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v10)_第1页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v10)_第2页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v10)_第3页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v10)_第4页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v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V1.0)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rface&Protocol in cdma2000 Core Network ofChina TelecomSIP-I(V1.0) 2008-07-14发布 2008-07-14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目录前 言 . 4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1 3 术语说明 . 2

2、4 ZZ接口涉及的网元及协议说明 . 3 5 通用要求 . 3 6 MSCE对SIP/SDP协议能力集的适配要求 . 4 7 音资源适配要求 . 47.17.27.37.4 总则要求 . 4 SIP消息对音资源行为的适配. 5 提供EALRY MEDIA实体的行为要求 . 6 接收EARLY MEDIA实体的行为要求 . 67.4.17.4.2 基本信令适配 . 6 特殊约定说明 . 7 8 编码协商说明 . 7 9 LMSD网络对SIP协议重叠发码的要求 . 7 10 会话建立后的周期更新(呼叫心跳) . 7 11 MSCE基本信令行为说明 . 8 11.1 主叫侧MSCE . 8 11.2

3、 被叫侧网络MSCE . 9 12 切换行为说明 . 10 12.1 总体说明 . 10 12.2 定时器描述 . 10 12.2.1 目标局. 10 12.2.2 主控局. 10 12.3 切换过程实体行为说明. 10 12.3.1 主控局. 10 12.3.2 目标局. 11 13 LMSD网络中的路由心跳功能 . 11 13.1 概述 . 11 13.2 设备状态 . 12 13.2.1 State 1状态 . 12 13.2.2 State 2状态 . 13 13.3 消息格式 . 13 14其他 . 13 2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14.1

4、二次拨号信息传送 . 13 14.2 SDP中PTIME参数约定说明 . 13 附录 A:SIP几个主要METHOD及参数要求(规范性附录) . 15A.1 INVITE消息 . 15A.2 ACK . 15A.3 BYE . 16A.4 CANCEL . 16A.5 OPTIONS . 16A.6 INFO . 17A.7 PRACK . 17 附录B RFC 3261: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规范性附录) . 18 附录C RFC 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THE SESSION INITIA

5、TION PROTOCOL(规范性附录) . 29 附录D RFC3264: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THE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RFC3264(规范性附录) . 30 附录E RFC 2976:THE SIP INFO METHOD(规范性附录) . 32 附录F RFC3311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PDATE METHOD . 33 附录G LMSD 网络中SIP重叠发码程序技术实现(资料性附录) . 34 附录H 信令流程示例(规范性附录) . 35 H

6、.1 基本呼叫 . 35 H.1.1成功呼叫建立 . 35 H.1.2 正常呼叫释放 . 41 H.1.3 失败呼叫 . 42 H.2 补充业务 . 45 H.2.1 呼叫前转(无条件前转) . 45 H.2.2 呼叫前转(无应答前转) . 46 H.2.3 呼叫前转(寻呼无响应前转) . 46 H.2.4 呼叫前转(遇忙前转) . 47 H.2.5 主叫号码显示 . 48 H.2.6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 . 49 H.3 切换流程 . 50 H.4 会话建立后,呼叫周期更新 . 51 H.5 定时器 . 52 H.5.1 INVITE消息定时器 . 52 H.5.2 200消息的定时器(等待A

7、CK消息) . 533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前 言本标准是中国电信CDMA核心网络接口协议系列技术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1x A接口协议规范(2)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移动应用部分(MAP)(3)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分组域协议(4)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5)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MNPG NPI接口协议规范(6)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

8、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MNPG SPI接口协议规范(7)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OMC北向接口协议规范(8) 中国电信cdma2000 HRPD Rev.A设备总体技术规范A接口技术分册 本标准是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的第4部分,主要定义了cdma2000 LMSD网络ZZ接口上各SIP实体的基本行为及通用规则。 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SIP一协议规范 通用要求(2007版 暂行)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H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广州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

9、鹏生 4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CDMA 2000 LMSD网络。本规范定义了LMSD网络中ZZ接口对SIP协议的通用要求。LMSD与他网(如软交换网络、PSTN网络等)的互通要求,参见各互通技术规范。本规范当前只考虑协议对语音业务的支持。附录H示例了基本业务流程和几个典型补充业务流程。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要求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要求的条文。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要求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 YDN 038-1997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

10、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2) YDN 038.1-1999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补充修改件)”3) 中国电信ISUP信令流程和消息参数设置的相关要求(2005年) 4) 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SIP协议规范 通用要求(2007版 暂行) 5) 3GPP2 X.S0025-0 V1.0 “Legacy MS Domain Setup 2”6) ITU-T Q.1912.5 “SIP “Interworking Betwee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 and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11、Control Protocol or ISDN User Part”7) IETF RFC2046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MIME) Part Two:Media Types”8) IETF RFC2327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9) IETF RFC2833 “RTP Payload for DTMF Digits, Telephony Tones andTelephony Signals”10)IETF RFC2976 “The SIP INFO Method”11)IETF RFC

12、3204 “MIME media types for ISUP and QSIG Objects”12)IETF RFC326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13)IETF RFC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the 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 (SIP)”14)IETF RFC3264 “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the Session DescriptionProtocol (SDP)”15)IETF RFC3311 “The Sess

13、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PDATE Method” 16)IETF RFC3323 “A Privacy Mechanism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Page 1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SIP)”17)IETF RFC3325 “Private Extensions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for Asserted Identity within Trusted Networks”18)IETF RF

14、C3326 “The Reason Header Field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19)IETF RFC4028 “Session Timer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20)RFC 5009“Private Header (P-Header) Extension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 (SIP) for Authorization of Early Media3 术语说明在本规范中,以下术语具有特定意义:1) SIP-I:特指

15、封装ISUP信息的SIP消息。SIP消息封装ISUP信息的方法参照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SIP协议规范 通用要求(2007版 暂行)附录F的要求。2) 前向网络/实体:相对本节点而言,前向网络/实体特指位于本节点前一跳的实体。在信令方向上,当前节点接受来之该实体发送的初始请求消息。3) 后向网络/实体:相对本节点而言,后向网络/实体特指位于本节点下一跳的实体。在信令方向上,当前节点向该实体发送初始请求消息4) LMSD(Legacy Mobile Station Domain):特指cdma2000体系中的传统电路域。5) MSCe(Mobile Swicthing Center emmulati

16、on):LMSD网络中的移动交换中心,负责SIP信令、MAP等信令的处理。6) 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设备,负责媒体流的处理。7) GMSCe(Gateway MSCe):完成与非LMSD网络互通时的MSCe设备。8) TMSCe(Tandem MSCe):汇接层面的MSCe设备。9) Anchor Network:在切换程序中,希望将呼叫切换出的网络。本规范称之为主控网络。10)11) Target Network:在切换程序中,负责接收切换请求的网络。本规范Early media:被叫用户摘机前,主叫侧UA设备收到的语音资源,包称之为目标网络。括(后向提供的)表征振

17、铃的资源、表征寻址失败的音资源(例如,被叫用户忙等)。12) Regular media:被叫摘机后,主被叫用户建立的真正音资源。Page 2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4 ZZ接口涉及的网元及协议说明图 4-1:SIP协议在ZZ接口上的应用注:图2-1中的设备为逻辑设备。图2-1只罗列了与ZZ接口相关的设备。 ZZ接口适用于MSCe/TMSCEe/GMSCe之间。本规范要求ZZ接口采用SIP-I协议。SIP-I的定义及相关要求参见1.3部分的说明。如无特殊说明,本规范所述MSCe设备对SIP协议的适配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MSCe, 包括TMSC

18、e和GMSCe。注:1) TMSCe是否存在,或是否携带MGW,需参考具体网络部署方案。2) GMSC是否需要携带MGW需参考具体网络部署方案。5 通用要求1) LMSD网络暂不考虑IETF RFC 3312所定义的SIP Precondition特性 2) 如MSCe收到的消息中存在的参数(包括头部消息和消息体中的内容)满足语法规则,但MSCe不能识别时,MSCe不得由于该参数的存在而影响对于基本呼叫的正常处理。3) 根据本规范第2章节的要求,MSCe之间将采用SIP-I协议进行通信。LMSD网内的PSTN/ISDN补充业务信息将尽量通过SIP-I消息中的ISUP信息携带。4) 当MSCe收

19、到SIP-I消息时,如其中的SIP头部信息与ISUP信息出现冲突,MSCe应以SIP头部信息作为业务信息基准。5) 被叫侧MSCe在寻呼用户时,只有当空口资源已指配完成后,才向主叫侧网络发送振铃消息(180消息)。6) LMSD用户做被叫时,该用户所在的MSCe+MGW将向主叫侧网络提供Page 3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回铃音资源(注,此处未考虑增值业务提供语音资源的情况)。相关要求参照本规范第5章节的说明。7) LMSD用户做主叫时,该用户所在的MSCe+MGW根据SIP消息的相关约定决定是否本地提供回铃音。相关要求参照本规范第5章节的

20、说明。6 MSCe对SIP/SDP协议能力集的适配要求根据业务或呼叫逻辑的需要,MSCe可能启动UA、Proxy、B2BUA等功能。其对SIP能力集的要求应满足表4-1的要求。表 6-1:各实体支持的SIP及相关能力集 注1:当业务或网络需要该实体支持本能力时,条件支持将转变为“必须”。 注2:本规范不约束MSCe具体采用何种逻辑实体实现业务。7 音资源适配要求7.1 总则要求LMSD网络中的媒体流提供存在以下约定:1) 底层媒体流的实际内容应与信令层面协商的一致。即,只有在信令协商完成的情况下,才能根据协商内容发送媒体流”Page 4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

21、范SIP-I协议规范2) 当LMSD用户做被叫时,该用户所处网络向主叫侧网络提供回铃音资源3) 当LMSD用户做主叫时,该用户所在的MSCe+MGW根据SIP信令的指示,决定是否由本地提供回铃音资源。7.2 SIP消息对音资源行为的适配1) 当表征被叫用户处于振铃状态时,后向网络向主叫侧网络发送180消息。并且,Ø 如之前未与前向网络完成Offer/Answer,则本180消息中应携带SDP信息(SDP信息为提供回铃音资源的媒体设备信息)。Ø 如之前已完成Offer/Answer,则本180消息中无须携带SDP信息被叫侧网络 图 7-1:被叫侧网络向前向网络提示被叫用户处于

22、振铃状态2) 当后向网络(相对于接收音资源的设备)提供除振铃音以外的其它资源时,例如表示呼叫处于失败状态的资源,则发送183消息。如之前该节点未与前向网络完成Offer/Answer,则本183消息中应携带SDP信息(SDP信息为提供本次音资源的媒体设备信息)被叫侧网络 图 7-2:被叫侧网络向前向网络提供其他(非振铃行为)音资源3) 网络中提供音资源的某一实体,当确认本实体需对先前完成的Offer/Answer进行修改时(未应答之前),则向前向网络发送UPDATEPage 5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消息完成协商修改。4) 网络中接收音资源

23、的实体,在被叫未应答之前,如收到UPDATE消息,则应根据Offer/Answer的要求进行准确响应。7.3 提供Ealry Media实体的行为要求注:Early Media的定义参照1.3章节的说明。如网络中的某一实体向“前向SIP实体”提供音资源,其行为应满足5.2章节第1)、2)及3)(如存在)的要求。7.4 接收Early media实体的行为要求7.4.1 基本信令适配1) 如主叫侧MSCe从后向网络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为180消息,且不带SDP,则MSCe控制本地MGW向主叫用户提供回铃音,直到满足以下场景的条件:Ø 场景1:收到第一个“带有SDP的18*消息”。或,

24、16; 场景2:收到被叫应答消息。或,Ø 场景3:收到失败消息。2) 如主叫侧MSCe从后向网络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为18*消息,且带有SDP,则MSCe只需告知MGW导通与后向网络的媒体通道即可,无需提供回铃音。图 7-3:主叫侧MSCe初始提供回铃音 图 7-4:主叫侧MSCe确认被叫侧网络提供音资源Page 6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7.4.2 特殊约定说明当设备由“Early Media”状态转为“Regular Media”状态的过程中,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要求“接收Early Media的实体”通过同一IP地址+端口接收

25、Early Media和Regular Media。注:Ealry Media与Regular Media的定义参照1.3部分的说明。当通话转为Regular media状态后,实体可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端口的变化。 8 编码协商说明MSCe之间通过RFC3264所定义的Offer/Answer协商程序完成MGW之间的媒体编码选择。本规范对RFC3264的遵循请参照附录D相关之规定。同时,本规范强调:1) 建议Answer方尽量顺从Offer方提供的各编解码的优先排列顺序2) 编码选择的最终决定权在于Answer方。Answer方发送的SDP信息中的编码能力集的第一个编码为当前协商所选定的编码。(

26、注1)注1:Ø 如SDP中存在多个m行,且每个m行都协商成功,则每个m行中的第一个编码为该m行所代表的业务选择的编码。Ø 当存在多个有效的m=audio行时, 要求选择“第一个有效的audio行的第一个语音编码”作为当前语音业务所选择的编码。Ø 对于语音业务,不建议Offer方发送的SDP中带有多个m=audio行9 LMSD网络对SIP协议重叠发码的要求1) LMSD网内用户发起的呼叫,无须考虑SIP协议重叠发码程序的要求。2) 对于固网用户发起的呼叫,建议由互通单元(完成固网与LMSD网络互通的实体)或互通单元之前的设备终结固定网络的重叠发码程序。互通单元将通

27、过一次发码(Enbloc)的形式向LMSD网络中的MSCe设备发送初始请求。3) 本规范强调,只有当2)所描述的建议在实际网络部署中不可实施时,LMSD网络才考虑SIP协议重叠发码的实现(局间采用SIP-I)。其实现要求参照附录G的描述。10 会话建立后的周期更新(呼叫心跳)当LMSD网络中的UA设备支持会话周期更新时,要求UA行为需满足RFC4028所定义的Session Timer行为,并通过UPDATE(no SDP)消息对已建立的会话进行周期更新。Page 7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本规范不建议UA设备通过发送re-INVITE进行

28、会话的周期更新,但接收方UA设备(非主动发起会话更新请求的UA方)应能同时支持他网(如其他运营商网络)通过re-INVITE方式发起的会话更新行为。针对会话更新的定时器不应设置过短(不小于90秒),30分钟为系统默认时间,并可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灵活调节。11 MSCe基本信令行为说明注:本章节只关注ZZ接口上各类MSCe的行为,MSCe与其它实体的交互,例如与媒体网关、基站、HLR等设备的交互,不在本规范的考虑范围之内。 11.1 主叫侧MSCe1) 主叫侧MSCe收到用户呼叫请求时,确认需向下一跳SIP实体发送初始请求时,将生成初始INVITE消息然后发往下一跳,同时跳转至步骤2)或3)或

29、4)或5)。该消息中至少包括以下信息,Ø 携带SDP信息。SDP信息描述该MSCe所控制的媒体网关的相关信息。包括IP地址+端口、媒体编码信息等Ø 消息中封装基本的IAM信息(ISUP信息的封装规则参照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SIP协议规范 通用要求(2007版 暂行)附录F的要求(以下涉及到封装ISUP信息都有此要求)。此阶段如涉及PSTN/ISDN补充业务,IAM信息中需体现。2) 如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为180消息(100 Trying消息忽略,以下相同),且其中无SDP信息。MSCe将控制本地MGW向主叫用户提供回铃音。同时,跳转至步骤6)Ø MSCe需确认是否需要

30、把其中封装的ACM的相关信息传送到主叫用户侧(以下对于接收到的ISUP信息的处理相同,不再赘述)。3) 如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为180消息,且带有SDP信息。MSCe确认被叫侧网络提供回铃音,MSCe通知MGW导通媒体通道。同时,跳转至步骤7)或步骤8)或步骤9)。4) 如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为183消息,且带有SDP信息。MSCe确认被叫侧网络提供音资源(除振铃音资源外),MSCe通知MGW导通媒体通道。同时转跳至步骤7)或步骤8)或步骤9)(可能会出现)或步骤12。5) 如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为183消息,且其中无SDP信息(无论是否带有ISUP信息),MSCe+MGW不会向主叫用户提供回铃音或其他音

31、资源。6) 如后续收到的18*消息中带有SDP信息,则MSCe通知MGW停止本地回铃音的提供,同时要求MGW导通媒体通道,主叫用户接收被叫侧网络提供的音资源。同时,跳转至步骤7)或步骤8)或步骤9)7) 完成Offer/Answer后,如在被叫应答之前,收到带有SDP的UPDATEPage 8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消息(1个或多个):则MSCe回送200消息(UPDATE)。要求其中的SDP信息应与初始INVITE消息中的IP地址+端口号(SDP信息中)保持一致。跳转至步骤8)或步骤9)8) 如收到失败消息,则释放相应资源。根据本地策略决

32、定是否向主叫用户提供相关的失败音资源。9) 收到被叫用户应答的200消息(INVITE),如MSCe之前控制MGW提供回铃音,则应停止。主、被叫用户进入通话状态。10)11) 通话建立后, 根据200(INVITE)消息中的约定,启动会话更新功通话建立后,如需发送拆线消息,则发送BYE消息(封装REL信能。相关要求参照本规范第8部分的要求。息),该消息中可选携带Reason头域;或,针对拆线消息回送针对BYE消息的200响应(封装RLC信息)。12) 对于早释情况(收到被叫应答消息之前,主叫侧拆线),如未建立EarlyDialog,则MSCe发送CANCEL消息(无需封装ISUP信息);如Ea

33、rly Dialog已建立,则可发送CANCEL消息,也可发送BYE消息。11.2 被叫侧网络MSCe1) 收到初始INVITE消息后,寻呼用户。当为被叫用户指配好空口资源后,MSCe发送180消息。MSCe控制MGW向主叫侧网络提供回铃音资源。该消息中至少包括以下信息Ø 带有SDP信息。SDP信息描述本MSCe所控制的媒体网关的相关信息。包括IP地址+端口、媒体编码信息等Ø 消息中封装基本的ACM信息(ISUP信息的封装规则参照中国电信软交换网络SIP协议规范 通用要求(2007版 暂行)附录F的要求)。此阶段如涉及PSTN/ISDN补充业务,ACM信息中需体现。(以下涉

34、及到封装ISUP信息都有此要求)2) 被叫用户摘机。MSCe发送200消息(INVITE)。同时,Ø 不带SDP信息。Ø 消息中封装ANM信息。3) 通话建立后, 根据200(INVITE)消息中的约定,启动会话更新程序。相关要求参照本规范第8部分的要求。4) 通话建立后,如需发送拆线消息,则发送BYE消息(封装REL信息);或,针对拆线消息回送响应(封装RLC信息)。5) 当被叫侧网络向主叫侧提供失败的语音资源时(未应答之前),被叫侧MSCe发送183消息,且Ø 带有SDP信息。SDP信息描述本MSCe所控制的媒体网关的相关信息。包括IP地址+端口、媒体编码信息

35、等。Page 9 of 57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SIP-I协议规范Ø 封装ACM信息,且必须带有BCI参数、OBCI参数、Reason参数。其中BCI参数为“无指示”;OBCI中“带内信息表示语”为“带内信息或适当的码型目前可用”;Reason参数根据当前失败的原因进行取值。12 切换行为说明12.1 总体说明MSCe之间的切换需要同时完成两个层面的信令协商,通过MAP和SIP协作来完成。关联MAP和SIP请求消息通过vCIC,vCIC用于标识切换时的IP承载,切换时的MAP消息和SIP消息使用同样的vCIC值。vCIC在MAP FACDIR2请求中,以I

36、MSCCID格式编码。在SIP INVITE请求中,支持如下格式:INVITE SIP:vCIC-0xAAAAhost SIP/2.0其中, AAAA是用十六进制表示的IMSCCID,host为目标局MSCe的IP地址。 12.2 定时器描述12.2.1 目标局对于一个成功的切换,目标局需收到MAP(FACDIR2)和SIP(INVITE)消息。目标局定义两个定时器来控制切换的过程:MAP层面的MHST和SIP层面的SHST,两个定时器的缺省值都为6秒。当目标MSCe收到其中一个请求时,需要启动定时器等待另一个请求的到来。12.2.2 主控局同样,主控MSCe在发送MAP或SIP的请求消息后,需等待两个请求的响应facdir2(MAP)或200 OK(SIP),也分别需要定时器HOT和TB,两者定时器的缺省值为12秒。注:TB是在切换程序环境下,发送INVTIE后等待200响应的定时器,该定时器为应用层定时器。与RFC3261所规定的TB定时器(发送初始请求,等待临时响应)存在不同。12.3 切换过程实体行为说明12.3.1 主控局1) 选择一个合适的vCIC,在FACDIR2和INVITE中进行编码;2) 设置MAP和SIP的定时器,当在主控局接收到facdir2或200 OK时,表示切换承载和切换设备建立已经成功。使用定时器HOT和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