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土高路堤及高路堑-稳定和变形性态研究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路堤的离心模拟试验和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总结了高路堤的平面离心模型试验和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及对高路堤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所取得的结论,提出了反应黄土基本性质的KG模型和改进黄土高路堤设计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路堤 高路堑 稳定 变形 研究 1黄土的基本性质研究为全面了解国道312线沿线黄土的基本性质,先后在会宁县鸡儿嘴(K105+150)和青江驿(K54+740)
2、取代表性黄土土样,在界石铺到青江驿段K54+680的U形黄土冲沟内取饱和软黄土土样,及在国道309线王源岘子及雷家岘子内取夯填黄土土样,现场测定了含水量和容重,在室内进行了微观结构观测和矿物成份分析及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并进行了饱和及非饱和黄土力学性质的本构关系研究。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对非饱和的黄土填土,采用Daniel方式的E非线性弹性模型,可以较满意地描述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而对于饱和软黄土,其不排水应力应变及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具有特征阶段性。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若用E模型表达,当应力水平S0.5时,破坏比Rf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弹性模量Et的很大变化,即放大倍数对Rf非常敏感。对此研究提出了
3、适合饱和软黄土的一个新的KG模型及相应的参数确定方法。实验表明,上述模型已能很好地描述饱和软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着施工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及振动碾的采用,填土的干容重已远远超过过去人工夯实及非振动式压路机所能达到的水平。为此,由重型击实标准确定的最大干容重达到18.72kN/m3,最佳含水量降至12.5%。填筑干容重由过去的15.716.7kN/m3提高到17.64kN/m3。这对高路堤的性态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 干容重的提高 使击实土的湿陷系数 降至远小于0.015,变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此外,土的压缩系数在P=200kPa、300kPa、和600kPa时,而一般天然黄土的压缩系数为2.02
4、0.0×10-4kPa-1,这意味着路堤的沉降比过去有所降低,预留沉落量也可相应减小。2高路堤的离心模拟试验方法离心模型试验是根据重力场与离心力场等效的原则,利用离心机所提供的离心力场来模拟土工建筑物的重力场。使模型中的应力和应变与原型中对应的数值完全相等。从而客观地显示原型在各个时期和各种受力情况下的性态。它可以在仿真的应力场中模拟土体及结构物,以便揭示其未知性态,或收集积累土体及结构物的性态资料,实现了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的完美结合。具有比普通的1.0g模型试验,如土工槽和振动台试验有不可比拟的优点。3高路堤的平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对应于路基顶宽12m的路堤,共进行了12组平面应变模
5、型的离心试验研究(模型比为1200)。路堤高度 从30m至63.8m, 边坡从 11.75 变至10.5。 试验土体干容重分d=16.17kN/m3和17.64kN/m3两种。重点模拟了路堤在施工过程中、完工时刻、路堤挡水时三种情况下路堤的性态。模拟的固结变形期为2.37.2年,试验时对整个剖面布置了变形观测网,并安装若干位移传感器和土压力盒,测定堤顶沉降和堤内土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当填土干容重d=16.17kN/m3时,建在天然新黄土上的46m高的黄土路堤,当边坡为11.5时,路堤建成7.2年后,堤顶沉降为100cm;而建在板岩(接近刚性)上的路堤,当边坡比11.5时,建成7.2年后,挡水2
6、0m深堤顶沉降为143.7cm,即压实度为86%时,沉降比达3.1%3.2%。当填土干容重达17.64kN/m3,即压实度达94%时,30m高路堤的沉降比,在不挡水时为0.3%1.3%,挡水时为0.34%1.39%。高63.8m的路堤不挡水时,边坡降至10.5时,仍能稳定,且沉降比只为0.60%。但不断挡水和坡面浸水时,边坡11.2为临界边坡,当坡比n1.2时,沉降比仅为0.62%,而坡比n降至1.0时,沉降比升至1.25%,当坡比降至0.63时,路堤边坡将整体滑移。根据试验结果,对于60m以下高度的路堤,从变形角度看,在挡水、坡面冲刷等不利组合下,边坡取11.2是合适的,而从稳定角度看,边坡
7、还可以陡一些。 2007-04-21 老黄土或红色黄土地区的路堑边坡情况,也接近上述结果。4高路堤的三维离心模拟试验研究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特点在于考虑冲沟岸坡对路堤的影响,真实地再现高路堤的实际工作状态,研究中共进行了3组试验,模拟了高为30m,d=17.64kN/m3的路堤,冲沟岸坡分别为10.6和11.0,路堤边坡为11.5,路堤不挡水及挡水时(水位高度为11m)的工作状态,同时还比较了分层填筑与一次填筑的差别,进行了多层填筑,多次运转的三维模型试验。试
8、验指出,在路堤不挡水时,其沉降仅为堤高的0.22%1.2%。其中路堤部份压缩量占总沉降的约50%,地基沉降又约占50%。三维模型获得的路堤最大沉降量发生在0.50.7堤高的附近,堤顶沉降在施工刚结束时,仅为2cm,而在15m深的水作用1.6年后,堤顶沉降增加40cm。为此建议在正式铺设柔性路面前,让路堤经受12个雨季的变形调整是必要的。沉降沿路中心线的分布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沉降在冲沟两端交界附近及中心点较大,而在两侧较小,但在数值上相差并不大,这与一般沉降与填土高度成正比的认识相差很大。因此,若预留沉落量沿轴线以填高成正比布置,则路堤沉降后的形状必然为类似的中部突起而两端下陷的不利情
9、况。这种情况后来已在G312线车道岭段的若干路堤上被证实。为此,建议新黄土地区预留沉落量应均匀布置。两端的起点应在冲沟边缘前5m左右。5高路堤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为了细致地了解黄土高路堤及冲沟体系的空间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高30m,坡比为11.5的高路堤横剖面的平面应变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及冲沟宽高比分别为B/H=2.2、1.6、1.0时,路堤冲沟体系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主要结论为:(1)地基为坚实黄土时,30m高路堤堤顶沉降为16cm;地基为深厚新黄土时,堤顶最大沉降为36.7cm。计算沉降比实测沉降稍小,主要因为试验的加载速率较快,试验结果偏于安全。(2)沉降沿冲沟方向的分布形状为:靠近冲沟起始及终了位置附近的沉降大,两中部沉降小,这已为三维离心试验所揭示。(3)由于新黄土冲沟压缩变形后,强度有所增加,试验测定的沟底土压力,略比计算值小,即拱效应更加强烈。(4)在跨沟方向和顺沟方向皆存在拱效应。 6黄土高边坡稳定分析方法黄土高路堤和高路堑的滑动形态,经分析仍以圆弧形滑动面的符合程度最好,因而采用了圆弧条分法对黄土边坡进行稳定计算,在微机上调试成功了可采用瑞典圆弧法或简化肖甫法的计算程序,即多种土质转动平衡分析程序REAME(RotationalEgailibriumAnalysisof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园区租赁运营合作协议书及要点
- 金融投资合规培训
- 员工离职管理保密协议
- 环保技术转让与合作协议
- 车辆占用协议书范本
- 车间行车梁安装合同协议
- 未交就业协议书
- 车房转让协议书合同
- 款项代收协议书
- 水井共用协议书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FDM的3D打印机设计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试题(附答案)
- 2023年二级造价工程师之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真题附答案
- 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SGI-NDS200用户操作手册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健康知识科普课件
- 深邃的世界:西方绘画中的科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DB46T 650-2024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 宁波市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质量通病
- 校服授权生产协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