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药用植物生产技术课程代码01718(理论)_第1页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生产技术课程代码01718(理论)_第2页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生产技术课程代码01718(理论)_第3页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生产技术课程代码01718(理论)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名称: 药用植物生产技术 课程代码:01718(理论)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该课程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课。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质量构成因素及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调控途径,以其理论和技术来指导,使药用作物获得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一门科学。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并逐步渗入现代科学理论的一门学科,它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部分。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当前药用植物上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生产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学

2、习者应具有一般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土壤营养学、基础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2、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3、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4、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理解: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二)次重点识记: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理解:发展药材生产的方向(三)一般识记: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种类与地理分布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学

3、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概念 2、掌握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3、掌握药用植物的相互影响对等效应 4、掌握提高药材产量的途径并能应用于实践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概念、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第二节:药用植物的相互影响对等效应第三节:提高药材产量的途径、药材的品质识记: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概念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药用植物的相互影响对等效应、药材的品质应用:提高药材产量的途径(二)次重点第一节:药用植物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温度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光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药用植物与水、第三节:产量的含义、产量的构成因素识记:药用植物各器官的生长

4、发育、产量的含义理解:温度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光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药用植物与水、产量的构成因素、(三)一般第一节:药用植物生育进程和生长相关性第二节: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土壤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识记:药用植物生育进程和生长相关性理解:环境条件及其相互关系、土壤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第三章 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耕作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用植物栽培制度及其内容2、了解土壤耕作的基本要求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复种、单作与间、混、套作、轮作与连作第二节:土壤耕作的基本任务、耕作的时间与方法识记:复种理解:单作与间、混、套作、轮作与连作、土壤耕作的基本任务应用:耕作的时

5、间与方法(二)次重点第一节:栽培制度的内涵第二节: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识记:栽培制度的内涵理解: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三)一般第一节:栽培植物的布局识记:栽培植物的布局第四章 药用植物繁殖与播种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播种材料的特点与繁殖方式 2、掌握保护地育苗、露地育苗、无土育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播种材料的特点与繁殖方式 第二节:种子清选和处理、播种时期、播种方式第三节:保护地育苗第四节:栽植时期和方法、栽植密度理解:种子清选和处理、播种时期、播种方式应用:播种材料的特点与繁殖方式、保护地育苗、栽植时期和方法、栽植密度。(二)次重点第一节:播种材料和繁殖第三节

6、:露地育苗第四节:栽植前的准备、栽后保苗措施识记:播种材料和繁殖理解:露地育苗、栽植前的准备、栽后保苗措施(三)一般第一节:种子准备及播种量第三节:无土育苗识记:无土育苗理解:种子准备及播种量第五章 田间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植株调整的内容2、了解其他田间管理的内容3、熟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与应用4、掌握常规田间管理的方法和技术5、掌握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理化防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中耕培土和锄草、施肥、灌溉与排水。 第二节:草本药用植物的植株调整、木本药用植物的植株调整第四节:农业防治、理化防治理解:中耕培土和锄草、草本药用植物的植株调整、木本药用植物的植株调

7、整应用:施肥、灌溉与排水、农业防治、理化防治(二)次重点第一节:间苗与补苗第二节: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第三节:搭架、遮阴、防寒越冬识记:间苗与补苗理解: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搭架、遮阴、防寒越冬(三)一般第四节:植物检疫、生物防治、识记:植物检疫理解:生物防治第六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采收方法 2、了解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目的、意义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采收时期第二节: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目的和意义、加工方法理解:采收方法、药用植物的产地加工目的和意义应用:采收时期、加工方法(二)次重点第一节:采收方法理解:采收方法第七章 药用植物生

8、产技术的现代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提高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效率的技术2、掌握药用植物的脱毒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植物细胞培养与工业化生产、植物细胞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与工艺要求、提高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效率的技术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离体快繁的方法、药用植物的脱毒技术识记:植物细胞培养与工业化生产理解:植物细胞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与工艺要求、药用植物的离体快繁的方法应用:提高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效率的技术、药用植物的脱毒技术(二)次重点第二节:药用植物的离体快繁与脱毒技术的意义理解:药用植物的离体快繁与脱毒技术的意义(三)一般第二节:药用植物的离体快繁的发展识记:药用植物

9、的离体快繁的发展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概述。2、熟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植物学特征。3、掌握根及根茎类药材的生物学特性。4、掌握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栽培技术。5、掌握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一节:人参第二节:西洋参第三节:三七第四节:黄连第六节:当归第八节:龙胆第九节:黄芪第十节:甘草第十一节:山药第十三节:天麻第十五节:党参第十八节:柴胡识记: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当归、龙胆、黄芪、甘草、山药、天麻、党参、柴胡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当归、龙胆、黄芪、甘草、山药、天麻、党参、柴胡生物学特性

10、应用: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当归、龙胆、黄芪、甘草、山药、天麻、党参、柴胡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二)次重点第五节:白芷第七节:乌头第十二节:大黄第十四节:地黄第十六节:丹参第十九节:川芎第二十一节:贝母识记:白芷、乌头、大黄、地黄、丹参、川芎、贝母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白芷、乌头、大黄、地黄、丹参、川芎、贝母生物学特性应用:白芷、乌头、大黄、地黄、丹参、川芎、贝母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三)一般第二十节:延胡索第十七节:太子参识记:延胡索、太子参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延胡索、太子参生物学特性应用:各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第九章 花类药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花类药材的概述

11、。2、熟悉花类药材的植物学特征。3、掌握花类药材的生物学特性。4、掌握花类药材的栽培技术。5、掌握花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二十二节:西红花第二十三节:红花识记:西红花、红花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西红花、红花生物学特性应用:西红花、红花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二)次重点第二十四节:菊花第二十五节:金银花识记:菊花、金银花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菊花、金银花生物学特性应用:菊花、金银花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第十章 果实种子类药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果实种子类药材的概述。2、熟悉果实种子类药材的植物学特征。3、掌握果实种子类药材的生物学特性。4、掌握果实种子类药材的

12、栽培技术。5、掌握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二十六节:薏苡第二十七节:罗汉果第二十八节:砂仁识记:薏苡、罗汉果、砂仁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薏苡、罗汉果、砂仁生物学特性应用:薏苡、罗汉果、砂仁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二)次重点第二十九节:枸杞识记:枸杞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枸杞生物学特性应用:枸杞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三)一般第三十节:山茱萸识记:山茱萸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山茱萸生物学特性应用:山茱萸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第十一章 皮类药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皮类药材的概述。2、熟悉皮类药材的植物学特征。3、掌握皮类药材的生物学特性。4、掌握皮类药

13、材的栽培技术。5、掌握皮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三十一节:杜仲识记:杜仲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杜仲生物学特性应用:杜仲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二)次重点第三十二节:肉桂识记:肉桂各节概述、各皮类药材植物学特征理解:肉桂生物学特性应用:肉桂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第十二章 全草类药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全草类药材的概述。2、熟悉全草类药材的植物学特征。3、掌握全草类药材的生物学特性。4、掌握全草类药材的栽培技术。5、掌握全草类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第三十三节:细辛第三十四节:薄荷识记:细辛、薄荷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细辛、薄荷生物

14、学特性应用:细辛、薄荷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二)一般第三十五节:鱼腥草 识记:鱼腥草概述及其植物学特征理解:鱼腥草生物学特性应用:鱼腥草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

15、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指定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杨继祥、田义新主编,2004年8月第二版。2、参考教材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

16、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17、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

18、一章绪论2第二章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3第三章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耕作2第四章药用植物繁殖与播种技术3第五章田间管理3第六章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3第七章药用植物生产技术的现代化2第八章根及根茎类药材30第九章花类药材8第十章果实种子类药材7第十一章皮类药材4第十二章全草类药材5合 计72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 %、理解为 30 、应用为 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