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讲)_第1页
历史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讲)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02 古代中国的经济(讲)【考点定位】(1 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突出考查古 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土地制度、水利灌溉,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等)。(2 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TT着重考查古代中国手 工业管理制度(工官、匠户),同时考查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铸业、制陶业的主要成就。(3 3)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TT突出考查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商 业发展的特点(空间、时间),同时考查古代中国主要的市场管理制度。(4 4) 了解

2、“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TT主要考 查“重农抑商”、“海禁”的成因及影响。【名师点击】世界领先、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明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代中国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除舫礼会土地公冇制丝绸疋路开適刀排火种羽器诩谢井田制铁犁牛桃城山-出现6卖市场I-

3、 1-1-1-1-1-1-1-卜-7000电田制-+-2 沁年燥晋南北朝右用年 9 肿年【知识网络】(一)农业:1 1、耕作方式ihtJ臓时空限制五代十国两宋2 2、土地制度(二)手工业:广 1、发展历程2 2、工业部门3 3、经营方式j j4 4、特点(三)商业:厂 1 1、发展历程2 2、特点3 3、表现 4 4、阻碍因素(四)资本主义萌芽:厂 1 1、发展历程Y Y 2 2、特点3 3、阻碍因素【考点详解】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 1、 一万年前一一刀耕火种(1 1)组织方式:集体劳动2 2、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1 1)技术:除草、施肥、灭虫(

4、2 2)组织方式:集体劳动3 3、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1 1)技术:水利灌溉(2 2)组织方式:小农经济(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 1、 原始社会的土地所有 制:原始的土地公有制2 2、 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 井田制(1 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一一盛行(西周)一一瓦解(春秋)一一废除(战国)(2 2)瓦解及原因: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许多私田出现;3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4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 田制逐步瓦解。3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 1)形成:战国时

5、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 2)形式: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2私有:(包括君主土地私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土地的将公田强占为私田政府将公田赏赐给功臣土地买卖土地兼并的危害:1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2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 1、形成:春秋战国2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 3、评价:(1 1)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

6、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2 2)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2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3容易引发生态矛盾。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高考例题:(20172017 年新课标川卷文综历史 25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

7、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 C【解析】A项出现在明朝,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T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义利观,逐制成为风尚,汉代 经务尚未发展到这种程度同时题材料也没有涉及1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娈化问题。汉代是重农抑商比较 严重的朝代,所以.B项错误。D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涉顶该内容,题干表明的罡富商的发展态势,并 未涉及到政治权利问题。汉初通过汀休养生息5 攵策使经济得次恢真和发展,出现了材料中的拆大者倾郡, 中者

8、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C项。【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经济汉初经济发展。【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并识记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能力中档。学生只要准确记忆汉代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内容即可答对,但答对的前提是对材料内容的准确解读。本题整体看并不难,但要读懂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才能甄别出D D 项是无关项,要准确记忆 A A 项的现象出现在明朝时在可以。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一)发展历程:1 1、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2 2、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3 3、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

9、形态。(二)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1 1、冶金业(1 1)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2 2)冶铁技术:春秋出现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2 2、制瓷业 地位: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3 3、纺织业(中华文明的象征)(1 1) 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国”;丝绸之路;(2 2)棉纺业:明代: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三)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5 5、宋朝:彻底打破高、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1 1)官营手工业:官府统一管理;2规模大,分工细,水平最高;3资金雄厚;4明

10、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2 2)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高考例题:(2017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A.农具 B.B.礼器 C.C.食具 D.D.货币【答案】B B【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分封土地的同 时把“鼎业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数量是不同的,故E项正确。青铜器比较稀缺,很少 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倉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

11、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一)商业发展历程1 1、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12、2 2、春秋战国: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特点: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3 3、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帛、度量衡,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表现: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5 5、宋朝:彻底打破高、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4 4、隋唐时期:城市繁荣,城市中“市”“坊”分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原因:1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4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5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

13、荣6 6、明清:城镇经济繁荣,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一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二)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 1)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 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 3)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4 4)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三)商业发展的表现1 1、 经营主体的发展:官商(周朝)一一私商(春秋战国)-商人数量增加2 2、货币发展:铜铁金银一纸币(北宋交子一元朝广泛用纸币)3 3、商品种类的增加:手工业品一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明清)4 4、商业资本的增多:

14、明清区域性大商帮的形成5 5、城市商业的发展(城市是商品交换的主要场所,它的的繁荣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1 1)城市发展的原因:1政治军事的需要2经济发展的需要(2 2)城市发展的表现:1周一一唐的城市:城市的职能以政治只能为主,经济职能为辅,对市场有严格的限制,县以上可以设 市。2北宋一一后的城市:经济功能加强,商业限制少,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草市出现、(四)阻碍商业发展的因素:重农抑商+ + “海禁”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1 1、 产生: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2 2、原因:(1 1) “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

15、经济的必然产物(2 2)巩固封建统治(根本原因)3 3、目的:(1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2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4 4、主要内容: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回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是进行抑制。5 5、特点:(1 1)贬低商人地位;(2 2)限制经营范围;(3 3)衙税;(4 4)禁止对外贸易。6 6、评价(1 1)积极作用:1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巩固了封建统治。(2 2)消极作用:1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2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海禁”与“闭关锁国”1 1、原因:(1

16、 1)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2 2)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3 3)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2 2、内容:严禁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3 3、危害:(1 1)阻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 2)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高考例题:01.01.( 2017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2 2)公元前 113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A

17、 A【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直 项正确。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冢统一,故E项错误,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英 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汉武帝经济措施【名师点睛】西汉时期的五铢钱,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 ,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学 % %02.02. (2017

18、2017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2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A A.B B.C C.D D .【答案】B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据题干“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景德镇位于江西,故是图片中的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朱仙镇位于北方黄河流域,故是;是汉口镇,曾是佛山镇,故排除 ACDACD B B 项正确。故本题选 B B 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

19、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长途贸易【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四、资本主义萌芽(一)含义: 雇佣关系 + +商品生产(二)出现的原因:1 1、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2 2、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直接原因)3 3、封建社会土地经营方式的变更(三)过程: 农业、家庭手工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推动工场手工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四)发展历程:1 1、产生 : : 明朝( 1 1)产生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

20、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必要条件,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2)出现部门: 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 3 3)出现标志: 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 4 4)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5 5)目的: 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2 2、发展: 清朝:到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和 地区增多。(五)特点1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2 2、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

21、微弱的;3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六)表现: 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区出现雇佣关系,在手工业行业率先出现。如江都苏州的丝织业, 松江纺织业。(七)阻碍因素:1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2 2、具体表现在:国家政策(重农抑商、禁海与闭关政策);国内市场狭小;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高考例题:(2016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3 卷文综历史 27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 百年前的雇工“戴 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 反映了A.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

22、.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 A【解析】本题主墓考查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s 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两者形成了雇佣 与械雇佣的关系。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死资本主义 萌芽缓慢发駆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应该选Ao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 放松,排除D选项心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限【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资本主义萌芽。学 %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

23、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本题以市镇经济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材料虽然新,但考点是高频考点也是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所以比较容易得分。解题逻辑思维是“雇工态度的变化(现象)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本质)”。此题再次启示我们复习备考千万不能忽视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点延伸】(四)中国古代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1 1、 经营范围: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 2、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3 3、 生产组织方式:小农经济4 4、 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五)封建社会的土地经营方式(一)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耕作技术: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小农经济1

24、1、自耕农经营:有一定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 2、田庄式经营:自耕农将土地寄于地主,或无地种租土地,人身依附强。3 3、租佃式经营:地主将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的人身自由增大。(六)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 1、历史悠久,愿与流长2 2、技术先进3 3、生产部门不断增强,分工越来越细4 4、多种经济模式长期并存5 5、官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6 6、与农业发展紧密几何7 7、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分布地点的也南移8 8、明中叶后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注意萌芽,出现工场手工业。(七)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1 1、农业:( 1 1)生产技术、经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 2)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从边疆引进棉花,推广双季稻,玉米、番薯的引进(明朝)( 3 3)耕地增多,农业人口增长2 2、手工业发展:私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占据主导地位3 3、商业:(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