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_第1页
筛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_第2页
筛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_第3页
筛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筛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谢珊珊,程敬亮* 通讯作者:程敬亮E-mail:chengjl-2008,张 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郑州 450052) Primary ethmoid sinus malignant melanoma: case report XIE Shanshan Cheng Jingliang Zhang Yong (MR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is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 作者简介:谢珊珊,女

2、,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已在中华系列杂志及部分核心期刊发表个案报道4篇,综述1篇,论著2篇(部分尚未见刊);联系方式E-mail:664347973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见于皮肤,较少发生于粘膜。原发性鼻腔鼻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甚为少见,在全身恶性黑色素瘤中所占比例不到1%,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约占4%1,且鼻腔多于鼻窦,而在鼻窦中,上颌窦较筛窦更易受累2。本院收治1例筛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1岁,因鼻塞伴涕中带血3月入院。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涕中带血,呈间断性,伴头痛、脓涕、右侧

3、面部麻木感,每于受凉后加重,无咳嗽、咳痰、发热。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鼻前庭无红肿,中隔左偏,双下甲大,鼻粘膜正常,各鼻道少许粘性分泌物,鼻腔通气欠佳,各鼻窦区压痛(+),嗅觉粗测正常。MRI平扫:双侧筛窦后份及蝶窦内见一不规则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图1A、B),DWI(b=1000)示弥散受限。病变边界欠光整,可见分叶。病变向前达筛窦后份,向后达斜坡,向上达前颅窝,向下至鼻咽腔。增强扫描示病变明显强化,大小约为47mm×35mm×36mm(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其内信号不均匀,可见片状低信号影(图1C、D)。前颅窝底似可见线样强化。斜坡可见

4、小片状强化影。MRI诊断为双侧筛窦后份及蝶窦内占位性病变,前颅窝底及斜坡可疑受累,建议结合临床及病理协诊。患者行鼻窦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回示:恶性黑色素瘤(图2)。免疫组化:CK(),EMA(),S-100(),Syn(),NSE(),CD(),Ki-67(60%),Desmin(),LCA()。图1A T1 WI 轴位 图1B T2 WI 轴位 图1C Gd-增强扫描轴位图 1D Gd-增强扫描冠位 图 2 组织病理学表现(HE,×40)2 讨论单侧鼻塞、肿块和鼻衄是鼻腔鼻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但这些症状非特异性,往往难以和鼻息肉、鼻窦炎及其他常见肿瘤相鉴别,尤

5、其是肿瘤未着色时。发生于鼻窦者因位置深在,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并且鼻内镜检查往往显示不佳,直至出现剧烈疼痛甚至面部变形时方就诊,此时肿瘤多已侵犯多个鼻窦,且有颅内转移可能,预后差。因而对鼻腔鼻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鼻腔鼻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含有顺磁性的黑色素,在磁共振成像中特征性的表现为T1加权高信号及T2加权低信号3,因而可以进行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在某些病例中,出血以及其他类黑色素物质使得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另外,无色素或含微量黑色素者在磁共振成像中并无典型的信号改变,可能表现为其他更为常见的病变。本例磁共振表现即不典型,难以定性。此时,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

6、床上常用一组抗体诊断,包括S-100、EMA、HMB-45、CK、Desmin、NSE等4。大多数肿瘤细胞S-100、HMB-45、波形蛋白、Ki-67和p53呈阳性表达,CK、CD45、CD68阴性5。本例免疫组化EMA(),S-100(),Ki-67(60%),CD(),CK()支持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 鼻腔鼻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但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信号特征,了解其对重要结构的侵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辅助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1Ziókowska M, Bie S, Klimas A, The epidemiology an

7、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melanoma localized in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es-analysis of 6 cases. Otolaryngol Pol. 2008, 62(4): 500-503. 2Dwivedi R, Dwivedi R, Kazi R, et al. Mucosal melanoma of nasal cavity and paranasal sinus, 2008, 4(4): 200-202.3Xu QG, Fu LP, Wang ZC, et al. Characteristic findings of malignant melanoma in the sinonasal cavity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hin Med J (Engl), 2012, 125(20):3687-3691.4邓元,张学斌,张群岭.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