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柳州市第十三中学( 语文)学科(初一)年级生本教学教案2015 年5月 5 日学科组成员封承祧 林鹏辉 谭慧娟 王雅琦 秦莎课标要求1、民族的胆识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2、通讯的选材和构思3、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课 题三个太阳教学目标1、民族的胆识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2、通讯的选材和构思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通讯的选材和构思(重点)2、体会准确凝练的语言,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难点)3、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基础知识1、字词拼音、解释2、写人记事的方法学法指导阅读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说明基于教材和学生进行的说明前置作业设计1、收集文学常识(作者、身份、代表作)2
2、、给加点字注音,并填写给出拼音的字3、通讯的特点。本文主要写的是女画家,而叙事线索是什么?记叙顺序是什么?4、女画家申请去南极,遇到了哪些周折?5、文中从女画家的视觉写几个“南极人”的形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写得更具体些?6、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请找出,分析。教学设计过程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二、给加点字注音,并填写给出拼音的字。亘古 步履 蹒跚 翩跹 蓦地 奠基 真zhì 吞shì 脸jiá 玛no 两jiá 三、预习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通讯的特点。本文主要写的是女画家,而叙事线索是什么?记叙顺序是什么?2、女画
3、家申请去南极,遇到了哪些周折?3、文中从女画家的视觉写几个“南极人”的形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写得更具体些?4、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请找出,分析。课后检测设计1、课后习题2、同步3、3514、听写及拓展组内成员教学改进意见1、转化观念,变老师主导为生生合作2、给学生多点时间思考、讨论 3、类文训练个人教学反思1、新闻教学的前置学习研究2、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能自己订正,要保证全员参与 个人签名:谭慧娟 2015年 5 月 5 日学科组成员封承祧 林鹏辉 谭慧娟 王雅琦 秦莎课标要求1、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2、录音新闻的特点;合理地安排顺序3、口语和书面
4、语言的结合课 题录音新闻教学目标1、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2、录音新闻的特点;合理地安排顺序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重点)2、掌握录音新闻的形式与其他新闻的异同,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难点)基础知识1、字词拼音、解释2、录音新闻的特点;合理地安排顺序学法指导阅读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说明基于教材和学生进行的说明前置作业设计1、收集文学常识(作者、身份、代表作)2、给加点字注音,并填写给出拼音的字。3、消息的结构和特点。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4、本文中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5、怎样理解录音广播稿的特点?6、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
5、及赏析。教学设计过程一、收集文学常识(作者、身份、代表作)二、给加点字注音,并填写给出拼音的字。翱翔 瞬间 荧光 王惠悫 停泊麻振铎 qng刻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消息的结构和特点。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2、本文中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3、怎样理解录音广播稿的特点?4、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及赏析。课后检测设计1、课后习题2、同步3、3514、听写及拓展组内成员教学改进意见1、要求学生合作查阅资料,小组播报新闻2、体会口语和书面语言在新闻中的作用个人教学反思1、激励学生,学生是主演,2、学生多讨论多学,老师要留出空白,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而非共享结果 个人签名:谭慧娟
6、 2015年 5月6 日学科组成员封承祧 林鹏辉 谭慧娟 王雅琦 秦莎课标要求1、庄重而热烈的出征场景。2、朴实自然的文笔,饱含感情的语言。3、运用排比句的作用课 题“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目标1、朴实自然的文笔,饱含感情的语言。2、运用排比句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老师美好心灵的写作手法(重点)2、能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3、体会文中真挚的师生感情基础知识1、字词拼音、解释2、庄重而热烈的出征场景学法指导阅读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教学设计说明基于教材和学生进行的说明前置作业设计1、给加点字注音,并填写给出拼音的字。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3、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4、为何要插叙一段有关的背景资料?5、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在文中的表现及分析。教学设计过程一、给加点字注音,并填写给出拼音的字。公寓 苍穹 浩hàn 蕴含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2、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3、为何要插叙一段有关的背景资料?4、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在文中的表现及分析。课后检测设计1、课后习题2、同步3、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