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它的历史久远,形式各样。最早叫鲜花调。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较早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喜爱。中国各地、大江南北的茉莉花先后流传到日本、德国、英国等传遍了海内外,成为东方文化的符号之一。 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与江苏的茉莉花比起来,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
2、婉。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茉莉花还成为我国在重要事件和相关国际重要场合下演奏的曲目。1997年6月30日午夜,百年梦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茉莉花,1997年秋,克林顿总统在白宫草坪举行欢迎音乐会,美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这首歌欢迎江泽民主席访美,而江泽民在以国家主席身份举行国宴时,曾经亲自指挥军乐团为来宾演奏这首民歌。中国流行音乐、新民歌流派对这首民歌的多种版本的新编演唱,更是多姿多彩,绚丽夺目。2008年北京
3、奥运会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也融入大量茉莉花的音乐元素。这首脍炙人口的扬州小调,随着扬州在当时的影响而传颂全国,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150年前,扬州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哼。几十年后,普契尼创作图兰朵时,选用这样一首既能代表东方韵味又风靡中国的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衬托中国人的爱情故事,既自然也属必然。 发展和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数量也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
4、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中,就刊载了它的歌词,可见其产生流传年代的久远。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
5、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据近年来媒体报导,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隶属江苏省
6、扬州市的仪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本世纪初年,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当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和著名影星成龙扶着会徽缓缓走上祈年殿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
7、时此刻你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随着这些电视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名闻邂迩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是著名军旅作曲家、曾任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的何仿先生,根据他在六合县搜集的民歌鲜花调加工整理的。从1942年由民间艺人口中采得至1957年正式登上北京舞台,并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其间相隔了十五个春秋。1959年,前线歌舞团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歌舞团,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又精心排演了男女声小组唱茉莉花。出国前,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审查节目时,肯定了
8、这首美丽、纯真、深情、含蓄的民歌。果然,无论在世界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歌剧院舞台上,还是在奥地利政府大厦的广场中,茉莉花得到了各种肤色青年的一致好评,大家争相用多种语言传唱。“好一朵茉莉花”从故乡六合小天地内展翅腾飞,冲向世界,飘香在天地大六合之外。1965年,为参加“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团长、陈毅为副团长的政府代表团。周总理亲自点名前线歌舞团随行。于是茉莉花又在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芬芳四溢。纪念活动结束后,苏加诺总统又特邀前线歌舞团到全国各地演出。为欢送先期回国的政府代表团,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举办了联欢晚会,让大家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当茉莉花歌声响起以后,周总理便激动地
9、下池翩翩起舞,乐声将停时他又特地快步转到演唱这首歌曲的女声演唱队员旁边坐下,含笑着对她们深情地说,听到你们的歌声呀,我就想起苏北来啦!我十二三岁由淮安出来,已经年没有回苏北老家啰!于是,女演员们又非常高兴地重唱了一遍。周总理边鼓掌边激动地说,再唱我真要想家啦!扬剧中也有一个与茉莉花音乐大同小异的鲜花调。据周总理的侄女周保庄回忆:1962年,七伯(周总理)、七妈(邓颖超)带我去剧院看扬剧,“在看剧的过程中,我发现七伯对扬剧特别感兴趣,不时小声与七妈交谈着”笔者曾看到过一张周总理与江苏省扬剧团合影的照片,那天晚上演出的扬剧剧目是百岁挂帅。扬剧的前身是洪山戏,洪山就在六合县的东北乡。茉莉花前身的鲜花调就是在这附近金牛山下被当年新四军十四岁的小文艺兵采风收集得来的。五十七年后,当我采访这位虽已年逾古稀却是鹤发童颜的长者时,老作曲家何仿非常热情地告诉我:全中国有几十种不同唱法的茉莉花,现在被大家公认为最典型的就是源于六合、流传于六合、仪征、扬州、江都等苏北地区以及我家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报告制度
- 仓库安全教育培训
- 部队恋爱协议书范文模板
- 日剧离婚协议书
- 配电箱技术合同协议
- 无效抵押协议书
- 数据传输协议的规范说明
- 公司股东个人股权转让协议
- 公司股份制改革协议书
- 农业技术服务服务合同
- 送快递劳务承揽协议书
- 2024年安徽安庆市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贷款中介服务合同
- ISO 10009-2024 质量管理-质量工具及其应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4-07)
- 充电桩四方协议书范本
- 中考英语情景交际和看图写话
- 知道智慧网课《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养老护理员》-课件: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理知识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 (修改版)
- 跨部门协调与部门间合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