和地下旅馆布置在地下二层.地下车站是人流的主要来源,考虑到人们出入地下车站
38、的方便。因此地下车站不能布置太靠下层空间,否则人们进出站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走到地面上。地下旅馆布置时,考虑到游人长途劳累,一下地铁就就能找到旅馆,十分的方便,并且住宿的地方太靠下层空间宜给人造成一种心理压抑的感觉。因此宜把地铁站和地下旅馆布置在这一层。在规划中的一些注意问题建本规划2.2。图7 地下铁路3. 地下三层布置地下预留交叉车站及地下水利设施布置在本层. 由于二层布置车站,所以本层布置预留交叉车站。本规划的地下水利设施及包括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又包括地下水力发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是整个市民广场的水利来源,钱塘江水及整个地下系统所用污水引及此处后,经净化再次利用,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39、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地下水电系统是利用钱塘江水或钱塘潮汐能进行发电供整个广场使用,这样可以节约不少能源。至于水电系统之所布置在此层,是考虑到地下预留车站在预留期间未进行开发,宜布置水电系统,并且考虑水力发电的高度及对上下层输送水电的路径问题,水电系统也应布置在此层。4. 地下四层布置地下沿江水族馆及地下图书馆布置在此层。地下博物馆既可以供游人参观,也兼有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因此,与地下图书城一道形成广场地下空间的文化层。考虑到博物馆的建设位置对到地面的高度要求也比较高,且要求建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因此建设在本层比较适宜。博物馆所储存的物品要求很适宜十分适宜的温度作为文件和文物的储藏环境,
40、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和微缩胶卷集中所在地之一就是位于美国犹他州附近的地下空间,属沃萨奇山区,储存了一百多万卷从世界各地收集的重要的微缩资料胶卷,就是考虑到该处受控制的环境对于储存于储存这种材料是合乎理想的。地下社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这个位置交通噪声强,在地面上建造图书馆不利,第二、图书馆需要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如用地被建筑物占满,停车场无法安排,第三、希望在这个重要的路口保留开敞空间,因此在规划中对于如何处理好地下空间与地面的联系和使用是关键。而市民广场作为新城中心,功能多样,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5. 地下五层布置地下娱乐设施,地下体育设施布置在这一层。对于建造地下娱
41、乐设施而言,地下空间的最大有利点在其隔绝性强上。地下娱乐设施主要指建于地下的影剧院、音乐厅、舞厅、俱乐部,游乐场以及其它各类娱乐活动中心。这些设施是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把娱乐体育设施布置在此层很合适。但游乐设施布置在此层缺点同样明显,地下空间隔绝性强一旦发生火灾,疏散不易成为地下娱乐设施开发的最大障碍。因此,地下娱乐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防灾要求,在提高内装饰和通风标准的方面作出一些改进,否则,是难以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里,体育没施匮乏是一个通病为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出了难题,有些城市只能提出一些诸如沿城市主要绿地广场进行晨锻、利用楼宇的楼梯进行跑楼梯锻炼等
42、方案。发展体育事业离不开硬件建设在城市用地紧张(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开发体育设施是一个好办法。本广场的地下体育设施只是钱江新城常住居民的健身房,里面布置一些健身器材就完全可以满足规划要求。6. 地下六层布置区域战术防空体系、地下蓄电站、贮藏布置在此层。作为钱江新城战时指挥部与对外联络部,在和平时代作为城市战略储藏库,地下环境适于部分物品的贮存,动物和昆虫的危害比较容易清除,可以更好地防止偷窃和抢劫。谷物贮存在地下可易比较容易地得到一个封闭的环境。随着各物的呼吸作用,一些昆虫或菌类出现,而地下空间空气,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这又将会杀死昆虫或抑制菌类的生长,维持
43、一种自然的平衡而不需要杀虫剂,而且地下合适的温度条件减少了潮湿。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可逆转性,地下项目的建设应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并与地上空间的开发相结合,保证功能与空间的连续性、已建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新旧设施的兼容性。并且在充分利用并发挥浅层空间优势基础上逐渐向深层发展,并使浅层空间与深层空间的开发相协调。 地下建筑及出入口设计 活动往往从边界开始,继而向中心展开。边界含纳双倍的信息量 ,两相邻界域在边界处相互融和渗透 ,处于临界的混同。在一个地下设施中 ,周边可看作是边界 ,但通常是不可见的;上下部空间的结合处也是边界 ,它具有变异性以及行为的扩散性 ,也是划分地上与地
44、下的分界 ,它是建筑的唯一立面标志,是联系地下空间与地面的唯一的通道,因此,出入口设计是地下建筑设计的重点。1. 出入口具体设计市民广场是集行政中心市民休憩于一体综合型政治广场,广场地下空间分六层,数十米的深度,考虑到人们上下的舒适度,平时人们的进出入必须以垂直交通方式-电梯为主,但是考虑到灾害(战争,火灾,水灾)可能引起短时断电,因此必须设置紧急疏散通道,而且必须重点规划。出入口设计可采用多入口多方式设计:既独立布置和与地面建筑结合的布置方式。(1)独立布置适用平坦地带,出入口布置分两种方式:其一是地面上有建筑物可以利用,如图10;其二是仅有地面标志出入口,如图11.图10图11(2)与地上
45、建筑物结合布置由于市民广场是整个新城的行政中心,考虑到在办公楼中的人员出入地下建筑的方便,因此应在地面建筑中设置砼地下建筑的直通口。如图12.图122.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艺术形象问题。对于积极的外部形象 ,如出入口须提供多一些外部视觉信息 ,要易于识别和进入;有的地下入口种类很多 ,其作用也不相同 ,为了注意和区别 ,必须对这些出入口进行规整和处理。并且要充分考虑其艺术问题,以便与整个江城的文化氛围相融合。(2) 标志性问题。下沉式广场本身是形成地下建筑外部意象的重要部分 ,它还能有效地抵消向下进入地下建筑物的负面影响 ,设计中应强调它的路标、节点的概念。(3)交融问题。为了减轻
46、消极外部形象的影响 ,可以通过巧妙的总体布置、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加以解决 ,力争建立起清晰统一的整体意象。(4) 安全问题。当地下空间出入口与建筑出入口大厅相结合时 ,要严格遵循防火要求 ,以杜绝火灾的蔓延。人行出入口数量与布局要满足消防、人防规范及战术技术要求。(5)节能问题。地下空间常年温湿,考虑到人们在里面的舒适度,因此,几乎所有的地下建筑都必须配置空调及通风机,为最大限度减少冷气从出入口散失,因此可以改变常规的立口设计方法,减少冷气流失,节省电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布局地下空间规划是对地下环境中特定设计元素规定的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它是一种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 ,从安全、
47、便利、舒适、防火防灾等角度 ,根据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低可视性以及文化、心理、活力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以提高地下公共环境质量为目的的整体创造性活动。城市设计各项目因其形态、构成、范围、结构等的不同 ,在设计中应把握内容和处理的矛盾各不相同 ,以其中的通道、路标节点、地区和边界作为地下公共空间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 ,可以涵盖地下公共空间设计中大部分内容。因而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系统的设计引导可以转化为对其中的通道、路标、节点、地区和边界进行引导和控制。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城市发展历史和文化城市中各类矛盾的解决方式等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表现、因此城市地下空间布局要力求合理,科学。
48、能够切实反映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干以恰当地解决。当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是受社会经济等历史条件和人的认识能力所限制的。应在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中,随着新情况新认识的出现而适时地调整。所从,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布局时就应为以后出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也即常称的”弹性”。例如,本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在地下三层所预留出的未来地铁交叉站台。3.2地下商业街规划 地下商业街的概念地下街是以城市中的人流聚集点(如城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为核心,通过地下步行道将人流疏散,同时在地下步行道中设置必要的商店,各种便利的事务所,防灾设施等,必要时还建有地下车库,从而形成地下综合体。所以,地下街由三个基本
49、部分组成,即地下步行道,商店,和防灾设施街道型多处在城市中心区较宽阔的主干道下,平面为狭长型。这类地下街兼作地下步行街道的较多,也有的与过街横道结合,一般都有地铁线路通过,停车的需要量也较大。广场型一般位于车站前的广场下,与车站或在地下连通,或出战后再进入地下街。广场型地下街平面接近矩形,特点是客流量大,停车需要量大,地下街主要起将地面 上人与车分流的作用。复合型即街道型与广场型的复合,兼有两类的特点,规模庞大,内部布置比较复杂。3.2.3地铁站式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分为:单纯地下旅游步行商业街.与地铁站结合的综合商业街对于第一类地下商业街,不仅需要规划街面布置,好要过多考虑附属的静态交通问题(车
50、辆停靠等)。这类商业街应主要结合城市商业中心布置,具体布置见附图图纸(地下商业街布置图),这里不作为重点规划。本规划只对与地铁站结合的商业街作规划。钱江新城地铁站不只一处,当然不能处处布置,但有一处是布置地下商业街的最理想地方,即国际会议中心和杭州大剧院的位置,因为与此处隔路相望的是市民中心(市民广场或行政中心)那里是全市的中心地带,下设两个地铁站,人流量十分巨大,考虑到吸引人流的原因商业街应布置在行政中心附近,而且会议中心是钱江新城与国际接口的纽带(这里常举办国际会议或国际演唱会),考虑到在陌生地带的国际友人能够方便找到商业中心,买一些中国货,也应该把地下商业街设置在此处,加之文化中心面对钱
51、塘江,此处是旅游观光最佳去处,考虑到市民周末休闲,一方面购物,一方面来到江边放松心情。而且这个商业街网络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特色,因为立足国际友人。此地是建设地下商业街的首选之地。并且要把此处建设成地下商业街网络,全面开发,使之成为商业第一中心。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契机,使地铁车站成为城市交通换乘和衔接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地铁的建设对商业环境布局起着导向的作用地铁换乘枢纽站具有连接城市空间,使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特点,这为地铁物业综合开发带来了商机。地铁站与周围地下空间相通,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可达性和使用价值,促使周围多层地下空间的开发。由于商业对可达性的要求较高,地铁站周围地区设有地下商业层的
52、建筑明显多于其他地区。在发展物业方面,利用地铁枢纽站所带来的地价上升优势,对地块进行充分的综合性开发,可将物业开发的回报作为地铁建设资金,从而减轻政府对地铁建设的投资负担。1.地铁商业分类: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按商业空间类型可分为三类:(1)通道商业:布置在地铁出入口与站厅之 间的人行通道上的商业(2)站厅商:布置在地铁站站厅层的商业(3)附增商业:依附于地铁站,在站点地下空 间以外的地下公共空间增加布置的商业 2.地铁商业开发模式:(1)“回”形方式。“回”字形开发模式是站厅商铺和通道商铺空间 布局的典型模式,不同职能的商业设施沿着通道或在站厅内视野开阔且不易阻滞人员流动之处布局,见图13 a
53、。 (2)线形辐射式。以地铁站点为中心,地下步行通道为纽带,由地 铁站点核心区向地铁沿线及两侧辐射的地下商业开发模式,使站点周边地上与地下商业得到协调发展,见图13 b。图13 地铁商业开发模式4.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4.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城市地下市政管线建设是一个城市“生命线”工程,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污水处理、人防安全等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各类地下市政设施,积极与道路、地铁等建设项目整合,做到协调规划、同步施工。综合协调各工程管线的规划,使其真正实现集约化敷设,达到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提升城
54、市环境品质的目的。规划主要考虑干线管网的布置线路和地下变电站和煤气站的位置确定,通过科学合理规划,综合布置城市地下错综复杂的管网,为城市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城市的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空间,从而使城市向集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化迈进。4.2 共同沟规划 我国共同沟的现状我国目前的市政管线大多沿道路布设,水管及天然气管道一般埋在地下一定深度,电线电缆一般架设电杆或埋入地下,街道上电杆林立、架空线蛛网密布,经常看到马路 “开膛破肚”、 “马路拉链”现象。此外由于缺乏管线信息在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或新建的过程中,就容易将地下管线破坏,大大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
55、极创造条件规划建设共同沟,特别是在规划和建设中的新区,如深圳中心区、上海安亭新镇、上海松江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昆明呈贡新区、宁波东部新城等新城区,几乎全部规划建设了共同沟,如表1所示。表1 我国已建部分城市共同沟统计所在位置总长/km建成年份尺寸(宽*高)/m收容管线种类投资总额上海张扬路11.519945.9*2.6 3.7*2.6给水、煤气、电缆、电信、电话2亿元广州大学城17.420037*2.8电力、电信、高质水、杂用水、供热3.7亿元上海安亭5.7520042.4*2.4电力、信息、自来水、燃气1.4亿元杭州城站广场1.119995.3*2.16.3*2.1信息、电力、给水、污水、热力0.149亿元北京中关村1.9200513.6*2燃气、热力、电力、电信、自来水国外共同沟的现状巴黎是共同沟发源地。19世纪8O年代,巴黎为防止霍乱首次设置了简陋的共同沟,使其与下水道分离。长期的使用结果证明了共同沟具有管线直埋方式所无法具有的优点,并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课件结尾
- 医生素质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详尽介绍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沟通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诚信演讲面试题目及答案
- 材料质检面试题目及答案
- 澳航面试题目及答案
- 曼谷广告面试题及答案
- 检验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行业规范试题及答案
- 砍木伐木合同协议范本
- 农业科技与装备应用知识考点
- 延边大学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件 处理客人投诉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科举制度的演变及认识 论文
- 台球厅员工入职合同(2025年版)
- (2025)汉字听写大会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类重点场所火灾防范指导手册
- 2025东航外事办社会招聘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共东莞市委办公室公开招考劳务派遣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