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国诗两首备课资料大全一、知识目标 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提高诵读能力。 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到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外国诗两首 一、主旨分析 帆 全诗用象征手法写成,借孤舟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迷惘,也坚定地表达了他渴求社会变革以获得新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萤火虫 诗人赋予萤火虫这一生活中常见之物特定含义,它是世上一切微小但并不渺小事物的象征,通过这一意象,诗人歌颂了平凡
2、中的伟大,奉献自我并由此获得人生的快乐的精神。 二、内容结构分析 帆 全诗三节,每节四行,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每节前两行写海景,由远及近;后两行则借孤帆抒发感情。 第一节,诗人描写了一片孤帆在蔚蓝的海雾中飘泊,以这一意象作为自己孤独感情的象征。诗人的孤独,是友人云散独在他乡的孤独,也是言论钳制的重压下无可诉说的孤独,更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孤帆的形象浮现于诗人的脑际,使其蕴蓄的感情急速发酵,诗人不禁发问:孤帆飘泊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什么呢?它又在故乡抛弃了什么呢?这些发问表现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态一一迷悯。他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在无目的地飘流;不知要寻找什么,但又总是在寻寻觅觅。同时。诗人也流
3、露了对故乡的留恋和不得已而远走高飞的痛苦。 第二节,诗人描绘了海风呼啸。波浪翻卷、船桅欲倾的画面,象征形势的险恶。孤帆来到这里,是为寻求幸福吗?不,这里有的只是凶险的处境;那么,它是为了逃避幸福吗?也不,它还并没有对前途绝望。这似乎是对第一节问句“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的回答,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回答。既不是为了寻求幸福,也不是为了逃避幸福,在自相矛盾中表露出心理上的茫然。幸福究竟是什么?此刻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第三节,海面上又平静下来,碧流清澈,阳光海映,这意味着孤帆也有安逸的地方可以休憩。然而它却祈求着风暴的到来,仿佛只有风暴,才是它的安身之处,才是心灵的归宿。至此,才真正回答了第一节的
4、提问,点出了孤帆的追求。在静海上没有安宁,只有在风暴中才有安宁,这似乎令人奇怪,却正是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有心态。诗人虽来自贵族社会,但他认清了贵族的腐朽和可憎,不愿意躲进避风港,拒绝平庸的宁静,他宁愿作上流社会的叛道者。诗人感觉到了他的叛道精神在躁动不安,在渴求着一场变动,他只有在激烈的变动中才能获得新生,获得精神的安宁。 萤火虫 诗歌共十五行,大致可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第15行),萤火虫是快乐的。虽然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它的确是快乐的。在这欢乐中,有萤火虫全心的付出。就对人们的奉献这点而言,小小的萤火虫并不逊色于日、月。 第二小节(第611行),萤火虫的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5、。它带给人们光亮,点燃的是自己的身躯,而这些,都是出于自身内在力量的驱使,也就是说,给人类带来光明,是它自觉自愿的行为,并非强迫。这种自愿的奉献、甘心的付出就更显得可贵。 第三小节(第1215行),再次点明萤火虫的可贵精神。它发出的光亮虽然微小,但这点光明仍然能够冲破黑暗的束缚,光芒不在大小,就突破黑暗、带来光明这一点而言,它们都是平等的。所以萤火虫虽然微小,但绝不渺小,平凡中同样见出伟大。 三、重点语句分析 帆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有心态。正如孤帆不愿在风平浪静之地休憩,却祈求风暴到来一样。诗人虽出身贵族,却不愿在上流社会中
6、享受那平庸的宁静生活,他认清了贵族的腐朽和可鄙,宁愿作上流社会的叛道者。他渴求一场社会变革,渴望变革能消除社会的不公,改变贵族的腐朽、没落趋势。这两句诗是诗人叛逆精神的体现,表达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社会变革、渴望高尚、自由的新生活的人生理想。 萤火虫 1“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 这句诗表明萤火虫的奉献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萤火虫带给人们光亮,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目的,这仅仅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使,是一种自愿的奉献、甘心的付出。 2“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萤火虫的躯体是微小的,但它同样带给人们光和热,就对人类的贡献这点而言,宇宙间一切光芒都
7、是它的亲人,不论大小都是平等的。所以萤火虫的价值并不渺小。正如世间万物,有崇高的伟大,也有平凡的伟大。 四、写作待色 帆 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 帆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者却赋予它以深刻的含义,借孤帆在海上的飘泊来象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2借景抒情,语言含蓄精练。 全诗每节都是先写景,再抒情,这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有相似之处。语言含蓄精练,诗虽不长,但含义悠远,启发人们思考人生中的一些问题。 萤火虫 运用象征手法,在具体而平凡的物象中寄寓人生深刻的道理,以小见大。 作者抓住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物象萤火虫,利用它身体上的特征,进行联想和想像,赋予其特定的含义
8、,指示人生中一个精邃而深刻的道理:无私而自愿的奉献,出自平凡的伟大。外国诗两首 一、莱蒙托夫介绍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不到3岁,母亲去世,由外祖母抚养成人。莱蒙托夫自幼性格忧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贵族寄宿中学,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中途转至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在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和剧本假面舞会。1837年2月普希金遇难,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愤怒指出杀害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上流社会。这首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篇震撼了俄国文坛,奠定了诗人作为普希
9、金继承者的地位,然而却遭到沙皇反动当局的仇视,莱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发表波罗金诺,歌颂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气概。经外祖母多方奔走,莱蒙托夫于1838年4月从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队。不久,发表民歌体长诗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赞扬不畏强暴的精神,咏怀一诗谴责贵族青年缺乏思想,对生活采取冷漠态度。1839年发表歌颂叛逆精神的长诗童僧。1840年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问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继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长诗恶魔。莱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设法离开军队,全力投入文学创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时内离开首都。回高加索后,一些仇恨诗
10、人的彼得堡贵族唆使青年军官马尔蒂诺夫与莱蒙托夫决斗,结果诗人饮弹身亡,年仅27岁。莱蒙托夫的艺术天才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正如高尔基所说:“莱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尽管如此,他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二、泰戈尔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11、。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和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
12、;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三、理性与感受的有机统一(帆赏析) 写这首诗时作者17岁。诗人生前的手编诗集里并未收入
13、此诗,但是它的永恒的叛逆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形象,激励了我国不少读者。仔细分析,这首严谨的小诗不失为诗人的一篇代表作。 诗从作者给他的友人的一封信中得知它诞生在一处海岸。诗的第一句所描摹的景象可能是这首诗给人以最深刻的镜头。淡蓝的雾里一叶孤帆一闪一闪地泛着白光。诗人面对着这浩淼的天海世界,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他突然把自己寄托在那一点帆影上,近乎自言自语道:它要去遥远的国度去寻求什么?它在自己的故乡抛却了什么?主人公的发问象主人公的影子一样此时都集中到那叶帆上。由于有了这样的视角和发问而使那叶帆“活”了,有来历了,不能不引起人注意了!自言自语的发问更衬托出了它的神圣、它的内蕴、它的历史。 第二自然段
14、一开始,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将视线转向它的周围,并拉近了观察有浪,有风,有轧轧作响的桅杆,它们组成帆生命的乐章,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帆不是生活在柔和的虚空中,它不是游手好闲,不是海市蜃楼,它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挣扎着生存的!不畏风暴。不垂眉折腰,任凭风浪扑打仍然走自己的路。透射出“即使它们终于把它撕碎,我还会在浪尖上飞旋”(白烨船)的傲骨和气慨。也深深地理解了下面的诗句:它不是在寻找幸福,也不是在逃避幸福。它囊括了人类对感情和幸福的渴望与追求的最纷繁的矛盾。那么它究竟要去做什么呢? 最后一段灵魂找到了皈依,看:“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这是一片宁静的描写,头上和脚下的世界是安谧的
15、、平和的,而且似乎都在向它召唤,也许那就是它所抛却的,也许那就是幸福。可是它为什么与它们近在飓尺却表现出既不寻找也不逃避惟我独尊的样子呢?它的畅快,它的“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胆识都以一个行为为目的,那就是: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这是怎样的志向啊!只有把精神的最高境界寄托在迎击上和与厄运血战到底的决心中,才会有如此的胸怀和不死的形象。它祈求的是风暴肆意向它进攻的畅快,是它渴望锻炼灵魂的呼喊所有安谧、温暖、幸福都与我无缘,在风暴中永生,搏击是它的天性!它的雄魄、它的不息、它的粗糙、它的嚎啕都在波浪翻滚,桅杆的轧轧声中被结实地勾勒出来。这是帆的魂灵,是它的本
16、质,是它发光的原色!这悠远深邃的痛苦,谁能不敬仰,渴望接近它、理解它?! 诗写得既有高度理性化的内核,又有浓重的驱不散的情绪的氛围,这是理性与感受的有机统一,揭示了强者的精神、气质和灵魂。 四、“萤火虫”微小的强者(萤火虫赏析) “小小流萤”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熟视无睹的小生灵,“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它是那么“微小”,发出的光十分微弱,既不如太阳灿烂,又不如月亮皎洁。但它是“快乐”的,心中“倾注”了无限的“欢乐”,由此可见,小小萤火虫寄托了泰戈尔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作者眼里,萤火虫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力量,它“仅仅服从”的是自己“内在的力量”,它是富有生机的、充满活力
17、的,它的使命便是“冲破”“黑暗的束缚”,投向宇宙的“一切光芒”。 萤火虫寄托着诗人个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里又渗透着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而奋斗的民族精神。当时的印度,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印度人民没有平等自由,没有光明和富裕。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迫使人民“冲破”“黑暗的束缚”,纷纷起来反抗斗争。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此伏彼起。诗人在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这种觉醒了的民族精神是何等的可贵、何等的伟大。 因此,泰戈尔笔下的萤火虫是“微小的强者”形象。 外国诗两首一、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桅杆(wéi)雾靄(i ) B渺小(mi
18、o ) 祈求(qí ) C束缚(sù)乐疆(jin) D倾注(qn) 嘎吱作响()二、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乐疆 乐趣 音乐 乐土 B安分 分外 本分 恰如其分 C翻卷 卷曲 卷烟 席卷一空 D蒙恩 蒙昧 蒙受 承蒙三、填空。1帆的作者是_,_国诗人,被公认为继_之后的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2萤火虫是_近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_的一首短诗。他是_ 奖获得者,代表诗集有_、_等。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云 俄国莱蒙托夫天空的行云啊,永恒日流浪者!你们,逐放的流囚,同我一样,经过碧绿的草原,绵联的山脉,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地奔向南方。 是
19、谁在迫害你们:命运的判决?隐秘的嫉妒?还是公然的毁傍?苦恼你们的是你们自己的罪行,还是朋友们的狠毒的恶意中伤? 不是,荒凉的田野使你们厌倦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和怅惘;你们是永远冷漠、永远自由的,你们没有祖国,也不会有逐放。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嫉妒( )毁谤( )怅惘( )2对“云”这一意象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空飘荡的流云仿佛没有家园的流浪者,永远摆脱不了被放逐的命运,正因与诗人遭遇的类同,所以诗人把“云”作为本诗的中心意象。 B在行云的飘荡足迹和对故土一步一返的眷恋中,表现了诗人悲苍、凄凉的心境。 C白云在空中随意飘荡,展现了一种飘逸、自由、无所拘束的意境。 D和诗人相比,白云没有祖国和家园,因而也就无所谓放逐的痛苦,诗人遇过与白云对比,充分抒发了自己袱沉放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明天,天一亮 法雨果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我就动身。我知道你在跂望。我行经森林,我行经山泽,我再不能长此天各一方。 我注视着思念踽踽地走,什么也不闻,什么也不见,怀着忧心,倚着背,交叉着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合作协议书合同简单
- 出租摊位定金合同范例
- 三层瓦楞纸箱订购合同范例
- 加盟工厂合同范例
- 临时用工合同范例水电
- 个体餐饮购销合同范例
- 单位对单位借款合同标准文本
- 单位正式职工投保合同样本
- 医院口罩销售合同样本
- 代练合同范例
- (市质检)莆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瓷砖空鼓装修合同协议
- 中职生职业生涯课件
- 烟台2025年烟台市蓬莱区“蓬选”考选9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
- 入团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语文试卷+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崇明二模)
- 化妆品公司生产部奖惩管理制度
- 家长近视防控课件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